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农村养蚕条件下,选取9户蚕病多发户对防治细菌和僵病的新蚕药“蚕病清”的效果做了同户对比实验调查,与同批添食常规药物氯霉素对照区比较,添食“蚕病清”实验区由于蚕病发生率降低,平均张种下茧量减少33.3%,下茧率降低46.9%、20粒茧壳重增加8.5%,单张产茧量提高11.2%,单张产值增加14.0%,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尼托温-2000”对蚕茧产量及生命力的影响,在中秋蚕期进行了添食试验。按不同的浓度、添食次数、龄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二、三龄期添食“尼托温-2000”对提高蚕茧产量有一定作用,高浓度少次添食、或低浓度多次添食效果明显;添食对蚕的生命力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1加强桑园肥培管理,提高叶质注重施有机肥以改善土质;桑树夏伐后及时施肥,促使提早发芽长条;养一次蚕,施一次肥,以满足桑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干旱季节,及时灌溉,可增加条长,延迟秋叶硬化。通过以上措施,可达到桑树“采”、“养”结合和消耗与供给的统一,提高桑叶质量和产量。2彻底消毒防病认真做好养蚕前后及期中清洗消毒工作,切实做到消毒彻底,不留死角。饲养中一旦发生蚕病,必须首先隔离病蚕,防止蔓延,若是病毒性蚕病,要每天用石灰粉消毒蚕座;细菌性病可用氯霉素添食;僵病可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蝇蛆病用“灭蚕蝇”体喷或添食。3桑园治虫统…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总结经营专业化小蚕共育成功经验,提出了血液型脓病、僵病、败血病的预防方法。脓病重点防接触传染和交叉传染;白僵病用自配的防僵粉在蚕不同的生长期用不同浓度的防僵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细菌病则注意不要喂湿叶、堆沤叶、污叶和虫叶,定时添食蚕服康1号,控制蚕头密度。  相似文献   

5.
<正> 绿僵病是秋、晚秋蚕容易发生的病害,在低温多湿时尤为严重,一般以小蚕感染、三龄以后发病为多。生产上采用各种防僵粉来预防僵病,曾取得显著效果。但可否采用添食服药的途径,控制已经进入蚕体的僵菌的繁殖,使僵病得到治疗而减少损失,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原蚕生产中采用添食含氯制剂控制微粒子病发生率,已成为蚕种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防微措施,普及率达到100%。围绕“是药三分毒”,原蚕添食含氯制剂后,对原蚕生长发育、一代杂交种的良卵率、孵化率、毒率等有无明显影响,业界一直有所争论,有的已达成共识,如对控制毒率有显著效果。有的还存有异议,如添食含氯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新药蚕用脓病清,蚕用抗菌素九0一九和常用氯霉素分别给家蚕添食,结果表明,经添食上述药物后,蚕期病死蚕数,死笼率明显低于对照区,虫蛹统一生命率显高于对照区。说明三种蚕药对蚕病的发生均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但以添食氯霉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5,33(2):32-32
1 注重消毒防病,在养蚕前做好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要求蚕室扫得清,蚕具洗得净,药剂配得准,药液配得匀,蚕具消得全。养蚕中注重防病,及时淘汰末蚁蚕,弱小蚕、迟眠蚕,去除的病蚕要投入消毒盂。小蚕期定期进行地面、蚕座消毒,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大蚕期要良桑饱食,及时添食氯霉素、灭蚕蝇等药物。防病工作具体做到:蚁蚕和各龄起蚕撒好一次防僵粉,发现病毒病的每天使用一次新鲜石灰粉,从3龄起蚕隔日添食500ppm的氯霉素防止细菌病,添食灭蚕蝇防止蝇蛆病。  相似文献   

9.
对蚕药与蚕病的关系、蚕病的种类及传染规律、蚕药的基本常识、目前农村常用消毒药物和添食药物进行了介绍,并对蚕药经营管理、鉴别、贮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类药剂自发现后被广泛用于畜禽饲养,其优缺利弊各有评价。蚕农在饲养家蚕过程中添食抗生素类蚕药也屡见不鲜。通过分析蚕农使用抗生类蚕药的利弊,讨论添食常见抗生素类蚕药对蚕桑生产的影响以及滥用抗生素类蚕药通过桑蚕饲养进入食物链进而对生态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影响。建议在蚕桑生产中规范、减少或避免使用抗生素类蚕药,规范鲜蛹生产,利用生物菌发酵蚕粪。  相似文献   

11.
对“仙蚕人工饲料”进行了养蚕添食试验,结果表明:(1)减桑添食仙蚕人工饲料区的收茧量、茧质均较全桑叶饱食饲育的差,并且随着“仙蚕人工饲料”添食量的增加其各项饲育成绩也有下降趋势。(2)在用桑量减少的情况下,添食该饲料区比不添食的全茧量、茧层量、单产虽有所提高,但看不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蚕神”是由华中农业大学研制的一种高新技术复合微生物蚕用营养品,具有增产、抗病、提高丝质等功效。为寻求蚕桑增产、增效的新途径,使更多的实用性产品和技术在桐庐县推广应用,我们于2006年春蚕期用“蚕神”对家蚕进行了添食试验并对张种产茧量、张种产值、上车率、解舒丝长、解舒  相似文献   

