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扑杀防治桃树桑白蚧效果好桑白蚧是危害桃树的一种恶性害虫,用一般农药很难防治。1993年和1994年江苏省南通农场葛献彪等用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生产的40%速扑杀乳油进行防治试验,效果很好。1993年3月22日,在江苏省南通农场32大队果园,对桑白蚧发...  相似文献   

2.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两种药剂平均杀虫效率均70%以上,50%甲胺磷的效果略高于40%氧化乐果。药剂对云南松树梢和针叶均无不良影响。以8月采取每孔注射1.5mL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最佳,杀虫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3.
选用 40 %速扑杀乳油、2 5 %敌杀死乳油、40 %氧化乐果乳油、5 0 %甲胺磷乳油、5 0 %敌敌畏乳油、2 0 %三唑磷乳油和 90 %晶体敌百虫等 7种农药对板栗栗红蚧若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杀虫效果以 40 %速扑杀 10 0 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 ,达 91%以上 ;用 2 5 %敌杀死 2 5 0 0倍液 ,40 %氧化乐果、5 0 %甲胺磷 10 0 0倍液 ,5 0 %敌敌畏 80 0倍液 ,效果次之 ,死亡率 70 %~ 84%;而用 2 0 %三唑磷乳油、90 %晶体敌百虫杀虫效果不佳 ,死亡率仅为 42 %。  相似文献   

4.
应用40%速扑杀乳油700、1000倍液防治柿绵蚧,药后15天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8.7%和92.1%;药后20天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6.0%和91.9%,均优于对照药剂优乐得。  相似文献   

5.
化学药剂防治湿地松粉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3种化学药剂对湿地松粉蚧进行室内杀虫试验及林间防治,结果表明:在室内低浓度1以速扑杀效果最好,平均校正死亡率达84.47%;林间用速扑杀能较快地降低当代虫虫口密度,对湿地松粉蚧的扩散蔓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舞毒蛾是世界性害虫。用2.5%溴氰菊酯乳剂、40%久效磷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对舞毒蛾幼虫进行喷杀试验,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9.4%、98.25%及88.25%。用2.5%溴氰菊酯乳油制成毒绳,对舞毒蛾2~3龄虫和4~5龄幼虫进行扎毒绳试验,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6.7%及76.6%。扎毒绳田间防治示范,平均杀虫效果达91.3%。  相似文献   

7.
为了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黄褐天幕毛虫的为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然控制力,于1996年利用氟幼灵胶悬剂和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对幼虫和卵进行了杀虫效果试验。取食50~100μg/g灭幼脲Ⅲ号和20~100μg/g氟幼灵处理过的食物,2龄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1%~100%,相当于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的杀虫效果。这两种药剂也有一定的杀卵作用。  相似文献   

8.
栗绛蚧Kermesnawaekuwana是板栗一种主要害虫,在浙江省武义县发生严重.在浙江省武义县武阳对危害板栗的栗绛蚧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其药效差异较大,采用35%快克乳油、40%速扑杀乳油防治,效果达91%~93%.另外,还对快克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时期防治试验比较.  相似文献   

9.
球坚蚧是板栗的一种主要害虫。选用7种农药对球坚蚧若虫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40%速扑杀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10.
核桃桑白蚧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速扑杀乳油、20%赛嗪杀扑磷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乳剂、48%毒死蜱乳油和自制石硫合剂5种药剂在景东县文景镇者孟村核桃采穗园中进行核桃桑白蚧害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和20%赛嗪杀扑磷乳油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乳剂2 000倍液和48%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一般;自制石硫合剂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几种农药防治日本松干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吡虫啉(Imidacloprid)、阿维菌素(Abamectin)、速扑杀(Supracide)与氧化乐果(Omethoate)4种药剂配比度防治日本松干蚧的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药剂吡虫啉、阿维菌素与速扑杀均可取代40%氧化乐果,防效最佳配比度吡虫啉为5倍液,速扑杀与阿维菌素为3倍液。  相似文献   

