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头甲科的许多虫种是盾蚧科害虫的重要捕食天敌。据国内外资料报道,初步统计方头甲科的37个虫种能有效捕食桑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lagona Targ.)、枣星盾蚧(Parlatoria blanchardi Targ.)、椰圆蚧(Aspidiotus destructor Sign.)等15种盾蚧科害虫。日本野原(Nohara, 1963)、立川哲三郎(1964)曾报道方头甲(Cybo-  相似文献   

2.
糠片蚧(Parlatoria Pergangir)是阔叶果树、观赏植物和林地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柑桔受害日趋严重,其成蚧和幼蚧群集于枝梢.叶片及果面为害,使枝枯叶落,造成果实产量、品质下降,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损失。 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果树介壳虫及寄生蜂资源(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见本刊1997年3期。2结果与分析21果树介壳虫种类经过整理鉴定,又发现我省为害果树的介壳虫5种,分别隶属于蜡蚧科、粉蚧科。211褐软蜡蚧〔Cocushesperidum(Linnaeus)〕寄主:葡萄、温室内的柑桔、马蹄莲、夹竹桃...  相似文献   

4.
蚧壳虫是为害柑桔的一大类主要害虫 ,笔者根据 1 987~ 1 991年“赣南柑桔病虫种类调查研究”课题资料及以后多年的调查 ,已初步掌握赣南柑桔蚧壳虫种类及田间发生情况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柑桔蚧壳虫种类对赣南地区主要柑桔基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鉴定 ,已确定为害柑桔的蚧壳  相似文献   

5.
柑桔介壳虫是吉安市井冈蜜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害虫之一,它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性大,主要为害井冈蜜柚等柑桔类的果树,是典型的较难防害虫。近年来柑桔介壳虫为害加重,严重影响了井冈蜜柚生产,针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防治柑桔(井冈蜜柚)介壳虫的药剂进行药效比较,客观科学评价其防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柑橘介壳虫是为害柑、橙、柚类的主要害虫,信丰县以矢尖蚧、糠片蚧、黑点蚧、吹绵蚧为害重,红圆蚧、褐圆蚧、红蜡蚧为害较重。介壳虫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吸食汁液,一旦固定便不再移动,终生在一处取食;能分泌蜡质物覆盖虫体,形成各种介壳,随着虫龄增大,介壳增厚,药物一般难直接接触到虫体;蚧类为害后,使枝梢枯萎,甚至全株枯死,可诱发煤烟病,影响开花结果,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本试验对目前常用防治柑橘介壳虫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效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 柑桔根粉蚧是一种为害柑桔根部(根系)的地下害虫,在我国仅在局部地区的部分桔园发生,1983年黄邦侃等报道过柑桔根粉蚧。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地区部分桔园该虫较为严重,对此,我们在调查了衢县柑桔根粉蚧的分布区域和为害情况后,于2001年进行了柑桔根粉蚧的药剂防治试验,为防治柑桔根粉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壳虫是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随着树龄的增大和树冠覆盖率的增加,柑桔蚧类的危害已在局部桔园十分猖獗。介壳虫的防治药剂种类尽管很多,但生产上仍还受到严重的危害。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的新药剂,已成为桔农的迫切需要。据介绍,杭州东南化工总厂研制的高效灭蚧灵即具有此功能,为探讨其实用价值,于1991年在丽水、遂  相似文献   

9.
柑桔褐圆蚧(Chrysomphalus ficus Ashmead)在汉中柑桔产区分布很广,无论老柑区或新发展的幼园均有此虫为害。该蚧以成虫在叶片或枝条上过冬。雌介壳为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或暗褐色,中央隆起,为紫褐色,边缘平阔,略带灰白色,直径1—2毫米,脱壳重叠。雄介壳为长椭圆形,较雌者略小,颜色与雌相似。此虫可为害叶、枝、树干和果实。叶片受害后叶绿素减退,呈淡黄色斑点;为害嫩枝则枝梢生长不良,乃至枯萎,枝干被害后表皮粗糙,削弱树势;果实被害呈凹凸不平状或斑点累累.品质降低。幼树受害后新梢萎缩.新叶畸形、卷曲、导致生长衰弱,  相似文献   

