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草莓"红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肥用量对日光温室草莓植株物候期、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探索京郊日光温室草莓适宜的水肥用量。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草莓物候期表现较一致。T2(单次灌水量90m3/hm2,施肥45kg/hm2)草莓长势较好,产量最高为24 825kg/hm2,水分和肥料生产效率较T1(单次灌水量120 m3/hm2,施肥60kg/hm2)分别提高63.8%和71.4%。其次是T3(单次灌水量60m3/hm2,施肥30kg/hm2),较T1增产22.3%,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15.5%和144.4%。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指标,单次灌水量90m3/hm2,施肥45kg/hm2(T2)是京郊日光温室草莓栽培适宜的水肥用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土壤酸化环境下的花椰菜高产优质生产措施,以花椰菜为试材,设置氰氨化钙、NCD-2微生物菌肥处理,以不施用肥料为对照,试验设W1(667 m2施用氰氨化钙20 kg配施菌肥2.5 kg)、W2(667 m2施用氰氨化钙40 kg配施菌肥2.5 kg)、W3(667 m2施用氰氨化钙60 kg配施菌肥2.5 kg)3个处理,研究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及花椰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花椰菜前25 d每667 m2施用氰氨化钙20~60 kg,种植时基肥中配施NCD-2微生物菌肥2.5 kg的处理,对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花椰菜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提升;其中,处理W3的效果最优,土壤pH值提升0.71,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5.90%,增加花椰菜产量15.66%,且花球的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粗纤维含量均提高10.68%以上。在土壤酸化环境下,施用氰氨化钙后配施NCD-2微生物菌肥技术可在花椰菜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氰氨化钙对连作西瓜生长的影响,以早佳8424为材料,在连作5年的钢架大棚,研究不同剂量氰氨化钙(CK:0 g·m~(-2);T1:60 g·m~(-2);T2:120 g·m~(-2);T3:180 g·m~(-2))对连作西瓜植株生长指标、果实性状和产量、枯萎病发病率等的影响。在西瓜连作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氰氨化钙能够显著促进西瓜的生长发育,降低枯萎病发病率,提高连作西瓜的产量。T2处理提高不同时期西瓜植株的茎粗、主蔓长、叶片的SPAD值,显著提高西瓜植株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枯萎病发病率仅为5.79%,比CK增产67.07%,西瓜整个生育期的生长性状及产量表现为最佳,对西瓜枯萎病防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苹果M9T337矮化砧木幼苗为试材,设置对照(CK)、菌肥120 g+正常施肥(T1)、菌肥240 g+正常施肥(T2)、菌肥360 g+正常施肥(T3)4个处理。研究不同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对苹果营养生长、土壤特性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苹果品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肥施用量显著促进了苹果的营养生长和根系活力的提高,总生物量、总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分别较CK提高了35.2%、11.9%、59.4%、10.7%和65.1%,以T3处理效果最好。不同微生物菌肥施用量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63.1%、47.2%、35.5%、72.3%。同时脲酶、磷酸酶及蔗糖酶的活性相对于CK分别提高了79.5%、50.8%、75.4%。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66.5%、78.2%和76.8%。表明微生物菌肥能够提高苹果M9T337幼苗的生长,在苹果的生长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嫁接对茄子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研究了不同砧木、不同土壤茬口条件下嫁接茄子根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嫁接增加了茄子根际放线菌数量(A) 和真菌的数量( F) , 减少了细菌的数量(B) , A /F比值增高, B /F比值降低; 同时, 嫁接茄子根际微生物总量增加。在正茬和重茬两种耕作体系中, 嫁接处理根际放线菌数量都极显著高于对照, 而细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 连作(重茬) 条件下, 茄子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 真菌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隋珠"草莓为试验材料,利用LED精量可调光源,设置2个光强水平(400μmol·m~(-2)·s~(-1)和600μmol·m~(-2)·s~(-1))和3个红蓝光配比梯度(1∶1、2∶1和4∶1),共6个试验处理,以常规钢架塑料大棚栽植为对照,研究不同红蓝光处理对"隋珠"草莓叶片光合特性、植株营养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红光比例或光强,有利于提高"隋珠"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促进植株营养生长,提升果实品质及产量。处理E(光强600μmol·m~(-2)·s~(-1)、红蓝光2∶1)和处理F(光强600μmol·m~(-2)·s~(-1)、红蓝光4∶1)均有效增加了"隋珠"草莓叶片纵横径和复叶数,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果实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E与处理F对果实产量方面的影响相当,但处理E在品质指标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处理F,因此,确定处理E是本试验中适合"隋珠"草莓生长发育的最佳红蓝光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夏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严重、设施土壤碱化度高等问题,以连作10年的设施黄瓜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糠醛和醋糟为改良剂主料,通过调酸调节改良剂pH为2,采用盆栽试验,设置667m2施200(T1)、400(T2)、600(T3)、800(T4)、1 000(T5)、1 300(T6)、1 600kg(T7)的7个处理,以不添加改良剂为对照(CK),系统研究了不同改良剂用量对土壤养分、盐分离子、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盛果期土壤pH和EC值均随改良剂施用量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其中T7降低pH效果最显著,降低4.29%,T5降低土壤EC值最显著,降低37.72%;T6和T7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CK,分别增加42.11%和48.54%;667m~2施800kg以上用量改良剂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T1、T2、T4和T5处理相对CK分别显著增加20.00%、20.00%、23.33%和26.67%的土壤全磷;T4处理Ca~(2+)和Cl~-下降最为显著,Na~+、K~+和HCO_3-在T3下降最为显著。T4细菌数和放线菌的增长最显著,且真菌数降低最为显著,缓苗期T3放线菌增长最显著。综合分析得出,667m~2施用量600kg为该复合型有机酸性土壤改良剂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8.
以日光温室越冬番茄“金棚1号”为试材,研究了秸秆不同用量(T1、T2、T3:1 905、2 857.5、3 810 kg/667m2)内置秸秆反应堆对日光温室土壤微生态环境以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用量的秸秆均可提高土壤温度,土壤平均温度分别增加2.1、1.8、0.4℃;高量秸秆T3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要优于其它处理,但是低量秸秆T1劳动强度小,长势与产量都优于其它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表现出低量秸秆T1要好于其它的处理;真菌数量T1高量秸秆要高于其它处理.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能够显著加快越冬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使番茄产量分别增加17.37%、16.24%和14.41%.  相似文献   