13.
仝德侠  赵淑英  李仕亚  董辉 《中国蚕业》2011,32(3):21-22,45
通过“灭蚕蝇”不同用法对家蚕蝇蛆病防治效果的试验发现,适当提高“灭蚕蝇”使用浓度和施药次数,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灭蚕蝇”对家蚕蝇蛆病的防治效果,且不会因增加“灭蚕蝇”使用剂量造成家蚕农药微量积累中毒而增加不结茧蚕的发生。400倍液添食、250倍液体喷,4龄蚕体喷1次、添食2次,5龄蚕添食3次、体喷3次,防效最优;家蚕4眠...  相似文献   

14.
用“四号蚕宝素”进行小批定点与普遍应用试验.结果:①对夏秋蚕的病毒性软化病及细菌病有抑制作用.在“北面”试区,用药户比不用药户的产茧量多30%左右;在“中部”试区,凡添食“四号蚕宝素”的蚕农都比历年产茧量有所提高,而未添食的,蚕在五龄第五、六天就死亡70%.②对中肠型和血液型脓病无防治效果.③在添食过程中,用酒作添加剂的效果明显优于用水作添加剂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7,44(A02):19-19
“蚕安王”是一种广谱高效蚕儿内服的杀菌药物,也是一种药效稳定,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蚕儿专用添食药物。该药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蚕用内服消毒药的空白。“蚕安王”是氯霉素最理想的替代产品,同时也是替代其他蚕用添食药物的首选产品(灭蚕蝇和蜕皮激素除外)。  相似文献   

16.
梁方 《广西蚕业》2002,39(4):51-51
去年十月中旬 ,笔者到老蚕区指导养蚕生产时 ,曾有一蚕户说 ,其上一批蚕因工作忙 ,养蚕只在蚕前消毒、蚕中喂饱桑叶 ,未曾添食任何蚕药 ,也未使用石灰粉进行蚕座消毒防病 ,饲养0 .2 5张蚕种 ,产茧 9.5公斤 ,产值 1 50 .1元 ,未见死蚕。他问是否可以今后养蚕不用添食蚕药和石灰了 ?我当时就说 :“你是偶尔成功 ,不值得提倡”,对他解释如下 :您可能是养蚕前消毒较彻底 ,批饲养量少 ,叶质好 ,喂叶足 ,加上 1 0月份的天气 ,也较适合蚕的生长发育 ,只要蚕生长健壮 ,饲养环境没有太多的病源存在的情况下 ,一般蚕依靠自身的抵抗力 ,都能正常上蔟结…  相似文献   

17.
<正> 4号“蚕保素”是西南农学院邹文川老师主持研制的新型蚕药。据多点试验证明:添食后蚕体壮、蚕病少,一般全茧量可增加10%以上。尤其对空头软化病蚕,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此,从今年夏秋蚕起,在我区进行了多点对比试  相似文献   

18.
“克菌星”是由四川省蚕药厂生产的新一代蚕药,本品为抗生素类添食药物,用于防治细菌病,对细菌胃肠病、卒倒病、败血病等防治效果良好,对病毒性软化病、中肠性脓病有间接抑制作用。为了探讨“克菌星”能否代替“氯霉素”的防病效果,为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笔于2004年夏季进行了两种蚕药药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孝良 《北方蚕业》2008,29(1):18-19
“蚕得乐”与灭蚕蝇一号、“线绞清”、“灭线灵”一号混用给蚕添食,对柞蚕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但与灭蚕蝇一号混用连续给蚕添食,会明显降低雌蛾的产卵量,下降幅度为17.5%~25.4%,但不影响孵化率,而“蚕得乐”与“线绞清”、“灭线灵”一号混用则不影响雌蛾的产卵量及蚁蚕孵化率。  相似文献   

20.
曹丽玲 《广西蚕业》2003,40(1):45-46
随着我县蚕业生产的发展,养蚕量的增多,蚕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在下乡进行技术指导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蚕农说:“我每批蚕都进行消毒和添食蚕药,小蚕发育还可以,但到了五龄后期还是发病严重,甚至死完”。根据调查发现,蚕农养蚕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对消毒防病认识浅薄,造成在消毒防病过程中出现许多疏漏,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误区”,正确认识并纠正这些“误区”,对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误区”的具体表现1.1 养蚕前消毒过于马虎:一是在配制消毒药液时,不按要求去办,而是胡乱配制,以至药液浓度不够,达不到消毒效果;二是用失效变质的消毒药品配制,如用发糊了的漂白粉、存放很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