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在1982~1983年进行瘦肉型猪杂交组合试验的基础上,全市推广了商品瘦肉猪生产。四年来,共出栏商品瘦肉猪92.51万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在推广商品瘦肉猪生产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优选瘦肉型猪的杂交组合 为了提高商品猪瘦肉率,1982~1983年上半年,以本地二花脸猪为母本,用外来瘦肉型猪种汉普夏、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为父本进行杂交,共设14个组合,计120头试验猪,杂交后代达90公斤体重时屠宰测定58  相似文献   

2.
用两个组合60头三元杂交猪做了两批饲养试验,以考察各组合胴体品质,饲料报酬及前敞后限的饲养方式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丹系长白×约克·本地,丹系长白×长白·本地从体重20公斤左右开始,育肥113天,分别达到93.60±5.30,90.45±5.08公斤;日增重645.13±23.6、611.11±40.7克;瘦肉率为54.28±1.78、58.92±3.05;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47公斤、3.54公斤;耗青饲料3.96公斤、3.72公斤。实验结果认为用本地猪作母本,长白、约克作第一轮杂交父本,丹系长白作终端杂交父本的三元杂交猪,在适宜的饲养条件下,胴体性状指标均达到农业部对杂交商品猪相关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2011,(7):26-27
<正>1筛选最优三元杂交猪组合模式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三元杂交猪组合模式有两种:一是以国外瘦肉型猪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品种杂交生产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组合模式,它具有饲料报酬高、日增重快、瘦肉率高的显著特点,适用于集约化养猪场和生产水平较高的规模化养猪场。二是以本地猪如清平猪、通城猪、太湖猪等为母本,以国外良种瘦肉猪大约克、长白为第一二父本生产长大本三元杂交猪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父本对‘八眉’猪年生产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作父本与‘八眉’猪杂交,测定‘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同时选取所产仔猪进行生长育肥试验,测定其胴体品质与肉质,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长白’作父本试验组总产仔数(11.14头)显著高于‘杜洛克’作父本的(P0.05),‘大约克’作父本试验组产活仔数(9.43头)显著高于‘杜洛克’作父本的(P0.05),‘杜洛克’作父本试验组断奶成活率(97.92%)极显著高于‘长白’和‘大约克’作父本的(P0.01).试验全期不同试验组日增重、料肉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长白’作父本试验组胴体瘦肉率显著高于‘杜洛克’作父本的(P0.05),‘大约克’作父本试验组脂肪率显著高于‘长白’作父本的(P0.05),而其他胴体性能和肉质指标3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来评价八眉猪年生产能力,‘大约克’和‘杜洛克’作父本的要高于‘长白’作父本的;用母猪年提供肉量来评价‘八眉’猪年生产能力,‘杜洛克’作父本的最高,其次‘大约克’,‘长白’作父本的最低.  相似文献   

