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石蜡连续切片及神经细胞染色技术,对貉延髓网状结构和中缝区神经核团的形态及细胞构筑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到上述区域核团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特征。  相似文献   

2.
非洲鸵鸟延髓5个神经核的细胞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鸵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核团的形态结构与细胞构筑,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对10羽非洲鸵鸟脑干的延髓进行了研究,并与北京鸭等家禽的相关结构进行了比较。在光镜下观察分析了分布于延髓内的迷走神经运动背核、舌下神经核、孤束核、疑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形态及其细胞构筑。结果表明:(1)非洲鸵鸟延髓内神经核团的分布与北京鸭的大体相似;(2)神经核团内的神经元胞体普遍比北京鸭同名核团的细胞体大;(3)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和疑核特别发达;(4)孤束核吻侧部不发达。  相似文献   

3.
采用火棉胶包埋,Nissl(克紫)、Luxol固蓝——克紫、Weil氏染色方法,对9例成年北京鸭外展神经核、外展神经副核和面神经核的形态、位置和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计算和测量其中5例北京鸭三核团的长度和核团内细胞脑体的直径。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如下:外展神经核长约1.16±0.17mm;外展神经副核长约0.80±0.06mm;面神经核长约0.96±0.07mm。外展神经核由中、小细胞构成,中型细胞占74.4%,小细胞占25.6%;外展神经副核由中、小细胞构成,中型细胞占26.8%,小细胞占73.2%;面神经核由大、中、小细胞构成,大细胞占15.6%,中型细胞占80.4%,小细胞占4.0%。结合禽类和哺乳类的有关文献,对北京鸭脑的上述核团的形态、位置和亚核划分与其它禽类和哺乳动物的相应核团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利用10只北京鸭脑制成的连续切片,经Nissl,Luxol固兰-克紫法染色,光镜观察中脑丘及其内部的神经核团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结果表明:北京鸭的中脑丘分为13个小层次,总体划成5个大层;峡核由大细胞部和小细胞部构成,且小细胞部的细胞组成有很大差异;半圆丘结构及半月状核与其它禽类相似。  相似文献   

