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黄广油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高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2级,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年国家华南早籼区域试验,均比对照品种天优998增产极显著,平均产量7 367 kg/hm~2,比对照增产6.21%。目前以黄广油占为父本或母本,已直接育成24个常规稻审定品种,作为恢复系育成7个杂交稻审定品种。本文作者介绍了黄广油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育种效应。  相似文献   

2.
介绍常规稻黄广油占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从确定直播期、直播前准备、适时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2012年早造中迟熟常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2年参加广东省早造常规水稻中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的黄广油占、固丰占等11个新品种从产量、米质、抗病性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试验结果,固丰占、华航33号、禅特丰占、晶莉丝苗等4个品种综合表现突出,建议2013年安排复试并生产试验;粤标1号、黄丝软占、三一香占、山青占、中广丝苗等5个品种丰产性较差或差,米质未达优质等级,建议终止试验;仲航丝苗高感稻瘟病,建议终止试验,不在广东省稻区继续种植;结合2011年早造区试结果鉴定出黄广油占综合表现突出,推荐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南郑县机械化插秧品种,2017 年陕西省南郑县开展水稻机械化插秧品种比较试验。试验表明:黄广油占产量为734.16 kg/667 m2,与黄华占(CK)产量相当,穗颈稻瘟病、稻曲病均未发生,纹枯病发生较轻,抗倒伏,总体抗性较好,可适度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常规稻新品种黄广油占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及抗性的角度分析了常规稻新品种黄广油占在阳江市各县区的示范表现情况,得出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广适性好等优良性状,适合在该市大力推广种植,尤其在稻瘟病高发地区,将替代感病的黄华占和玉香油占成为阳江市水稻生产的主导品种;并总结出与该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该市各县区农技推广工作者和种植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十个水稻品种作直播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不同类型的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材料进行直播再生稻比较试验,主要从品种生育期、产量、品质、抗性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优33、黄科香1号、黄科香2号、黄广油占共计4个品种适合作为直播再生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汕头市农科所于2017年引进常规稻品种黄广油占进行试种,经早、晚两造小面积栽培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强,后期熟色好,耐肥抗倒,米质较优等较为突出的特点,适合在潮汕地区大力推广种植。本文作者总结了其栽培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源于粤晶丝苗2号穗瘟的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广东龙川严重感染稻瘟病的常规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穗瘟标样进行单孢分离,获得来源于不同穗瘟标样的5个分离物,并利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品种和11个单基因系对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5个单孢分离菌株均属于ZB13小种,可侵染含Pi50等不同抗性基因的6个单基因系。选取YJ1、YJ2、YJ5等3个菌株对广东省部分品种(组合)进行致病性测定,在测定的55个品种(组合)中,分离菌株均可侵染广东骨干抗源品种28占所含的3个抗病基因Pi50、Pita2、Pish,同时可侵染广东省部分主栽品种,如粤晶丝苗2号、黄华占、美香占、玉香油占、黄广油占、丰华占、丰丝占等37个品种(组合),但天优998、巴太香占、胜巴丝苗等18个品种(组合)对测试病菌表现抗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留桩高度下再生稻生育期和产量表现,筛选适宜粤北地区不同留桩高度下的水稻品种。【方法】以广东省培育或审定的 34 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中桩和低桩 2 种留桩高度,研究不同留桩高度下品种间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差异。【结果】头季稻产量为 5 210.9~8 566.8 kg/hm2,其中黄广华占1 号最高;低桩再生季产量为 3 335.0~6 357.3 kg/hm2,较中桩(2 084.4~5 940.5kg/hm2)提高 16.1%,2 种留桩高度下均以青香优 19 香再生季产量最高。聚类分析表明,中桩条件下,再生季产量和两季总产(头季 + 再生季)可分为高产、中高产、中产和低产 4 大类群,二者各类群数量分别为 4、7、18、5 个和 1、14、14、5 个;低桩条件下,再生季产量仍分为 4 大类群,数量分别为 2、17、14 和 5 个,两季总产则分为高产(10 个)、中产(21个)和低产(3 个)3 大类群。与中桩再生稻相比,低桩条件下再生季生育期平均延长 9.1 d,每穗粒数增加,但有效穗数和结实率降低。倒 3 节位、倒 4 节位和倒 5 及以下节位再生稻对产量的贡献率在中桩条件下分别为 4.7%、33.3% 和 62.0%,在低桩条件下分别为 0%、11.9% 和 88.1%。【结论】以再生季产量属中高产以上类群,同时两季总产属高产类群作为标准,筛选出黄广油占、黄广华占 1 号、黄广太占、五优粤禾丝苗、广 8 优金占、恒丰优 387、青香优 003、青香优 132 和青香优 19 香共 9 个品种适宜作中桩再生稻种植,二广香占 3 号、黄广油占、黄广华占 1 号、黄广太占、粤禾丝苗、南晶占、粤泰油占、黄华占、五优粤禾丝苗和广 8 优金占共 10 个品种适宜作低桩再生稻种植。中桩再生稻主要来自倒 4 节及以下节位,低桩再生稻主要来自倒 5 节及以下节位。  相似文献   

