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吉伟  李小龙 《鲑鳟渔业》2011,(4):12-15,36
茴鱼是我国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分别对黑龙江茴鱼的野生群体及养殖群体肝、肾、肌肉组织中免疫相关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力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群体三种组织中AKP活力均表现为:肾脏〉肝脏〉肌肉;ACP活力均表现为:肾脏〉肌肉〉肝脏;而CAT活力表现为:肝脏〉肾脏〉肌肉。同时,肾脏及肌肉组织中,ACP活力野生群体明显高于养殖群体相应组织,而在肝脏中,则表现为养殖群体较高;CAT活力与AKP活力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养殖群体肝脏及肾脏组织中,CAT活力明显高于野生群体相应组织,而在肌肉中,则表现为野生群体较高。了解和掌握养殖群体及野生群体茴鱼不同组织各种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变化趋势,对完善并推广茴鱼全人工繁育、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口服不同剂量的A3α肽聚糖(A3α-PG)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体表粘液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活力的影响.饲料中A3α-PG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5%,0.10%,0.20%,0.40%,0.80%和1.60% (质量比),饲喂天数为40 d.结果表明,饲料中未添加A3α-PG时,牙鲆体表粘液、肾脏、肝脏和肌肉中SOD、ACP及AKP活性各异,其中SOD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粘液、肝脏、肌肉、肾脏;ACP活性大小依次为肝脏、肾脏、肌肉、粘液;AKP活性大小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粘液中则检测不到AKP.饲料中添加A3α-PG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织中SOD活性变化不大,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ACP活性,肌肉与粘液中未见显著提高;而在肝脏中0.05%和0.40%(质量比)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其ACP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在肾脏中,0.20%(质量比)剂量组使其ACP活力得以显著提高(P<0.05).AKP活性呈现不同组织变化趋势各异,肌肉中没有明显提高,而在肾脏与肝脏中,除两个低剂量组(0.05%和0.10%) (质量比) 未能使AKP活力得以显著提高外,其他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 (P<0.05或P<0.0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A3α-PG作为一种天然免疫多糖,能对牙鲆体内氧化酶和水解酶系统产生积极地调理作用,使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得到改善与提高,可作为免疫增强剂使用,建议其适宜添加量为0.20%~0.40% (质量比).  相似文献   

3.
郑迪  王倩  王磊  施兆鸿  彭士明 《海洋渔业》2021,43(2):201-208
为研究肠道气泡堆积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组织抗氧化能力及溶菌酶活力的影响,采集了15尾肠道气泡堆积的银鲳为病鱼组,15尾健康银鲳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各组样品的肝脏、肾脏、肌肉和鳃组织,并对这4种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丙二醛含量、总抗氧化能力以及两种组织(鳃和肾脏)溶菌酶活力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病鱼组肝脏、鳃和肾脏的总抗氧化能力都有下降,其中肝脏和肾脏显著下降(P<0.05);而肌肉中总抗氧化能力病鱼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肝脏和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高于病鱼组(P<0.05);丙二醛含量对照组肝脏和肌肉中显著低于病鱼组(P<0.05),但鳃和肾脏显著高于病鱼组(P<0.05);溶菌酶活力病鱼组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肾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肠道气泡堆积对银鲳组织抗氧化能力及其溶菌酶活力影响较大,导致肝脏与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降低,鳃溶菌酶活力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卵形鲳鲹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分布及其低温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在不同器官和肌肉中的活性;将样品分别置于4℃、-20℃和-80℃下保存3 d、7 d、15 d和30 d,研究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样品中AKP和AC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卵形鲳鲹胃中未检测到AKP活性,其他器官中均检测到AKP活性,AKP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后肠〉幽门盲囊〉肾〉中肠〉肝〉前肠〉心〉肌肉;ACP在卵形鲳鲹体内分布较广,所测器官中均有ACP活性,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肌肉〉后肠〉中肠〉幽门盲囊〉肾〉心〉前肠〉胃。低温保存试验结果表明,AKP和ACP在4℃和-20℃下保存,时间越长,活力越低;在-80℃下保存,AKP和ACP活力在30 d内基本稳定,只有幽门盲囊的AKP和ACP在长时间保存后活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盐度对点篮子鱼的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容积为500 L的圆锥形塑料缸中分别用对照(自然海水)、配制的盐度为20、10、5的海水和淡水(地下水)养殖点篮子鱼[(67.76?26.12) g],研究了不同盐度对点篮子鱼存活、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淡水组第9天出现死亡,至第27天时死亡率达100%,其余各组未出现异常,死亡率为0%。