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新技术,应用得当,增产效果显著。近年来,盐碱地植棉面积不断扩大。地膜覆盖在盐碱地植棉上应用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据各地试验示范结果,比不盖膜棉田增产39.2—61.0%。盐碱地棉花地膜覆盖的栽培特点是:(一)施足底肥,精细整地盐碱地棉田施肥,以优质农家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切不可施用老房土、硝土、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盐碱地快速改良和高效利用,以不施肥(T0)、常规施肥(T1)、化肥配施(T2)处理为对照,研究化肥配施有机物料[化肥配施生物炭有机肥(T3)、化肥配施秸秆有机肥(T4)、化肥配施秸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T5)]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物料能降低土壤pH和电导率,有利于盐碱地土壤改良,与未施有机物料处理相比,化肥配施有机物料对水稻增产效果明显,化肥配施秸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T5)产量最高;龙稻21增产范围为12.76%~189.87%,海稻2号的增产范围为88.46%~151.40%;施用有机物料使穗长变长,穗粒数增多,株高、实粒重、结实率、千粒重均高于未施有机物料处理,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和千粒重4个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穗粒数>结实率>穗数>千粒重;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化肥配施不同有机物料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食味值,降低蛋白质含量,化肥配施生物炭有机肥(T3)处理稻米的整体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邯郸市曲周县素有盐碱窝之称,通过改造、科学施肥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如今已跃入中产行列,亩(1亩=667平方米)产小麦323.4公斤,亩产玉米357公斤,在化肥施用上趋利避害,起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化肥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若把碱性化肥施入盐碱地里,就会使土壤碱性程度更为严重,土壤结构进一步破坏,以致作物枯死绝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大田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的基础上,研究增施改良剂对盐碱地棉花增产和土壤控盐的影响。【方法】2017年在沙湾县共设置5个处理:对照(不施肥),常规化肥,常规化肥+改良剂,专用肥,专用肥+改良剂,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小区随机区组设置;测定指标为棉花产量、干生物量、土壤pH和电导率。【结果】常规化肥+改良剂处理平均有效铃数6.8个/株,平均单铃重5.95 g,获得了最佳产量6 640 kg/hm2,比常规化肥处理提高17.4%,增产效果明显。增施改良剂降低土壤pH;距滴头0 cm处的土壤电导率比距滴头30 cm处的电导率低,滴灌洗盐效果好。【结论】增施改良剂可提高棉花结铃数和促进单铃重增加,能有效提高棉花产量,且有降低土壤pH改善土壤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低洼盐碱地上种植春小麦普遍表现为保苗不足、产量低、效益差。为此,我们以低洼盐碱地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充分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基施化肥由碳铵改施尿素是低洼盐碱地春小麦高产的基础:轻微盐碱地通过小畦控制灌水,最佳头水灌溉时间在4月15日~30日,二水和头水适宜间隔期在15天左右,可使小麦增产64.4kg/666.7m^2,增27.3%;中度盐渍地垄种,垄高0.2-0.5m、垄宽0.7-2.0m,可使小麦增产85.7kg/666.7m^2,增58.7%;低洼盐碱地以稻——麦两段轮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施用6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对3个水稻品种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在盐碱地土壤pH、全氮量、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5项指标上, 各土壤改良剂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在水溶性含盐量上, 康源绿洲1盐碱地改良剂、红都嘉业盐碱地改良剂降盐效果明显;康源绿洲1盐碱地改良剂、红都嘉业盐碱地改良剂对水稻增产效果较好, 对水稻甬优1540、宁88、桂晶丝苗品种康源绿洲1盐碱地改良剂分别增产8.7%、11.6%和11.1%, 红都嘉业盐碱地改良剂分别增产12.4%、14.5%和16.0%。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不同盐碱地改良剂应用效果分析,供试三种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改良均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并且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免申耕和禾康两种产品,增产达均到9%以上。虽然,磷石膏增产没有免申耕和禾康明显,但增产达到6%以上,且磷石膏是磷肥生产的废弃物,作为盐碱地改良剂,既可以高效利用农业废弃资源,还可以改良盐碱、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施用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增产最快、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农业措施。但由于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化肥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有的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造成危害,可谓是增加了成本又影响了产量,大大降低经济效益。调查和掌握生产中化肥施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对策,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生物质炭基肥应用效果,在盐碱地番茄上安排了试验,通过对比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和常用化肥后的表现可知,生物炭基肥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番茄应用后亩产量增加659.1 kg、增产10.1%,亩效益增加449.2元、增收18.6%,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可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种高效生物土壤修复剂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农业时代,在给农作物创造高产的同时也制造了土壤板结,使得土壤环境恶化,沙化、盐碱化严重,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国家提出增产千亿斤粮食的总体目标,因此开发并改良我省西部盐碱地成了全省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同时一种土壤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研究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对早籼稻品种金早09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总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增产效果明显;施有机肥3.75 t·hm-2配施化肥纯氮75 kg·hm-2的产量最高,达7.460 t·hm-2,比不施化肥的对照增产28.2%。  相似文献   

