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直接推动了我国林业进步。最近几年,国家高度种植树造林工作,并连续出台了多项法规,促进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效果一直比较差,环境因素成为了林木成活率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研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植树造林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陕北地区植株造林实际,就陕北地区落叶树种秋季截干覆土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积累抗旱植树造林经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导致地区的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植物生长稳定性差、林业资源保存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将目前所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效的搭配使用,这样可最大限度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大部分林产地区处于干旱或者半干旱状态,特别是辽宁地区,四季少雨给荒山造林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发展林业产业抗旱技术势在必行。基于此,梳理干旱地区林业产业抗旱技术的相关研究,以期对当地造林抗旱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造林成活率低,造林质量差,始终是困扰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发展的主要矛盾。如何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质量,创新造林技术已成为植树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环节。根据天津及周边地区近8年的严重干旱和树种具有的特性,探索出速生杨扦插造林实用技术。采用此项技术造林成本低、质量好、成活率高、节水高效,可较快推进林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原平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地区,常年少雨干旱,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这个地区进行植树造林过程中,由于其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林木的成活率很低,因此,在这些地区进行植树造林,应该详细的研究在干旱和半干旱环境下这些地区的植树造林新技术。本次研究首先对影响植树造林成活率的造林技术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就原平市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的造林技术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高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导致地区的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植物生长稳定性差、林业资源保存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将目前所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效的搭配使用,这样可最大限度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试析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华林被林场在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抗旱造林技术得到了明显提高,植树造林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与此同时,该工程也使得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得到明显的提升,进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这个案例给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而本文则主要受该案例影响,在树种的选择、对不同植被抗旱能力的分析,以及植树造林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对抗旱造林工程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但干旱和半干旱面积已经占国土的50%,干旱地区半干旱水资源不足,影响着造林生产和植被的恢复,从而影响林业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工作。造林生产中干旱缺水已经成为重要的障碍,是关系树木成活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抗旱造林技术在造林生产中十分重要和必要。抗旱造林技术应用于荒漠造林、荒山造林、交通绿环、园林绿化等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娜  陈渊 《新农业》2023,(1):57-59
社会项目结构中,林业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其创造的经济利益比较高,同时还可很好地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空气质量。产业与环境建设方面发挥的效能使得新时期要加强改革林业工程,应用先进技术推动林业工程,尤其是抗旱造林项目。现阶段,我国植树造林工作受干旱与水土流失等各项因素影响。此种情况下,为了保障这些地区造林成活效率,林业项目建设中应用相关抗旱造林技术,为干旱地区更好地进行林业工程抗旱造林项目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基于此,针对干旱地区林业项目抗旱造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从几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文中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树种选育以及节水抗旱造林、灌溉、栽后管护等方面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为干旱地区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抗旱造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阔,生态环境恶劣。造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适宜的抗旱造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树种选择、确定造林时机、整地、覆膜、截干等方面总结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造林的关键技术,以期为造林工作者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干旱半干旱地区径流林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径流林业理论的基础上,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中高效集水技术及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集水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集水造林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对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具有较大的难度,必须要采用特殊的植树造林技术,并辅以科学管护手段,才能保障植树造林工作取得成效.因此,首先阐述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常用植树造林技术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殷彬严 《乡村科技》2023,(24):131-133
山毛桃有抗性强、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等特性,适宜生长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是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常用树种。为提高山毛桃育苗造林质量,结合祖厉河林场荒山造林中山毛桃育苗造林经验,简要概括山毛桃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旨在为其他林场荒山造林、退耕还林中科学栽植山毛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植树造林工作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都各不相同,因此,实际开展造林工作时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注意事项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大多数树木生长都是需要有充足的水源的,而我国许多地区都普遍存在有干旱问题,这种地区通常被划分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在实际种植时,除了应当种植耐旱的树木品种之外,种植人员还应当积极研究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树种筛选、整地方式选择、抗旱新产品应用、技术组装配套等方面入手,对不同树种抗旱造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总结,对青海省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分是影响杨树林生产力、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要环境因子,抗旱造林和选育抗旱品种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研究方向,了解杨树的耐旱性能,可以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和抗旱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从组织结构、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工程等角度,对杨树抗旱品种的选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干旱如今已成为世界领域的问题,解决干旱问题需要从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缓解地区干旱的发生。而植树造林是解决干旱问题最佳的措施,因此,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积极进行植树造林,对于缓解干旱问题十分有必要。甘肃省永靖县是一个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环境十分明显的地区,其对荒山造林造成的影响十分大。最近几年,永靖县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对策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永靖县的实际情况,就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造林质量的提升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海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各地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可概括为六句话,即"挖大抗、栽壮苗、夏浇水、秋覆土、勤补植、严管护"。同时加大科技含量,培育干旱、半干旱区特有适应菌根苗,严格把好造林栽植过程中的各道工序,保证造林前苗木不失水、吸足水,加强抚育管护,精耕细作,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使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关键,也是基础工作。现对青海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一些看法,以便促进造林事业生产,提高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通过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植树造林,提高成活率是改善生态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辽西地区实际,对当地春季造林要点进行总结,以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