各盐度组鱼的特定生长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盐度10组鱼体重显著高于盐度20和盐度5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盐度5组全长显著低于其余各盐度组。驯化40 d后,对各组鱼鳃、肝脏、肾脏和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除盐度5组外,盐度10、20组点篮子鱼鳃、肝脏、肾脏、肌肉中SOD、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在驯化40 d后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盐度5组中鱼鳃的SOD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显著高于盐度10和盐度20组,肝脏、肌肉和肾脏中SOD、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点篮子鱼不同组织中SOD和CAT酶活力在不同盐度下均以肝脏中最高,肾脏和鳃次之,肌肉中最低;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以肝脏中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织中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P<0.01),肌肉次之,肾脏和鳃最低;羟自由基活力以肾脏中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织中羟自由基活力(P<0.05);鳃次之,肝脏和肌肉中最低,结果表明盐度能影响抗氧化酶活力大小,但并未影响鱼体内酶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水温14~16℃下,将初始体质量为(5.0±1.0)g的大菱鲆养殖在40L水体的水族箱中,研究在不同Mn(Ⅱ)质量浓度(0.04、0.08、0.16、0.32、0.64、1.28、2.56、5.12、10.24mg/L)下大菱鲆的生长及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当水体中Mn(Ⅱ)质量浓度低于2.56mg/L时,鱼的生长较快,其中Mn(Ⅱ)质量浓度为0.64mg/L时生长最快;当Mn(Ⅱ)质量浓度低于0.64mg/L时,大菱鲆肝脏的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Mn(Ⅱ)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Mn(Ⅱ)质量浓度超过0.64mg/L时,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急剧下降;0.64mg/L组的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均较高,随着Mn(Ⅱ)质量浓度增加,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先增后减;据剂量效应推测,0.64mg/L为Mn(Ⅱ)表现出毒性作用的临界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7.
哲罗鱼不同组织SOD、CAT、ACP和AKP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龄、2龄及3龄哲罗鱼肝脏、血液、鳃及肌肉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这4种酶存在,但不同组织表现出活性有所差异,AKP活性水平表现为鳃肝脏肌肉血浆,ACP在各组织中的活性为鳃肝脏血浆肌肉,CAT和SOD均在肝脏中表现为最高活性,实验发现各实验组不同组织中这4种酶的活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患诺卡氏菌病的大黄鱼几种主要组织的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患病大黄鱼淀粉酶活力在心、脾中无明显变化,在肾、肝和鳃中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溶菌酶活力在心、肾、肝、鳃中极显著升高(P<0.01),而在脾脏中极显著下降(P<0.01);碱性磷酸酶活力在心、脾、肝、鳃中明显升高,在肾脏中极显著下降(P<0.01);酸性磷酸酶活力在心、脾中较高,肾、肝中偏低,鳃中无明显变化;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在肾脏中均极显著升高,肝脏中均极显著降低(P<0.01),而在心、脾、鳃组织中均无明显变化(P>0.05);丙二醛在肾脏和肝脏中含量均有升高,在心、脾、鳃中无明显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在肝和鳃中极显著下降(P<0.01),在心、脾、肾中无明显变化;过氧化氢酶活力在心和肾中显著降低,在脾脏中极显著升高(P<0.01),而在肝脏和鳃中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大黄鱼对诺卡氏菌侵染有明显的应激反应,且病原菌对病鱼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盐度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在淡水、3、6、9、12的盐度梯度下养殖体长为(6.24±0.39) cm、体质量为(5.42±0.58) g的大口黑鲈幼鱼49 d,统计其存活、生长及摄食情况,测定各盐度下大口黑鲈幼鱼肌肉组织的营养成分和大口黑鲈幼鱼肝脏、肾脏、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结果显示:(1)各盐度组大口黑鲈幼鱼成活率均为100%;体长、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随盐度的升高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饵料系数则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2)盐度对大口黑鲈幼鱼水分、粗蛋白和灰分的影响不显著;粗脂肪含量差异明显,且盐度越高粗脂肪含量越低。随着盐度的升高,肌肉中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3)肝脏中SOD活性随盐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肾脏中SOD活性随盐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盐度12组幼鱼肝脏中的CAT显著高于其他盐度组,肾脏和鳃组织中CAT活性很低。大口黑鲈在盐度12以下的水环境中可以存活生长,在盐度6以...  相似文献   

10.
<正> 碱性磷酸酶(AKP)主要来自骨的成骨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在骨、肝脏、肠粘膜等组织中含量丰富。在医学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增高,是肝、胆疾病和骨病的临床检验指标。在人和哺乳类,日本已有关砷、锡可使肝脏和肠粘膜AKP活力降低的报道。本文报道“901”和“902”两种工  相似文献   

11.
