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电子政务的实质是应用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实现农业部门工作制度与管理的创新,以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本文抽样调查我国部、省、市、县的56个农业部门网站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分析我国农业网站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参考的三种模式,提出标准化建设的建议,以引导我国农业网站电子政务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各级农业部门的农业信息服务要着重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抓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抓工作体系建设.市、县农业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农业信息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能,确保机构、职能、编制、人员、经费"五到位",为农业信息化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二是抓好"金农工程"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玉溪市10个(含一区八县)"三农通"涉农信息服务联络站在全市农业部门正式成立,由市级及一区八县信息中心(信息科)负责"三农通"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的管理维护和信息审核发布工作,同年11月,玉溪市"三农通"涉农信息服务工作全面启动。"三农通"是由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新华通讯社云南分社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联  相似文献   

4.
破解农业信息“最初一公里”难题的有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解农业信息服务"最初一公里"难题的关键是抓好涉农信息资源整合。近几年,江苏省农业部门在实施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期间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上农信简介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上农信")以服务"三农"为己任,致力于"服务农业,e化农业",业务包括软硬件研发生产、系统集成、信息咨询服务、规划标准制定等,产品涵盖物联网成套设备、农业电子政务、为农综合服务、农产品生产及安全追溯、农业云及农业大数据应用、涉农移动应用等领域。经过多年积累,上农信己发展成为服务全国的农业信息化综合性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6.
正上农信简介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上农信")以服务"三农"为己任,致力于"服务农业,e化农业",业务包括软硬件研发生产、系统集成、信息咨询服务、规划标准制定等,产品涵盖物联网成套设备、农业电子政务、为农综合服务、农产品生产及安全追溯、农业云及农业大数据应用、涉农移动应用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广西农学报》2010,(4):F0002-F0002
2000年启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以来,广西农业系统已建成了以自治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广西农产品贸易网)、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广西农业信息网)为龙头,连结由100多个各级农业部门网站以及由各级农业部门信息工作机构和6000多名信息员组成的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上农信简介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上农信")以服务"三农"为己任,致力于"服务农业,e化农业",业务包括软硬件研发生产、系统集成、信息咨询服务、规划标准制定等,产品涵盖物联网成套设备、农业电子政务、为农综合服务、农产品生产及安全追溯、农业云及农业大数据应用、涉农移动应用等领域。经过多年积累,上农信已发展成为服务全国的农业信息化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取得了多项专利,105项软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山东省作为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省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凝心聚力,积极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以示范省建设为新起点,以四类服务全覆盖为目标,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服务农业农村新模式,发展智慧农业,拓展数字经济,力促山东省现代农业实现新跨越。主要成效积极筹建"一门式"为农服务站点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引导涉农资源参与到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涉农网站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农业网站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和工作抓手。本文介绍了中国涉农网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涉农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政府农业行政部门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服务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作用,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使农业领域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高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职院校具有服务地方"三农"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和地域优势,而要实现农职院校服务"三农"与自身发展双赢,选取何种服务模式至关重要。文章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模式为例,探讨了服务"三农"的模式,提出了进一步服务"三农"的方法措施,以期为农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规模经营效益型农业,对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模式有租赁制经营、股份制经营、合作制经营、倒包制经营、集体经营、产业化经营等。  相似文献   

13.
论ICT对农业的改造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2):119-121
通过阐述如何推进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为“三农”提供有效服务,如何推进应用ICT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等问题,探索了ICT服务于农业、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些对策,对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政府的政策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提供产权保障、管理和保护资源与环境、稳定农产品市场。指出了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定位:制定一系列宏观管理规划,引导、规范农业产业化运行;充分发挥"经济总管"的综合协调作用;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应排除体制障碍,逐步转换政府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规划、调控、服务和监督上来,由单纯管理型转变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适当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促进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剑  吕慧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1-4743
简析了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休闲农业、苏北地区几个相关概念的内涵,指出休闲农业对苏北地区发展所产生的效益主要在于:推动苏北地区农村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开发苏北地区农业生态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移苏北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总结了苏北地区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所具备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市场条件。在此基础上,就加快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思路对策,强调政府应给予政策、财政支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新休闲农业发展理念与经营组织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品牌宣传;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组织管理,拓展公共服务;改革农村金融信贷体系,制定休闲农业保险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学农技推广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并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结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任务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需求进行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的探索,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大学农技推广模式的内涵,基于对...  相似文献   

17.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8.
顺德农业数字电视频道系统,包括农业政务、科技、市场信息的文本、图片、流媒体视频信息点播,通过手机与电视双向互动的农业供求即时通.该系统具有信息到户、操作便利、随时查看、随意选择、更新迅速、双向互动的先进性,易于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基层推广普及.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文章还介绍了目前基层农村的农业信息服务现状、缺陷,也介绍了推广新系统将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天津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天津市农业信息化未来几年主要研究内容:天津市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农产品安全监测系统;农村远程教育和咨询服务系统;涉农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邹丹  李国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79-3780,3783
探讨了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及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老工业基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可以选择的6个模式,即绿色农业模式、生态环保模式、农村工业向城镇集中模式、盘山模式、循环型畜牧业模式、"大农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