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柳州市农科所进行两年新植、两年宿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桂糖94/116、粤糖93/159不论产量、糖分、含糖量均高于对照种,一些主要性状也优于对照.特别是桂糖94/116平均667m2产量达7489kg,平均667m2含糖量达1078.1kg.比对照桂糖11号分别增产21.1%、24.7%.  相似文献   

2.
热水处理甘蔗种苗的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2008年,对桂糖94/119等4个甘蔗品种进行了50℃、2 h热水处理甘蔗种苗的一新一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热水处理提高了桂糖96/211、桂糖94/119、新台糖22的产量和公顷含糖量,新宿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4.3%、16.2%、16.6%,新宿平均公顷含糖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5.9%、17.5%、16.2%,增幅较大,效应明显,但对新台糖16的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第二轮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新植和宿根试验 ,对来自福建、广西、广东、云南、四川 5省甘蔗优良品种 (系 )进行联合区域试验。结果表明 :桂糖 90 / 95、福农 91/ 2 3、福农 91/ 2 1、闽糖 90 / 55的平均产蔗量和产糖量比对照品种新台糖 10号和桂糖 11号增产增糖 ;桂糖 91/ 116、粤糖 89/ 2 4 0的蔗产量高于新台糖 10 ,而不及桂糖 11号 ,但含糖量高于两对照 ;桂糖 90 / 95的蔗产量和含糖量居参试品种之首 ,福农 91/ 2 3和桂糖 91/ 116的含糖量并列第二 ,其它 3个品种的含糖量位居第三至第六  相似文献   

4.
用RB72-454和F134(CK)2个甘蔗品种,于2003~2005年在坝地和缓坡地进行吨糖田土试验示范,经新植和宿根研究结果表明:在用种量8 000芽/667m2、深沟双行种植、合理施肥和优化管理技术规范下,RB72-454坝地蔗糖分含量15.47%,产量8 616 kg/667m2,产糖量1 130 kg/667m2,比对照蔗糖分含量增长1.16个百分点,产量增加38.0%,单位面积产糖量增加49.1%;坡地蔗糖分含量15.56%,产量7 808 kg/667m2,产糖量1 030 kg/667m2,比对照蔗糖分含量增长1.16个百分点,产量增加37.5%,单位面积产糖量增加48.3%。RB72-454在坝地和坡地含糖量均达到1 t/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5.
桂糖24号(原名桂糖94116)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从桂糖715×崖城84153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早熟甘蔗新品种.根据广西区试和生产示范对比结果,桂糖24号11~2月平均蔗糖分为15.91%,公顷产蔗量分别为89430kg、99930kg,分别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增产4.7%和12.4%;而公顷含糖量分别为13845kg、16650kg,分别比新台糖16号提高8.9%和21.2%.另据国家"863"区试及生产示范结果,桂糖24号公顷产蔗量分别为103905kg、113880kg,公顷含糖量分别为13755kg、16485kg,分别比对照种新台糖10号提高15.94%、27.46%和18.64%、31.77%.  相似文献   

6.
甘蔗新品系德蔗93-88由德宏州甘蔗研究所经"五圃制"选育而成。迄今为止,全省示范种植1133hm2。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德蔗93-88表现为特早熟、高糖、丰产,萌芽率中等,分蘖率高,成茎率高,有效茎数达5500-6500条·667m-2,适宜种植在中等以上肥力的水田、坝地;该品系糖分高峰持续期长,纯度高,品质好,纤维分适中;平均产蔗茎6664.2kg·667m-2,比对照桂糖11号(6890.3kg·667m-2)减产3.3%;平均含糖量1060.7kg·667m-2,比桂糖11号(925.3kg·667m-2)增糖14.6%;平均蔗糖分15.91%,比桂糖11号(13.4%)高2.49个百分点。德蔗93-88含糖量、蔗糖分等主要技术指标均符合或超过国家甘蔗新品种审定标准,于2003年7月通过云南省品种鉴评。  相似文献   

7.
2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表明,SP71/6180、云瑞99/55、云蔗94/375产量表现较好;云蔗92/19、粤糖93/159、粤糖89/240蔗糖分较高,榨季平均蔗糖分为15.19%、14.66%、14.33%,比两对照高1.63%-2.49%(绝对值);SP71/6180、粤糖89/240、云蔗94/375含糖量显著地较桂糖11号高,较新台糖10号高11.4%-20.0%。  相似文献   

8.
甘蔗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2年对14个甘蔗品种(系)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桂糖94-116、粤糖93-159、田野25、桂辐96-25、水电25表现较好,其蔗茎产量、蔗糖分与含糖量等主要性状优于或与对照品种桂糖11号相当。  相似文献   

