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酸枣新品种“邢酸8号”主要特性及嫁接苗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酸8号"是从邢台县野生酸枣中选育的鲜食药用两用酸枣新品种,干酸枣可溶性糖含量17.2%,总糖含量50.7%,酸含量1.51%,酸枣仁皂甙A含量(350±13.3)μg·g~(-1),酸枣仁皂甙B含量(103±11.1)μg·g~(-1)。  相似文献   

2.
以牛蒡根为发酵基质,初步探究灵芝固体发酵所获菌质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定氮仪等测定了牛蒡根原药材和牛蒡根灵芝菌质中多糖、总三萜酸、总黄酮、核苷及蛋白质含量,并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牛蒡根经灵芝菌丝体发酵后,多糖含量由9.94%降低至2.76%,总三萜酸含量从无升高至0.14 mg·g-1,总黄酮含量由3.47%降低至0.34%,4种核苷总量由861.05μg·g-1升高到1 113.49μg·g-1,且新合成了腺苷,蛋白质含量由13.38%升高至17.28%。HPLC指纹图谱显示牛蒡根在灵芝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灵芝固体发酵使牛蒡根多糖和黄酮含量降低,核苷和蛋白质含量升高,并新产生三萜酸和腺苷,具有明显的生物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测定黄杨小米辣的挥发性物质、辣椒素类物质、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黄杨小米辣中共检测到42种挥发性物质,在萜烯类、酯类、酮类、醛类、醇类等辣椒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含量最高的为β-罗勒烯;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总含量为316.05μg·g-1,辣椒素类物质总含量为351.17μg·g-1,斯科维尔指数5 415.04,辣度36.10度,属于中辣级别;共检测到13种脂肪酸,总含量为126.45 mg·g-1,其中含量较高的3种脂肪酸为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8.01%、13.72%、12.5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品质佳。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戈壁温室韭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最适基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韭黄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处理A3(玉米秸秆∶食用菌下脚料∶腐熟牛粪=3∶5∶2)的基质配比,韭黄的根系活力、叶片蛋白质含量和CAT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其值分别528μg·g-1·h-1、7.13μg·g-1、29.14 U·g-1·min-1和2.48μmol·g-1,同时韭黄栽植的成活率、经济产量与净产值最高,分别为92.38%、2 350 kg/667 m^2和3.79万元/667 m^2,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戈壁温室韭黄实现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石薯7号由HZ09-6作母本、WN07-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早熟彩色品种,河北二季作区春季地膜覆盖种植从出苗到成熟65 d左右,植株直立。薯块短卵圆形,红皮红肉,薯皮光滑,芽眼中等;单株结薯数7个,结薯集中,匍匐茎极短,单株块茎质量0.48 kg。中抗晚疫病、早疫病。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2 077.39 kg,商品薯率82.7%。品质佳,干物质含量(w,后同)19.6 g·100 g-1,淀粉含量16.8 g·100 g-1,蛋白质含量2.24 g·100 g-1,鲜薯维生素C含量15.9 mg·100 g-1,还原糖含量0.18 g·100 g-1,粗纤维含量0.35 g·100 g-1,肉质细腻。适宜在河北省二季作区春播种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6.
酸枣新品种‘国丰’果实成熟时褐红色,磨盘形,平均单果质量6.11 g。果肉味酸,总酸含量3.86%,pH 2.24,可溶性固形物31.33%,维生素C含量1.1 mg·g-1。平均单仁质量0.040 g。可食率、双仁率较高,药食兼用。5年生平均单株产量12.5 kg,比普通酸枣提高64%。  相似文献   

