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0.109566),来自泰国曼谷国王理工大学生物资源与技术学院采后技术系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使用乙烯微泡技术加速香蕉果实成熟的技术。香蕉是在绿熟阶段进行商业采收的,采后成熟过程对提高香蕉的适销性和获得具有所需颜色和质地的理想成熟程度是必要的。这项研究调查了乙烯微泡(C2H4-MBs)技术作为加速香蕉采后成熟的替代方法的有效性。绿熟阶段采收的香蕉采用4种处理:(1)浸在C_2H_4-MBs水溶液中10分钟;  相似文献   

2.
应用体外产气法研究香蕉茎叶的饲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3个品种香蕉茎叶的营养成分及其单宁含量,并结合体外产气法测定了香蕉茎叶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量.研究结果表明:香蕉茎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代谢能(ME)以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饲料相对值(RFV)较低,尤其是香蕉假茎,属于品质较差的粗饲料;香蕉茎叶中NDF、ADF、CP和Tannins含量共同影响产气量(GP)和IVDMD.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澳大利亚香蕉产业发展不顺,于2006年和2011年两次遭遇飓风,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国家的总体消费价格指数。目前澳大利亚香蕉产业面临更致命的威胁——巴拿马TR4(镰刀菌枯萎病,亦称巴拿马病)病害。巴拿马TR4病害是一种高传染性真菌病害,被喻为"香蕉园HIV",首次在20世纪90年代在北领地暴发,让当地的香蕉产业毁于一旦。如果现在不能控制住巴拿马TR4真菌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木薯茎叶还田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本试验选择轮作木薯年限达3年的蕉园,采取木薯茎叶100%粉碎还田措施,测定了蕉园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理化性质、香蕉长势和枯萎病发病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茎叶还田可显著降低可培养真菌数量F、枯萎病病原菌Foc的数量及总真菌的数量,增加可培养放线菌数量A、总细菌的数量B和碱解氮含量,可培养微生物的B/F、A/F值均增大;土壤的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香蕉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SPAD值均显著增大,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降低至33.9%。说明木薯茎叶还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结构的改善,且有效促进香蕉的生长、降低了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探寻更加适合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光源方案,为香蕉组培育苗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巴西蕉’香蕉组培生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6种不同的LED光质处理对香蕉组培苗的形态、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ED红蓝组合光中,红光: 蓝光 =4(4R1B)处理的香蕉组培苗较荧光灯对照处理生长更健壮、根系更发达;在4R1B的基础上添加23%的绿光(8R2B3G)后单株鲜重较单纯的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有效促进了香蕉组培苗的壮苗,且更有利于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PIabs、TR0/CS0和ETo/CS0的值,同时该处理在所有处理中香蕉组培苗的株高最高、叶面积和生物量最大。综上所述,红光:蓝光:绿光=8: 2: 3(L4处理)的光质条件下香蕉组培苗的PSⅡ光反应能力最强,生长最旺盛,最适合香蕉组培苗的生长。研究结果不仅为香蕉组培育苗提供了最佳光源配方,且将为后续降低香蕉工厂化组培育苗成本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全球香蕉产业价值360亿美元,为全世界约4亿人提供收入来源和食物。目前全球香蕉产业正遭受真菌病害威胁,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克服。香蕉枯萎病,俗称巴拿马病,其致病菌是一种新型4号热带致死菌株系TR4,它致使印尼从每年出口香蕉超过10万t到产业停滞不前,仅在苏门答腊岛就造成约1.34亿美元的年税收  相似文献   

7.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4.09.050),来自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遮幕类型对阴棚香蕉种植园作物小气候、参考蒸散量和产量的影响。大多数香蕉阴棚目前都安装透明遮幕,遮阴8%~15%。针织或梭织这两种  相似文献   

8.
<正>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了抗巴拿马病的转基因卡文迪什香蕉。巴拿马病也称香蕉枯萎病,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和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对田间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该田间试验于2012—2015年进行,试验地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方的一个商业香蕉种植园,该种植园曾受到巴拿马病TR4真菌感染。是全球首个在遭受巴拿马病TR4真菌重度侵染的  相似文献   

