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铁皮石斛林下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林地选择、供水系统铺设、移植方法、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铁皮石斛林下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附生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及代谢成分的影响,以自然生长的木棉、毛果杜英、幌伞枫和干燥木板为附生基质仿造铁皮石斛自然生长环境,对铁皮石斛生长形态指标进行观测,并对多糖和生物碱等代谢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木棉、幌伞枫、毛果杜英、干燥木板这4种基质均可作为铁皮石斛的附生基质,但不同附生基质对铁皮石斛的生长有显著性影响,对其代谢成分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生长状况表现为木棉>幌伞枫>毛果杜英>干燥木板,代谢成分含量表现为木棉>毛果杜英>干燥木板>幌伞枫。综合排序,适合铁皮石斛附生生长的基质依次为木棉>幌伞枫>毛果杜英>干燥木板。在自然生长的木棉林下种植铁皮石斛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较好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及养护方法应用对于铁皮石斛的种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种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确保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更加合理,提升铁皮石斛种植效果。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几年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种植实践经验,针对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铁皮石斛的价值,并对其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以及养护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选用3种林源药材铁皮石斛、黄精、三叶青进行林下复合种植,并与大棚栽培的3种药材进行产量、品质及效益比较。结果显示,大棚种植药材的产量显著高于林下栽培药材,其中大棚铁皮石斛的产量约为林下种植的6倍,大棚多花黄精的产量是林下黄精产量的1.5倍。而林下栽培药材的品质显著高于大棚种植药材,铁皮石斛多糖和黄精多糖分别达39.54%和9.80%。3种药材复合经营的667 m2年均效益达39 228元,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的植物学特性及组培苗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择要铁皮石斛是名贵的中药材,其生产技术倍受科研与产业人员关注。综述了铁皮石斛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并介绍了生产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技术要点,最后针对铁皮石斛组培苗快速繁育中的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结合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从不同因素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与分化、不定芽诱导与增殖、生根与壮苗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概况,从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两大方面总结了铁皮石斛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进展,并对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栽培管理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对铁皮石斛需求的增加,和对其应用范围的扩展,人们对铁皮石斛培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出炉使大规模的人工栽培成为可能。在众多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技术中,无菌离体组织培养出的试管苗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快时效的大量培植铁皮石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就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的组织培养和壮苗生根技术的条件和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吴纪贤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869-2871
本文介绍铁皮石斛林下活树捆绑和横杆捆绑两种新型种植模式,并与温室大棚传统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活树捆绑种植和林下横杆捆绑种植模式节约土地资源,不与传统农业争土地,有利于病虫害防控,在种植业提质增效、成本管理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另外,基于当下保健品消费市场和林下生态经济政策等社会背景,本文探讨了铁皮石斛仿野生林下种植新模式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及林下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皮石斛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其自然繁殖率极低,并且生长缓慢,因此野生铁皮石斛的产量极为稀少。文章以种子为外植体介绍了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以快速繁殖石斛组培苗,并探索了铁皮石斛林下仿生种植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危中药材之一,随着组织培养和大棚栽培等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其人工栽培面积也逐年增大,但市面上铁皮石斛的种内变异类型混乱,品质良莠不齐,因而了解铁皮石斛品质性状影响因子、保障铁皮石斛的品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了铁皮石斛遗传因素对其品质的影响,评述了铁皮石斛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不同光照、温度、湿度、基质、肥料和栽培方式等对铁皮石斛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表明,铁皮石斛的品质性状受遗传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和栽培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对铁皮石斛品质产生的效应各不相同,单纯改良某一因素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铁皮石斛品质良莠不齐的问题。因此,建议严把铁皮石斛高品质品种选育关、严把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关、严把铁皮石斛高品质生产技术关,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改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超微粉与铁皮石斛常规粉水溶性粗多糖的含量,探讨超微技术对铁皮石斛粗多糖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超微粉中水溶性粗多糖含量为484.6 mg/g,常规粉水溶性粗多糖含量为370.2 mg/g,铁皮石斛超微粉水溶性粗多糖含量比常规粉水溶性粗多糖含量高30.9%,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技术有助于铁皮石斛粗多糖的浸出。  相似文献   

12.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益胃生津等功效,由于过度开采,野生种濒危。新世纪以来,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产销量最大中药材之一,原生态栽培是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方向。林业是我国重要产业,推广林下活树附生种植铁皮石斛技术,有利于发展林下经济,解决林业增收问题,结合铁皮石斛生物学特性,从自然条件、移植上树、树体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总结铁皮石斛在乔林树种附生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铁皮石斛是濒危药材之一,本文通过查阅铁皮石斛相关文献,对其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基于物联网的铁皮石斛仿野生高品质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即通过对铁皮石斛田间生态指标和多糖的测定,筛选出高品质铁皮石斛品种;通过种苗选择、基质配制及附生种植等技术对铁皮石斛进行仿野生种植;利用智能化物联网栽培管理系统对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控,达到智能化栽培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铁皮石斛附生棕榈科植物对其相关性状的影响,探索了铁皮石斛附生棕榈科植物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铁皮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3种药材进行林下套种,以期为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将铁皮石斛附生栽培于树上,金线莲和黄精种植于林地,同时开展与大棚栽培方式的对比,观察比较成活率、生长状况及产量效益。结果显示,与大棚栽培方式相比,林下铁皮石斛出芽率无显著差异,而茎杆增长量是大棚栽培的68.0%;林下金线莲成活率比大棚种植金线莲成活率低10.9%,但折干率显著高于大棚种植。林下种植药材与大棚栽培相比产量偏低,但病虫害发生少,投入产出比高于大棚栽培。开展林下中药材复合栽培,可将林地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林、农复合经营体系,"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的林下中药材立体套种模式,可对淳安县林药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源铁皮石斛主要农艺性状与多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不同地区铁皮石斛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多糖含量,对9个铁皮石斛种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多糖含量进行调查和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的铁皮石斛形态与多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铁皮石斛茎粗与多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农艺性状与多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铁皮石斛形态多样性丰富,在铁皮石斛新品种选育时,可通过考察农艺性状来兼顾其多糖含量,为铁皮石斛的选育工作提供简单直观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铁皮石斛素有"药中黄金"之美称,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药材,野生资源稀少。为了有效地保护铁皮石斛野生资源,需大力发展规模化人工栽培,以切实保障铁皮石斛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对设施铁皮石斛智能化生产管控进行了有效探索,研制了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建立铁皮石斛电子种质档案数据库,平台融合病虫害辅助诊断防治,为铁皮石斛优质种质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加快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在科研和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和认可。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本文从铁皮石斛种植的地理条件、技术要求、投资效益及风险分析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发展海南省乐东县铁皮石斛种植的可行性,为引进入铁皮石斛市场的海南省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活体植物附生铁皮石斛试验,研究不同植物、不同附生方式对附生铁皮石斛性状的影响,从而选择出较佳附生树种和探索其附生栽培的可行性,为铁皮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蒲葵和中东海枣等棕榈科植物是理想的铁皮石斛附生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