7.
以辽西朝阳地区不同酸枣无性系为试材,采用土壤持续水分胁迫和复水处理方法,测定分析其抗旱性主要指标,研究了水分胁迫对酸枣无性系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酸枣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处理后各酸枣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LW1号无性系高于其它无性系。各酸枣无性系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LW4号无性系的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优于其它无性系。胁迫处理15 d时,LW4号无性系可溶性糖及丙二醛含量分别为21.5 mg·g-1、18.2μmol·g-1,与LW5号无性系差异极显著;LW1号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为91.2%,与LW5号无性系差异极显著。酸枣无性系抗旱性综合评价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LW1号、LW4号、LW11号、LW8号、LW5号。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在培养料中施加外源硒肥对毛木耳子实体的富硒能力、产量、菌丝长势和子实体经济性状的影响,通过添加硒肥使培养料中硒的含量分别为0、30、60、90和120μg·g-1,进行毛木耳栽培试验。结果显示,使用30、60和90μg·g-1含硒培养料时,毛木耳产量较对照组分别增产2.25%、5.68%和8.72%;毛木耳硒含量分别为2.29、4.40和8.33 mg·kg-1。使用120μg·g-1含硒培养料时产量减少3.16%;毛木耳硒含量为8.86 mg·kg-1。表明添加适宜的硒肥可以促进毛木耳菌丝生长,缩短菌丝满袋时间,并增加产量;而添加过量硒肥则会抑制其菌丝生长,延长菌丝满袋时间,并减少产量。综合考虑产量及国家富硒食用菌标准,推荐毛木耳栽培中添加硒肥的培养料中最佳硒含量为60μg·g-1。  相似文献   

9.
韦端蜜红是从福建省古田县吉巷乡韦端村桃园中优选出的晚熟桃芽变新品种。具有晚熟、果大、肉脆、味甜、抗逆性较强等优良性状。果实近圆形,果顶微凸,果实缝合线浅且较明显,平均单果质量259 g;果皮底色黄绿色,果面带有深红色红晕;果肉黄白色,果汁多,风味甜,可食率达93.73%,成熟果实硬度为10.91 kg·cm-2。果实汁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6%~14.5%,总糖含量(以葡萄糖计)10.4%~11.0%,可滴定酸含量(以苹果酸计)0.15%~0.21%,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10.2 mg·100 g-1,果皮花青素、总酚、类黄酮含量分别为18.03 mg·kg-1、1.65 mg·g-1和1.53 mg·g-1。在古田县3月上旬始花,果实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生长发育期约为135 d,在株行距5.02 m×5.03 m条件下,5年生树株产达92.41 kg。适宜在福建省桃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系统比较了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不同海拔"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差异及其发育期品质指标的积累规律,以期为香格里拉及世界其它高海拔产区优质和特色葡萄与葡萄酒的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较长的日照时长、较强的紫外辐射及较大的温差使得位于海拔2 121m的溜筒江生产的"赤霞珠"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最高(265.16g·L-1),总酸最低(4.01g·L-1)。另外,位于海拔2 238m的达日生产的"赤霞珠"葡萄果实总酚、单宁和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8.58mg·g-1、11.54mg·g-1和160.53A520·g-1)。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各产地发育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均呈升高趋势,总酸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金沙江流域(瓦卡和达日)比澜沧江流域(西当、斯农和阿东)葡萄果实还原糖快速积累期和总酸快速下降期普遍提前2周左右。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各产地在海拔2 000~2 250m范围内,成熟期葡萄果实中总酚、单宁和果皮总花色苷含量随着葡萄园海拔升高而升高,并均在各流域2 250m附近的葡萄园达最高。随着葡萄园海拔再度升高,到海拔最高的阿东(2 602m),其葡萄果实中总酚和单宁的含量又有所下降,但是果皮总花色苷没有显著变化。金沙江流域2个产地葡萄果实总酚和单宁含量在整个发育期内的积累规律与澜沧江流域4个产地不同,且达到最大值的时期也不同。可能是由于澜沧江流域溜筒江产地的风土条件与金沙江流域类似,其发育期内品质指标,特别是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的变化与金沙江流域具有类似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京张薯3号是以844作母本、Saturna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多代鉴定筛选,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晚熟鲜食型品种,生育期92 d。株型半直立,茎色绿,叶色绿。花冠颜色白色,花冠形状近五边形。薯块茎型卵圆形,薯皮、薯肉颜色中等黄色,芽眼浅,表皮光滑。单株结薯数4.3个,单株结薯质量0.79 kg,大中薯率81.2%。667 m2产量2 384.3 kg。块茎干物质含量(w,后同)19.7 g·100 g-1,淀粉含量14.4 g·100 g-1,还原糖含量0.35 g·100 g-1,蛋白质含量2.10 g·100 g-1,维生素C含量31.6 mg·100 g-1。中抗晚疫病;对马铃薯轻花叶病毒病、马铃薯重花叶病毒病表现为抗病。适宜在河北北部、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北方一季作区种植。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1)130076。  相似文献   

