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颡隶属于淡水温水性鱼类,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20世纪末我国将黄颡作为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进行推广,许多学者在黄颡人工繁殖和成鱼养殖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突破了黄颡人工繁殖的难题,实现了黄颡全价人工饲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校辉 《水产养殖》2009,30(9):17-18
黄颡鱼俗称黄蜡丁、昂弓、昂刺、黄姑子等,隶属鲇形目,鳞科,黄颡鱼属,是常见的底栖性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黄颡鱼的人工繁育及成鱼养殖,经过近10年的攻关、研究,目前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笔者自2000年开始进行黄颡鱼的苗种繁育和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现根据研究、推广和生产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将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养殖发展迅速,成为近年来重要的名特优养殖品种。特别是浙江省湖州市,自从2001年苗种人工繁殖突破后逐步发展,到2015年全市养殖面积达到7.5万亩,养殖产量51148吨,占浙江省总产量的91.1%,全国的14.4%,成为我国黄颡鱼养殖的主要产区。近年来,全雄和杂交黄颡鱼的成功开发,使得黄颡鱼养殖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了对比分析不同品种的池塘养殖效益,我们在2016年对3个品种的黄颡鱼成鱼养殖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2005,30(8):41-42
5 成鱼养殖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是指将2cm以上的鱼种养成100g以上的商品鱼的过程。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有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近两年来,由于黄颡鱼价格坚挺,已有不少人开始了黄颡鱼池塘主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管理得当.池塘主养可以达到200~300kg/667m^2的产量:网箱养殖的产量可达25kg/m^2。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也是一种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要养好黄颡鱼,首先要抓好黄颡鱼的病虫害防治,其次要提高黄颡鱼的养殖批次。  相似文献   

6.
杨帆 《当代水产》2021,46(1):44-45
近几年来,以加州鲈、黄颡鱼、鳜鱼为代表的特种鱼产业异军突起,随着饲料技术、养殖模式等的屡屡创新,一跃成为广受消费者喜爱的名特优品种.据悉,湖北黄颡鱼市场,为全国养殖规模最大的区域,同时加州鲈养殖也在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特种鱼养殖大军.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成鱼池塘主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养殖,探索黄颡鱼池塘养殖的放养密度、驯食、饲料投放、日常管理等养殖技术,从而为开展黄颡鱼的规模化池塘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在其他水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我县的实际情况及外地的生产经验,对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主养鱼产量指标在150千克/亩以上时,须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机械设备。养殖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大小均可,面积一般在3~5亩或10亩以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养殖经验,总结了黄颡鱼不同养殖模式下成鱼养殖技术,对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汪政  钱敏 《科学养鱼》2015,(2):40-41
<正>从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黄冈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根据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特点和生活习性,对黄颡鱼"全雄1号"进行了成鱼高效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实现了该品种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具有饵料利用率高、饵料系数低、药物使用少、病害发生率低、单位产量高、商品鱼规格齐和价格高等优势,从而为该品种在池塘养殖中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的高效养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颡鱼俗称黄嘎、黄姑子等,隶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由于其肉质可口、营养丰富,是我国广大消费者喜食的名优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年来我国许多水产科研和生产单位进行了黄颡鱼人工养殖和繁殖技术研究,在黄颡鱼苗种繁育、成鱼养殖、饲料研制开发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通过黄颡鱼养殖技术的推广,江苏省黄颡鱼养殖发展迅速,黄  相似文献   

12.
《内陆水产》2005,30(9):26-27
6鱼病防治 黄颡鱼的鱼病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由于黄颡鱼人工养殖放养密度增加,在鱼种和成鱼养殖中,已发现了一系列的流行疾病,因此,必须加强鱼病预防。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也称嘎牙子,它肉嫩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市场上销售的黄颡鱼主要产自江河、湖泊、泡沼等自然水域,但近些年来由于自然水域捕捞强度过大和水质污染等原因,黄颡鱼资源量日益减少,造成黄颡鱼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每公斤售价30—50元,这给黄颡鱼人工养殖带来了机遇。从目前情况看,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刚刚起步,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其潜力巨大,黄颡鱼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高效名优鱼类品种。 黄颡鱼在黑龙江省的养殖周期一般为三年,第一年进行鱼苗培育,第二年进行鱼种培育,第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脆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底栖鱼类。尽管其个体较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近年来黄颡鱼卅口的拉动和国内消费市场的日益激增,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已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杂交黄颡鱼是优质的养殖新品种,深受养殖户青睐,但由于该品种体小嫩弱、发病率高、成活率低,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2018年~2020年对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通过分级养殖、池塘轮养和分批上市等措施,夏花成活率达70.8%,成鱼成活率达81.4%,亩均杂交黄颡鱼产量最高达2723.4 kg.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河北省黄颡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水平.促进黄颡鱼产业发展.2009年4月10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石家庄举办了黄颡鱼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大连水产学院赵兴文教授为学员们讲授了我国黄颡鱼养殖现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的生物学及繁殖和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l)又称嘎牙子,隶属鲶形目,鲍科,黄颡鱼属。一、黄颡鱼的养殖现状和发展趋势黄颡鱼是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常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目前,市场销售的黄颡鱼主要产自江河、湖泊、泡沼等自然水域,但近些年来随着自然水域捕捞强度过大和水质污染,黄颡鱼资源量日趋减少,造成黄颡鱼市场供不应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近几年,湖北、湖南、江苏等南方省份开展了黄颡鱼人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是近年来兴起较大规模池塘养殖的优质品种,养殖技术日趋完善,管理容易,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调整养殖结构、增加收入的好路子。一、池塘条件养殖黄颡鱼池塘环境条件与养殖  相似文献   

19.
孔雀鱼的友好邻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王卫民[1]报道了黄颡鱼规模人工繁殖后,南北各地关于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报道相继涌现[2~6]],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开始走向生产,其中尤以张国强等[4]繁殖工作较详细,以后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得以普遍展开[7、8].我们也曾连年进行了大规模繁殖及苗种培育生产,综合上述文献及自身工作,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名特优养殖,我场于2011年5月16日在成都黄颡鱼繁育场率先引进黄颡鱼水花60万尾,经过3个月的养殖,成活率50%,现规格已达400尾/千克,长势良好。现将具体的操作技术做一介绍,供水产同仁参考。1.鱼池的清理与准备鱼池面积900米2,5月6日清池,曝晒2天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