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省人工种草和飞机播种牧草所用的草种主要是国外优良牧草品种,本地草种极少用。是否有可能把本地优良天然牧草结合到引进国外优良牧草组合中,一起来开发和利用草山草坡?这是许多草地与畜牧工作者以及生产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根据本省天然草地牧草分布,对本地优良牧草的利用与选育谈一些粗浅看法,也许能对草地科技与生产人员深入研究这个问题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柴勇  王建有 《四川草原》2005,(12):25-26
<正>羊茅属牧草是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之一,产量高, 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各种家畜喜食的优良牧草之一。为了给甘肃省高寒牧区生产上提供优良的羊茅属牧草品种,笔者对11份羊茅属牧草进行了引种试验,观察羊茅属牧草在高寒牧区种植的可行性及其适应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种草养畜把握六个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选择优良牧草种植。避免引进劣质草种。农民种植牧草是要种植那些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营养价值高,产量高,且经过人工培育的优良饲用牧草,而不是种植那些在自然状态下自生自耒的野生杂草。一般来说,野生杂草营养价值低、产量低,适口性差。农民在引种种植牧草时,不仅要考虑其牧草对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还要考虑其牧草的品质和丰产性。只有引进真正的优良牧草品种,并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牧草,真正使种草养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  相似文献   

6.
国外优良牧草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丰富我省的牧草资源,自1978年以来,从国外引进一批优良牧草试种,通过系统的观测记载,试图选出适于甘肃省栽种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7.
羊茅属牧草是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之一,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各种家畜喜食的优良牧草之一.为了给甘肃省高寒牧区生产上提供优良的羊茅属牧草品种,笔者对11份羊茅属牧草进行了引种试验,观察羊茅属牧草在高寒牧区种植的可行性及其适应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 2 1年来 ,我省牧草工作者在开展优良牧草引种驯化和筛选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先后从国内外引种、驯化筛选出了许多优质高产牧草 ,为我省草山草坡改良建立人工草场、发展草食性牧业和水土保持等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但由于受气候的影响 ,这些优良牧草也仅能在春夏秋高温季节发挥养畜的作用 ,每年一到冬季和早春季节草食家畜仍然缺乏必要的牧草喂养 ,常常形成“夏长秋肥冬瘦”的恶性循环。为使这些优良牧草充分发挥作用 ,笔者建议可以在夏秋牧草生长旺盛时期 ,除直接用于养畜外 ,将剩余的大量优质牧草收割、晒干、加工粉碎成草粉 ,保…  相似文献   

9.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项目曲尼巴点从1998年实施以来,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优良牧草及草坪草品种64份,其中从国外引进优良牧草19份,草坪草6份;从国内引进优良牧草30份,草坪草1份;1999年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进8份(达孜生态站至曲尼巴)。在海拔3780m的拉萨河谷地区对64份牧草品种通过四年小区试验,观测其出苗率、保苗率、生物量测定、越冬率,并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了适合西藏河谷地区的优良牧草品种16份,其中多年生禾本科牧草7份,一年生禾本科牧草6份,多年生豆科牧草2份,其它科属的一份。研究成果对西藏的人工草地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对促进西藏畜牧业发展具有生产实践意义;对提高防抗灾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优良牧草是草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选择引进优良牧草品种建立人工草地和进行天然草地的改良,可为草食动物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及营养物质。但是适宜高寒地区的牧草品种短缺,因而引进适合于高寒地区生长的优良牧草对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热资源丰富,但是优  相似文献   

11.
以大同盆地盐碱区为典型样区,选择0,1,2,3,6,10,13年等不同种植年限人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1个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人工苜蓿草地土壤质量的差异并划分优劣,确定最优种植或利用年限。研究表明: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2,3,6,10,13年紫花苜蓿草地均可提高土壤质量,其中种植10年苜蓿草地土壤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地区蟋蟀草从5月开始发生,可以持续到10月底,6月、7月出土速率和出土率强于其它月份,9月后出土率显著下降;5~10月期间生长的蟋蟀草,其种子与植株的生物学产量比率为5~7的值占64%。脱离母株的蟋蟀草种子当月存在萌发力,半年后萌发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返青期和盛草期牧场放牧的高山美利奴种公羊进行营养监测,旨在掌握高山美利奴种公羊放牧地牧草营养物质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及高山美利奴种公羊营养的盈缺,为其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选择6只成年、健康、体重[(104.94±5.15)kg]相近的高山美利奴种公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粪袋全收粪和盐酸不溶灰分(AIA)结合法测...  相似文献   