12.
郭凤领  齐传东  易礼美  吴金平  周洁  周强 《中国蔬菜》2023,(12):105-108+131
鄂香葱1号是采用系谱选育法,由德国全绿变异株经8代选择育成的加工专用型细香葱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直立性好,株高50~70 cm;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叶色深绿,有蜡粉,横径多为3~5 mm,假茎长5~8cm。香味浓郁,鲜样中硫化丙烯含量为25.386μg·g-1,冻干脱水样品为32.589μg·g-1,可溶性蛋白含量45.02 mg·g-1,可溶性糖含量4.47%,适合脱水加工,鲜干比约17∶1。可一次移栽多次采收,1年收获4~6茬,每667 m2年产量4 500 kg左右,适宜湖北省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北方地区常用的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为试材,施加不同浓度的内生菌剂,浓度梯度T1为10%,T2为30%,T3为50%,T0为不施加菌剂的空白对照,以菌剂拌种的方式施加菌剂,在正常养护60 d后做侵染检测,测量不同菌剂浓度下植物的根系活力、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的指标变化,研究了施加不同浓度的菌剂对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菌剂浓度,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结果表明:在所试植物材料中施加菌剂浓度在50%时侵染效果最佳,草地早熟禾和多年生黑麦草侵染率可达38.71%和46.73%,其中草地早熟禾根系活力提高至13.22%,电导率降低至1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2.91 mg·g-1,可溶性糖含量达28.84 mg·g-1,叶绿素含量可达3.10 mg·g-1;而多年生黑麦草根系活力提高至114.42%,电导率降低至11.00%,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3.51 mg·g-1,可溶性糖含量达27.28 mg·g-1,叶绿素含量可达3.22 mg·g  相似文献   

14.
陇番16号是以自交系14157为母本、自交系14151为父本配制的无限生长类型番茄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春季塑料大棚栽培全生育期170 d左右。植株生长势旺,叶量中多。单花序,6~9节出现第1花序,花序间隔3片叶,易坐果。平均单果质量178.3 g,果实圆形,幼果无果肩,成熟果实粉红色,色泽鲜艳,畸裂果率低、硬度中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5.9%,可溶性糖含量3.90 g·100 g-1,有机酸含量0.44 g·100 g-1,维生素C含量25.8 mg·100 g-1,番茄红素含量4.86 mg·100 g-1,酸甜可口、品质佳。抗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叶霉病及早疫病。日光温室早春茬生产试验表现良好,667 m2产量7200 kg左右。适宜甘肃及北方地区保护地早春茬栽培。2022年6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5.
以市售11种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多糖、总三萜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含量。结果表明,11种野生食用菌的粗多糖含量为1.44~5.27 g·100-1·g-1,总三萜含量为0.75%~1.60%,腺苷含量为657~3 349 mg·kg-1。其中,白牛肝菌(Boletus bainiugan)的粗多糖和腺苷含量最高,香肉齿菌(Sarcodon aspratus)的总三萜含量最高。3种活性物质的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腺苷、粗多糖、总三萜。  相似文献   

