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枇杷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枇杷种植的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并建立了各区划指标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多元回归模型。应用混合插值法完成了区划指标的细网格化,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制作枇杷种植精细化的气候生态区划图。结果表明:适宜种植区占评价区域的16.26%,主要集中在杭州东部的平原地区;一般适宜区占评价区域的16.27%,主要在杭州东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和沿富春江周边的低丘陵地区;但是杭州将近70%的面积都不适宜枇杷种植,主要在杭州西部海拔较高的山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枇杷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枇杷种植的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并建立了各区划指标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多元回归模型。应用混合插值法完成了区划指标的细网格化,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制作枇杷种植精细化的气候生态区划图。结果表明:适宜种植区占评价区域的16.26%,主要集中在杭州东部的平原地区;一般适宜区占评价区域的16.27%,主要在杭州东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和沿富春江周边的低丘陵地区;但是杭州将近70%的面积都不适宜枇杷种植,主要在杭州西部海拔较高的山区。  相似文献   

3.
高峰  赵忠凯  薛风国  杨智涛  曲秉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11-10612,10616
利用1960~2010年黑龙江省83个气象站的冻土、0cm地温、海拔、纬度和经度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冻土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高纬度地区地温低,在同等条件下冻土深度较低纬度地区大;冻土与气候因素中的气温、降水、云量、日照、积雪相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旱改水潜力研究——以重庆市彭水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市彭水县农业气候资源和水田主要种植作物水稻为研究对象的调查与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和50m×50m的小网格插值,建立了以经度、纬度、海拔和坡度等地理因子为影响因素的气候资源模型,结合水稻生育期的气候资源特征,选取了有效积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作为水稻种植区划指标,通过土地资源信息与气候资源区划进行叠加空间分析,得到满足气候资源因素和土壤因素的可种植水稻区。研究结果可为彭水县合理规划和布局旱改水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绍兴市香榧精细化生态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省国家级气象站气象资料、绍兴市区域自动气象站气象资料、土壤类型数字信息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根据香榧生产的气候生态指标,应用GIS插值技术,采用逐步分区法结合集优法开展香榧精细化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以期为发展香榧生产提供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绍兴市西部的龙门山、中南部的会稽山、东部及东南部的四明山和天台山山体海拔250~600 m区域。高山和平原地区不适宜香榧生产。  相似文献   

6.
绍兴市水稻气候适宜度精细化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温度、降水、日照适宜度函数模型,基于几何平均法推算水稻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利用高分辨率地理数据和GIS技术研究水稻气候适宜度细网格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绍兴市早稻和晚稻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不变,单季晚稻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呈减小趋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早稻营养生长期气候适宜度增加,但灌浆成熟期气候适宜度减小;晚稻前期气候适宜度减小,后期气候适宜度增加;单季晚稻苗期和后期气候适宜度增加,但拔节孕穗期气候适宜度减小。绍兴市大部分地区适宜单季晚稻生产,但在海拔300 m以下的地区适宜双季稻生产,应大力推广双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汪圣洪  莫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12-6814,6818
[目的]根据花溪区不同区域(乡镇)的气候特点,研究花溪生姜种植的气候条件和分区布局。[方法]以花溪区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和花溪区1∶250 000地理信息数据材料,运用GIS技术,根据生姜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生姜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然后,结合当地土壤类型和专家意见,通过建立各气候要素与地理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关系模型,将相关的气候因子订正到乡镇点上,从花溪区乡镇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出发,采用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拟合方法,得到花溪区各气候要素的小网格推算模式;最后,借助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在GIS平台下制作花溪区生姜适宜种植区域分布图。[结果]生姜生育期降水、温度和光照是影响花溪生姜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键气候因子,据此建立的花溪生姜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体系更客观合理;区划结果显示,最适宜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100 m左右的中部丘盆温暖湿润区;适宜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100~1 200 m的丘陵区;海拔在1 200 m以上的山丘陵地区为次适宜气候区,这与花溪生姜实际种植现状基本一致。[结论]该研究为花溪区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调整生姜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山西省玉米热量资源精细区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山西省复杂多变的地形客观上要求开展玉米气候资源的精细区划。以省、市/县、镇三级行政区划图、DEM图和30 a历史气象资料为基础,结合玉米对热量资源的要求,采用GIS及其空间分析工具开展山西省玉米热量资源精细区划。结果显示,玉米安全播种期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推迟,安全成熟期、安全生育期和10℃始日至15℃终日的积温均随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提前;安全播种期、安全成熟期和安全生育期均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各种热量因子的空间变异性依次为:10~15℃积温安全生育期安全播种期安全成熟期,全省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热量气象要素的精细区划结果对于山西省玉米的科研和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阿尔泰山两河源草地地上植被,确定点位因子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两河源草地管理、维护以及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草地生态安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两河源草地为研究对象,沿经度、纬度和海拔梯度调查了30个样地草地的植被状况,利用α-多样性测度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对草地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两河源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空间规律,地上生物量呈中西部高,东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而物种多样性则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同时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与纬度、经度、海拔均显著相关(P<0.05)。经度、海拔、纬度和盖度共同作用影响了地上生物量的分布格局;经度、海拔和纬度共同作用影响了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结论】两河源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规律性,经度、海拔和纬度等环境因素是影响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空间变化对作物种植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运用相关系数法、一元线性方程及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新疆59个气象站近60年的月参考作物蒸散量在不同经纬度、海拔区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经度区, 3-10月的月参考作物蒸散量与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余各月与经度之间呈负相关;在不同纬度区,5-9月的月参考作物蒸散量与纬度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其余各月与纬度呈负相关关系;在不同海拔高程区,4月和9月的月参考作物蒸散量与海拔高程呈显著负相关、5-8月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11-3月的参考作物蒸散量与海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3月相关性最低,可以忽略。从整体空间分布看在不同的经度区,4-10月从低经度到高经度(从西到东)相关性逐渐增加,2,3,11,12月参考作物蒸散量从高纬度到底纬度(从北往南)逐渐增加最明显;1月大部分地区亦是从高纬度到低纬度呈增加趋势,为此可得出新疆月参考作物蒸散量在不同的经纬度、海拔区存在明显的空间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