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克遵 《齐鲁渔业》1997,14(2):32-34
1995年11月至1996年5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池塘鲈种自然越冬生产性试验,本文仅报告一口0.13hm^2微咸水池塘冬技术及效果,投入鲈种3000尾,越冬后出池2140尾越冬成活率71.33%,平均全长和体重分别增加2.9cm和29.7%,对池塘自然越冬与塑料大棚保温越冬进行了经济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2.
1996年6月分两次由海南引进淡水白鲳鱼苗共4万尾,入池三天后计数存活率由40-65%,采用网箱单养,池塘单养,池塘混养三种方式进行试养,当年个体规模达尾重115-350克,网箱单产23.3kg/m^3池塘单养单产876.31kg/亩。利用塑料大棚简易温室和电厂温排水室外越冬均取得成功,存活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利用深井水作为越冬水源,控制水温在16~21℃,在塑料大棚内3口面积各为20m^2水泥池内放养奥利亚罗非鱼亲鱼654尾,1口面积为29m^2的水泥人放养鱼苗1300尾,经过165d的越冬饲养,最后存活亲鱼615尾,成活率94%,鱼苗1180尾,成活率90.8%。  相似文献   

4.
2005-2006年,我们实施了“黑鲷低盐度池塘精养技术研究”,引进鱼种8000尾、夏花20000尾,通过努力,摸索出一套低盐度池塘精养黑鲷、安全越冬、合理捕捞等技术,为黑鲷在本地区推广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5.
1 池塘条件 面积8亩,水深1.2米左右,池坡比1:2.5,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有增氧设备。在2月初抽干池水,每亩用75~100kg生石灰清塘消毒,池塘注水后每亩每米水深再用1.5kg五氯酚钠药塘,这样既杀灭病菌,又杀死泥鳅、螺类、野杂鱼等,为虾类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虾苗下塘前10天,每亩施放经发酵过的有机肥100kg以培育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2 苗种放养2.1 4月 27日~5月3日按亩放3.5万尾共购进罗氏沼虾苗25万尾,进苗后先在塑料大棚内暂养,每平方米放4万尾虾苗,水深0.8~0…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任丘市水产良种场从1989年开始进行“利用塑料大棚,提早家鱼人工孵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已将孵化时间提前到每年的5月5日,共提前了30天,每年孵化鱼苗3亿尾,并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亲鱼池的条件(1)亲鱼池的建设:建亲鱼越冬池塘20个,每个鱼池长46m,宽17m,有效面积782m2。池深为2m,四周用砖和水泥沙浆砌成,池底为土质底。池塘设地上和地下自动灌、排水系统。(2)大棚温室的结构:沿池塘四周顶部砌1m高、24cm宽的围墙,…  相似文献   

7.
1990年春,冬季分别引进加州鲈寸片和II龄斑点叉尾Hui套养于成鱼池和鱼种池中培养。1993年5月25日催产鲈20组,产卵3万粒,出苗1.5万尾;催产Hui10组,6月25日收集到卵块2.5kg,约6万粒卵,出苗0.5万尾。  相似文献   

8.
塑料大棚培育早期人繁蟹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早期人繁Ⅰ期仔蟹成活率,延长当年养殖时间,我们于1997年3月20日至4月30日,历时40天时间,采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早期人繁蟹苗的试验。放养Ⅰ期仔蟹3公斤(规格为15万只/公斤),最后起捕Ⅳ—Ⅴ期的豆蟹72万只。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相似文献   

9.
不同交配、越冬方式对河蟹育苗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三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秋季室外土池交配的抱卵率、抱卵量明显高于水泥交配;秋季交配优于春季交配;室外土池自然越冬抱卵卵蟹的胚胎发育优于室外塑料大棚保温越冬的抱卵蟹。适宜的秋,春交配有利于河蟹多苗育苗,延长生长期,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0.
黑鲷是具有养殖潜力,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洋鱼种,它适应性强,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含脂量高,颇受消费者的欢迎。黑鲷池塘简易塑料大棚越冬技术如下:1材料及方法10月底前在池塘一边按越冬鱼量要求开挖一长方形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1月21日至1997年5月2日和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12日的两次试验结果表明,红鳍东方Tun越冬水温较低或日水温差变化较大会影响成活率,应控制在16 ̄17℃较好,日水温差变化小于4℃,并在自然水温不低于11℃时就开始升温。体长100 ̄150mm,体重60 ̄140g的个体越冬期放养密度为18 ̄30尾/m^3。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E、“多维”及抗生素等,成活率为96.5%,日增  相似文献   