9.
鸡舍真菌气溶胶潜在危害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6级Andersen生物空气采样器和常用真菌计数培养基,在鸡舍入口处收集气溶胶真菌,经培养和纯化鉴定出78种真菌,其中包括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及镰刀菌等在内的50余种真菌.研究表明鸡舍入口处空气真菌污染程度与鸡舍内没有显著差异.早晨气溶胶真菌浓度明显低于中午(P=0.07)和晚间(P=0.05)的浓度,且夏秋季节浓度相对较高,峰值在7月份.鸡舍内气溶胶真菌的年平均浓度为2.3×103 CFU/m3.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在鸡舍空气中的浓度相对较高,分别超过真菌气溶胶组成平均浓度77.7 CFU/m3、63CFU/m3、57.1 CFU/m3,而镰刀菌是常见的空气真菌,其总平均浓度为74.6 CFU/m3,比平均值高出45.3 CFU/m3.平均CMD值分别为3.1μm;GSD分别为2.1.每分钟可沉积到支气管和直接侵入肺泡的活性真菌量分别是居室的3.4倍和3.3倍.本研究探讨了真菌气溶胶不同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从其组成、浓度及粒子大小定量评估采样点鸡舍真菌气溶胶的危害,为有效控制禽类真菌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和预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811),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组织光合活性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情况。香蕉果肉中的淀粉合成和降解已被广泛研究,然而.  相似文献   

11.
郭艳娥  王晓瑜  高萍  段廷玉 《草业学报》2017,26(12):160-169
本试验探究了不添加磷(P0)和添加50 mg/kg(P50)条件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禾草内生真菌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养分吸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多年生黑麦草分别由含有禾草内生真菌(E+)和不含禾草内生真菌(E-)种子建植获得。结果表明:1)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可显著影响多年生黑麦草的生物量(P<0.05),二者共同作用(AME+)时生物量最低。P0处理,以AM真菌E-植株生物量最高。P50条件下,对照(NME-)最高;2)P添加平均提高AM真菌的侵染率11.40%,P0和P50条件下E+植株较E-植株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低18.65%和11.77%;3)AM真菌未显著影响P吸收(P<0.05)。禾草内生真菌增加了植株N含量,而AM真菌侵染降低了E+植株N含量;4)P添加显著提高了磷酸酶活性(P<0.05),不同处理以AME+的磷酸酶活性最高。两种共生微生物在不同P条件下,单独作用均有利于植物生长,共同作用时因对光合产物存在竞争,并未协同促进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  相似文献   

12.
<正>菲律宾农业部表示,菲律宾将提供230万美元用于防治损害该国香蕉产业的巴拿马病。国际粮农组织植物病理学家Fazil Dusunceli表示,香蕉巴拿马病的扩散会给依靠香蕉业为生的种植者、贸易者和家庭带来严重影响。这种病会大规模损害香蕉作物,要想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政府必须做出快速反应。巴拿马病是由土传真菌尖镰孢菌引起的致命性真菌病害。真菌通过主根进入到植物的木质部导管,从而阻断水分和养分的流动。一旦定  相似文献   

13.
以华南地区常见的15种可食用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物的浸提液处理二龄线虫及培养物与病土混合处理的盆栽防效试验,初步测定了15种大型可食用真菌菌丝培养对香蕉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的毒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5种大型可食用真菌的培养物对香蕉根结线虫存在毒杀作用,但毒杀作用大小因不同真菌差异显著,盆栽试验防治效果为5.6~67.8%。其中,漏斗大孔菌Favolus arcularius,肺型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和粗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对香蕉根结线虫的毒杀作用强,培养物的浸提液处理线虫24 hr的校正死亡率达到66~67.8%,含2%真菌培养物病土的盆栽试验防治效果达到64.1~67.8%,而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es、粉褶菌 Rhodophyllus omiensis和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对香蕉根结线虫的毒杀作用很小。盆栽试验还表明多数真菌培养物对香蕉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一些常见的食用菌培养物除对线虫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外,还可作为菌肥用于香蕉的栽培。  相似文献   