16.
紫莳药18是由浙江省台州市传统山药产地的特色地方品种紫莳药变异株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山药新品种。该品种单株结薯数一般1~2个,块茎圆柱形,长度26.9 cm左右,直径8.3 cm左右,单株块茎质量1.1 kg左右,块茎表皮颜色褐色,须根少,果肉紫色,肉质较粉,蒸煮易熟烂,食味好。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w,后同)分别为32.3 g·100 g-1、21.1 g·100 g-1、0.9 g·100 g-1、2.41 g·100 g-1。在田间炭疽病抗性强于对照。一般667 m2产量1700 kg左右,适宜浙江台州及类似地区种植。2023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7.
鲜食枣新品种‘浙鲜枣1号’是由‘义乌大枣’中发现的优株选育而来。在浙江义乌地区果实脆熟期为9月5日左右。平均单果质量13.3g,果实可食率96.99%。果肉白色,质地脆,肉质细,汁液多,有蜂蜜味,总糖含量10.93%,可滴定酸含量4.4 g·kg-1,维生素C含量平均2.69 mg·g-1。品质优良,适宜于浙江省及类似气候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网纹甜瓜果实品质,筛选出叶面喷施鱼蛋白最适宜的浓度和喷施时间,测量网纹甜瓜株高、茎粗、叶面积、单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抗坏血酸含量等指标,比较不同浓度、不同喷施时间对网纹甜瓜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0 g·L-1鱼蛋白处理的单瓜质量较高,为1.89 kg,边部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均最高,分别为14.93%和17.13%,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8.21%和11.96%,可溶性糖含量最高(58.94 mg·g-1),比对照显著高16.89 mg·g-1,糖酸比适宜、果实口感好、品质较优。此外,生殖生长阶段喷施鱼蛋白可促进果实发育,增加单瓜质量;在授粉后45 d喷施鱼蛋白能显著提升果实品质,授粉后10 d和45 d均喷施(P6)的处理边部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30%和18.63%,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4.29%和11.11%,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了20.79 mg·g-1,授粉后45 d喷施处理(P5)的糖酸比最高,果实风味好。在授粉后45 d喷施质量浓度为1 g·L...  相似文献   

19.
以一年生核桃实生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氮处理(N1:5g·株-1、N2:10g·株-1、N3:15g·株-1和N4:20g·株-1),以清水处理为对照(N0),研究了核桃实生苗株高、地径、叶片养分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期为核桃实生苗生产过程中科学施肥策略的制定及养分的高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处理后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阿克苏种源地与和田种源地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分别在N2、N3处理达到峰值。核桃实生苗叶片蛋白质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处理下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经N2处理后达到峰值,蛋白质含量分别为(A:26.2427mg·g-1、H:25.4360 mg·g-1)、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为(A:34.9824μg·g-1·h-1、H:34.1990μg·g-1·h-1),均显著高于N0;同时,氮素促进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升高。氮素促进2个种源地核桃实生苗叶片中N、P、K元素的积累,当施氮量超过N3处理后P元素的积累被抑制,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1.31倍和2.00倍。因此,氮素在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适宜的施氮量可促进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对氮素的同化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形态鉴定及ITS序列比对证实武夷山GL8栽培子实体为赤芝正品,在其ITS2区域中发现单碱基突变和插入位点。扫描电镜观察到原木栽培采收得到的GL8孢子粉纯度高,呈完整而饱满的椭圆形,而在破壁样品中可见其孢壁结构均已崩裂、破损。检测结果表明,破壁孢子粉中17种氨基酸总量可达13.04 g·100-1·g-1,其中甲硫氨酸含量占比高达56.21%~57.64%;其粗脂肪含量高达32.1~32.4 g·100-1·g-1,主要成分为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包括油酸(C18∶1,61.4%)、亚油酸(C18∶2,13.3%)、棕榈酸(C16∶0,14.6%)和硬脂酸(C18∶0,4.2%)。通过临界CO2流体萃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色谱分析,可以进一步确定孢子油中脂肪酸组分及是否存在齐墩果酸、熊果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