10.
1.桑白蚧 桑白蚧又名桑盾蚧,桑介壳虫,桃介壳虫等.属于同翅目,盾蚧科.主要为害:苹果、梨、桃、杏,葡萄、核桃等.  相似文献   

11.
介壳虫是苹果园的一大类群害虫,近年来发生为害日益严重。据田间调查,在苹果园发生为害严重的种类有朝鲜球坚蜡蚧、梨枝圆盾蚧、长绵粉蚧等。介壳虫类害虫体外分泌一层较厚的蜡质覆盖物,药液不易粘着和渗入,防治难度很大。笔者根据近年来防治苹果园介壳虫的实践,从苹果园介壳虫的发生规律、介壳虫天敌的发生规律、苹果树的年生长规律、苹果园管理特点、化学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综合分析,制订出易于被果农认可和操作的苹果园介壳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糠片蚧(Parlatoria pergandii Comstock),又名灰点蚧,属同翅目蚧科.1999年九江市彭泽县大部分乡镇的桃园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受害树或枝干上介壳虫重叠成堆,很多桃园出现死枝现象,重者甚至全株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对该虫在桃树上的危害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细致观察,并提出了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15年调查云南省丽江地区油橄榄介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并采用两种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基地有油橄榄片盾蚧和矢尖盾蚧两种介壳虫为害,不同品系油橄榄上发生的介壳虫种类有显著差别。48%乐斯本乳油和40%速扑杀乳油对两种介壳虫均有防治效果,对若虫防效高于成虫,两次药后防效明显高于一次药后。  相似文献   

14.
黑点蚧(Parlatoria zizyphus(Lucas))在我国各地柑桔产区均有发生。寄主植物除柑桔类外,尚有枣、椰子、月桂、槟榔、油棕、茶树等,是柑桔主要害虫之一。若虫和成虫常群集于叶和果实上为害,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影响果实品质和外观。据报道,黑点蚧在浙江一年发生3代。在气温30℃,用氰酸气熏蒸(氰化钾1:硫酸1:水3),每立方尺用100—300克,熏蒸20—30分钟,雌蚧死亡率达  相似文献   

15.
为害橄榄的介壳虫有红圆蚧、褐圆蚧、吹绵蚧、红蜡蚧和龟蜡蚧等,其中以红圆蚧最为突出.在福州地区为害株率达20%~40%。受害新梢生长不良。叶片失绿,果实品质下降,严重为害后常引起大量枯枝落叶,树势显著衰退。目前生产上防治措施缺乏科学依据,盲目喷药.药效降低.收效甚微,杀伤了大量天敌,使其更加猖獗为害。为此.笔者于2002-2003年在本校试验农场(福州)及闽侯县竹歧村山地橄榄园进行了红圆蚧田问消长规律及防治效果试验,控制了该虫为害.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1979年开始,我在阎家坊大队果园搞了二年的介壳虫防治试验,确定了为害雁北果树的三种主要球蚧为朝鲜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苹果球蚧(Rhodococcus sariuoni Borchs)和皱球蚧(Eulec-anium Kuwanai K-anda)。并在防治上取得一定经验。现将这三  相似文献   

17.
柑桔黄圆蚧[Aonidiella citrina(Coquillett)]又称黄点介壳虫,属于杂食性害虫,在南方除在芸香科植物和柑桔上经常见到外,也寄生许多重要树种如桂花、月桂、桉树和茶树等。今年此虫在福州,闽侯柑桔区发生比较突出,我们从福州郊区螺州镇州尾大队秋季黄圆蚧大量发生情况分析,此虫在田间消长变化是  相似文献   

18.
杨梅为亚热带常绿果树,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栽培,浙江是杨梅重产区。1980年代中期,在杨梅树上发现柏牡蛎蚧为害,并逐年为害严重,成了杨梅的主要介壳虫。  相似文献   

19.
周健 《现代园艺》2012,(6):69+71
全州县的园林植物病虫害以介壳虫的防治难度最大,经调查为害我县园林植物的介壳虫主要是吹绵蚧、樟白轮盾蚧及紫薇绒蚧,掌握其不同时期的生长规律是防治的关键,通过物理机械防治和正确使用化学药剂并结合生物防治达到了综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寿冰 《北方园艺》2010,(3):152-154
通过对潍坊市区园林植物介壳虫危害情况进行普查,共调查到14种介壳虫,其中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紫薇绒蚧(Eriococcus legerstroemiae Kuwana)、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Targioni-Tozzetti))危害最为严重。结合园林植物养护的生产实际,从绿色环保角度出发,提出了介壳虫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