14.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7.04.020),来自泰国马哈沙拉堪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3种跃变型果实(香蕉、杧果和番木瓜)的理化特性、生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以及成熟度与生物活性成分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关系。从理化性质分析,成熟期间果实硬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doi:10.1016/j.scienta.2015.10.028),来自哥斯达黎加国家香蕉公司的Rafael A.Segura等人研究了卡文迪什香蕉园中土壤与根系中化学物质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蕉园产量的影响。研究在哥斯达黎加6个高、中、低产香蕉园进行,鉴定了每个试验区香蕉植株的优良情况以及施肥带、行间和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特性。另外,研究人员还评估了植株高度、假茎活力及果串的果实数量。与植株发育较差的试验地相比,发育较好的试验地生物计量值较高。施肥带和根际,植株长势较差地块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香蕉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测定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香蕉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量。香蕉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分层后,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去除杂质后,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02~0.500 mg/kg范围内,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添加水平为0.005 mg/kg,0.050 mg/kg,0.500 mg/kg下,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回收率为75%~96%。相对准偏差为3.3%~8.7%,可满足香蕉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检测的要求。云南和福建两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香蕉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7 d和17.2 d,较易降解。在推荐剂量18.77 g ai/hm2和1.5倍剂量28.15 g ai/hm2,施药2~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后21 d采集分析,香蕉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最终残留量为0.005~0.146 mg/kg。建议使用推荐剂量18.77 g ai/hm2进行施药,施药次数2次,采收安全间隔期为21 d。  相似文献   

17.
李法喜  段廷玉 《草业科学》2022,38(7):1310-1318
AM真菌–植物共生体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容易受到耕作和秸秆覆盖等农业措施的影响.本研究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为对象,模拟田间小麦→苜蓿轮作系统,探究了土壤干扰/不干扰以及秸秆覆盖/不覆盖处理下不同AM真菌及其组合对蒺藜苜蓿生长及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AM真菌和蒺藜苜蓿的不同组合对土壤干扰和秸秆覆盖的响应存在差异性;2)土壤干扰会抑制AM真菌对蒺藜苜蓿的生长和磷吸收的促进作用,土壤干扰可影响AM真菌,进而影响蒺藜苜蓿;3)秸秆覆盖提高了蒺藜苜蓿生长和磷吸收;4)AM真菌总体上增加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干扰和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因土壤团聚体颗粒直径大小而异.综上所述,在田间条件下,适宜的AM真菌、免耕以及秸秆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8.
由于担心真菌病害危害香蕉种植,菲律宾当地香蕉种植户要求菲律宾政府帮助种植户抗击巴拿马病(亦称香蕉枯萎病),以挽救菲律宾出口收入。菲律宾是中国、日本、韩国和新西兰市场最大的香蕉出口国,香蕉出口成为菲律宾第二大出口创汇产品,仅次于椰子。2010年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利用香蕉茎调制优质青贮,试验香蕉茎单独青贮(BSS组)及按香蕉茎90.00%与玉米粉10.00%调制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并在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中设置对照组(CON)、添加2 m 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20 g/kg葡萄糖(GLU)组和添加2 m L/kg绿汁发酵液与20 g/kg葡萄糖的复合(MIX)组,每组设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较BSS组,CON组p H和气体损失率(GLR)极显著和显著降低(P0.01和P0.05),干物质(DM)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AN)极显著减少(P0.01);较CON组,FGJ、GLU和MIX组DM、可溶性糖类(WSC)及半纤维素(HC)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干物质回收率(DMR)极显著升高(P0.01);较FGJ和GLU组,MIX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极显著或显著减少(P0.01或P0.05)。综合各项指标,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的品质优于香蕉茎单独青贮;在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中,单独添加绿汁发酵液和葡萄糖均能显著改善混合青贮的品质(P0.05),二者复合添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茎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调制香蕉茎单贮(BSS)和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在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中,设对照组(CON),添加2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0.05g/kg、0.15g/kg和0.25g/kg纤维素酶(CEL1、CEL2和CEL3)的3个水平组,添加FGJ+CEL1(MIX1)、FGJ+CEL2(MIX2)和FGJ+CEL3(MIX3)的3个混合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香蕉茎青贮混合玉米面粉后,pH和氨态氮/总氮(AN/TN)极显著降低。各添加剂在改善青贮的干物质方面均有不同的影响。在3个CEL组和3个MIX组中,丁酸(BA)含量有随着CEL水平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3个MIX组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或极显著低于FGJ组(P0.05,P0.01);3个MIX组分别在干物质回收率(DMR)和pH上优于CEL组。结果表明: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的效果优于香蕉茎单独青贮。各添加剂均能改善青贮品质,且混合添加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的青贮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