5.
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下丘脑细胞构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水牛下丘脑参与生殖生理功能调节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石蜡切片NISSL染色,采用DMRXAQ550JMS型显微镜及其图象分析系统扫描水牛下丘脑切片。以LEICQWIN图象分析软件对细胞数密度、胞体平均面积、胞体周长、各型细胞的出现率进行研究。[结果]比较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下丘脑细胞构筑,结果显示,2种水牛下丘脑细胞大小差异较大,巨型、大型、中型、小型细胞在各个核团均有出现,且各自的比例也有明显不同;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下丘脑内侧部9个核团的神经纤维分布相似,各型细胞的出现率不同;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相比,在9个主要核团的细胞构筑均有明显差别。[结论]2种不同类型水牛下丘脑细胞存在较大差异,其参与调节2种类型水牛的不同生理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催产素(OT)在同一细胞有无共存的现象,实验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对GnRH与OT免疫反应物在妊娠周期奶山羊下丘脑的分布进行双重酶标记研究。结果显示,在室旁核、视上核、视前交叉上核、弓状核、下丘脑外侧区、乳头体内侧核、乳头体后核等18个核团(区)有GnRH-OT双标记免疫反应阳性细胞。阳性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卵圆形、多角形;有的阳性细胞突起明显。根据细胞中阳性物质的多少和核团中阳性细胞数量,可分为强阳性、中等阳性、弱阳性核团。GnRH与OT在上述核团的某些细胞的共存现象为GnRH与OT在功能上的相互调节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北京鸭中脑顶盖前区内神经核团的形态与细胞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0只北京鸭脑制成的连续切片,经Nissl法染色,光镜观察分布于中脑顶盖前区内的中脑豆状核,顶盖前核、螺旋外侧核,螺旋内侧核和后连合核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结果表明:1.北京鸭的中脑豆状核主要位于中脑,由致密度和分散部组成,细胞为中等大小;2.北京鸭的螺旋外侧核与螺旋内侧核分界不明显。3.北京鸭后连合核与鸡的后连合背核相当,但位置有些差异;4.北京鸭的顶盖前核与其他禽类的相同。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利用Nissl氏、Weil氏和Golgi—Cox氏三种染色法,在脑干连续横切面、水平切面和矢状切面上,研究了13个猪中脑中央灰质的形态和构筑。结果表明,猪的中脑中央灰质可根据细胞的形态、体积、细胞的密度及纤维分布的方式等因素,分为五个亚核。内侧亚核围绕在中脑导水管的周围,细胞体积小、密度低,有髓神经纤维的含量极少;背侧亚核居内侧亚核的背侧,以分布有多量的颗粒细胞为特征,有髓神经纤维多呈网格状排列;外侧亚核居中脑中央灰质的背外侧区,细胞大小不匀,但密度较高,有髓神经纤维的排列内侧呈环行,外侧呈辐射状;腹侧亚核居中脑中央灰质的腹侧区,小细胞的含量较多,有髓神经纤维呈密集的网格状分布;背外侧缘亚核居中脑中央灰质嘴侧二分之一的背外侧角内,呈一细的纵行的细胞柱,特点是细胞体积较大,且较均匀,细胞密集(29 100个/mm~3),在Golgi—Cox氏法染色的切片上,细胞呈多极形、三角形和锥形,而无其它亚核中占多数的梭形细胞,由于此亚核无文献记载,故暂按其位置命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 in re leas ing horm one,G nRH)在青年奶山羊下丘脑的表达特点,采用灵敏度较高的免疫组化SP法研究了G nRH神经元在6~8月龄青年奶山羊下丘脑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分泌G nRH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视上核、下丘脑前核、室旁核和弓状核,其次是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交叉上核、下丘脑外侧区、视上弥散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及乳头体各核团,前连合核、终纹床核、穹窿周核、环核、视前交叉上核和背内侧核分布较少。G nRH阳性神经元的形态有圆形、三角形、卵圆形、梭形、多角形、不规则形,有些阳性神经元还具有明显的突起;圆形和三角形细胞直径为7~27μm,卵圆形和梭形细胞短轴和长轴分别为7~21和10~48μm;G nRH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弓状核、乳头体后核、乳头体内侧核等核团,在正中隆起和第三脑室室周也可见中等数量的阳性纤维。结果提示,G nRH神经元在青年奶山羊下丘脑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0.
用Nissl氏法、Weil氏法和Golgi—Cox氏法染色的猪脑干额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连续切片研究了猪中脑中央灰质(CG)的形态和构筑。猪CG根据细胞的形态、大小、密度及神经纤维的走向可分为四部和一个核:①内侧部,包围中脑水管,②背侧部,位于内侧部的背侧;③腹侧部,位于内侧部的腹侧;④外侧部,在背侧部和腹侧部之间,位于内侧部的外侧;⑤背外侧缘核,呈楔形嵌于外侧部的背外侧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发情期奶山羊下丘脑中的表达特点,采用超敏的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研究GnRH免疫反应神经元在发情期山羊下丘脑中的分布。结果显示,GnR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视上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交叉上核、丘脑外侧区、室旁核后部、弓状核、腹外侧核、结节乳头体核、乳头体内侧核、乳头体外侧核等核团。阳性细胞的形态有圆形、三角形、卵圆形、梭形、多角形、不规则形,有些阳性细胞还具有明显的突起。圆形和三角形细胞直径的大小为5~35μm,卵圆形和梭形细胞短轴和长轴大小分别为5~27μm、15~58μm。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还分布于部分纤维束中,如视束、正中中隆起等。根据细胞中阳性反应的强弱可分为强阳性,如交叉上核;中等阳性,如乳头体内侧核;弱阳性,如前穹窿周核。上述研究结果表明,GnRH在成年奶山羊下丘脑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2.
用火棉胶包埋,Nissl,Luxol固蓝-克紫和Weil氏染色方法,对成年北京鸭的前庭核和耳蜗核各亚核的位置,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测量和计算出前庭核和耳蜗核各亚核的长度,细胞胞体的直径,并按胞体直径大小将细胞分型,统计出各亚核不同类型细胞所有占百比,结果如下:前庭核各亚核的长度分别是前庭背内侧核(2.75±0.12)mm,前庭降核(2.03±0.15)mm,前庭腹外侧核(1.77±0.18)mm前  相似文献   

13.
利用10只北京鸭脑制成连续切片,经Nissl法染色,光镜观察分布于中脑内D-K核、Cajal氏中介核、脚间核、三叉神经中脑核、环核及中继核群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结果表明:1,环核位圩内侧纵束的内侧;2、结合臂交叉核位于中央上核的前方;3.中脑线形核与尾侧线形核相连;4.D-K核、Cajal氏中介核、脚间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与其它禽类的同名结构相近似。  相似文献   

