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皮蝇蚴病 (俗称“蹦虫”或“背虫”)是牛皮蝇蚴虫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由于牛皮蝇幼虫的寄生使患畜产乳量降低 ,幼畜发育不良 ,皮革的质量降低 ,体重减轻 ,给养牛业造成严重危害。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4月 ,我们对神峪乡两村 385头牛进行牛皮蝇蚴病检查 ,检出患有牛皮蝇蚴病的牛 2 4 1头 ,发病率 6 2 6 %。2 致病作用与症状皮蝇雌虫飞翔产卵时 ,使牛只不安、奔跑和采食减少 ,畜体消瘦。第一期幼虫钻入健康皮肤时引起牛瘙痒、不安和患部疼痛。幼虫在肌体里长期移行 ,使组织发生损伤。当幼虫移行到牛只背部皮下…  相似文献   

2.
正牛皮蝇蛆病是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多因为被皮蝇幼虫感染并寄生于肉牛的皮下组织而发病。兽医临床研究发现,如果是皮蝇幼虫钻入到肉牛的皮下组织,可引起肉牛产生强烈的瘙痒、疼痛感,但皮蝇幼虫不会叮咬牛只,只会惊吓到肉牛,并对肉牛的日常休息和采食造成较大的影响。1肉牛牛皮蝇蛆病的危害1.1成蝇活动日期及产卵时的危害通常肉牛牛皮蝇成蝇的时间为每年的5~8月,尤其是在潮湿高温的6月,肉牛牛皮蝇蛆病较为常见。若有足够的  相似文献   

3.
川西北草地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临床检查了牦牛和黄牛体内寄生的牛皮蝇蛆,其寄生率分别为84.25%和70.28%,寄生强度分别为18.32个和2.17个;剖杀检查牦牛114头,寄生率为100%,寄生强度为71.66个。经鉴定,牛皮蝇的种类有牛皮蝇(Hypoderma bovis)、纹皮蝇(H.lineatum)和中华皮蝇(H.sinense)3种。弄清了牛皮蝇各期幼虫在牛体内的寄生季节、寄生部位、移行动态、三期幼虫寄生方位、入土化蛹羽化规律、成蝇活动规律等。药物防治试验证明,Ivomec注射液和国产的阿福丁片均是杀灭牛皮蝇蛆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属的几种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的皮下组织上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当幼虫钻入皮下时引起疼痛、瘙痒.在牛皮蝇的成蝇飞翔季节,尽管其不叮咬牛,但引起牛惊恐和狂奔,严重影响牛采食、休息.因此,为确保牛群有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牛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病原、生活史、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人手,对牛皮蝇蛆病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1病原 纹皮蝇与牛皮蝇是本病的病原.牛皮蝇成虫外形似蜜蜂,棕褐色.成蝇体长15mm,外形如蜂,全身被有绒毛.卵为淡黄白色,长圆形,有光泽.第1期幼虫为半透明的淡黄色虫体;第2期幼虫长3~13mm;第3期幼虫最长可达28mm,呈深褐色,体分11节,背较平,身体有许多结节和小刺.纹皮蝇蛆气门板浅平,牛皮蝇蛆气孔板呈漏斗状.  相似文献   

5.
牛皮蝇蛆病又称牛翁眼或牛跳虫病,是由纹皮蝇和牛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1流行特点本病在散养的东北牧区、西北和内蒙呈地方性流行,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每年5~7月产卵,  相似文献   

6.
牛皮蝇蛆病,俗称牛皮蝇病。当幼虫钻入皮肤时,引起牛的皮肤痛痒,精神不安,患部生痂;幼虫寄生在食道时,可引起浆膜发炎;幼虫移行到背部皮下时,可引起皮下结缔组织增生,在寄生部位发生瘤肿状隆起,后穿孔,局部感染后形成瘘管。由于皮蝇幼虫毒素的作用,还可引起牛的贫血和肌肉稀血症;严重感染时,病牛消瘦,肉质降低,犊牛生长缓慢,贫血;当雌蝇在牛群中飞行产卵时,也可引起牛群乱踢、恐惧不安,日久牛常变得消瘦。因此牛患此病,产肉、产奶量下降,犊牛发育受阻,皮革受损,质量下降。为了减少牛皮蝇病的危害,提高牛皮质量和养牛业经济效益,作者通过口服…  相似文献   

7.
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等引起的慢性蝇蛆病,有时也可感染人。成蝇在牛体表面被毛上产卵时期,骚扰牛只,影响采食和休息。幼虫在牛体移行时期引起牛的疼痛不安或瘙痒。当幼虫移行到背部皮下时,引起局部硬肿,皮肤穿孔和感染,甚至引起蜂窝织炎。引起感染牛消瘦、贫血、被毛粗乱、发育受阻,成活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正牛皮蝇蛆病是由于牛皮蝇、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或牦牛的背部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病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由于皮蝇幼虫钻入皮肤时,导致牛皮肤瘙痒,牛群不安,渐进性消瘦,同时由于机械性损伤,皮革质量下降,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故对于牛皮蝇病的防治尤为重要。1 病原体及生活史牛皮蝇属于狂蝇科皮蝇属,成虫形状似蜂,体表有浓密的有色绒毛,复眼小,有三个单眼,口器退化,不能叮咬牛只。成虫在外界只能活5~6 d  相似文献   

