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甘蔗滴灌施肥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将滴灌施肥技术应用于甘蔗生产,研究该项技术对甘蔗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与肥料土施 传统灌溉处理相比,肥料土施 滴灌和滴灌施肥处理能够显著增加甘蔗产量,增产率分别为39.1%和41.1%,每667 m2分别增收434元、703元,但甘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钾、锌、硒和优化施肥对轻度盐碱地玉米产量和肥料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适当增施有机肥、氮肥和钾肥以及增施微量元素锌、硒肥,可以提高轻度盐碱地玉米产量,其中以增施有机肥+氮肥+锌肥对产量提高程度最大;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盐碱地玉米对氮的吸收能力;增施锌肥降低了玉米秸秆对磷的吸收能力;增施硒肥降低玉米吸收钾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关中西部岐山县近4a施肥情况调查发现,农民施肥中存在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普通肥料用量偏多、肥料配比不合理、施肥时间欠科学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培训宣传、增施有机肥、合理确定施肥时期及施肥量,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可行性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氮磷钾单因素肥料量级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施肥数量,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钾肥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西瓜产量随氮、钾施用量的增加呈现上下波动,适当增加磷肥用量,可以提高西瓜产量;增施氮肥可促进西瓜植株生长,促进糖分积累,但随着施氮量增加,糖分积累趋缓,磷肥对西瓜糖分积累效果不大,而合理增施钾肥可以提高西瓜的糖分积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076个土壤样本的化验分析和肥料调查,论述了萧县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原因,提出了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田间增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生姜的生长发育、产量、姜瘟病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60%常规施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基质、60%常规施肥+70%复合微生物肥料和60%常规施肥+100%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生姜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减少化肥用量的情况下,增施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效地提高了出箭数,减轻了姜瘟病的发生率,从而增加了产量,增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后比增施复合微生物基质的处理增产达到12.8%。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黑龙江省肥料使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肥料使用目前存在重化肥轻农肥的倾向;肥料使用效果下降;不合理和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施肥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薄弱等.应坚持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施肥方针,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加强测土施肥推广;尽量减少肥料的污染;增强科学施肥科研和推广;建立和完善农化服务推广体系;建立肥料法规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材,进行第1年新植蔗、第2年宿根蔗不同施肥处理田间试验,各生育阶段分别测定各处理甘蔗对钾的吸收强度、对钾肥的利用率以及土壤中钾养分的盈余量,并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监测施钾和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结果】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各生育阶段对钾的吸收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生长量的增加,钾养分在甘蔗植株体内的稀释效应明显,植株含钾量以苗期较高,成熟期较低;增施钾肥后甘蔗吸钾量明显增加,新植蔗、宿根蔗对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4.3%~40.6%、29.4%~31.7%;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宿根蔗中施钾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则有所增加;施钾处理较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明显增加;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和宿根蔗土壤中钾养分平衡均表现为P2K2、N2P2K3处理有所盈余,N2P2K2、N2P2K1、N2P2处理有所亏损,但以N2P2处理亏损最大。【结论】不同施肥条件对甘蔗吸收利用钾素以及土壤中钾素的移动和平衡均有影响,实际生产中应注重氮、磷、钾合理配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施肥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为了解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锌肥和铁肥均可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增施铜肥和锰肥对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材,进行第1年新植蔗、第2年宿根蔗不同施肥处理田间试验,各生育阶段分别测定各处理甘蔗对钾的吸收强度、对钾肥的利用率以及土壤中钾养分的盈余量,并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监测施钾和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结果】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各生育阶段对钾的吸收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生长量的增加,钾养分在甘蔗植株体内的稀释效应明显,植株含钾量以苗期较高,成熟期较低;增施钾肥后甘蔗吸钾量明显增加,新植蔗、宿根蔗对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4.3%~40.6%、29.4%~31.7%;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宿根蔗中施钾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则有所增加;施钾处理较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明显增加;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和宿根蔗土壤中钾养分平衡均表现为P2K2、N2P2K3处理有所盈余,N2P2K2、N2P2K1、N2P2处理有所亏损,但以N2P2处理亏损最大。【结论】不同施肥条件对甘蔗吸收利用钾素以及土壤中钾素的移动和平衡均有影响,实际生产中应注重氮、磷、钾合理配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施肥指导。  相似文献   