5.
试验使用50头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三元杂交猪。根据“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利用饲料合理组合配制除赖氨酸和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得到最大限度平衡的试验用红薯型日粮,以研究生长猪获得最佳性能时的赖氨酸适宜水平及合适的赖蛋比。结果表明,生长猪红薯型日粮达到适宜氨基酸平衡的赖蛋比为6.5%,通过饲料合理组合同时增加合成赖氨酸和蛋氨酸可使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结构接近“理想蛋白”。精氨酸、组氨酸和亮氨酸的过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健康生长育肥猪30头,按体重、窝别等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含0%、20%和30%发酵饲料的全价日粮,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育肥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能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发酵饲料以30%的添加量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是在横泾猪二元杂交基础上,选择优秀杂交母猪,再与第一父本杜洛克(杜)、汉普夏(汉)、长白(长)、大约克夏(大)进行交叉配合,组成不同三元杂交组合,并观测其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瘦肉率以及胴体品质等指标,以筛选出配合力最好的杂交组合,为今后推广饲养瘦肉型猪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1983~1985年在本所猪场,分别以长白和大约克猪为母本,以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汉普夏猪为父本对瘦肉型猪进行配合力测定,筛选出长大组为较优组合。试验结果,长大猪日增重712.73克,日增重优势率为13.16%,料肉比为3.01:1,饲料转化优势率为8.99%,瘦肉率可达59~61%。并于1986年将所筛选的长大猪进行中间试验。材料与方法中间试验以1986年春产的长大断奶仔猪为材料,采用全窝入试法。试验共用4个血统的4头长白公猪与10头大约克母猪配种所生的仔猪,选取70头健康断奶仔猪进行试验。每窝两圈,每圈5头。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探明引进瘦肉型猪种的配合力,我们于1983年进行了长白猪和大约克猪正反交组合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进一步以长白、大约克猪为母本,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和汉普厦猪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试验,以大约克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合后代性状杂种优势表现规律,从而筛选出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多、肉质好、经济效益高的杂交组合,为今后生产商品瘦肉猪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梅山猪种质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十年的保种和选育,我院小梅山猪种群表现出母性好,性早熟,产仔数和乳头数多,杂交利用效果明显等优良特性。小梅山猪(M)平均每头有效乳头数为16.96±0.82个,初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9.85±3.21头,育成率为84.33%,经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14.87±2.60头,育成率为89.98%。小梅山猪(M)作为母本与大约克(W)或长白(L)进行二元杂交,其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2.70±2.35头和12.34±2.34头。纯种小梅山猪屠宰胴体瘦肉率为45.83%,长白×小梅山二元杂交肉猪胴体瘦肉率达57.93%,大约克×小梅山二元杂交肉猪胴体瘦肉率达56.42%,长白×约克×小梅山三元杂交肉猪胴体瘦肉率达60.88%。  相似文献   

11.
不同三元杂交猪肥育效果及肉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杜洛克、A系作三元杂交终端父本,分别与 (长白×大约克)、(大约克×长白),(B系×C系)、(大约克×C系)作母本杂交产生的8个杂交组合的仔猪为试验材料,对其安排活质量20~90 kg的肥育试验,并进行屠宰测定和胴体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全期日增质量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最高(为704 g),显著的高于杜洛克×(B系×C系)、A系×(长白×大约克)、A系×(B系×C系),同时与A系×(大约克×C系)有极显著的差异;从表现值看,料肉比最小的组合为A系×(长白×大约克)。通过对肥育性能较好的几个组合的肉质比较,初步确定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大约克×C系)为较理想的三元杂交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肉猪饲以营养水准价值高的饲粮时,猪生长激素(PST)对猪生长后期的影响。选用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三元杂交猪,长白×本地大花白×长白杂交猪(即长白级进二代)及长白×本地大花白杂交猪共240头进行试验,每天每头试验猪颈部肌肉注射PST 2、4或6 mg,连续给药70天。停药7天后进行屠宰,测定的参数是净增重、料肉比和胴体品质性状等。所得数据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生统处理,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PST能显著增加三种杂交猪的瘦肉率、瘦肉肥肉比与眼肌面积,使膘厚变薄、料肉比减小,在养猪业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别选用了梅山猪和太原花猪作为第一母本,汉普夏、大白、长白和杜洛克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对五个二元和九个三元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的测定和筛选,最终确定“大汉梅”组合为瘦肉型猪母本系培育的基础猪源。瘦肉型猪“大汉梅”母本系基础群含4个不同血液的公猪8头,母猪40头,含梅山猪血液不少于25%,平均近交系数1.38%。  相似文献   

14.
对以嘉兴黑猪为母本的多元杂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进行了相关性状的分析。杂交猪不同生长阶段胴体瘦肉率的曲线表明,60~65及90~95kg活重是曲线变化的两个转折点,从本文的结果看,适宜屠宰体重似可放宽至95kg左右。对12个杂交组合及4个纯种猪的胴体瘦肉率进行的最小二乘分析表明,不同的组合水平、不同的父本间,瘦肉率均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杜洛克为最佳父本,其次是大约克及长白,苏白虽有杂种优势,但效果最差。用体尺指标及屠宰性状对胴体瘦肉率进行了估测,建立的最佳回归方程表明,易于度量且与胴体瘦肉率有着密切关系的性状分别为胴体重、大腿重、背膘厚、眼肌面积及胴体长。  相似文献   

