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抗倒伏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邑 《作物研究》2014,(2):216-220,225
倒伏是油菜高产栽培的主要障碍因子。油菜抗倒伏性研究一直是油菜及其栽培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油菜倒伏的分级与诱因、油菜茎秆抗倒性的测定方法、油菜倒伏指数和倒伏系数的计算、油菜抗倒伏性与植株农艺性状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单低油菜(即低芥酸油菜)和双低油菜(即低芥酸和低硫苷油莱)是油菜生产中的新事物,在我国于1985年前后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由于其优质高产,深受农民的欢迎,发展很快,至1985年全国单低油菜和双低菜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20%以上.湖南是全国单低和双低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已占全省油菜总面积的50%左右.由于单低和双低油菜的发展迅速,必须制定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昌都市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农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从全市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品种和栽培技术等方面分析可知,昌都市油菜产业发展比较落后,需要调整发展思路、优化品种区域布局、加强技术应用,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的油菜产业链条,促进油菜产业发展。分析了近十年来昌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昌都市油菜产业发展对策,以为全市油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常德地区是一油菜生产的老区,也是湖南省油菜的集中产区。1978年以前,油菜生产发展相当缓慢,年种植面积一般在60万亩以下,单产50公斤以下,总产3.5万吨以下。1978年后随着科学种油水平的提高,油菜生产得以迅速的发展,1981年油菜面积突破百万亩,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沅江的主要农作物,由于收购价格偏低,种植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投入减少,管理粗放,单产下降,严重影响到双低优质杂交油菜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调查了沅江的油菜生产、加工和消费情况,提出了油菜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选育高含油量双低油菜品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含油量作为油菜生产最终目标性状产油量的组成因素,与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息息相关。在目前我国 油菜产量水平已得到相当程度提高的前提下,培育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是进一步发展油菜产业的必由之路。根据油 菜含油量的遗传特点,结合培育高含油量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8号和中油杂11的体会,提出了除了利用黄籽以 外,培育大粒和适宜植株形态性状的品种也是提高油菜含油量的重要途径。初步构建了高含油量油菜品种的形态 组成,并基于近年来参加和通过国家区域试验的冬油菜品种含油量变化情况,展望了我国高含油量油菜育种的发 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移栽与直播对油菜根系建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入理解根系调控在轻简化栽培技术中的作用,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号和中油杂12号为材料,通过设置直播(4.5万株/公顷)和移栽(12万株/公顷)两种栽培方式,高氮和低氮两种施肥方式的田间试验,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了油菜的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直播油菜根系比移栽油菜分布更深,直播油菜在0~10cm土层的根系分布显著低于移栽油菜,但在10~20cm和20~30cm土层的根系显著高于移栽油菜;初花期根干重是决定油菜群体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根干重越大,籽粒产量越高;粗壮的根系是油菜获得高产的关键,移栽油菜的根系比直播油菜更为粗壮,增施氮肥有助于根系的粗壮型生长。  相似文献   

8.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是我国油菜上的主要病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居所有病害之首,防治该病是夺取油菜高产的关键之一。1985年和1986年,应用法国罗纳普朗克农业化学公司的农药—25%扑海因(Rorral)悬浮剂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潮汕平原地区过去有零星冬种油菜,但都是白菜型油菜,主要种植“兴海早”和“潮阳油菜”等品种。1973年以来,由于冬种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引进甘兰型油菜之后,油菜生产有了较大的发  相似文献   

10.
高芥酸油菜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芥酸油菜是指油菜的菜籽中芥酸含量达到50%以上的油菜品种。随着芥酸在工业领域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高芥酸油菜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本文就芥酸的用途、高芥酸油菜利用现状、高芥酸油菜的资源、遗传与选育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杂草是制约油菜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抗除草剂油菜品种是防除油菜田间杂草的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已被广泛应用的草甘膦、草铵膦和ALS酶抑制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植物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以及国内外这三类油菜抗性种质的创制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油菜抗除草剂种质的发展策略,加强抗性机制研究和基因的发掘力度,利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创制抗除草剂油菜新种质,培育具有多种除草剂抗性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由于菜油和菜饼在食用和工业上的广泛利用,以及油菜在农业轮作复种中的意义,近年来世界油菜栽培面积仍在迅速扩大,各地对油菜品种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相似文献   