9.
立足贵州蔗区实际,以内江00/118(母本)×桂糖94/119(父本)为杂交组合,按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预比→品比→区比→生产示范的杂交育种途径,育成了糖蔗新品种黔蔗08/558,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糖8号。该品种属晚熟、中大茎种,出苗率38.6%,平均分蘖率54.0%,株高299.1cm,茎径3.01cm,有效茎5 151.0条/667m2,蔗糖分13.7%,产量9 888.5kg/667m2,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宿根性好,适宜于贵州海拔900m以下的低热河谷蔗区栽培。  相似文献   

10.
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种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金光农场蔗区进行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2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21.4 t/hm2,比对照种ROC22增产5.4%;含糖量19.03 t/hm2,比ROC22增产8.9%;11月至翌年2月平均蔗糖分为15.68%,比ROC22高0.50个百分点。该品种表现高产、高糖,宿根性强,抗病虫性、抗旱能力和抗机械碾压能力优于对照种ROC22,适宜在金光农场蔗区和其他同类型蔗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水平对固氮甘蔗品种RB72-454的肥效响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RB72-454和F134(CK)2个甘蔗品种在坝地和坡地设置尿素施用量为每667m240 kg、20 kg、10 kg和不施尿素4种处理,经新植和宿根各1年试验,结果表明:3种施氮处理RB72-454产量构成因素比不施氮肥明显增加,但对施氮水平响应不敏感。20 kg/667m2尿素处理RB72-454的产量、含糖量、产糖量坝地达8 686 kg/667m2、15.72%和1159 kg/667m2,比F134分别增长50.1%、1.49%(绝对值)和65.6%;坡地达6 982 kg/667m2、15.53%和927 kg/667m2,比F134分别增长71.7%、1.06%(绝对值)和85.4%,增产增糖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在广西喀斯特蔗区多年、多点的新植蔗和宿根蔗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为其在喀斯特地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ROC22为对照品种,2015—2017年在广西河池环江、宜州和都安3个试验点进行桂糖44号试点种植,对其一年新植蔗和两年宿根蔗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等进行跟踪调查及分析。【结果】桂糖44号新植蔗和宿根蔗的萌芽率、发株率、分蘖率及产量均高于ROC22,产量在第一年宿根达最高值(130.16 t/ha)。从11月—次年1月,桂糖44号各时期蔗糖分平均值均高于ROC22,且第二年宿根蔗中,各时期的蔗糖分均维持在15.50%以上,蔗糖分平均值达最高值(15.64%)。根据各产量因素分析及最终产量结果可知,在3个试验点中以环江试验点整体表现最好,其产量达115.28 t/ha,含糖量达16.74 t/ha。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单茎重、有效茎数与含糖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效茎数和含糖量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在广西喀斯特地区综合表现良好,发株率和分蘖率较高,有效茎数多,宿根性强,产量和蔗糖分均高于ROC22,达到高产高糖的标准,具有较大推广潜力,适宜在喀斯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优良甘蔗新品系云蔗92-19具有早熟高糖高产稳产性状,萌苗好,分蘖中等,蔗苗整齐健壮,生长势强,拔节早,蔗茎粗壮直立,有效茎数达5000株·667m-2,单茎重实,蔗茎产量85-100t·hm-2,较对照桂糖11号增产15%-20%以上;11月份蔗糖分达14%以上,平均蔗糖分达15%以上,较桂糖11号高0.5-0.7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13-16t·hm-2,较桂糖11号高20%左右;其宿根性好,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耐旱力较强,在蔗田或土层较深厚的旱地种植,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菊一号是以通0664为母本,通0679为父本选配的两系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2008年产比、鉴定试验,平均产量2823.kg/667m2,比对照杂交一号增产26.4%;2008-2009年内蒙古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290.kg/667m2,比对照增产24.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361.4kg/667m2,比对照增产28.4%;小面积试种,最高产量达5000kg/667m2以上.2010年3月经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通菊一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各参试品种在百色生态区的表现进行评价与分析,为广西甘蔗品种结构调整、甘蔗品种更新换代以及品种的审定和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方法]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12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个重复一次性施肥,覆盖除草地膜.田间各项管理按当地大田栽培管理措施进行.[结果]综合农艺性状及蔗茎产量、甘蔗糖分和含糖量等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依次为“桂糖06-3283”、“桂糖06-244”、“桂糖06-1721”等3个品种.其中“桂糖06-3283”产量为124.94ehm2,比对照减产1.07个百分点,排名第四,其糖分为15.02%,排名第一,比对照高0.6个百分点,含糖量达18.72t/hm2,比对照增产0.57%,排名第一;“桂糖06-244”产量为129.85t/ hm2,比对照增产3.84个百分点,排名第一,其糖分为14.38%,排名第七,比对照第0.04个百分点,含糖量达18.66t/hm2,比对照高0.51个百分点,排名第二;“桂糖06-1721”产量为122.54t/hm2,比对照减产3.47个百分点,排名六,其糖分为14.91%,比对照高0.49个百分点,排名第二,含糖量达18.27t/hm2,比对照高0.12个百分点,排名第三.[结论]各参试品种(系)表现差异不显著,综合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表现较好的是“桂糖06-3283”、“桂糖06-244”、“桂糖06-1721”等3个新品系.  相似文献   

