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现代月季品种(2n =4x =28)为母本,玫瑰品种(2n =2x =14)为父本设4 个组合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后代13 个。综合利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核型分析以及SSR 分子标记对其中的7 个杂交后代进行了杂种 鉴定。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多具备父母本的中间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和核型分析均表明7 个杂交后 代为三倍体(2n =3x =21),核型特征多介于父母本之间,以1A 型为主;11 对SSR 引物扩增结果发现7 个杂交后代 均含有父母本的特异性条带。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数据证明杂交后代整合了现代月季和玫瑰的遗传物质 和表型特征,确定为真杂种,为利用玫瑰改良现代月季品种提供了新的种质材料。本研究结果也证明,流式细胞术 可以作为不同倍性蔷薇属植物杂交后代的快速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二倍体与四倍体倍性杂交策略创制柑橘三倍体新种质。【方法】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85 d采摘幼果并对未成熟种子实施幼胚离体挽救培养;再生植株后,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染色体计数法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并用SSR标记对三倍体后代进行分子鉴定。【结果】以本地早橘和槾橘为母本,8个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和1个双二倍体为父本,配置9个倍性杂交组合,共授粉2 749朵花,坐果489个,平均坐果率17.8%;培养幼嫩种子2 239粒,经幼胚离体挽救培养,共再生植株260株;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染色体计数检测再生植株倍性,获得三倍体141株;SSR分子鉴定表明从槾橘×NS组合随机选取的50株三倍体后代全部为双亲的有性后代;三倍体后代在温室生长一年后,采用嫁接(枳砧)将这些三倍体定植于田间。【结论】这些三倍体新种质为本地早橘和槾橘无核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宝贵的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3.
16个中国传统月季品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6个特有的中国传统月季品种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①16个品种的倍性分为3类,‘月月红’、‘月月粉’、‘绿萼’、‘匍匐红’4个品种为二倍体,2n=2x=14;‘春水绿波’、‘金瓯泛绿’、‘桔囊’、‘青莲学士’、‘四面镜’、‘一季粉’、‘一品朱衣’、‘羽仕妆’8个品种为三倍体,2n=3x=21;‘大富贵’、‘玉玲珑’、‘紫香绒’3个品种为四倍体,2n=4x=28;‘牡丹月季’品种为混倍体,包含三倍体、四倍体两种稳定核型。品种的倍性演化与研究过的野生蔷薇、现代月季品种的演化基本一致,倍性与表型呈一定的正相关性。②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70%~63.70%。③核型类型包括1A、2A、1B、2B 4种类型,所有品种核型都由其中部或近中部的着丝点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单胚性的二倍体柑橘品种为母本与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杂交培育三倍体植株。【方法】选择亲本配置杂交组合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70—100 d采幼果进行胚挽救,以流式细胞仪结合根尖染色体压片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检测,最后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2009—2012连续4年,以8个二倍体为母本、以4个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为父本,共配置14个倍性杂交组合,授粉花数3 347朵,坐果数678个,平均坐果率20.26%。实施胚挽救的果实数505个,培养种子12 357粒,经生芽、生根诱导培养共获得1 022个株系。通过对再生植株的倍性检测,共获得三倍体植株755个株系,四倍体19个株系。对华农红柚 × NH组合的三倍体、四倍体后代进行分子鉴定,表明三倍体和四倍体全部为双亲的有性杂种后代。【结论】本研究通过杂交获得的三倍体为我国无籽柑橘品种选育奠定了材料基础;同时获得的四倍体后代也为未来的柑橘三倍体育种提供了优良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国古老月季及其后代进行倍性鉴定。[方法]利用细胞流式分析仪对38个月季品种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对现代月季的育成起决定性作用的4种中国古老月季是二倍体。这4种古老月季和四倍体欧洲古老月季的杂交后代几乎都是四倍体,表明后代的基因可能来自中国古老月季不减数配子。试验用的其余中国古老月季是3倍体。由此可推测十八世纪中国古老月季有2倍体和3倍体,但只有可育的2倍体月季传到了欧洲。来自中国的中国古老月季的16个杂交后代品种中,6个为2倍体,5个为三倍体,其余5个是四倍体。[结论]2倍体的中国月季可能来自中国古老月季间杂交,而3倍体和4倍体可以认为是中国古老月季和欧洲古老月季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6.