13.
油菜直播栽培是不通过育苗移栽,直接将油菜种子播种到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式的应用,简化了油菜栽培操作步骤,大大降低油菜生产用工量,提高了种植效益.虽然油菜直播并非高产超高产栽培方式,但在一些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不能到位、产量水平低及劳动力紧张的地区,因地制宜推广直播油菜可以获得较好的产量.油菜直播不经过育苗阶段,比较省工,进度快,有利于实行机械化播种.目前世界上农业机械化发达的国家油菜种植大都是采用直播.直播地块要求整地质量高、保墒好,否则出苗不齐,达不到全苗、壮苗.但同时直播油菜往往播种量过大,如间苗不及时,易造成苗挤苗、苗荒苗,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因此直播油菜一定要抓住全苗、及时间苗、化学除草、加强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优质油菜,在目前主要指单低油菜和双低油菜。这种油菜我国80年代以前没有种植。现经育种家的努力育成了一批适于我国种植的品种,于80年代初期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在农业部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努力下,至1992年春收优质油菜面积达53.3万多ha,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10%,成绩是很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不足之处:(1)除部分省市外,优质油菜发展速度不快。若与加拿大优质油菜发展速度比,则差距更大。他们从推广到实现优顾油菜化只花了15年时间(加拿大1965年开始推广单低油菜,1975年开始推广双低油菜,1977年优质油菜占全国油菜总产的55%,1979年占65%,1980年达80%,实现了优质油菜化),而我们花了13年时间才达到10%的面积。(2)优质油菜的原料大多数没有形成优质菜油和优质菜饼饲料产  相似文献   

15.
油菜种植耕整地技术装备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耕整地作为油菜种植的首要基本环节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世界主要油菜产区及我国冬、春油菜产区种植概况及特征,分析了国内外油菜种植区耕作体系,系统总结了油菜种植主要耕整地技术及配套装备研究进展,包括种床整理技术、深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降附减阻防堵技术和耕整地智能化技术及其配套装备,指出了油菜种植耕整地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系谱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菜种植历史悠久,各地生态条件和栽培制度复杂,形成了十分丰富多彩的油菜品种资源。本文仅就五十年代以来,我国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就其亲缘关系进行了系谱分析,以供油菜育种工作的参考。 一、我国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亲缘 甘蓝型油菜(B.napus)原产欧洲。我国种植的甘蓝型油菜是在三、四十年代分别从日本和英国引入(刘后利:1984,《作物学报》10(1):16页)。1953年甘蓝型油菜品种胜利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浦城县主要冬种油料作物,大面积的油菜生产仍以传统的育苗移栽为主,费工费时且劳动强度大。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油菜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浦城县农业局开展了油菜机播机收技术探索,总结了一整套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措施,为加快浦城县油菜生产的规范化、机械化种植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皖南地区油菜规模种植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机械化收获是大力发展油菜生产的关键,并详细述说了油菜机收的农艺要求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我省油菜生产上,长期是以生产田兼种子田或以商品菜籽作种用。由于油菜是异交率高的作物,种子又细圆,容易发生生物混杂和机械混杂。因而,生产上油菜品种“多、乱、杂”,种子混杂退化现象比较普遍。根据油菜繁殖系数大,用种量小的特点,我们于1976—1982年(收获年)开展了以县为单位的油菜生产用种子的繁殖及其相应配套技术的研究,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为建立油菜良种繁殖新体系和技术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油菜种子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细胞染色体的观察,对作物育种、细胞遗传、植物染色体分类、植物系统进化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油菜的教学实践,对油菜染色体进行了初步观察。 油菜染色体的观察可分为两种:一是观察油菜分生组织中的有丝分裂;二是观察油菜生殖器官中大、小孢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分裂。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