9.
正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或牦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皮蝇幼虫偶而还寄生在马、驴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就甘肃省而言各地都有牛皮蝇流行,但以河西和甘南等牧区以及其他以放牧为主地区的牛感染最为普遍。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患牛消瘦,发育受阻,产乳量下降,皮革质量降低,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病原体1.1牛皮蝇。成蝇长13~15mm,形状似蜂,休表密  相似文献   

10.
埃普利诺菌素对牛的皮蝇属幼虫的杀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北半球,牛的两种皮蝇(牛皮绳和纹皮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美国,这种损失估计每年超过6000万美元。尽管这些寄生虫的主要经济影响与其幼虫阶段有关,但通常也归因于牛皮蝇或纹皮蝇的成虫阶段。雌性皮蝇将卵产在牛体的毛根部。3~7天幼虫孵出钻入皮...  相似文献   

11.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3,40(1):49-49
由多化性寄生蝇的幼虫(蛆)寄生引起的蚕病,称蝇蛆病。其症状是:当蝇产卵在蚕体的环节皱折处,卵经1~2天即孵化成幼虫,在幼虫钻入蚕体后,蚕体皮肤上产生不规则的黑色病斑,黑斑内有幼蛆,被寄生处环节常肿起、弯曲,3、4龄蚕被寄生后在大眠中不能蜕皮变黑而死,5龄蚕前期被害后出现早熟蚕,一般虽能结茧或结薄皮茧,但都不能化蛹而死于茧中,五龄后期寄生的蛆体常在蚕儿结茧后发育成熟,咬破蚕的皮肤、茧壳钻出,造成蛆孔茧,不能作缫丝原料。  相似文献   

12.
牛皮蝇H.buis和纹皮蝇H.linetum的成蝇,在夏季晴朗无风的天气,将卵产于牛的四肢、乳房和体侧的被毛上,经4~7天,卵孵化为第一期幼虫并从毛孔钻入皮下组织移行,释放毒素,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抗毒素和对幼虫的杀灭作用),部分未被消灭的幼虫继续发育、蜕化为第二、三期幼虫。第三期幼虫寄生在牛背部皮下,使局部皮下组织肿胀隆起,皮肤穿孔,释放的毒素使牛体消瘦、幼畜发育受阻,对养牛业危害很大。1965年美国估计损失1.9  相似文献   

13.
牛皮蝇幼虫病,又名为牛“蹦虫病”、“蝇蛆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或腹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牛皮蝇是双翅目(Diptera)、皮蝇科(Hypodermatidae)、皮蝇属(Hypoderma)的昆虫,以其幼虫寄生于黄牛、水牛或牦牛体内(最后移行至皮下)而引发疾病。该虫偶尔也能寄生于羊、马、驴和一些野生动物的背部皮下组织,而且可寄生于人,个别地区人的感染率可高达7%,成为人畜共患病之一。该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内蒙古牧区广为分布,其他地区从流行区引进的牛只也有发生。该病在泰宁县属首次发生。2007年9月,泰宁县大…  相似文献   

14.
牛皮蝇蚴病是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它在牛体内寄生9~11个月,使牛的生长,繁殖、产肉、乳等生产性能大大下降,对皮革、肉食加工造成严重影响.在逊克县南部山区发病率达93%.  相似文献   

15.
1牛皮的蝇蛆病 牛皮蝇幼虫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6.
1牛皮蝇蛆病 牛皮蝇蛆病由于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背部皮下而引起的蝇蛆病。主要病变特征是寄生部位形成瘤肿、突起。皮蝇的成虫形态相似,夏季在牛毛上产卵,卵经4~7天孵化出幼虫,幼虫沿毛钻人皮肤,移到食道壁并寄生,再从食管壁移行到牛背部皮下寄生。  相似文献   

17.
牛皮蝇病是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后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牛生产性能。为了及时掌握本地区牛皮蝇感染情况以及防治效果,笔者在2008年3~4月份对互助县南门峡镇放牧的牛牛皮蝇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正肉牛皮蝇蛆病是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背部皮下组织内寄生有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出现机体消瘦,皮革质量变差,并影响犊牛发育;感染严重时,会使机体发生贫血,如果继发引起脓毒血症,会造成死亡。1病原特点根据相关的报道可知,皮蝇的生长过程主要就是四个阶段,即卵、幼虫、蛹以及成蝇。卵,雌雄蝇通常在每年5月份左右交配,通常在牛体侧被毛、腹部以及四肢上部等处产卵。幼虫,成长主要经历三个时期,第一期幼虫(L1),第二期幼虫  相似文献   

19.
<正>马胃蝇病是由胃蝇属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胃肠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马胃蝇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在整个寄生阶段均有致病作用,马胃蝇成虫产卵时,马表现为精神不安,影响采食与休息。当马胃蝇第1期幼虫在皮肤上时,会引起瘙痒,在口腔内移行时,口腔、舌部、咽喉部黏膜水肿、炎症或形成溃疡。第2期和第3期幼虫在胃壁及肠壁寄生时,引起这些部位水肿,炎症及溃疡,  相似文献   

20.
牛皮蝇蛆病,也叫牛蹦虫、牛翁眼,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分布于全国各地,在辽宁省广泛流行。可使病牛消瘦、产奶量下降,皮张质量下降,危害很大。2014年4月31日,本人接到普兰店皮口镇夹心社区张某的电话,他家2头牛背上有多处肿块隆起,在隆起的皮肤上有小孔,小孔周围有脓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