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兰岚  郝晓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14-16715,16749
介绍了日本主要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净化槽和农村集落排水设施,结合我国农村污水排放和处理现状,分析日本较为成熟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在我国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建设中污水收集处理排放对城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前期建成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回收及处理排放的能力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处理工艺也不能满足排放标准。本文围绕景泰县城镇建设中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排放设施维修改造工作,提出了一些改造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污水所引起的非点源污染日益严重,对农村污水的收集处理日益紧迫。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可以分为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和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更适合农村污水水量少,分布范围大的特点。通过对常熟市分散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设施的建设情况和常用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城乡总体规划、已建污水收集系统的实际情况,优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周纲  谢志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64-13865
分析了目前农村人居环卫设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改厕、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方面探讨了改善新农村人居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省、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二道区今年继续深入开展“乡容村貌综合整治活动”。力争在2009年,使全区农村基本达到“五有十二无三化”的目标。即:有符合规划的硬化道路及排水设施、有符合标准的安全饮用水、有符合卫生要求的标准厕所、有集中的垃圾收集和转运、处理场所,有健全的保洁制度和专兼职保洁人员;  相似文献   

6.
李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54-6854,6963
农村污水处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美化乡村环境,保护居民身心健康和水体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程。通过分析皖南山区旅游人口用水量、排水水质及排水标准,确定了旅游人口对皖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具有旅游人口的皖南农村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宝霞 《乡村科技》2022,(4):149-152
借鉴国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农村地区水土现状,从注重综合调查工作、重视前期治理工作布局、建设梯田工程、建设截排水设施、建立塘坝和滚水坝工程、强化林草工程建设及有效落实治理保障措施7个方面,提出农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体措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2005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县认真落实首都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平台,以建设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和新农村试点衬、推进村为载体,以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应突出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管长效机制及新农村整体提升工程三大重点,推进密云县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造成农村环境恶化。本研究以莱芜市薛家埠村新农村污水收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莱芜市农村分布及污水排放特点,提出以因地制宜为原则,集中收集处理与分散收集处理相结合、低成本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两种污水收集模式。详细阐述了适合新农村特色的低成本污水收集系统,为我国其他地区农村污水治理及污水收集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松滋市沙道观镇镇村体系规划为例,对小城镇镇村体系规划编制中如何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进行了讨论,以更好的指导实际建设。镇村体系规划应弱化镇村空间关系,细化村庄建设目标;产业规划要明确具体产业类型和分布规模;除水、电工程规划外,要落实沼气工程和安全饮水工程等农村特色基础设施以及明确环境规划目标体系;并且要通过空间管制规划强化区域联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然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到位,再加上大量工业污染企业不断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合理地治理农村污水问题,要先对农村污水的水量、成分特征和排放规律进行调查,健全的农村污水现状调查资料是设计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通过分析农村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情况、排放规律,调查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进而为以后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方式的研究提供资料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城镇建设中的污水收集处理排放对城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围绕景泰县城镇建设中的污水收集处理排放设施维修改造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内蒙古成陵旅游公司污水处理设施的工程概况及工艺流程图以及有关的监测规范,同时结合该项目目前试生产情况,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收集资料,到现场踏堪、考察、咨询后又进行现场采样分析工作。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该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它对生活污水主要的污染因子BOD5、CODcr、SS、NH3-N等有很好的处理效率,其去除效率均达到80%以上,且处理出水的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能够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循环利用建筑排水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通过合理布局排水管网,实现不同类型废水、污水资源的分流和收集;将收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雨水净化处理后用于发电和城市绿化;将收集的卫生间冲便有机废水经加工处理后用于发展生态农业,从而达到改善环境、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环渤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现民  王洪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00-6303
渤海海域污染日益严重。监测结果显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主要污染因子,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产生的面源污染是污染因子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造成渤海污染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山东省环渤海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现状,面源污染的产生主要是由种植业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大、利用率低,畜禽养殖业规模发展快,缺乏粪污处理设施,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粪污、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低、随意排放等原因造成的。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开展清洁种植工程、清洁养殖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等对策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渤海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镇村规划体系设计和村庄建设的有益经验,对一个地区镇村情况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构建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镇村规划与村庄形态相对完整的理论依据、方法模式、评价标准和发展路径等综合体系,形成规模适度、形态适宜、设施齐全、生态文明、富有特色、农民满意的新村庄.  相似文献   

17.
乡村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乡村的规划发展必须建立在基础设施完善上。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供水设施、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电力设施、燃气设施、垃圾治理、厕所改造、通讯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等。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指引,以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自然村为例,在村民参与下实地考察研究安塘自然村基础设施现状,结合当地村民的需求意愿,对道路设施、垃圾治理设施、排水污水设施等乡村基础设施进行了规划实践,旨在改善安塘自然村的乡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带动安塘自然村的规划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治理基础薄弱、村民生活污水治理意识不强、污水收集难度大、水量波动大等问题;结合新形势下的政策和规划目标要求,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为指导,统筹推进治理设施的建设工作,并加强宣传,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污水治理工艺及处理规模,同时加强污水治理设施的长期维护管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污水治理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需求,本文梳理了黄河流域河南段农村水污染及污水治理现状,分析了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适用性、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适用于本地区的污水处理模式及污水处理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完善乡村地区市场融资机制、优选污水处理工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措施、增大宣传力度和普及水环境保护教育,为流域内农村污水治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农业》2014,(8):5-7
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行县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镇垃圾污水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深入开展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处理:交通不便或转运距离较远的,可就近分散处理。离城镇较远且人口较多的村庄,可建设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的村庄可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