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3月~7月在毛木耳油疤病高发期,对江苏丰县华山镇、师寨镇,江苏沛县鹿楼镇,山东鱼台王鲁镇4个有代表性的重点栽培区毛木耳油疤病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病主要发生在毛木耳发菌期、耳袋划口期和第1潮耳形成、采收时期。其中,发菌期油疤病的发生主要与培养基灭菌不彻底、菌种带菌、接菌环境灭菌不彻底和破袋等4个因素有关;耳袋划口期和第1潮耳形成期油疤病的发生主要与环境病原菌状况、耳棚内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状况和耳袋虫害危害程度等有关。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毛木耳油疤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点与面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毛木耳菌包油疤病的发生条件。结果为,选择好菌包摆袋,耳棚内虫少病轻;菌包晒袋重,油疤病发病率高;耳棚内吊黄板,油疤病发病率降低;随耳片陆续采收,油疤病日趋严重。分析油疤病发生原因为,忽视菇蚊的早期防控,秋冬季不晒棚,栽培环境不清洁,菌包混合摆放,防治措施不到位。提出防控措施有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培育优质菌包,施行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等。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7,(6)
<正>毛木耳是高温型食用菌,是我国主要栽培食用菌品种之一。在栽培毛木耳过程中,发菌期常出现播种后菌种不萌发、不吃料或生长缓慢以及各种杂菌侵染;出耳期会有流耳、孢子粉病、畸形耳等各种病害,尤其是在老场地栽培,病害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木耳的栽培成功率、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笔者针对栽培毛木耳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病害,进行了系列综合研究、总结,基本掌握了栽培毛木耳常见  相似文献   

4.
对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代料栽培的季节安排、品种选用、基质配方、菌袋生产、耳棚搭建、出耳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生产成本增加、油疤病危害等产业问题,提出今后毛木耳代料栽培的研发工作应聚焦于选育区域化专用品种、创新本土化基质配制、研发轻简化设施技术、数量化环境参数调控和制定标准化规程等方向。  相似文献   

5.
蘑菇疣孢霉病国外多称湿泡病,其病原菌为疣孢霉,主要危害蘑菇、平菇等子实体。危害蘑菇的种是有害疣孢霉寄生引起的。该菌近年来在许多蘑菇主产区迅速蔓延扩散,危害逐年加重,是目前蘑菇栽培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成为制约蘑菇生产发  相似文献   

6.
孙婕  肖扬  边银丙 《中国食用菌》2011,30(4):66-66,68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栽培场所连年种植,以及人为环境污染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食用菌病害发生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产量的严重下降,影响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产品质量安全面临威胁,极可能严重影响产业发展。2009年至2010年,对湖北、河南、四川、河北等地平菇、毛木耳严重发生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县水田面积20多万亩,为了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及稻草的综合利用,我们将稻草粉碎加工做主料用来栽培毛木耳,并套入稻田进行出耳管理。我县早稻田中后期的温、光、湿、氧很适合中高温型毛木耳的生长发育,这是室内外搭棚或利用旱地高秆作物间作栽培所无法比拟的,它省工、省本,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菌种与水稻品种的选择 菌种选用三明真菌研究所生产的毛木耳781品种。水稻选用生育期较长,  相似文献   

8.
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发生多种病害.番茄果实上的病斑是很多病害特有的症状,识别这些症状有利于准确判断病害种类并及早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9.
毛木耳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晶 《食用菌》2010,32(4):59-59
为了提高毛木耳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满足市场对毛木耳的需求,实现毛木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毛木耳的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汪彩云  李勇 《食药用菌》2012,(2):112-113
江苏省丰县栽培毛木耳已有15年历史。毛木耳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包括大棚内开放式接种,棚内发菌,大棚夹袋栽培,拌料机的研制等技术,以及大棚内自动喷水设施的应用,毛木耳制袋过程中拌料机、装袋机的推广应用,伴以贷款扶持政策等,对丰县毛木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丰县毛木耳的栽培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2011年全县毛木耳栽培量为3亿袋。丰县毛木耳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丰县"中国毛木耳之乡"。丰县毛木耳栽培设施以自建大棚为  相似文献   

