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我国罗非鱼养殖区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相继发生罗非鱼链球菌病,病原主要为海豚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该病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2009年开始笔者在广东、广西、海南罗非鱼养殖区进行了详细临诊,开处方治疗,跟踪治疗效果,所开处方对链球菌病治疗效果非常好,很多鱼塘链球菌病治疗断根。因对该病把握准确,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罗非鱼养殖规模扩大,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链球菌病的大范围流行,对罗非鱼的养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导致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菌主要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其中又以前者最为常见。2014年8月~9月间,笔者在广东省湛江市罗非鱼养殖区调查发现,养殖的新吉富罗非鱼爆发疾病,病鱼大小为50g~300g。经解剖和病原学分析,排除了病毒和寄生虫感染的可能,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和培养,从  相似文献   

3.
张忙友 《水产养殖》2011,32(6):51-51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罗非鱼链球菌病2008年在海南、广西、广东和福建四大养殖区局部慢性发病,2009年7月在肇庆、湛江和茂名突发,病情迅速蔓延,9月重灾面积达80000亩,死鱼达10000t,经济损失6000万元。2010年4月病害首袭海南,养殖户深受其害,随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病鱼早期症状不明显,到中期治疗难,严重影响了罗非鱼养殖效益,给惠州水产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2014年7月~10月,惠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性调查,旨在找出惠州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原因及安全有效的药物,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依据,促进惠州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罗非鱼病样采自惠州地区罗非鱼养殖密集区:惠城区小金口镇、仲恺高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链球菌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的免疫预防是防控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重要对策,其中新型高效疫苗的研制将是罗非鱼链球菌病预防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在研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疫苗有灭活疫苗、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被动免疫疫苗等多种形式。而疫苗的接种途径、佐剂、鱼体状态和环境因素等对疫苗的效果有重要影响。文章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疫苗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该疫苗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深入发展,尤其是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养殖密度的不断升高,导致了链球菌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罗非鱼一旦感染链球菌病,通常在48小时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药物难以控制死亡。因此,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还须以预防为主。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发的两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微全康与保肝宁)在海南海口市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罗非鱼良种基地的链球菌病防治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现将主要养殖管理过程与实验结果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用鱼实验鱼为中心海口罗非鱼良种基地自行繁育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链球菌病是茂名市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细菌病,病原是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ys ubuae)或者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属革兰氏阳性菌,每年造成罗非鱼养殖损失很大,但是部分养殖户囿于对此病的认识,难以进行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茂名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在中山大学李安兴教授和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的技术支撑下,对罗非鱼链球菌病进行相关的研究,现将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原因、检测方法与防治方法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链球菌病有2种病原,即海豚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在5年前,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是海豚链球菌,且疾病的发生多呈局部性的零星暴发流行。但随着罗非鱼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抗病性能退化,罗非鱼链球菌病呈现大面积、高死亡的急性流行暴发,且病原主要是无乳链球菌。近3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广泛暴发,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极...  相似文献   

9.
一、病害预测
  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和今年各地养殖水生动物发病情况,8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一)重点关注疾病
  1.链球菌病:主要危害对象是罗非鱼,常于夏、秋两季发生,流行水温为25℃~37℃,在水温高于30℃时易暴发,主要危害罗非鱼亲鱼及体重100g以上的幼鱼和成鱼。近年来罗非鱼各主养区均有不同程度爆发该病,广东、广西、海南等罗非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爆发频繁,并呈现出发病鱼的规格越来越小、发病时间提前、发病面积增大、病死率高和损失大等特点[1]。对于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治疗诸多学者做了研究,如姚邵云[2]、吴山楠[3]、刘忠强[4]、刘志玲[5]等。为了健康有效的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减少药物使用,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该研究团队也对该病防治进行了研究。在总结前人成果,结合多年养殖和临床防治经验的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发生时间、症状及危害,总结了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几种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链球菌病是我国池塘养殖罗非鱼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连续多年造成养殖业者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养殖业者防范心理极强,池塘一旦发现有罗非鱼死亡,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马上就按照治疗链球菌的方式内服药物治疗,而大多数水产药店技术人员不能给养殖户做出正确诊断和指导合理用药,造成目前罗非鱼发生疾病后的盲目处理和混乱用药,再次发生链球菌病也越来越难处理。通过对部分罗非鱼养殖池塘的发病和处理情况调查了解,本文总结目前罗  相似文献   