9.
不同底肥配方及用量对红颜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草莓生长规律,选择底肥配方,以"红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底肥配方及用量对草莓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草莓的生长指标没有显著性影响;与FP(农户传统)的产量相比,OPT1(18-9-18复合肥225kg/hm~2)、OPT2(18-9-18复合肥450kg/hm~2)处理草莓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8%、24%,OPT1处理与OPT2产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OPT3(18-9-18复合肥675kg/hm~2)与对照和FP相比,产量反而有所降低;在品质方面与FP相比,OPT1、OPT2处理草莓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32.2%和35.5%,比较各处理之间的可溶性糖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效益方面,与FP处理相比,OPT1、OPT2处理氮磷钾偏生产力明显高于FP处理,OPT1、OPT2经济效益分别增加68 655元/hm~2,94 790元/hm~2;而OPT3在各个方面均表现出比对照更差的效果。因此,综合草莓植株长势、产量、品质、肥料生产力、经济效益等,京郊地区草莓推荐底肥配方为18-9-18,推荐用量为225~450kg/hm~2。  相似文献   

10.
以"京欣1号"西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腐殖酸(T2)、凹凸棒粉(T3)、生物动力碳(T4)、微生物菌肥(T5)等4种土壤改良剂对河西绿洲设施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西瓜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土壤改良和西瓜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T1,基施羊粪)相比,各改良剂处理对应的0~20、20~40、40~60 cm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均有改善。各处理对应的果形指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各改良剂处理对应的平均单果质量以及产量,与T1相比均有明显增加,且以T5表现最好,其667 m~2产量高达2 499.82 kg,相对增产12.5%。品质指标表现不一,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均在T4处理下表现最好;可溶性固形物,以T3处理最高;维生素C含量,T2处理达到最大。该区施用改良剂后,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以生物动力碳效果最佳;同时外观品质和产量以及果实品质也显著增加,以微生物菌肥增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设施内栽培土壤问题,利用农业有机物料基质进行设施黄瓜全营养栽培基质配方应用效果比较。以津早1号黄瓜为试验材料,将发酵腐熟的牛粪、玉米秸秆、炉渣和稻壳作为基础物料,按一定比例添加尿素和硫酸钾复配成5种不同配方,以土壤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黄瓜生长的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S1T4(V(基础物料)∶V(蚯蚓粪)=2∶1,m(尿素)∶m(硫酸钾)=0∶0)和配方S1T5(V(基础物料)∶V(蚯蚓粪)=2∶1,m(尿素)∶m(硫酸钾)=1.9∶0.55)处理的黄瓜植株长势良好,果实品质好、产量高,基质理化性状良好。2种基质配方可以同时实现全生产季只浇水、免追肥,二者均为设施黄瓜全营养基质栽培的适宜配方;配方S1T3(V(基础物料)∶V(蚯蚓粪)=3∶1,m(尿素)∶m(硫酸钾)=2∶0.27)的各个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不适宜作为黄瓜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湖南地区根域限制栽培条件下,在软熟期(花后60~110 d)通过设置不同程度土壤含水量处理,确定阳光玫瑰葡萄软熟期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方法】对阳光玫瑰进行不同程度[T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率的75%~85%)、T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率的65%~<75%)、T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率的55%~<65%)和T4(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率的45%~<55%)]的水分处理,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性状指标。【结果】成熟时(花后110 d)各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皮色差值a*(红绿色)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T2处理使成熟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8.0%,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9.1%,固酸比显著提升18.8%,果皮厚度显著降低25.6%,果实硬度显著增加14.59%,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15.35%;各项光合参数(Pn、Tr、Gs和Ci)大多表现为T1、T2>T3、T4;在处理后15 d内,水分利用率T4>T3>T2>T1,15 d以后,水分利用率T1>T4>T3>T2。【结论】湖南地区根域限制条件下,在软熟期进行T2处理,即不影响光合特性又能改善成熟后果实品质性状,因此在阳光玫瑰软熟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率的65%~<75%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沼液对草莓植株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试验设沼液(100%、50%)、豆饼液肥、化肥、清水5个处理,研究沼液对草莓植株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50%)处理对植株形态指标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处理,并使物候期提前,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及果实风味,植株产量比对照增加28.9%.  相似文献   