大花萱草品种染色体倍性鉴定及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14个大花萱草品种染色体的数目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倍性大花萱草间的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摩洛歌之夏、光辉路线等5个品种为二倍体,2n=2x=22;新西兰I为三倍体,2n=3x=33;火绒、新西兰B等8个品种为四倍体,2n=4x=44;萱草相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较差,难以获得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7.
玉环柚三倍体植株育成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为父本,与单胚性二倍体柑橘品种玉环柚进行有性杂交,获得玉环柚三倍体植株。试验发现,玉环柚授粉后80d为最佳幼胚离体培养时间。幼胚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胚抢救离体培养,直接萌发成苗或发展成为畸形胚,后者进一步诱导可形成增殖丛芽。试管芽经生根、炼苗,获得了58棵完整植株。用流式细胞仪对其倍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株为三倍体(2n=3x=27),49株为二倍体(2n=2x=18),1株为三倍体嵌合体。可见,异源四倍体与二倍体种间杂交选育三倍体新植株不失为一种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7个月季和5个玫瑰品种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为玫瑰和月季种间杂交育种研究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对7个现代月季品种和5个玫瑰品种的倍性及核型进行研究。【结果】7个现代月季品种中除"霍尔恩"是三倍体(2n=3x=21)外,其余均为四倍体(2n=4x=28),5个玫瑰品种均为二倍体(2n=2x=14)。7个月季品种的核型包括1A、2A和1B3种,5个玫瑰品种则包括1B和2B2种核型。月季品种"霍尔恩"染色体相对长度为10.33%~20.67%,其余品种染色体相对长度均在4.63%~10.97%。玫瑰品种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为7.62%~24.07%,与月季品种相比明显不同。7个月季品种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小于2.00与大于2.00的品种比例为3∶4,而5个玫瑰品种的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均大于2.00。本研究所涉及的月季与玫瑰品种的染色体臂比、核不对称系数以及着丝粒指数差异性不大,分别介于1.00~2.14、54.63%~60.86%和31.82%~50.00%,染色体类型以中部(m)和近中部(sm)染色体为主,未发现端部染色体(t)和随体。【结论】现代月季品种和玫瑰品种的核型和倍性存在明显差异,玫瑰品种的核型总体较现代月季品种进化。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的17个杂交兰及3个大花蕙兰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及倍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兰品种染色体倍性多样化程度较高,其中二倍体品种10个、占总数的58.8%,非整倍体品种5个、占总数的29.4%,三倍体品种较少(仅2个)、占总数的11.8%;3个大花蕙兰品种中有2个三倍体和1个四倍体.在二倍体杂交兰FG784和四倍体大花蕙兰DB918的4个杂交F1代个体中,发现3个三倍体和1个六倍体,表明在杂交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现象,由此可以获得倍性更高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0.