15.
该文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生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80头日龄相近,体况一致,健康活泼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添加8%某品牌猪用发酵饲料替代等量日粮,试验组2添加4%某品牌猪用发酵饲料替代等量日粮,试验为期75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试验组2饲喂微生物发酵饲料能提高猪只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95、897、822g;料肉比分别为2.49、2.69、2.92。且试验组1、试验组2药物消耗、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综上,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提高生长肥猪生产性能和抗病力均有一定作用,且添加量为8%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研究利用净能体系配制低蛋白质日粮对商业条件下生长和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及肉的影响。生长阶段(试验1)与育肥阶段(试验2)分别选择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生长猪(30~55kg)肥猪(50~100kg)各216头,随机分为正常蛋白质组和低蛋白质组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结束后每组选30头育肥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低蛋白质组生长猪和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比与正常蛋白质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生长猪增重成本每千克降低6.80%(P0.05),育肥猪增重每千克降低9.49%(P0.05);除失水率显著高于正常蛋白质组外(P0.05),低蛋白质组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肌肉与正常蛋白质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商业化条件下,利用净能体系配制生长和育肥猪白质日粮可获得与传统日粮相近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增重成本能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与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准确评估,并分析不同杂交组合、性别对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共选取同一批次杜洛克三元杂交猪203头,其中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118头,包含50头阉公猪和68头母猪;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85头,包含57头阉公猪和28头母猪。统一饲养至(110±5)kg,在同一屠宰场屠宰,并测其宰前活体质量、胴体净质量、眼肌面积、背膘厚、眼肌厚度等胴体性状指标和肉色、大理石纹、PSE(Pale,soft,exudative)值、电导率等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除瘦肉率以外的胴体性状均极显著优于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P0.01),且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肉色主观评分、电导率、a*值也显著高于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P0.05);而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的PSE值、剪切力均优于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P0.05)。就性别而言,阉公猪较母猪具有更高的背膘(P0.01)和更低的瘦肉率(P0.05);此外,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母猪具有更高的电导率和L*值(P0.05),而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阉公猪的大理石纹则显著高于母猪、且眼肌面积更小(P0.05)。【结论】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胴体性状整体上优于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而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的肉品质部分优于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就性别而言,上述2种群体母猪的胴体性状整体优于阉公猪。  相似文献   

18.
对用国外优良猪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繁育的瘦肉型猪,进行了繁殖性能,育肥性能及屠宰测定试验,并采取科学的饲养技术措施进行大量繁育,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发展瘦肉型猪生产和评定关中黑猪的种用价值,在陕西省科委及农牧厅领导下,西北农学院牧医系于1982年10月至1983年,以关中黑猪及八眉猪为母本,杜洛克、长白及巴克夏为父本进行了二元杂交组合及杂种猪肥育对比试验,计二元杂交组合五个、亲本对照组三个、共八组,肥育猪64头。按20~90公斤肥育期间平均日增重、饲料利用效率和90公斤屠宰时胴体长、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六项性状,初步评选出杜关、长关、杜八三个较好的杂交组合和关中黑猪为优秀母本,其胴体瘦肉率分别为64.34%,56.62%,54.36%及53.29%,比原有地方品种八眉猪分别高46.67%、29.06%、23.91%及21.47%,效果显著,可以作为关中地区建立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1选留好种猪 1.1选择合理的杂交组合,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在选择最优杂交方案时一般用三元杂交的方式,即用某一品种的猪(例如长白大约克夏)的杂交后代(F1)做一代杂交母猪,父本用具有其他优良性能的另一个品种的猪(例如杜洛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