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冷藏车降温数学模型建立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动态热平衡理论,建立了冷藏车厢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降温数学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进而分析了冷藏运输过程中相关参数对降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藏车厢制冷降温过程中,车厢内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呈指数规律下降;车厢体隔热材料厚度减小、制冷机组制冷量减小,或车厢体隔热材料热导率增大、车厢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增大、车速加大、车厢漏气倍数增大、货物呼吸热增大等均会导致车厢内降温所需时间延长,反之,车厢内降温所需时间将缩短,且以车厢体隔热材料的热导率、制冷机组制冷量、运输货物产生的呼吸热对冷藏车降温所需时间影响最大;当车厢体隔热材料热导率每增加0.001 W/(m·K)时,等同需要将车厢体隔热材料增加5 mm厚度;当车速在0~ 40 km/h内任意车速条件下行驶时,降温所需时间变化不大,而当车速在40 ~ 80 km/h范围内不同车速条件下行驶时,随着车速的提高降温所需时间将明显延长;车厢内空气流速对车厢内空气的降温快慢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受地形、交通情况及行驶阻力的影响,车辆转弯时,往往要减速。这时驾驶员必须根据动力和转弯时车速的需要,综合路况选择适当的档位安全地通过弯道以下七种不同路况下的转弯技巧,司机朋友们参考: 1.雨雪泥道上的转弯 驾驶员应提前利用发动机牵引阻力作用来降低车速、缓慢行进,并尽量避免猛打方向和急刹车、转上坡弯时,如遇其它车辆因打滑上不去坡  相似文献   

3.
出租车交通事故及其驾驶员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出租车保有量的增加,在城市道路交通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增大,出租车的交通安全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天气状况、交通环境、道路状况、出租车自身条件、驾驶员心理等,在诸多因素中驾驶员心理对出租车的交通安全性起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出租车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交通服务方式,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引起驾驶员行车心理变动的最主要原因,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心理培训是提高出租车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农机驾驶员在作业或行驶过程中,随时都要关注车辆周围环境和情况的变化,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操作和处理,以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开车时注意力集中不集中,直接关系到路上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大多数交通事故常源于驾驶员的注意力不集中或麻痹大意。下面就谈谈驾驶员心理活动与安全驾驶之间的关系。1掌握各种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拖拉机和各种农业机械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进行作业,信息的形式也很多,这要求驾驶员在作业和  相似文献   

5.
“十次肇事九次快”,正确控制车速是安全行车的一个先决条件。超速行车对交通安全构成的威胁往往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即使突然横穿公路的行人与你相距20米远,也将形成车祸隐患。机车的安全车速,应随着机车的载质量、交通流量以及道路条件等差异而有所不同。驾驶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交通拥挤的道路上行驶,要使自己的机车随着车流行进,不要急于超车,那样十分危险。2.尽量采用经济车速行驶,既要避免高速超车,又要避免低速慢行。当机车的载质量小、道路条件好时,经济车速可以适当提高一些;当机车载质量大、道路条件差时,经济车速就应该降低…  相似文献   

