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普通杏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来自杏、桃和扁桃的25对SSR多态性引物对66个普通杏品种进行了PCR扩增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共检测出284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的等位位点数在3~17之间,平均为11.36。通过NTSYS软件计算得到的Dice相似性系数为0.083~0.987,平均值为0.370,表明中国普通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UPGMA法聚类将66份材料分为5个组。SSR标记反映出的品种间亲缘关系与根据地理生态类型对杏种质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来自四川和贵州的多数品种独立聚成一组,表现出与其它品种较远的亲缘关系,该地区可能存在特异性较高的种质资源。证实了扁桃基因组SSR引物可用在杏SSR标记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21,(5)
提取27个山东省栽培灵芝属菌株的基因组总DNA,PCR扩增获得其ITS序列,构建基于ITS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供试灵芝菌株分布于3个聚类组,分别为Ⅰ组(Ganoderma lingzhi sp.nov.)、Ⅳ组(G.applanatum)和Ⅴ组(G.siense)。研究明确了山东省栽培灵芝属菌株的分类地位、亲缘关系和分子特征,为山东省灵芝属种质资源保护、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168份杏育成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利用16对多态性好、稳定性强、带型清晰的特征引物,扩增等位基因,研究了不同杏树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杏种质资源鉴定和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杏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度平均值为0.715 8,Shannon遗传表型指数为1.497 3,说明杏的总体遗传变异偏高,品种多样性丰富。通过对杏的成熟期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发现,早熟和中熟2个类群的遗传数据相近,推测可能存在相近的遗传关系,晚熟与早熟类群等位基因数据差异较大,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4.
核果类果树ITS 序列分子进化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研究核果类果树的进化和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2 ~ 4 个主要种或变种共16 个基因型测定其ITS 序列,与从GenBank 下载的6 个核果类果树ITS 序列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数据矩阵。采用二次置根法用樱桃置根,用PAUP 软件计算数据集在56 个进化模型的得分,Modeltest 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计算遗传距离、变异,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桃、李、梅、杏、樱桃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 核果类果树各组ITS1 和ITS2 的分子进化速率不同,信息量也不同;2. 核果类果树演化顺序为:共同的原始材料分化成樱桃、李、杏,再由李进化产生桃,杏进化产生梅;3. 辽杏较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原始,桃演化顺序是:巴旦杏—山桃—普通桃、新疆桃;4. 本结果支持将核果类果树分成4 个亚属。  相似文献   

5.
新疆栽培杏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11对SSR引物对喀什、和田和库车3个新疆栽培杏( Prunus armeniaca L. ) 品种亚群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 各位点平均期望杂合度(He = 0.2364) 显示新疆栽培杏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根据基因分化系数(Gst = 0.1508) 值, 新疆杏各品种亚群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亚群(84.9%) 内。基于Gst测得的基因流Nm 为2.3666, 人为通过种子引种可能是其基因交流的主要方式。根据果实形态和地理起源对新疆杏进行传统分类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新疆杏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章秋平  刘威生 《园艺学报》2018,45(9):1642-1660
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新品种改良的基础。对杏组植物的种类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对杏种质资源的系统分类、起源与系统演化关系、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以及种质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目前种质资源精细评价、特异性状深入挖掘和创新利用潜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国杏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梅杏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李梅杏种质资源与其近缘种李、杏之间的亲缘关系,对来源于山东、辽宁等地的李梅杏种质资源及李、杏等品种共30份进行了RAPD和S等位基因的PCR扩增分析,结果表明,李梅杏与李、杏之间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李梅杏与中国李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李梅杏的母本可能为李;同时S等位基因的PCR扩增结果显示李梅杏与李的扩增条带数一致,均为一条且位置相近,表明李梅杏与李的进化趋同性可能较杏更近。  相似文献   

8.
杏核仁主要性状变异及概率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核仁含有丰富的变异性状,对核仁主要性状进行合理分级可以在数量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对杏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建立更为具体精确的评价标准是杏种质开发利用的基础。该研究选取22个杏种质,测定核仁主要性状指标并对其变异和概率分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杏核仁主要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在8.02%~69.59%,各个主要性状指标间变化规律不一致;杏核仁主要性状Sig.值均处于0.16~1.00,所有主要性状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对杏核仁主要性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杏核仁主要性状分布特征的杏种质资源概率分级指标体系,将杏品种依据各性状指标分为3级,并指出各级质量指标范围,使用这一标准可以将杏种质区分出来。不仅可以补充和完善杏分类和鉴定的评价标准,还可以为其它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观测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杏属蔷薇科、李亚科、李属。本属中最为常见的是普通杏,各地栽培的类型都属此种。此外还有东北杏、藏杏、西伯利亚杏和原产法国的巴尔干杏等。根据用途的不同,我国的栽培杏分为四类:第  相似文献   