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甘蔗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促进该项技术在甘蔗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2008年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能明显改善甘蔗的农艺经济性状,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糖料蔗4927.4kg/ha,增产率为5.65%,经济效益提高1359.35元/ha。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施用增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用有机肥能增加作物产量,试验表明:在中稻生长过程中,增施有机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对照(未施有机肥)增产约11%;在芋头膨大期重施肥效丰富的腐熟有机肥,对提高芋头产量有显著作用;在甘蔗生长过程中施加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环境,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旺盛生长,从而增加产量。建议生产上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崇左市赤红土耕地蔗区进行土壤养分测定,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软件输出施肥建议卡,结果表明:应试作物甘蔗按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肥,比常规施肥节约化肥投资109.1元/667m^2,增产12.73%,增收322.85元/667m^2,节支增收431.95元/667m^2;比单施穗宁牌复合肥节约化肥投资19、1元/667m^2,增产15、28%,增收269.9元/667m^2,节支增收289元;比单施用桂珠牌复混肥节约化肥投资69.1元/667m^2,增产9.94%,增收240.1元/667m^2,节支增收309.2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对甘蔗产量稳定性、肥料贡献率及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明确其对甘蔗产量、肥料利用及环境效应,为南方赤红壤蔗区合理施肥,维持甘蔗高产、稳产及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期肥料径流定位监测试验为基础,选取不施肥(CK)、推荐施肥(OPT)、过量施氮(OPT+N)、过量施磷(OPT+P)4个处理,分析甘蔗蔗茎8年产量变化、肥料贡献率及氮磷地表径流流失量。【结果】在种植的前4年,CK处理甘蔗蔗茎产量急剧下降,之后保持在50 t·hm-2并趋于平衡。施肥处理不同年份间波动性较大,但在相同年份内波动较小。与CK相比,施肥显著提高甘蔗蔗茎产量和稳定性,8年平均,蔗茎产量施肥处理增幅均高达70%以上。施肥处理下,蔗茎产量OPT与OPT+P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OPT+N处理。蔗茎产量稳定性三者间均差异不显著。蔗地地力贡献率在试验前4年急剧下降,肥料贡献率急剧上升。之后,两者均基本稳定在50%左右。肥料贡献率及肥料农学利用率OPT处理均显著高于或相当于OPT+N和OPT+P处理。施肥显著提高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流失量。过量施入氮磷肥显著增加相应氮磷流失量,但对氮(磷)肥径流流失率无显著影响。【结论】长期过量施入氮磷化肥不仅没有增产、稳产优势,还造成养分流失。推荐施肥是南方赤红壤蔗区兼顾甘蔗高产稳产、高肥料贡献率及低养分流失的较好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建立稳定高产的农田,更有效地促进利用农业土地和肥料资源,在广西喀斯特地区的一个村庄里,通过采用“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得该村土壤与肥料信息系统,并结合当地条件,对该村土壤养分平衡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农田土壤养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在2000年,两种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和作物产量都比1981年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3S”技术获得了水稻和甘蔗土壤钾养分的施肥推荐方法,有利于喀斯特地区农民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6.
采用特殊配方的粒状甘蔗专用肥及深施技术,经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N、P比例一致条件下,粒肥比常规施肥,K的含量可减少,且施肥总量可降低750kghm-2,节约肥料成本25%,而经济产量差异不大.从而为甘蔗科学施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桂中蔗区不同施氮水平对甘蔗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桂中蔗区甘蔗氮肥施用效应,为当地甘蔗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2010—2011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不同施氮水平对该地区甘蔗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分蘖期、伸长初期、工艺成熟期,当N>345 kg/hm2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甘蔗的生长势不断增强。与不施氮肥处理(N0)相比,施氮处理的有效茎数、单茎重、产量分别平均提高2.93%、6.30%和10.28%。当氮肥施用量达到一定水平(N用量>750 kg/hm2)时,甘蔗有效茎数随着施肥量的继续增加而降低,氮肥农学效率降低也较为明显。可见,在桂中蔗区甘蔗施氮119.85 kg/hm2,既能确保甘蔗高产,又能保证肥料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甘蔗产量及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多年甘蔗肥料试验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提出了甘蔗测土配方施肥的有关技术参数,即产1吨甘蔗的需肥量,土壤的供肥能力和尿素、钙镁磷肥和氯化钾的当年利用率,并提出了甘蔗计划产量需肥量的计算公式。几年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项技术可以减少施肥的盲目性,减少对肥料的投资,增加甘蔗的产量和蔗糖分,提高经济效益。至1990年止,该项技术在广西14个县市的甘蔗产区上推广应用,累计面积达8.67万公顷以上,验收结果表明在88.6%的试验点比对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平均增产9.765吨/公顷,蔗糖分提高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甘蔗套种西瓜、大豆的效益(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甘蔗套种西瓜、大豆对作物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为蔗区推广甘蔗套种西瓜、大豆种植模式提供参考。设置4个施肥处理:CK_1(甘蔗单种,不施肥),CK_2(甘蔗单种,施化肥),T_1(甘蔗套种西瓜,施化肥+牛粪),T_2(甘蔗套种大豆,施化肥+牛粪)。结果表明,与CK_2相比,T_1处理的甘蔗增产2.5 t/hm~2,西瓜产量1.02 t/hm~2,总经济效益增加3 090元/hm~2;T_2处理的甘蔗减产7.61 t/hm~2(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大豆产量0.35 t/hm~2,总经济效益增加720元/hm~2;西瓜肉总塘含量为8.59%,大豆粗蛋白含量为36.15%,达到了同类农产品的品质指标。甘蔗+西瓜、大豆的套种模式与甘蔗单种模式相比,提高了经济效益,T_1处理增加的经济效益远高于T_2处理,适合于水肥条件好、劳动力充足的蔗区推广,T_2模式操作简单,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