11.
毛木耳的代料栽培,原料来源广,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为使毛木耳能周年生产,笔者根据多年来对毛木耳的试验和生产实践,并结合我区的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汤惠杰 《食用菌》1993,15(1):31-31
上海地区毛木耳栽培是以袋栽为主,袋栽毛木耳由于受耳房通气、光照条件限制,排袋密度的大小就成为影响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排列过疏影响耳房利用率;排列过密影响出耳的质量和产量。本试验在原有栽培密度基础上,通过对耳房内袋栽毛木耳同一床位不同密度的有关项目测定,确立栽培最佳密度。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番茄生理性病害田间简易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生理性病害是指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或栽培管理不当,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生长现象。番茄生理性病害在番茄栽培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并且往往能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因此,及时识别和防治番茄生理性病害是促进番茄生产,提高菜农收益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与试验,将番茄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的田间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渭北苹果树受腐烂病危害后,常造成骨干枝处树皮腐烂形成病疤,阻碍树体养分的输送。轻者使果实品质下降,效益低下,重者整株死亡。为了有效防治苹果园腐烂病害的发生危害,现就渭北苹果树腐烂病害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玉华 《中国食用菌》1992,11(1):21-21,20
近年来,蘑菇疣孢霉病在许多蘑菇主产区迅速地蔓延扩散,危害逐年加重。该病是对蘑菇为害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成为制约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根据国内外有关报道,结合本地的生产实践,对蘑菇疣孢霉病的防治作以下概述,以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一)病原:蘑菇疣孢霉病国外多称湿泡病(Wet bubble),闽东地区菇农大都称之菇包病,是由半知菌类蕈疣孢霉(Mycogone pernicosa Magnus)寄生引起的。该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菌丝灰白色,疏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褐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有害疣孢霉引起的双孢蘑菇褐腐病是八十年代末开始在上海蔓延的重要真菌病害,菇房一旦发病,产量大幅度下降,其初侵染源是蘑菇覆土。掌握适宜的栽培季节,避免过早播种和覆土;7 ̄8月份曝晒覆土;覆土前一周用化学纯36% ̄38%甲醛熏土;结合蘑菇调水,施用混灭剂、特克多、多丰农、施保功、多菌灵以及甲基托布津等化学药剂,能有效控制病害,及时摘除病菇、防止孢子飞散、避免或减少蘑菇被再次侵染及采用抗病品种,能防止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纯桑枝栽培毛木耳的技术规程,包括耳场选择、菇房要求、生产条件、栽培季节、栽培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苹果轮纹烂果病的发生及防治赵忠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南京210014)苹果轮纹烂果病又称疣皮病、疣皮性粗皮病、轮纹褐腐病等,俗名烂果病、水烂,是黄河故道地区及其以南地区的重要病害,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浙江、上海、江西、四川、云南等地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9.
罗仰奋  林丛发 《食用菌》2000,22(6):39-40
闽东地区食用菌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闽东的支柱产业。主栽品种有蘑菇、香菇、银耳,近年来又新开发了草菇、姬松茸、灵芝等。由于这几年人工栽培食用菌种类增多,面积增大,病虫为害也日益增多。为此,我们从1990年开始对该区食用菌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现简介如下:1 主要病害11 双孢蘑菇病害111 蘑菇疣孢霉病 病原:菌盖疣孢霉菌MycogoneperniciosaMagn,俗称湿泡病。症状:幼菇受病菌侵染后不能进一步分化菌柄和菌盖,变成不规则的块状组织,表面有白色绒…  相似文献   

20.
西瓜生理性病害是指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或栽培不当,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生长现象,在栽培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并且能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特别是秋季西瓜,可供应“中秋”、“国庆”双节市场,价格高,效益佳,近年来得到了一定发展,为农业增效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