芍药属组内组间杂交及部分后代核型分析与SSR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芍药品种‘朱砂判’为母本,分别与6个芍药组品种和4个牡丹组品种进行杂交,并综合利用核型分析和SSR分子标记法对部分杂交后代进行杂种鉴定,筛选出亲和性较好的远缘杂交组合,并确定杂交后代早期鉴定方法,为芍药属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芍药组内近缘杂交亲和性好,平均结实率均在5粒/朵以上;芍药组内远缘杂交亲和性较差,但仍有一定结实;芍药组间远缘杂交表现出不亲和性,仅杂交组合‘朱砂判’בDao Da Chen’有较少结实。2)核型分析表明:组内远缘杂交后代ZC4、ZC5、ZC6、ZC7为三倍体(2n=3x=15);从50对芍药SSR引物中筛选出7对多态性引物进行扩增,结果显示杂交后代ZC4、ZC5、ZC6、ZC7含有父母本特异性条带,结合核型分析证明ZC4、ZC5、ZC6、ZC7为真杂种。以上结果表明:组内远缘杂交中‘朱砂判’与‘Garden Peace’、‘Pink Teacup’、‘Cream Delight’杂交均有一定结实,组间远缘杂交中‘朱砂判’בDao Da Chen’可打破杂交不亲和性;SSR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芍药属植物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天然四倍体泥鳅生产全三倍体泥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2009年利用从湖北省引进的天然四倍体(雄)泥鳅与当地的二倍体(雌)泥鳅杂交,进行全三倍体泥鳅培育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组(2n×4n)平均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分别为54.69%、80.64%、56.64%;对照组(2n×2n)分别为76.23%、82.97%、79.44%。早期胚胎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染色体数为71~75条,视为100%三倍体。6月龄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均为100%三倍体。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湖北省洪湖市四倍体泥鳅与当地的二倍体泥鳅杂交能产生100%全三倍体泥鳅,这种生物杂交的方法操作简单、方法可靠,是生产全三倍体泥鳅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8个中国古老月季基因组大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个中国古老月季为试材,以欧芹作为标准植物,采用2种不同的样本处理方法对其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同时利用染色体计数法补充3个存在争议或尚未见报道的中国古老月季品种的倍性,为其基因组大小的确定提供必需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中国古老月季品种‘屏东月季'为二倍体(2n=2x=14),‘桔囊'和‘牡丹月季'为四倍体(2n=4x=28)。2)2种样本处理方法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6个品种间差异显著,1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故2种处理方法均可用于基因组大小的检测,但方法Ⅱ准确度高,受外界影响小,更适宜基因组大小的检测。方法Ⅰ操作简便,可用于大规模的倍性检测。3)18个中国古老月季品种(含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的基因组大小在0.62~0.71pg之间,其中二倍体品种2C DNA含量范围为1.34~1.43pg,C值范围为0.67~0.71pg;三倍体2C DNA含量范围为1.96~2.05pg,C值范围为0.65~0.68pg;四倍体2C DNA含量范围为2.49~2.63pg,C值范围为0.62~0.66pg。二倍体基因组最大,三倍体居中,四倍体最小。本研究找到了适宜的流式细胞术样本处理方法,并检测出18个中国古老月季品种的基因组大小,为揭示中国古老月季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之后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葡萄二倍体品种无核红宝石与四倍体品种香悦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以杂交胚珠为试材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不同取样时期对胚珠萌发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法与染色体计数法对杂交后代幼苗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无核红宝石×香悦于花后60d接种胚珠萌发率最高,为8.33%,获得杂种胚挽救幼苗8株,其中有1株三倍体植株(12.5%);香悦×无核红宝石在花后83d接种胚珠萌发率最高,为29.38%,获得杂种胚挽救幼苗56株,其中有16株三倍体植株(27.59%)。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长江流域天然四倍体泥鳅为父本,大连农贸市场二倍体泥鳅为母本,通过倍间杂交获得杂交三倍体泥鳅,对早期胚胎、6月龄及12月龄染色体核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早期胚胎整3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为16M+7SM+52T,NF=98,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为15M+6SM+52T,NF=94,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6,核型为16M+6SM+54T,NF=98;6月龄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为15M+6SM+54T,NF=96,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2,核型为15M+6SM+51T,NF=93,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为15M+6SM+56T,NF=98;12月龄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为12M+8SM+55T,NF=95;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1,核型为16M+6SM+49T,NF=93,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6,核型为18M+8SM+50T,NF=102。结果表明,二倍体泥鳅×四倍体泥鳅杂交后代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三倍体,不同发育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3n=75,但染色体核型表现多态性。非整倍体(超三倍和亚三倍)中增加和缺少的染色体数目及类型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5.