10.
以华南籼稻育种为主题,综述育种效率高的“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和“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 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在品种培育上成效显著,甚至影响了水稻的育种和生产模式;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是对早 晚兼用型水稻育种的继承和发展,并取得了突出成效,育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品种黄华占、黄莉占、黄广油占、 黄粤丝苗、五山油占(华占)、五山丝苗等,在南方稻区的水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黄华占通过广东、 湖南、湖北等 8 省审定,是我国年度推广面积最大的籼稻品种;华占共配组 142 个组合,252 次通过各级审定, 是配组组合最多的恢复系;五山丝苗通过广东、陕西等 4 省审定,共配组 47 个组合,88 次通过各级审定。以晶 两优 534、隆两优华占等两系杂交稻组合为例证,提出并倡导在南方稻区进行杂交稻育种的新策略:在华南培育 精品恢复系,在南方不同生态区创制适合所在生态区的不育系,并配组成优势互补的强势组合,形成合作共赢、 协同发展和高效互补的整体水稻育种格局。  相似文献   

11.
以黄华占、黄广油占、黄广华占 1 号等优质稻核心种质衍生系统为主体,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 下,依据核心种质理想株型模式筛选高产抗倒伏材料,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病区鉴定相结合筛选稻瘟病抗 性基因,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筛选中低直链淀粉材料,采用感官品尝结合米饭食味计分鉴定选择优异食味品质 材料。将传统系谱法、生物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有机综合运用,选育出部标一级优质稻双黄占通过了 2021 年广 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耐寒等优良基因的有效累加聚合。 双黄占在不同年度 和不同区域试验中表现株型理想,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稻瘟病抗性好,耐寒性强,米质达部标一级,米饭食 味佳,稻米食味品质优异。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双黄占是一个综合性状十分优良的广适性优质常规稻品种,在南 方稻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巨大推广价值。双黄占主要选育创新有稻瘟病鉴定方法创新,稻米食味品质鉴定方 法创新,理想株型选择方法创新。探讨了双黄占品种进一步改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鱼塘种稻是指利用水产养殖的池塘种植水稻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发展鱼塘种稻,可在稳定鱼塘养殖面积的同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升粮食安全,并减少养殖尾水污染。2022年早季在广州开展的鱼塘种稻试验取得初步成功。供试水稻品种为粤泰油占、黄广油占、美香占2号、泰丰优208、广红3号、粤香430、粤农丝苗、五山丝苗、南晶香占等9个,养殖品种为大口黑鲈、澳洲淡水龙虾、鲫鱼和黄颡鱼等4个。结果表明,在鱼塘种植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显著,且与稻田种植差异大,以粤香430产量最高,每667 m2达到390.8 kg,比产量最低的泰丰优208增产148.6%。4个养殖品种均表现良好,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其中以澳洲淡水龙虾表现最佳。目前鱼塘种稻还存在成本偏高、技术标准缺乏、基础研究滞后等问题,亟需从浮板研制、稻渔品种搭配、水稻品种筛选、肥料运筹、有害生物防控、配套农机装备等方面加强协作攻关,同时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通过技术集成,建立鱼塘种稻绿色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模式,制定技术标准。随着研究深入和技术熟化,鱼塘种稻将为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的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黄广丝苗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为鉴定评价新选育水稻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2016年在广西7个区试点开展常规稻组品种区域试验,以柳沙油占202为对照,对参加2016年广西常规稻组区试的12个水稻新品种(桂七占、荃香占1号、Z15、粤农丝苗、源华占、明力油占、美香新占、桂野丰、永丰丝苗、河西丰占、桂育11号、桂丰29)进行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抗性表现和米质等鉴定。结果表明,除荃香占1号生育期偏长外(125.0 d),其他参试品种与对照柳沙油202全生育期相当,为116.7~123.1 d。桂七占、河西丰占、粤农丝苗、桂育11号、美香新占、桂丰29和Z15等7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 715.5~6 886.5 kg/hm2,较对照柳沙油202显著增产5.95%~8.64%。源华占、美香新占、明力油占和柳沙油占202的稻瘟病抗性水平为中抗至中感,其他品种抗性水平为感至高感。所有参试品种对白叶枯病致病型Ⅳ抗性水平表现为中感至感;除参试品种Z15对白叶枯病致病型Ⅴ表现为感外,其余品种表现为高感。所有参试品种的米质均较对照柳沙油202差。因此,桂七占、桂野丰、粤农丝苗和桂丰29这4个品种可推荐省级评审;Z15、美香新占、河西丰占和桂育11号按试验程序继续参加2017年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荃香占1号、源华占、明力油占和永丰丝苗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了2017—2018年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中游区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各试点的试验代表力、鉴别力和区分能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4组试验平均环境效应占处理平方和的48.25%,基因型效应占15.15%,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占36.60%。利油杂178、创杂油16号、中油769、华油杂706、中油619、圣光168、渝油39和景油517等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在湖南衡阳、常德、岳阳和湖北荆州等试点综合评价值较高,有较强的试点代表力、鉴别力和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选择生产上主栽的7个常规优质稻品种油占8号、桂华占、力源占1号、柳沙油占202、柳香占、柳丰香占、佳辐占进行试验,比较各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抗逆性等,旨在为适宜区域选择种植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四个部位的马脂肪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马油不同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为马油结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气相色谱(GC)对马体四个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马油中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为最丰.马鬃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6.7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4.49;;马脊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2.49;,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2.63;;肚下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0.34;,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9.87;;内脏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59.91;,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9.61;.[结论]四个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一、籼油占 “籼油占”是2006年通过广东省审定的优质、高产晚籼稻新品种,江西省2006年开始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19.
柳沙油占202的优良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沙油占202是感温型早籼优质稻,高产、优质,但要根据种植条件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才能获得高产。介绍柳沙油占202的优良特性和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选择近年广西生产上主栽的5个常规优质稻品种玉美占、玉丝6号、柳沙油占202、兆香1号、科玉03进行试验,比较各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抗逆性等。结果表明,玉美占、柳沙油占202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米质优、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宜在桂东南地区扩大推广种植,可为桂东南地区选择种植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