13.
正罗非鱼是世界范围内水产养殖最为广泛的优良品种之一。链球菌病是我国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给罗非鱼养殖带来极大的风险。为做好2016年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控工作,农业部特制定了2016罗非鱼重要疫病防控技术方案。一、防控目标链球菌病预防率达到7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达到60%以上,降低链球菌病危害损失。二、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项目计划第一期连续投入3年,每年投入经费1000万元以上,每年降低罗非鱼链球菌病死亡率10个百分点以上。”3月31日,通威股份水产技术总监、通威研究院副院长张璐作为“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解决方案全面推广项目”总负责人,在“全球最先进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宣布,3年后争取大幅度降低乃至消除链球菌病对罗非鱼养殖业的巨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普遍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可产生外毒素,对动物具有致死性,由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引起的罗非鱼链球菌病被认为是对罗非鱼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而且链球菌还可随伤口感染人类.近几年来,因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流行,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威胁到罗非鱼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2011年5月~10月,广西多地暴发罗非鱼链球菌病,危害各种规格的养殖罗非鱼,共造成7127吨鱼死亡,经济损失8610.8万元,已严重制约了广西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近两年广西养殖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且大多表现为多重耐药菌株.而生产实际中,药物防治仍是目前养殖户针对罗非鱼链球菌病普遍采用的主要控制措施.本试验选取12种常用国标渔药,研究其对无乳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旨在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药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冉春丽 《中国水产》2013,(11):48-50
2009年以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特点为每年4月~5月气温上升开始发病,8月~9月死鱼达到高峰,10月份气温下降以后才有所缓解。笔者在近几年对罗非鱼养殖情况的跟踪统计发现,水质较好的池塘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率要远低于水质较差的池塘,而且即使出现了链球菌病,死鱼量也比水质差的池塘少得多。目前罗非鱼链球菌病难以治愈,对于从业者,通过调控水质,不失为减少病害发生减少养殖损失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范永亮报道)3月31日,通威股份在广东台山举行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解决方案发布会。通威股份通过潜心攻关,罗非鱼链球菌解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球最先进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解决方案。罗非鱼从亲本到苗种,再到成鱼,有一套完善的免疫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养殖罗非鱼的主要国家,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及海南等省份,罗非鱼产业在全球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近几年来,罗非鱼的病害已趋向严重,尤其是罗非鱼的链球菌病,发病率、死亡率高,不仅给从事罗非鱼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严重制约着罗非鱼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一线养殖者来说,如何简单、快速、准确地判断罗非鱼链球菌病,是他们渴望掌握的一项技术。因此,了解链球菌的生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的罗非鱼链球菌病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也比往年更加猛烈。2010年3月海南文昌、广东吴川已经暴发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鱼塘多,死亡率高。许多罗非鱼养殖户对去年的发病心有余悸,称之为"罗非鱼鱼瘟"。近期许多的养殖、病害会议上讨论这个病,讨论的结果无非是改善水质,不要放猪粪、鸭粪等通用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正>罗非鱼链球菌病是一种由无乳链球菌或海豚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暴发病,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我市流行,2011年达到高峰。据调查2010年前我市罗非鱼链球菌病多发生在100g以上的罗非鱼,2011年开始7厘米~9厘米的罗非鱼苗也出现了链球菌病,该病发病率一般达20%~30%,发病鱼死亡率可达95%,给我市的罗非鱼养殖带来了重大损失。由于海豚链球菌可以利用宿主巨噬细胞逃避抗生素对其的杀灭作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