野生蔷薇和月季的杂交亲和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授粉方法,以报春刺玫、单瓣黄刺玫、疏花蔷薇等抗性强的中国原产野生蔷薇资源作父本,以观赏性状优良的中国月季和现代月季作母本进行远缘杂交试验,在人工杂交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母本的倍性,用花粉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32种中国月季和现代月季中,5种为二倍体,2种为三倍体,24种为四倍体,1种为五倍体.共筛选出14个杂交亲和性高的组合:George Vancouver×疏花蔷薇、William Baffin×疏花蔷薇、PurpleHeart×疏花蔷薇、Lilac Rose×疏花蔷薇、Autumn Sunset×疏花蔷薇、Partidge×单瓣黄刺玫、Partidge×报春刺玫、Partidge×疏花蔷薇、Black Cherry×疏花蔷薇、Jill Dando×单瓣黄刺玫、Jill Dando×报春刺玫、Grouse×单瓣黄剌玫、Grouse×疏花蔷薇、无刺狗蔷薇×单瓣黄刺玫.并对杂交亲本的选择原则、亲本的倍性和亲缘关系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朱顶红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倍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朱顶红新生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染色体制片,对朱顶红属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倍性鉴定。结果表明:0.002 mol/L 8-羟基喹啉水溶液4℃预处理朱顶红根尖9—24 h,1 mol/L HCl溶液60℃解离根尖9 min获得的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首次对朱顶红品种'柠檬冰糕'进行核型分析,发现其为三倍体朱顶红,核型公式为K(2n)=3x=33=12 m+12 sm+9 st,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0.19%,核型类型为3B型。根据染色体制片结果对6个朱顶红品种进行倍性鉴定表明:'凤蝶'为二倍体朱顶红,'特伦蒂诺'为三倍体朱顶红,'粉色惊奇'快车'苹果花'樱桃妮芙'均为四倍体朱顶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发现由吉林省生物研究所提供的耐寒月季其核型组成为K(2n)=2x=14m,通过阅读文献确定蔷薇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为7,即该材料为具有14条染色体的2倍体植株。目前普遍的现代栽培观赏月季均为四倍体植株,无法与该耐寒月季进行杂交育种。而该耐寒月季具有耐寒性直立性好、抗病性强、花期长、花型优美等宝贵特点,所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染色体倍数确定,为后续获得四倍体植株和与现代四倍体观赏月季杂交育种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倍体梨品种F1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 3个优良三倍体梨品种大水核、安梨、白皮洋和 2个二倍体品种为亲本的 5个杂交组合的 14 7株F1 代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 ,发现 2株三倍体 ( 2n =3x =51) ,1株四倍体( 2n =4x =6 8) ,这 3株多倍体均为大水核×白皮洋的F1 代 ,表明三倍体梨品种间杂交也能获得多倍体 ,多倍体出现率为 9.38% ;而三倍体与二倍体品种相互杂交F1 代中没有发现多倍体 ,在三倍体为母本 ,二倍体为父本的F1 代中 ,非整倍体出现率为 6 0 % ;在二倍体为母本 ,三倍体为父本的F1 代中 ,非整倍体出现率为 6 .6 7% ,余者均为二倍体。  相似文献   

19.
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和后代染色体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9个不同类型的葡萄品种为亲本,进行了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和后代染色体倍性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较差,难以获得杂种后代。其中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种子形成率、种子出苗率都高于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后代中共产生6株三倍体,以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13.2%,高于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在以三倍体为育种目标的杂交中,应以优质的四倍体品种做为母本来配置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0.
不同倍性东方百合杂交后代染色体数目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二倍体东方百合品种(2n=2×=24)与4个同源四倍体东方百合品种(2n=4×=48)为杂交亲本配制成8个杂交组合,并对杂交后代各株系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东方百合倍性杂交获得的种子可育性低;且各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中,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染色体数目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