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全国油茶林面积为5500万亩,平均亩产油仅3~4公斤.主要原因是品种杂劣,管理粗放.近年.湖南省完成了世界粮食供应计划署援建的0万亩油菜低产林改造工程.承担了国务院下达的南方油茶低产林改造综合开发项目,总结出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2.
广玉兰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广玉兰的叶芽、花托、花被、雄蕊、幼叶为试材,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2,4—D,NAA,6—BA,筛选适合其脱分化、分化、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外植体为叶芽,在MS 2,4—D3.5~5mg/L NAA3~5mg/L 6-BA0.8~1.2mg/L AC0.8g/L的培养基上都能很好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速率最快的最佳培养基是MS 2,4—D4.5mg/L NAA3mg/L 6-BA1.2mg/L AC0.8g/L;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MS 2,4—D2.5mg/L NAA2.5mg/L 6-BA1.2mg/L AC0.8g/L;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基为MS 2,4—D1.5mg/L NAA1.5mg/L 6—BA2mg/L AC0.8g/L;诱导胚状体成苗培养基为MS 2,4—D0.2mg/L NAA0.2mg/L 6-BA2mg/L AC0.8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1mg/L 6-BA1.5~2mg/L AC0.8g/L.  相似文献   

3.
对冬小麦套种不同经济作物的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套种饲料甜菜效益较高,获得纯收入达1160.8元/亩;套种鲜食玉米(糯玉米)也可获得1112.8元/亩的纯收入,效益较好;套种掖单13号纯收入801.8元/亩,套种中原单32号纯收入为740.0元/亩,套种蓖麻纯收入为670.8元/亩,套种油葵效益较低,为549.5元/亩。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于1994—1996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莠去津、禾耐斯、乙草胺、拉索、巨星和2.4—D丁酯单用及混用于春、夏玉米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春玉米田单用乙草胺200—300ml/亩,或禾耐斯75—100ml/亩,或莠去津200—300ml/亩;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或拉索300ml/亩对禾草株防效达90.4%以上,对阔叶草株防效达80.7以上。春玉米田乙草胺100—200ml/亩十巨星1g/亩,或禾耐斯50—75ml十莠去津100—150ml/亩,夏玉米田2.4—D75—100ml分别与莠去津100—150ml/亩、拉索300ml/亩、或禾耐斯60ml/亩混用对禾草防效达95.3%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90.2%以上,且扩大杀草谱。2.苗后茎叶处理,春玉米田单用巨星1g/亩、或2.4—D50—75ml/亩对禾草防效差,对阔叶草鲜重防效达85.7%以上,单用莠去津200—250ml/亩对禾草防效达94.2%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80.1%以上;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杂草防效达79.4—84.8%,莠去津100—200ml+2.4-D50-75?  相似文献   

5.
陈宝岐 《农友》2002,(2):22-23
1.播种时间。苜蓿的播种时间可分为春播、夏播、秋播、冬播,四季皆可种植。春播,4月20日谷雨前后,亩下种量0.5—0.75公斤;夏播,6月20前后,亩下种量0.75公斤以上;秋播,10月20日前后,亩下种量1—1、5公斤;冬播,12月20日前后.亩下种量1.5公斤。  相似文献   

6.
龙眼低产园改造综合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藤县地处桂东南 ,宜果山丘地达 15 0多万亩。大多数土壤属壤土 ,偏酸至中性 ,土地层深厚 ,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中等以上 ,基本能适应龙眼生长需要。但长期以来 ,由于科技落后 ,管理粗放 ,该县龙眼生产普遍存在单产低 ,投产率低 ,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等问题。 2 0 0 2年全县共有龙眼 4 5 6 0 8亩 ,其中投产面积 8195亩 ,总产量为4 5 89 2t ,平均亩产 0 5 6t。 1999年至 2 0 0 2年 ,在藤县南安开来果场等地进行约 10 0 0亩龙眼低产果园改造 ,平均亩产高达 0 79t ,提高了 15 4 8%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低产园现状1 1  5— 1…  相似文献   

7.
以6个微型月季品种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NAA,以诱导腋芽增殖为繁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适宜的培养基有所不同,诱导培养基为MS 6-BA0.5—1.0mg/l;继代培养为MS 6-BA1.0—1.5mg/l NAA0.05—0.1mg/l。用茎段进行继代培养芽的增殖率高于顶芽;壮芽培养基为MS 6-BA0.5mg/l NAA0.2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03—0.1mg/l。  相似文献   

8.
专利文摘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防治果树枝杆病害的腐植酸铜农药杀菌剂,由下列组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腐植酸20—23kg/T,硫酸铜4.7-7.0kg/T,尿素1.4—2kg/T,磷酸二氢钾1.5—2.5kg/T。硫酸锰0.5-lkg/T,硫酸锌0.5-lkg/T,钼酸铵0.1—0.2kg/T,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lkg/T,余量为水。本发明具有高效、低毒、不复发、促伤口愈合快、不沉降等优点,其明显优于同类产品,是目前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轮纹病、柑橘脚腐病、桃树流胶病等果树枝干病害的首选杀菌剂。在果树休眠季节,还可作为果树嫁接剪枝的封口剂。  相似文献   

9.
芦蒿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芦蒿离体茎尖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如下:茎尖脱分化培养基为MS BA0.2—0.8mg/L NAA0.01—0.05mg,/L,增殖培养基为MS BA0.5—0.8 NAA0.02 0.05茎段快繁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为MS ABT0.01—0.07mg/L。  相似文献   

