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城市,其玉米播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是农业大市。沈阳市自土地承包以来农业生产出现飞跃发展。由玉米单产由土地承包后亩产700公斤左右,比以前多400公斤左右,目前以在800公斤以上。在玉米单产提高的同时,玉米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研究与解决。其增产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玉米增产因素1.玉米增产的国家政策因素1.1土地承包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由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阜阳市夏玉米基本生产条件及夏玉米生产现状,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集成了夏玉米绿色增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推动该区域夏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玉米每666.7m^3可增产100—170千克。由于这项技术覆盖面广、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玉米喜温、喜水、喜光,地膜覆盖应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生产的发展在粮食增产中贡献突出,提高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意义重大。就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在玉米机械化生产中的应用作以概述,以期为玉米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多穗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的特点,只要温度、光照、水分等条件适宜,山区或平原均可种植。随着玉米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玉米单产不断提高,但在玉米大田生产中,多穗现象却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260万hm2,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玉米产量高,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玉米总产占全省粮豆产量的40%,商品率在70%以上。玉米产业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玉米单产量最关键的措施是提高良种覆盖率,因此,抓好玉米种子生产、提高玉米种子质量,对于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及增产措施进行30年回顾。系统论述了玉米种植应实现专业化和区域化,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科学灌溉,提高水分利用率以及扩大覆膜面积,推广育苗移栽等主要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中特殊生产资料,是农业科学技术发挥作用的载体,是农业增产的内因。而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约0·2亿hm2,年玉米用种量8亿kg,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生产总量。玉米种子质量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玉米种子质量一方面依  相似文献   

9.
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及产量的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敏 《现代农业》2010,(12):72-72
<正>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杂交种质量及产量对玉米生产起着关键作用,也是种子产业的主要环节,关系着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及社会稳定。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及质量的优劣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秋玉米生产是通江县玉米生产的重大补充,是做大做强玉米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通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探索,我县秋玉米生产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全县秋玉米种植面积约2万亩,为我县晚秋生产增产增效、打造玉米产业强县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1.
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很高,如何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是人们在生产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基于此,从选地、施肥、防病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达到增产的目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选好种、整好地等措施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环节,耕作水平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的形成。“一次播种,一次保全苗、齐苗、壮苗”是确保玉米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出吉林省当前玉米耕作流程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使吉林省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滦县隶属河北省唐山市,现有耕地5.4万hm^2,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2.7万hm^2以上,平均亩产量440kg左右,滦县玉米生产虽然连续7年保持增产,但增产幅度很低,整体产量还处于较低水平。笔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并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针对玉米品种特性、土壤地力条件、栽培密度、肥水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科技攻关和试验、示范工作,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阐述2016年禹城市玉米生长期气候概况和玉米生产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气候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一增四改"、惠农政策及精量播种、良种良法配套等种植管理技术,从而为实现玉米持续稳定增产,保证玉米生产14年连续丰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防早衰促增产一直是玉米生产技术工作的重点,该文回顾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十年来玉米生产防早衰促增产技术进步过程,提出实现玉米增产的想法,为进一步促进玉米生产、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水平也在与日俱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众所周知,农业是国之根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农业已经逐渐走上了一条适合其自身良性发展的轨道。作为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之一的玉米,在国内的粮食生产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近年来,不断发展起来的栽培增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玉米产量的发展。该如何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是农民和农业专家比较关注的重点。本文试从玉米的栽培技术以及其自身的其他环节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以此期望可以对未来玉米增产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在粮食、饲料生产上占有重要位置。但当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几乎全部为普通型玉米,商品价值较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向着高效益、多用途、综合利用诸方面发展,特种用途玉米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我国乃至世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和农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 1、高赖氨酸玉米——又称优质蛋白玉米,籽粒蛋白质中,人体和动物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赤峰市目前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赤峰市玉米增产的途径,为赤峰市玉米的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镇雄县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在85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农业科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随着玉米杂交良种的推广和各项增产措施的不断完善,我县的玉米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正朝着技术集成化和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镇雄县玉米生产发展慨况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初期的1983年,镇雄县玉米种植80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生产技术进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敬学  杨巍  张扬 《农业展望》2010,6(3):54-58
文章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索洛余值方法,对技术进步在中国玉米生产中的贡献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米增产中50.14%是由技术进步所引致。考虑到不同类型农业技术在玉米增产中的作用程度不同,进一步利用E-S模型分析了玉米生产技术进步中的主导模式,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米生产一直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