14.
锡林郭勒盟不同类型植被的生长季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登凯  王宏  李晓兵  许凯凯  喻峰 《草业科学》2016,33(9):1825-1834
利用分辨率为1km×1km 1989-2008年长时间序列NOAA/AVHRR NDVI卫星产品数据以及锡林郭勒盟植被类型图,对时间序列影像进行Savitzky-Golay滤波后,提取了8种植被类型多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曲线,对NDVI时序曲线进行S-G滤波后,采用改进的动态阈值法分别估测各植被类型每年生长季的开始、结束时间及长度并进行线性拟合,讨论其变化情况。根据实测数据验证了温带丛生禾草典型草原遥感估测物候期的精确度。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植被类型生长季开始时间变化情况差别较大,除温带禾草、杂类草盐生草甸和温带落叶小叶疏林分别有4和1d·20a-1的轻微延迟以外,其它6种植被的生长季开始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结束时间呈现出了差别较小的延迟趋势,生长季长度均延长,生长季结束时间对生长季长度的影响更大;估测的温带丛生禾草典型草原返青期与观测值变化趋势非常接近,分别提前了9和7d·20a-1,而两者的黄枯期则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估测值与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是,生长季开始时间16.59d,结束时间14.40d。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贮水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田间定位观测,研究了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能提高0~60 cm土层土壤贮水能力,扩大土壤贮水库容;生草种类及年限不同,土壤贮水特征存在差异;在苹果生长期,生草对土壤贮水增减量产生影响,其影响主要发生在春季与秋季;不同降水年型生草对果园土壤贮水量影响差异较大,丰水年种植白三叶能提高土壤贮水量,欠水年生草会加剧干旱对果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极端干旱事件能够显著地改变土壤水热条件和群落特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碳交换。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截雨棚,模拟发生在生长季前期(返青期,5-6月)和中期(快速生长期,7-8月)的极端干旱事件,研究不同时期干旱对群落特征和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时期干旱事件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均表现在生长季中期,生长季前期干旱处理(ED)下,群落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降低于对照(CK) (P<0.05);此外,ED和生长季中期干旱处理(MD)均显著抑制了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和生态系统呼吸(ER) (P<0.05),且MD显著降低了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D处理下,生长季中期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与ER显著正相关(P<0.05);MD处理下,在生长季前期的土壤体积含水量、群落地上生物量均与ER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生长季不同时期干旱对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机理不同,生长季前期干旱主要通过抑制植物生长过程影响碳交换,而生长季中期干旱则主要通过抑制植物生理活动影响碳交换。研究结果加深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不同时期干旱响应的认识,为气候变化预测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相似文献   

18.
Adult sows have a more developed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than young growing pigs resulting in a superior capacity to digest fibrous component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capacity of sows and growing pigs to digest the fibre components in concentrated low dietary fibre (DF) diet and two high DF diets similar in DF but with contrasting DF solubility. Six sows and four growing pigs were fitted with a simple T-cannula at the terminal ileum. Each balance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a 7-day initial period followed by a 3-day collection of faeces and a 2 or 3-day collection of ileal digesta for growing pigs and adult sows, respectively. When feeding diets with high proportions of soluble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NSP), the difference in fermentation capacity between growing pigs and adult sows was small. The adult sows showed a higher fermentative capacity, evidenced by a higher fermentation and a higher methane production, when high fibre diet with high amount of insoluble fibre was fed.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年限紫花苜蓿(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小型蒸渗仪法,在北京平原区研究了一年生和二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二年生紫花苜蓿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14.7和17.1 kg/(hm2·mm)]显著高于一年生紫花苜蓿[12.6和14.7 kg/(hm2·mm)](P<0.05);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耗水系数(679和584)显著低于一年生紫花苜蓿(793和682)(P<0.05)。研究表明生长年限对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环境气候数据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藏药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适生区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探索其适生区变迁规律。通过ArcGIS和SPSS对模拟结果分析显示,当前气候条件下独一味最适宜生长地区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四川与西藏,甘肃与青海交界处,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24.87%,其中西藏自治区适生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四川和青海,甘肃和云南占比最小;未来气候变化使适生区几何中心向西南方向迁移97.1 km,且海拔上升267 m;气候变化带来的适生区扩大面积约为退化面积的2倍,各省适生区面积均呈现增加,西藏增加最多,其次是四川,青海略有增加,云南和甘肃变化不大;如果气候变暖持续发生,人工引种驯化应选择海拔相对较高区域,而低海拔地区由于退化风险,应作为物种保护区域重点监测。本研究将为气候敏感地区野生濒危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及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