10.
兰溪市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兰溪市毛竹低产林面积较大,影响当地竹产业的发展。对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采取垦复、松土、施肥、调整竹林结构等改造技术措施。实现平均产春笋6141.0kg/hm^2,平均产竹材6569.3kg/hm^2,平均产冬笋435.9kg/hm^2,平均产值16147.5元/hm^2.  相似文献   

11.
一、推行化学除草 除草在柑园劳动中的强度占有相当的比例,在我县柑园表现尤甚。据笔者调查,柑园除草每年至少5次,每次每亩用工1天,全年耗5天/亩,折投资125元/亩。而化学除草,全年只需3次。以草甘膦为例。每次只耗12元/亩(包括用工),全年为36元/亩,只是人工除草成本的3.47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泛玉5号为研究对象,采用N、P2O5、K2O不同配比的施用量,以探讨在高水肥地力条件下的施肥比例。试验结果表明:N、P2O5、K2O的贡献率分别为3O.81%、29.85%、5.95%,每公斤N、P2O5、K2O可分别增收玉米产量11.12kg、6.65kg、0.9.5kg;产量≥65Okg/亩的方案有3350个,在95%置信区间养分用量为:N22.46-22.67kg/亩,P2O5 6.22~6.40kg/亩,K2O 6.12~6.31kg/亩。前10个方案最高产量平均值为N26.4kg/亩,P2O5 8.9kg/亩,K2O 2.75kg/亩,平均产量为711.41kg/亩。该地夏玉米施肥量应以高氮中磷低钾为宜。  相似文献   

13.
增刊启事     
一、推行化学除草 除草在柑园劳动中的强度占有相当的比例,在我县柑园表现尤甚。据笔调查,柑园除草每年至少5次,每次每亩用工1天,全年耗5天/亩,折投资125元/亩。而化学除草,全年只需3次。以草甘膦为例。每次只耗12元/亩(包括用工),全年为36元/亩,只是人工除草成本的3.47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硅肥对水稻的产量指标有不同的作用,施硅可提高籽实N和K的含量秸杆磷和硅的含量,施硅对籽实N、P、K、的吸收量明显提高,在冲积型水稻土上增产产水稻53.2-73.0公斤/亩,相对值为11.0-15.5%;在白浆型水稻土上,增产水稻40.6-110.8公斤/亩,相对值为9.3-18.6%,产投比均为3.25-8.86,获施硅肥收入22.48-76.64元/亩。  相似文献   

15.
氮素水平与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金坛市有代表性土壤上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得到:当施氮量为15千克/亩时产量趋于最高,平均达347千克/亩;产量与有效穗呈现强正相关(r=0.9276^**),与千粒重呈负相关(r=-0.5572^*),与实粒数相关性不显著,小麦产量随氮素水平提高呈报酬递减规律增长。氮素增加会降低小麦氮肥利用率,施氮量为10.5千克/亩,12.8千克/亩,15千克/亩,17.3千克/亩,19.5千克/亩时,氮肥利用率平均为41.4%,37.6%,35.0%,32.6%,28.0%。因而,小麦施氮量为15千克/亩时,不仅能获得高产,而且氮肥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以当地常规肥料为对照.对玉米施用汉枫专用缓释肥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用48%汉枫碳能玉米专用缓释肥.配方为25—12—11的处理2(39kg)N方案表现较好,亩产为667.19kg,比对照高出19.41kg/亩,增产比为3.01%;处理3的产量为659.15kg/亩.比对照增产11.37kg/亩,增产比为1.76%;处理4的产量为661.96kg/亩.比对照增产14.18kg/亩.增产比为2.19%.  相似文献   

17.
王彬 《福建农业》2007,(4):18-19
台湾青枣(又叫印度枣、毛叶枣),原产印度热带沙漠地区,有“热带小苹果”之誉,因其投产快、高产、稳产,果实营养丰富,品质良好。颇受消费者青睐。当年种植亩产量即可达800公斤/亩,之后年亩产达1000-1500公斤/亩,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采用精量播种,双膜覆盖,株行配置为:(66cm+10cm)×9.5cm的机采棉模式。理论株数18468株/亩。肥力中等及以上的棉田保持在理论株数1.76万株/亩,收获株数1.4-1.5万株/亩:肥力较低、盐碱较重的棉田可适当增加密度,理论密度在1.82万株/亩,收获株数1.5-1.6万株/亩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以穗花杉不同器官和组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通过茎段诱导腋芽(芽生芽),然后由腋芽诱导不定根。试验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中,表现生长良好的穗花杉器官为当年发芽的实生苗嫩茎,在不计污染情况下.以1/2MS 6-BAL5mg/L NAA0.5mg/L为培养基的诱导率可达100%;腋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B[1/2MS(MS1/2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B5(有机成分),下同] KT1.5mg/L NAA0.5mg/L 蔗糖2.0% 琼脂0.8%,诱导率可达60%;诱导不定根适宜培养基为:1/4MS IBA4.0mg/L NAA2.0mg/L 琼脂0.5% 蔗糖2.0%。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7,(1):27-27
2004年泰国正大公司从台湾引进莲雾、青枣等水果,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乐风农场二分场种植红色莲雾15亩,青枣12亩,为了进一步提高品质和产量.在2005年和2006年大面积应用了江苏省江阴市果树促控剂研究所研制生产的专利产品PBO,为了比较效果,两种树各留半亩不用PBO作对照。现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供各地交流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