6.
受地形、交通情况及行驶阻力的影响,车辆转弯时,往往要减速。这时驾驶员必须根据动力和转弯时车速的需要,综合路况选择适当的挡位安全地通过弯道。以下六种不同路况下的转变技巧,供司机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须集中注意力,其视力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所以,驾驶员要特别注意保护视力。(1)行车中保护视力行车时,最好不要开启车窗,以免灰尘等杂物眯眼。在强光下行车,要养成使用遮阳板的习惯,或戴墨镜以保护眼睛。(2)停车后保护视力长时间行车后,要利用休息时间,放松眼球,平视远处。还可以对眼部进行按摩。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用热水或热毛巾擦洗眼部。(3)饮食中保护视力在饮食选择和搭配上,要多吃对眼睛有利的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食品。同时,要少吃辣椒等对眼睛有刺激作用的食物,以免损伤眼睛。(4)平时保护…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农用车的保有量也随之增加,车辆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及经济效益的同时,交通事故也成倍增加。所以安全驾驶车辆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也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一辆技术状况良好的车辆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平安顺利地完成运输任务,驾驶员是最重要的因素。驾驶员若能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安全合理地使用车辆,其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行车知识。如交通法规、交通心理学常识、车辆的行驶原理、车辆的安全性能和维护与检测诊断常识、车辆事故原因及预防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能够根据不同的运行条件,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PERCLOS法能方便的对驾驶员进行实时、非接触式疲劳检测,在肤色检测的基础上结合眼睛的形状并利用梯度信息定位眼睛,通过计算眼睛的面积变化来确定眼睛的睁开、闭合状态,记录眼睛睁开闭合的次数及其开始、结束时刻,计算PEKCLOS值,当PERCLOS值大于40%,眼睛持续闭合时间大于3 S时,就认为驾驶员属于疲劳驾驶.  相似文献   

10.
电控液压动力转向(ECHPS)系统可克服传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助力大小不可调节的缺陷,使驾驶员在汽车高速行驶时能获得较强的路感。经过研究车速与转向助力的关系,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ECHPS系统控制器,可根据车速传感器提供的车速信号,利用车速与助力特性的函数关系,输出PWM占空比控制数字阀,以达到控制助力大小的目的。通过软硬件的仿真调试,实现了随着输入模拟量的变化,可迅速输出相应的PWM占空比值,满足了在不同车速下获得不同助力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研究区域林地内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尺度效应,利用多重分形方法,对杨凌一林地内不同采样时间和不同采样面积下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采样面积下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异质性都分别随平均含水率和电导率的增大而减弱。随采样面积的增大,平均含水率和电导率较高时,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异质性趋于增强,土壤电导率的尺度效应不明显;平均含水率和电导率较低时,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分布都存在明显的斑块结构。不同采样时间和不同采样面积下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多重分形谱的形态有所差异,表明引起他们空间异质性的信息有所不同。多重分形分析能揭示出较多的采样林地内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分布的局部信息。  相似文献   