12.
底肥种类与栽培方式对玄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玄参,相同的栽培方式,底肥种类以腐熟的农家肥比化肥的效果要好,在露地栽培中增产2.35%,在地膜栽培中增产9.92%;相同的底肥种类和用量,以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的效果要好,施农家肥的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82%。施化肥的地膜比露地增产9.71%。施农家肥 化肥的地膜比露地增产10.03%。  相似文献   

13.
覆膜与不覆膜玉米氮磷钾化肥增产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与不覆膜玉米氮磷钾化肥增产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施肥量应根据作物的需要合理确定,并不一定施肥就能得到较高的增产量和增产率,合理施肥才能提高化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枸杞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单施化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与单施化肥相比,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中宁点增产10%,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点增产1.3%,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等量的单施化肥效果好。有机肥和化肥配施与单施化肥,对当年枸杞果实品质中的粗蛋白、总糖和多糖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试验,对日光温室栽培番茄施用沼肥的增产效果及抗病虫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沼液30000kg/hm2、沼渣22 500 kg/hm2的用量配合60%的化肥用量,不但能促使番茄提早上市7 d,比纯施化肥增产28.06%,节约化肥40%,而且还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促进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试验证明,盐碱地甜菜施用微肥均表现出增产、增糖的效果,其中施用锌肥的增产、增糖效果最为显著,增产、增糖率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化肥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投入之一 . 施用化肥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农业生产中增产最快、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措施 . 但由于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 有的化肥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 有的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有的甚至造成危害 , 可谓是增加了投资却减了产 . 基于这种情况 , 合理施肥就显得更为重要 . 那么 ,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地使用化肥呢 ?我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下化肥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  相似文献   

18.
为证实稀土海泡石化肥添加剂的增产效果,于2010~2011年使用不同肥料添加剂对玉米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1年稀土海泡石化肥添加剂处理区比海泡石化肥添加剂的对照区分别增产10.62%和11.13%;比硝酸稀土化肥添加剂的对照区分别增产28.92%和30.09%;比无化肥添加剂的对照区分别增产29.3...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科学性,为化肥减量增效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基于等养分条件下,分别选择以鸡粪和菌渣为原料的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开展了水稻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有机肥肥源如何,与100%化肥氮相比,80%化肥氮20%有机肥氮在本试验条件下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且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有机肥原料不同水稻增产效果不同,菌渣为原料的有机肥的增产效果好于鸡粪为原料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20.
化肥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投入之一。施用化肥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农业生产中增产最快、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措施。但由于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化肥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有的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造成危害,可谓是增加了投资却减了产。基于这种情况,合理施肥就显得更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地使用化肥呢?我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下化肥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