16.
在磷钾肥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以我国甘蔗生产上的常规施氮水平即600 kg/hm~2作对照,设置4种不同的施氮水平试验,探讨甘蔗品种‘桂糖42号’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结果显示,‘桂糖42号’的最佳施氮量为150~300 kg尿素/hm~2,其蔗产量达到95.17~96.21 t/hm~2,单位面积含糖量达到14.07~14.97 t/hm~2,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桂糖42号’具有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新研制的生态配方肥,在全区16个点不同甘蔗品种上进行肥效试验,从其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和含糖量等方面评价该肥料在甘蔗上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该甘蔗生态配方肥的16个示范点,平均株高289cm、平均茎径2.87cm、平均单茎重1.72kg、平均产量7885kg/667m2、平均田间锤度19.0%、平均蔗糖分12.9%、平均含糖量1007.24kg/667m2,该生态配方肥对甘蔗具有良好的增产增糖效果。  相似文献   

18.
桂引9号(原名MEX105)于1996年从墨西哥引进,1997~1998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进行两年室内外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虫害.1999-2002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大田进行品比筛选试验,桂引9号蔗茎产量667 m2平均为5 459 kg,比对照种桂糖11号的4 464 kg增产995 kg,增产率为22.28%;蔗糖分分析结果:3 a 18次(11月至次年1月)桂引9号平均为15.96%,比对照种桂糖11号的14.36%提高1.60个百分点.2002-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桂引9号667 m2平均蔗茎产量为6153 kg,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的5 488 kg增产665 kg,增产率为12.11%;蔗糖分分析4 a 12次(11月至次年元月)桂引9号平均为16.08%,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的14.93%提高1.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粤糖96-86适宜施肥水平和播种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L9(34)正交设计,在湛江蔗区进行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种粤糖96-86的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施用尿素50 kg、过磷酸钙200 kg、氯化钾40 kg及播种3 000段双芽苗的条件下栽培的粤糖96-86经济效益最佳,每667 m2工农业总产值达2 260.8元;当过磷酸钙用量从100 kg增加到150 kg以及播种量从2 700段增加到3 000段时,蔗茎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每667 m2施用过磷酸钙150 kg的甘蔗蔗糖分含量为15.69%,比施用过磷酸钙200 kg和100 kg处理分别提高0.22%和0.29%,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每667 m2施用氯化钾40 kg的甘蔗蔗糖分为15.79%,比施用氯化钾50 kg和60 kg处理分别提高0.38%和0.44%,差异均达极显著;此外,各施肥处理和不同播种量处理的含糖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培育高产、高糖、抗倒伏、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甘蔗新品种,为广西和中国甘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持。[方法]以ROC22为母本、桂糖92-66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采用"五圃制"选育程序,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综合考察甘蔗新品种桂糖04-1001(桂糖42号)的形态特征和生产特性。[结果]桂糖42号植株高大,中大茎,易脱叶;出苗较好,分蘖力中等,成茎率高;中抗黑穗病,高抗花叶病和梢腐病,抗旱性强,宿根性好。"五圃制"历年选育平均蔗茎产量为95.06~108.87 t/hm~2,比对照增产11.3%~14.1%;平均糖产量为15.11~16.85 t/hm~2,比对照增产16.0%~18.9%。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蔗茎产量101.7 t/hm~2、产糖量15.03 t/hm~2、蔗糖分14.46%,分别比对照增加9.26%、14.45%和0.66个百分点。201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蔗茎产量为88.62 t/hm~2,比ROC22增产7.9%。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4年入选广西甘蔗良种繁育体系十大主推品种目录。[结论]桂糖42号为早熟、高产、高糖、宿根好、抗倒能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新品种,适合在中国南方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