14.
以大果型番茄品种"威蔓"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营养基质袋培的方式,分别进行施用"窝窝肥"(F1)、"禾利缘"(F2)、"金贝"(F3)3个微生物菌剂处理,同时以不施用微生物菌剂作为空白对照(CK),通过测定植株的形态指标、生物量、产量和品质,以期明确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日光温室袋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处理下番茄的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窝窝肥"处理的产量最高;微生物菌剂处理下的番茄前期长势优于对照,"窝窝肥"处理的生物量最高;"禾利缘"处理下第4穗果果实品质提升最显著。综上所述,微生物菌剂对于基质袋栽培下的番茄生长指标、番茄产量、品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微生物菌剂的配施或将成为蔬菜绿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量对甜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品天下208"甜瓜为试材,以土壤栽培及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CK),采用基质盆栽,研究了低、中、高3个施肥量处理(T1、T2、T3)对温室甜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适合关中地区温室甜瓜生产的合理施肥量,实现高产高效。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光合特性指标逐渐增强,T2、T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T1、T2、T3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1.2%、28.7%、16.4%;不同施肥量对甜瓜品质影响显著,且T2处理品质最佳。综上,T2处理下光合作用强且可得到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故推荐采用基质盆栽,且施肥量为1hm~2施N 225kg、P_2O_5140kg、K_2O 150kg。  相似文献   

16.
研究钾肥的合理使用浓度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草莓生产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艳丽草莓为试材,分别在半促成和促成栽培模式下,调查不同浓度K_(2)SO_(4)溶液处理对植株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促成栽培模式下,6mmol/L浓度处理对草莓植株的株高、冠径生长效果最好;10mmol/L浓度处理对叶柄长、叶面积、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促进效果最好,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单果重及3种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促成栽培模式下,6~12 mmol/L浓度处理均不同程度促进了草莓植株的生长,8 mmol/L浓度处理对单株产量增加效果最好,8~10 mmol/L浓度处理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最大单果重提高效果最好,10 mmol/L浓度处理对果实3种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菌剂对丰香组培苗生长发育和白粉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香草莓微繁殖苗为试材,分别以重茬土和混合基质为栽培基质,比较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菌剂、木霉(Trichoderma)菌剂和有效微生物群(EM)菌剂对草莓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产量、白粉病抗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重茬土还是混合基质,供试的3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均可促进丰香草莓微繁殖苗的生长势,提高草莓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增加果实产量,其中AMF菌剂处理的效果显著,其叶面积和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均是CK的1.5倍左右,产量比CK增加68.6%(重茬土)、39.5%(混合基质)。AMF菌剂处理和木霉菌剂处理植株中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是CK植株的2.6~5.5倍。在提高草莓微繁殖苗白粉病抗性上,木霉菌剂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在重茬土和混合基质上,木霉菌剂处理植株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6.7和19.2,分别为CK植株的51.8%和59.1%。  相似文献   

18.
以香菇菌糠为基本栽培基质,将其分别与土壤、煤渣和珍珠岩等混合,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番茄幼苗的萎蔫率大小依次为T3相似文献   

19.
以长茄一号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应用垄作栽培方法,以基肥仅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为对照(CK),研究了减施30%基肥条件下,500 kg·667 m-2(T1)、1000 kg·667 m-2(T2)、1500 kg·667 m-2(T3)3个不同生物酶尾料用量对茄子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日光温室茄子栽培合理应用生物酶尾料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生物酶尾料后,茄子生育进程加快,采收期分别延长4.3 d、15.6 d、15.6 d,茄子产量比对照增加6.74%~13.14%,单果质量比对照提高5.54%~10.13%,叶绿素相对含量比对照提高12.40%~21.05%;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蛋白酶活性、木聚糖酶活性、植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97%~45.40%、6.30%~17.61%、20.00%~41.22%、10.16%~67.20%。因此,施用生物酶尾料对茄子生长、改善茄子果实性状,提高茄子产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有较大作用,生物酶尾料的适宜用量为1000~15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试验设不同用量氰氨化钙土壤消毒加不同高温闷棚天数处理,研究各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青菜根肿病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氰氨化钙667 m2用量30 kg、高温闷棚25 d,土壤消毒处理效果较好,青菜根肿病发病率为0,667 m~2产量为2 001.0 kg,为最优土壤消毒处理方案,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