14.
IFN-γ在怀孕早期山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γ-干扰素(in terferon-,γIFN-γ)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 lam ic-p itu itary-gonada lax is,HPG轴)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IFN-γ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怀孕早期山羊HPG轴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IFN-γ分布于乳头体内侧核、视前内侧核、下丘脑前区、腹内侧核、连接核、室旁核、视上核等20个核团中,各部分核团细胞着色程度深浅不一;在视上核、室旁核分泌部、乳头体内侧核等有大量的阳性神经纤维;同时在室周核、视前外侧核、视前内侧核等13个核团中散布有一些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阳性神经细胞交错共存;腺垂体中腺细胞和神经垂体中神经纤维均有IFN-γ表达;卵泡和黄体中也有IFN-γ存在。表明IFN-γ与动物的神经内分泌活动关系密切,参与了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中的生殖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5.
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注射或包埋HRP(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了28例北京鸭,对中脑至脊髓的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细胞构筑和机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对侧的红核,双测的Cajal中介核、中央灰质和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即EW核)内。此外,还发现少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中缝核和双侧的中脑外侧网状结构。而在顶盖内,没有任何部位出现标记细胞。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鸭除具有红核脊髓束外,还存在着Cajal中介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EW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以及中缝核和网状结构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而不存在与哺乳类相似的顶盖脊髓束。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大颗粒优质的淡水有核珍珠,进行了游离细胞植入法在三角帆蚌(〖WTBX〗Hyriopsis cumingii〖WTBZ〗)内脏团插核育珠的研究。实验采用两种培养基(培养基1、2)进行外套膜外膜细胞的培养,对不同培养时间(2、4、6、12 h)的细胞活力进行检测,同时将处理过的珠核分别置于两组细胞悬液中共培养,6 h后采用内脏团插核手术,对500只三角帆蚌进行插核,并进行为期5个月的淡水有核珍珠生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活力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大,培养到6、12 h时,两种培养基中的细胞活力较2、4 h时均有显著提高(〖WTBX〗P〖WTBZ〗<0.05),6 h与12 h相比差异不显著(〖WTBX〗P〖WTBZ〗>0.05);细胞在两种培养基中分别培养,在培养2 h时两组间细胞活力没有显著差异(〖WTBX〗P〖WTBZ〗>0.05),而在培养4、6、12 h时培养基2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培养基1组(〖WTBX〗P〖WTBZ〗<0.05);培养基2组培养的细胞孵育珠核6 h后,贴附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分布均匀,插核5个月后,形成了包裹完整、具有光泽、沉积0.8 mm珍珠质的大型珍珠,而采用培养基1组培养的外套膜细胞进行珠核孵育而后插核,得到的素珠较多,且没有形成完整珍珠质包被的珍珠。实验表明改进后的培养基有利于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培养,从而有利于内脏团有核珍珠的培育,这为进一步开展淡水贝类细胞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为大型有核珍珠的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火棉胶包埋,Nissl,Luxol固蓝-克紫和Weil氏染色方法,对成年北京鸭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的形态,位置和细胞筑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前半部,网状结构的外侧,由内侧核,外侧核和腹侧核构成,核团长(1.33±0.07)mm,主要由大,中型细胞构成,还有少量小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方法]以中国萝卜品种山东花叶心里美为试材,研究其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细胞核分裂特征及发育途径。[结果]离体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出现2种细胞核分裂特征的差异:①进行配子体发育的不均等分裂,即分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营养核和生殖核,该类小孢子形态与正常发育中双核期的小孢子相同;②进行孢子体发育的均等分裂,即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营养核。对小孢子发育进一步进行观察发现,均等分裂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四细胞结构、多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子叶形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方法]以中国萝卜品种山东花叶心里美为试材,研究其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细胞核分裂特征及发育途径。[结果]离体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出现2种细胞核分裂特征的差异:①进行配子体发育的不均等分裂,即分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营养核和生殖核,该类小孢子形态与正常发育中双核期的小孢子相同;②进行孢子体发育的均等分裂,即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营养核。对小孢子发育进一步进行观察发现,均等分裂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4细胞结构、多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子叶形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细胞"CT"、双重荧光标记、全自动图像分析及全自动摄影等技术研究鼻咽癌细胞CNE-2Z体外增殖和凋亡时核DNA和胞质微丝的分布,获得了高质量图像,显示了不同光切面核DNA的变化、胞质微丝的分布、核与胞质微丝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胞核DNA三维空间结构,为研究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时核DNA与胞质做丝的形态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