10.
杏92份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92份杏抗寒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5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用于杏资源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8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3条,多态性百分比为96.5%。用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龙垦14号杏(Armeniaca vulgaris)、A1B20(A.vulgaris)、牡红杏(A.vulgaris)3个普通杏品种聚为1类,辽杏(A.mandshurica)单独聚为1类,其他88份杏资源聚为1类,不同种质资源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西伯利亚杏普通杏东北杏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伯利亚杏、普通杏、东北杏的解剖结构及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杏叶片角质层厚、栅栏组织及叶脉的厚角组织发达,气孔凹于叶面,且气孔密度大;而东北杏叶片角质层薄,栅栏组织及叶脉的厚角组织不发达,气孔凸出叶面,且气孔密度小;普通杏介于二者之间。由此可见,西伯利亚杏抗旱性最强,普通杏次之,三者中东北杏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杏果核与种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特异种质,为仁用杏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5份杏种质资源为材料,连续2 a(年)调查了果核与种仁17个数量性状的变化。【结果】17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9.61%~36.88%,杏群体内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果核破裂力的变异系数最大,核木质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出仁率性状与仁侧径、单仁质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核厚度、破裂力和硬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7个性状划分为4个综合因子,两年的累计贡献率均达到81%以上,第1主成分包括果核或种仁的纵径、横径以及质量等性状,代表了核/仁大小性状;第2主成分代表了果核形状;第3和4主成分分别代表了果核硬度与木质素含量。基于树形聚类图,当遗传距离为15时,将本研究的杏种质资源划分为5个类群:第Ⅰ和Ⅱ类群分别由绿萼山杏和露仁普通杏组成;大多数大扁杏种质聚类在Ⅲ类群;第Ⅳ类群由薄核且出仁率高的普通杏组成;当遗传距离为10时,第Ⅴ类群被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群,这些亚群中均由山杏种质和普通杏种质混合组成。【结论】杏果核与种仁的数量性状存在着丰富...  相似文献   

13.
以杏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到高质量的杏叶片总DNA,通过优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杏荧光AFLP反应体系;筛选出多态性好的12对引物组合,均获得稳定、清晰的扩增图谱,可进行杏品种鉴定、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等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仁用杏起源演化的孢粉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观察了杏亚属中普通杏、西伯利亚杏和仁用杏的花粉形态,并采用平均连锁法对花粉的10个数量性状和2个质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杏属花粉均为单粒花粉,等极,辐射对称,极面观为三角形或钝三角形,赤面观均为椭圆形,花粉具3-孔沟环状萌发孔,由内孔和沟组成,内孔明显外凸,椭圆形,覆有不规则拟网状雕纹且独立于外壁,沟较长,通常延伸至两极。表面纹饰为条纹,有或无穿孔,外壁表面有翘皮状、山脊状、颗粒状和疣状附属物,并认为存在于不同种和不同起源的品种间特异的附属物可作为分类和亲缘关系研究的重要依据。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可将供试试材分为3组,即仁用杏组、普通杏与西伯利亚杏混合组、普通杏与仁用杏混合组,认为多数仁用杏起源于普通杏与西伯利亚杏的天然杂交种,部分还可能直接起源于普通杏甜仁类型。从孢粉学上支持西伯利亚杏比普通杏进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杏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介绍了杏的起源、分布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情况,着重对杏种质资源的细胞学、孢粉学、授粉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和抗寒机理方面进行了综述。揭示了国内外杏的最新研究动态、杏起源、演化、分类及抗寒、抗旱机理等,同时论述了国内外杏的育种目标、遗传规律及先进的育种技术,并提出了我国杏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西伯利亚杏、野杏、辽杏、大扁杏、普通杏等5种杏树的24个无性系进行SRAP分子标记,无性系间相似系数在0.73~0.88之间,在相似系数0.78处将供试无性系划分为6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杏树亲缘关系远近的顺序依次为:西伯利亚杏与大扁杏亲缘关系近,之后是普通杏,最后是东北杏。  相似文献   

17.
《果树学报》2015,(1):141
<正>各相关单位、各位会员:定于2015年6月29日至7月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第十六次国际杏会议暨第十五次全国李杏学术交流会"。会议内容包括:杏(含果梅)、李有关的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态、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采后生理与技术、加工技术、杏/李营养与健康等。欢迎各位届时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8.
城阳区位于青岛市近郊,东部为崂山余脉,低山、多丘陵;属北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2.6℃左右,无霜期历年平均为179天,年降雨量8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622.3小时。这里杏树栽培历史悠久,是青岛地区杏主要产区。区域内原有杏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发掘利用城阳当地杏种质资源,笔者于近几年开展了当地杏种质资源和引进品种的调查研究。现将城阳区现存的几个主要当地杏品种资源予以初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质材料进行了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在定性分级性状上,仁用杏品种变异类型较多,且多介于山杏与普通杏中间。但是,大部分仁用杏的核尖性状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在数量性状上,仁用杏的果核体积明显大于鲜食普通杏和山杏。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在7.2时,可以将这些杏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大部分仁用杏被聚在第II类群。当遗传距离在6.6和5.4时,他们又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组群。【结论】通过仁用杏的形态变异分析,认为仁用杏种质资源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起源。按照它们的起源类型,可将仁用杏划归到普通杏、山杏或华仁杏(A.cathayana)等不同的分类群中。  相似文献   

20.
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在杏起源演化、资源评价、种质创新及遗传育种等方面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杏的砧木资源、鲜食资源、加工资源及观赏资源等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