12.
1999年2月9日至3月10日,利用深井水进行虹鳟发眼卵孵化鱼苗试验,在3个孵化筐内放置5万粒发眼卵,2月16日开始出膜,2月22日全部出膜,出膜率为75%;3月3日仔鱼开始上浮,3月10日全部上浮,共收取上浮椎鱼2.36万尾,仔鱼至上浮稚鱼期成活率为63%。一、条件与方法1.发眼卵来源试验用发眼卵是2月8日从北京市怀柔县虹鳟鱼场购进的,数量为5万粒。用塑料袋加冰纸箱包装,火车运输,2月9日早8时放入3个孵化筐内,发眼卵呈橙黄色,粒径3-5毫米,两个黑眼点清晰可见。2.孵化用水(1)水源为本所院…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诊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们于1999年4月至6月从湖南常德西洞庭人工混养池塘调运黄颡鱼亲鱼176尾,在水泥方池内进行人工强化培育。在培育期间,部分亲鱼出现体表、鳍条充血,腹部肿大等症状,并发生死亡,我们对其病因、病症及防治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报告如下:一、养殖概况亲鱼于1999年4月22日从常德西洞庭人工混养池塘购买,雌雄比1∶1,雌鱼规格为50~100克/尾,雄鱼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于规格为2-4米×2-3米×0-5米的水泥方池内,放养密度为32尾/米2,保持水深45厘米。水面上放置占1/3池面的水葫芦供…  相似文献   

14.
翁祖桐 《淡水渔业》1996,26(1):37-38
利用空闲养鳗池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翁祖桐(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1994年我所在连江康隆养鳗场利用空闲养鳗池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从1994年10月30日亲虾入池过冬至1995年2月25日提温强化培育到1995年3月23日放水清塘分...  相似文献   

15.
郐明  孙树德 《水产科学》1999,18(6):38-39
本次试验利用塑料大棚水泥地面积450m^2,将20万尾异育银鲫水花培育成优质夏花。培育期为27d,共出夏花鱼种18.2万尾,成活率达91%,平均体长超过3.0cm,产值18200元,纯利润7000元。  相似文献   

16.
假睛东方鲀越冬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尾重93g的当年假睛东方鱼种,在室内以1m3水体16尾、17尾、18尾、20尾的密度进行越冬,在每天换水1/2、每隔2h充气30min、水温保持12~13℃的情况下,饵料为冷冻鲜杂鱼,经过172天越冬期,增重率为26%,平均成活率为91.1%。  相似文献   

17.
澳洲宝石鲈(JadePerch)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淡水鱼,作为新引进的食用鱼,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病能力。2002年4月18日我所从澳大利亚引进2~3厘米宝石鲈15000尾,由于运输密度过高,到达机场时缺氧死亡现象严重,最终进入水泥池进行养殖的仅剩4000尾,经一个月的驯化养殖后,已经形成集群抢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习性,成活率达到100%。2002年5月17日我们将其中的3000尾(5厘米/尾)宝石鲈移入室外土池进行成鱼养殖。于2002年10月17日干塘起捕测量并转入越冬池越冬,经过近5个月的养殖,生长迅速,平均规格达到400克/尾左右,已达上市规格。一、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8.
1994年7月,进行了太平洋牡蛎常温育苗,8月18日将1亿粒蛎苗转入虾池保苗。越冬后,出售3cm左右的商品苗6850万粒,保苗率68.5%,每亩纯益2.2万元,投入产出比1:15.2。  相似文献   

19.
《河北渔业》1990,(1):45-46
<正> 乐亭县王滩乡养虾专业户郭敬春,在去年养虾大范围滑坡的情况下,由于他采用了塑料大棚新技术培育早春大规格越冬虾苗,创出了养虾放养早、规格大、高效益的新经验。 1989年他和4户群众合养了133亩虾池,4月初搭建塑料大棚2亩,4月16日放养体长1cm左右的越冬虾苗180万尾,经过25天的精心饲养,于5月10日出池,共获体长3cm左右的大规格苗种155万尾,棚内成活率达86%,除了自己放养外,还支援了兄  相似文献   

20.
平均尾重93g的当年假睛东方Tun鱼种,在室内以1m^3水体16尾、17尾、18尾、20发愤的密度进行越冬,在第天换水1/2、每隔2h充气30min、水温保持12~13℃的情况下,饵料为冷冻鲜杂鱼,经过172天越冬期,增重率为26%,平均成活率为9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