12.
石油污染对土壤毛细水上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石油污染对不同土质毛细水上升高度、上升速率及毛细含水率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土质土壤(塿土、黄绵土和风沙土)在5个不同污染梯度(0%、0.5%、1%、2%和4%)下的毛细水上升规律。结果表明,3种土壤毛细水上升高度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土壤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均符合良好的幂函数,但增幅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在相同上升时段内,未被污染的3种土壤毛细水上升高度均明显大于石油污染土壤,并且污染程度越高,毛细水上升高度越小;相同时间段,清洁土壤和0.5%含油率的土壤毛细水上升高度均表现为风沙土上升速率最快、黄绵土次之、塿土最慢,1%、2%和4%含油率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和上升速率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黄绵土最大、塿土次之、风沙土最小;随着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增加,塿土、黄绵土、风沙土毛细水量均呈减小趋势,且毛细水量均随着污染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土壤储水量和毛细水水量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周期阻尼结构低频带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基于声子晶体理论对周期阻尼结构的低频带隙模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周期阻尼结构能够产生低频带隙。然后针对某款车型驾驶室存在的低频振动与噪声问题,根据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采用周期阻尼结构对车身板壳部件进行处理,并用有限元方法对处理结果进行预测。通过车内驾驶位置和副驾驶位置测点在处理前后的转速跟踪图对比,得到了在常用转速(1500~3500 r/min)下车内平均声压级衰减3 dB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黑土区玉米地作物信息的时空变异机理,在东北农业大学香坊实验基地选取48 m×48 m区域,利用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理论,研究作物信息的多重分形特征、不同时间作物信息以及不同作物信息之间的多尺度相关特征。结果表明,黑土区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多重分形特征不明显,茎粗和株高的多重分形特征较明显。随时间变化,造成叶绿素含量、茎粗空间变异的局部信息有所差异,引起株高空间变异的局部信息一致,叶绿素含量、茎粗、株高的空间变异性分别先降后增、先降后增、逐渐减弱。单一尺度和多尺度上,不同时间叶绿素含量之间、茎粗之间、株高之间的相关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叶绿素含量之间、茎粗之间的相关程度排序均有所差异,株高之间的相关程度排序相同。随时间变化,单一尺度和多尺度上不同作物信息之间的相关程度均有明显差异,且相关程度均逐渐降低。与单一尺度相比,多尺度上,叶绿素含量之间、茎粗之间、不同作物信息之间的相关程度增大,株高之间的相关程度有增有降。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FSC赛车制作过程中,一般采用固定式制动总成,这样的制动系统在比赛过程中容易使赛车手驾驶疲劳,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因此,在传统制动总成系统基础上,采用可调式制动总成,减少车手的驾驶疲劳,适合所有不同身高的人群驾驶赛车。在FSC赛事中体现出制动系统的人性化,故研究可调式制动系统有着必然的趋势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从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针对汽车追尾预警系统设计了多种方案的视觉、听觉人机信息界面,并对预警图标和预警声音进行了测试评价。在汽车驾驶模拟器上,对预警报警的效果进行了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预警,能够起到较好的预警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排种器播量调整多采用排种槽有效长度调节或排种轮与机具前进速比调节,播量调整精度有限。为了提高气力集排式排种系统播量调节精度,针对生产中常用的4种不同含水率稻种状态,以种层高度、排种轮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排种轮单圈排量为试验指标开展试验研究,分析各作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参数对排种轮单圈排量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不同稻种状态下单圈排量均随着排种轮转速的升高而降低,当种层高度一定时,二者成反比关系;单圈排量随种层高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变化,不同稻种状态下的单圈排量最大值出现在种层高度为25.35~31.55cm处;4种不同稻种状态下,单圈排量由大到小依次是干稻种、晾干2d、晾干1d、湿稻种,单圈排量随种子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通过二元回归分析拟合出4种常见稻种状态下单圈排量与种层高度、排种轮转速的回归模型,并构建了基于排种轮转速调控的播量控制模型。在室内搭建了控制系统试验平台对播量控制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显示构建的播量控制模型平均误差2.07%,实际播量变异系数为2.59%,验证结果与播量控制模型基本一致。本文建立了多因素影响下的水稻播量控制模型,明确了种层高度、排种轮转速、稻种含水率对单圈排量的影响规律,可为水稻直播机播量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柴油机燃用普通柴油(D)和乙醇-生物柴油-柴油(EBD)排放物中的醛酮类化合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标定转速,10%和50%负荷下,EBD总排放量比D分别降低了2.98%和16.42%,全负荷下,升高了11.79%;排放物以甲醛、乙醛、丙烯醛和丙酮等C1~C3污染物为主,占醛酮排放物91.9%以上;负荷增加或转速降低,醛酮类排放物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直叶片达里厄风轮流场非定常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达里厄风轮复杂内部湍流流场的认知程度,采用非定常k-ω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对采用NACA0012翼型的直叶片达里厄风轮的空气动力流场进行二维数值研究,分析叶片流场、叶片动力矩特性、转速对风轮流场的影响规律.叶片流场研究结果给出了叶轮不同时刻、不同位置的流场,揭示叶片攻角随方位角的变化规律为非简单地遵循正弦曲线.动力矩特性曲线揭示叶片在90°方位角时产生最大力矩值,在下盘面动力矩极小并接近于0甚至为负值,证明攻角均极小.比较同一风速、不同转速下的流场发现,随着转速增大,内流场风速逐渐减小;比较动力矩曲线发现,随着转速增大,上盘面动力矩最高值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大值;下盘面动力矩极低值逐渐减小且范围变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滑移网格技术和湍流模型的模拟计算能够较好地反映直叶片立轴风轮流场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