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从自然景观环境因子、整体布局形态、民居建筑特征、人文景观4个方面,对绥中县新堡子村传统聚落文化景观进行研究,为新堡子村传统聚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区域性景观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聚落景观体现独特的民族传统聚落及地域文化,本研究以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布朗族为例,对西双版纳布朗族聚落景观进行分类研究,并从景观生态保护出发,通过文献查阅和典型调查法分析西双版纳布朗族传统聚落景观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布朗族民居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范围和具体措施,为其聚落景观规划和民居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传统村落的发展困境为切入点,阐释了乡土聚落所面临的治理模式、区域内涵、居民的认同感与参与性问题。以期通过对云南省江城县整董旅游小镇开发的个案研究,了解聚落景观营造的方法与内容机制,并以创新性发展理念、治理模式、活态化发展及运作模式等方面重塑乡村价值体系,从而进一步强调本土活化在地文化对乡村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淑娥 《中国果树》2022,(7):114-115
<正>民居是众多建筑类别中最基础的类别,同时也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类型,在反映不同民族之间不尽相同的文化生活与伦理习俗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载体作用。民居不仅具有坚固耐用的物质特性,也具有美观舒适的精神特质。尤其是乡村民居,置身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内涵下和谐辉映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以及不同民族聚落的盎然灵性。我国的乡村“千村千态”,不同的乡村民居承载着乡村地域的独特历史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阐述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背景及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进行庭院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分析杭州地区乡村庭院景观现状;总结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庭院景观的营造模式,包括城市休闲模式、乡土观赏模式、农家乐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6.
探索乡土植物与新疆兵团城镇绿化的关系,分析乡土植物的特性和配置方式。为突出乡土植物在兵团城镇道路绿地中的营造价值,针对不同道路绿化类型,提出多模式的乡土种植策略,营造具有兵团城镇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  相似文献   

7.
《现代园艺》2019,(23):85-87
福建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独树一帜。为解决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各种自然、人文等因素影响,需要修缮和加固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数不胜数。以"互联网+"为背景,以现代技术为依托,融合科技的创新路径,研究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模式下,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与碳纤维增强材料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传统技艺寻求新的保护与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深圳地区垂直绿化现状及植物墙技术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全明 《中国园艺文摘》2012,(7):43-48,F0002,F0003-F0004
深圳地区是国内较早开展垂直绿化的城市之一,传统的垂直绿化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在墙面绿化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方面明显落后于国外及国内其他发达城市.文章主要介绍深圳地区垂直绿化现状、应用形式、传统墙面绿化适用藤本植物种类、墙面垂直绿化技术的发展,重点探讨植物墙的作用、植物墙的营造、植物墙植物材料的设计及选择,以推动植物墙技术在深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土材料是乡土景观设计元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文化和场所归属感的表达形式之一。本文从景观形态语言的视角,详细阐述了乡土材料的"物"、"事"和"意"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景观设计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乡土景观具有高度的地域适应性,以珠三角乡土景观为对象,传统村落为线索,通过历史地理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梳理基于环境适应的聚落和农业景观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发现,乡土景观的形成时序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层级结构,以宋代为转折点,珠三角传统村落经历从边缘山地丘陵地带,向三角洲腹地延伸的过程,同时,农业景观随之表现为旱田区、围田区和沙田区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11.
布朗族聚居的西双版纳山区,具有较多历史脉络较清晰的聚落。以西双版纳布朗族聚落为研究对象,从聚落景观总体格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3个方面,分析影响其乡土景观的主导因素,以期对布朗族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更好地传承、保护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象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表现于中华民族的语言、风俗、宗教信仰、文学与艺术等各个方面。基于鄂西北独特的地理位置,本文将从平面布局、立面山墙、装饰艺术等方面,探讨了鄂西北传统民居的多样性,进而阐明鄂西北民居具有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靳晓军  张金明 《中国园艺文摘》2014,(2):121-122,F0004
航天公园的设计以人为本,以"航天"为主题,具有一定的纪念及科普教育意义。公园整体采用自然式布局,"以路连景"通过丰富的竖向变化创造不同的景观空间,硬质景观运用乡土材料营造地域性文化,大量种植乡土树种,利用稳定的植物群落种植设计,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集休闲、健身、生态、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城市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4.
刨花润楠在桂北地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是广西珍贵乡土树种之一.其综合利用价值高,可作建筑用材,还可用于提取药物、园艺观赏等.简介了刨花润楠的优良特性、育苗技术、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乡土植物的地域色彩较为浓重,将乡土植物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中,将会起到一种别样的效果。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充分运用乡土植物,可以增强景观营造的效果,有效地促进城市绿化的快速发展。文章主要对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景观营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乡土植物的特性和造景方式,更深层次地研究乡土植物在兵团城市道路绿地中的运用。通过对现状研究发现,为了美化兵团城市,人们在兵团城市道路绿地中大量栽植外来植物,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忽略了乡土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经济文化价值。本文以乡土植物在兵团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运用研究为例,旨在为更多兵团城市的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孟洁 《现代园艺》2013,(23):9-10
通过实地踏查,咸宁市区园林绿地中栽植的植物种类共有229种,隶属89个科。并对其植物景观色调变化、植物群落、乡土树种等植物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营造"乡土"气息、引种芳香型植物、丰富植物群落种类等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楸树(Catalpa bungei)是我国古老的优质用材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材质坚实,结构中等,纹理通直,不翘不裂,耐腐力强,为建筑、家具、雕刻、乐器等的优良用材;树姿雄伟,干直圆满,叶荫浓,花美观,也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楸树作为庆阳市的优良乡土用材林树种,表现出适应性强,较耐干旱的特性,一直以来深受群众所喜爱。本文详细介绍了楸树的育苗技术要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传统民居建筑受到了当代研究者和设计者的注目和追捧。而非典型性传统民居作为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特殊部分,是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因其布局零散,往往呈现出断片式的表征,且保护开发的维护难度高。因此,如何考量这些非典型性民居关于历史、当代与未来的关系,遵从"地域传统文化的延续、因地制宜的传承发展概念、符合当今环境与文化需求"这3个方向,使这些民居重新焕发生机,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继续体现地域特色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民居即以居住为主的建筑,我国传统民居形式是千百年来逐渐积累起来的,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现存的民居遗产并不仅仅指传统民居,也包括近现代形成的民居建筑。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现存的民居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对它的保护刻不容缓。本文将对传统民居保护的意义、当前传统民居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传统民居保护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