向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投喂中国对虾7d,分析不同时间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及鳃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诺氟沙星可以显著抑制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P<0.05),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该浓度组肌肉和鳃CAT及LSZ活力整体高于对照组,而AKP和ACP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 mg/kg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抑制作用,该组肌肉和鳃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LSZ活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鳃LSZ活力则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向饲料中添加60 mg/kg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鳃SOD、CAT、LSZ活力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而对AKP和ACP活性则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A3α-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养成期对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设立了连续投喂、间隔投喂和浸浴共6个实验组。连续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0.05%和0.1%;间隔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为0.05%;浸浴组的给予方式为50mg/ml,3h/次/15d。分别在30、60和90d时,测定对虾体内及血浆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另外,在60d和90d时,测定对虾血细胞内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结果表明,30d时,PG浸浴组、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各PG作用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及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KP活性较对照组增长显著(P<0.05);60d时,除间隔投喂组外,各组的AC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而各实验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05%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除浸浴组外,各组血细胞内PO活性均有提高;90d时,浸浴组和间隔组的ACP和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间隔投喂组的AKP活性增长显著(P<0.05);间隔投喂组的血细胞内PO活性较对照组有增长。实验证明,PG能激活对虾的免疫力,并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对虾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用副溶血弧菌悬液和生理盐水(对照)注射感染日本蟳,研究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注射副溶血性弧菌悬液组12、24、48 h后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48 h达到最高;122、4 h CAT活性增加明显,24 h达最高;AKP活性5、12、24 h均有增加,高于对照组,24 h最高;ACP活性12 h开始上升,24 h达最高。在人工感染副溶血性弧菌48 h内,日本蟳体内的免疫因子发生明显的变化,血清中SOD、ACP、AKP、CAT活性在不同时间段均有显著升高趋势,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进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悬液和生理盐水(对照)注射感染,研究其血清免疫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注射鳗弧菌悬液组SOD活性12、24、48h均高于对照组,48h达到最高;CAT活性12、24h增加非常明显,12h达最高;AKP活性5、12、24h都有增加,均高于对照,24h最高;ACP活性12h开始上升,24h达最高。在人工感染鳗弧菌48h内,日本蟳体内的免疫因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血清中SOD、ACP、AKP、CAT活性在不同时间段均有显著升高趋势,高于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蟹草共生系统对主要养殖水质因子及河蟹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蟹草共生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几种不同沉水植物搭配模式对河蟹养殖池水质改善效果及对河蟹性腺、肌肉,肝脏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蟹草共生系统较常规养殖有显著改善养殖水体的效果,其中种植多品种沉水植物搭配对蟹池水体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钾盐指数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种植单一品种沉水植物。SOD、CAT、T-AOC、AKP、ACP、UL及Na+/K+-ATPase在3个种草蟹池河蟹的性腺中活性最高,Ca2+/Mg2+-ATPase在伊乐藻+黄丝草及复合草组河蟹的肌肉中活性最高,在伊乐藻组河蟹的性腺中活性最高,各河蟹免疫因子活性在不同养殖河蟹不同组织存在一定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光唇鱼不同组织的同工酶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平板电泳,研究了光唇鱼的肝脏、脾脏、心脏、肾脏、脑、鳃耙、眼睛、背鳍和肌肉9种组织器官中10种同工酶,分析了其酶谱表型。结果表明,除了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只显示微弱且不稳定的区带外,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苹果酸酶、醇脱氢酶、过氧化物酶、酯酶和淀粉酶均显示出清晰稳定的酶谱。这些酶的表型、分布和活性上均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与各组织的生理功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虾夷扇贝胚胎及早期幼虫内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从卵细胞到D型面盘幼虫各个时期ACP和AKP都呈阳性;卵细胞中ACP阳性颗粒比较均匀地分散在细胞内,受精卵中央着色较浅;卵裂期个体较大的分裂球内阳性颗粒较多,16细胞期到囊胚期的细胞近核区域着色深;面盘幼虫可见ACP集中在内脏团和外套膜区域。卵细胞中AKP阳性颗粒主要存在于细胞中央及细胞膜附近,卵裂期、囊胚、原肠胚和担轮幼虫各个发育时期都可观察到细胞膜附近着色较深,面盘幼虫AKP活性集中在外套膜边缘和内脏团。  相似文献   

18.
赵宇曦  刘兴国  周润锋  刘子秋 《水产学报》2023,47(7):079607-1-079607-11
使用光强控制法,探究了光照强度1-8W/m2范围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生理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光强3-6W/m2黄颡鱼的增重率(8.33-11.78%)、特定增长率(0.53-0.74%)最高,饵料系数最低(6.42-9.17),黄颡鱼体内的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升高(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P<0.01),抗氧化、免疫性能受到抑制,因光照影响黄颡鱼的生长和消化性能,不同光强条件下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溶氧等水质指标出现差异。本研究为黄颡鱼高效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