12.
1990~1993年,应用20%三唑磷乳油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和鞭角华扁叶蜂幼虫试验,结果如下:①采用300~1600倍液防治第1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90.4%~100%,防治≥4龄幼虫的,其杀虫率为89.1%~95.8%;防治第2代≤3龄幼虫,72h后,其死亡率为71.9%~90.7%.②采用500~2000倍液防治鞭角形扁叶蜂幼虫,并与同倍数的40%水胺硫磷、50%甲胺磷进行对比,使用三唑磷的,72h后,其死亡率力40.3%~99.2%,96h后残毒药效为14.2%~100%,优于甲胺磷,次于水胺硫磷.在本试验设计浓度范围内,它们的杀虫效果(包括残毒药效)都是随浓度加大而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详细介绍了杨小舟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调查分析了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了防治方法。采用40%久效磷乳油1:1溶液根基钻孔防治效果最好。用19%的高渗氧化乐果1:1溶液根基注药和树干涂环防洽,杀虫率分别为95.6%和93.1%,也达到了理想的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4.
1993年3月在玉环县楚北塘等地木麻黄防护林内采用不同浓度的6种农药对木麻黄星天牛大龄幼虫进行虫孔注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选用内吸性农药40%氧化乐果乳油、40%“851”乳油、40%久效磷乳油进行防治效果好,用药量每虫孔5ml,防治效果达91%~100%。  相似文献   

15.
在丽江市玉龙县,采用6种化学药剂(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2.5%溴氰菊酯乳油、40%毒死蜱乳油、45%晶体石硫合剂、40%速扑杀乳油)对危害油橄榄(Olea europaea)的3种介壳虫:橄榄黑盔蚧(Saissetia oleae Olivier)、红圆蚧(Aonidiella aurantii Maskell)、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化学药剂对3种油橄榄介壳虫均有防治效果;40%的速扑杀乳油对3种油橄榄介壳虫的防治效果最理想,施药后第6天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在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枣树日本龟蜡蚧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措施对枣树日本龟蜡蚧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蚧卵孵化率达40%~50%时,使用25%广克威乳油10倍液树干涂环防治效果达90%以上;在蚧卵孵化率达70%~80%时,使用25%广克威乳油5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4%万灵水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分别达96.68%,93.38%和95.23%;该蚧天敌种类较多,保护与利用这些天敌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日本龟蜡蚧的为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树干注射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灭百可乳油、50%甲胺磷乳油、20%速灭杀丁的 50倍液;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500倍液、10%灭百可乳没4000倍液防治中国绿刺蛾,树干注的4种药剂的杀虫效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速灭杀丁效果最佳,3d死亡率达96.7%,4d死亡率达100%;喷雾防治的两种杀虫率3d均达100%。  相似文献   

18.
吊瓶输液防治日本龟蜡蚧日本龟蜡蚧是枣树主要害虫之一,被害树树势弱,落叶早,造成枣树减产。采用吊瓶输40%的水胺硫磷乳油50倍液,每株250ml,防治效果达95%以上,并且不污染环境,不杀害天敌。输液方法:在12—15m高处选两个枝干将药瓶固定,然...  相似文献   

19.
在丽江市宁蒗县西川乡花椒基地,开展了几种不同杀虫剂对花椒长足象[Alcidodes sauteri(Hellter)]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花椒长足象死亡率极低,几种药剂(25 g/L溴氰菊酯乳油、77.5%敌敌畏乳油、45%毒死蜱乳油、40%速扑杀乳油、90%灭多威可溶粉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三唑磷乳油)对花椒长足象均有防效。其中,25 g/L溴氰菊酯乳油防效最好,药后7 d防效达90.17%,其次为45%毒死蜱乳油(88.11%)、40%速扑杀乳油(84.02%)、77.5%敌敌畏乳油(82.78%);90%灭多威可溶粉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三唑磷乳油防效较低,均未达到63%。  相似文献   

20.
用10%灭百可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林间试验显示,其杀虫效果良好,用4mg/kg的浓度施药后24h,马尾松毛虫的死亡率达98.4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