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夏季天气炎热给肉猪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防暑降温、改善喂养饲料、搞好卫生防疫等技术措施,以期提高夏季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无公害肉猪的生产过程是安全养猪的生产过程,是建立在常规养猪生产的基础上,通过从猪场到餐桌的全程安全质量控制,使肉猪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食品的要求。无公害肉猪生产主要任务是在整个肉猪生产过程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严格控制禁用药物和危害人畜健康的重金属添加剂的使用,对猪的重大疫病进行监测和防疫,并加强猪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不污染环境,生产出无污染的健康肉猪产品。无公害肉猪生产包涵了常规养猪和生产的全过程,为提高  相似文献   

3.
卞骞 《江苏农业科学》1989,(3):40-40,F003
我国是养猪大国,但按传统的饲养方法养猪,肉猪商品率低,饲料报酬低,经济效益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势必要推广科学养猪。作为科学养猪的一个组成部分——饲料添加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称广州军区后勤部生产的翠竹牌复合添加剂对肉猪增重效果显著。为此,我们于1988年1~4月在如皋县食品公司畜禽繁殖场进行了饲喂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江苏灌南县大力推广和扶持发酵床养猪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县相关部门对推广实施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农户(场),县财政均给予每平方米发酵床面积100元的补贴。目前该县推广发酵床养猪户(场)达22家,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财政补贴资金超过150万元。1年多来,发酵床养猪累计出栏肉猪5.4万头,平均每头猪比传统方法养殖的肉猪增加经济效益50~60元。  相似文献   

5.
江苏灌南县大力推广和扶持发酵床养猪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县相关部门对推广实施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农户(场),县财政均给予每平方米发酵床面积100元的补贴。目前该县推广发酵床养猪户(场)达22家,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财政补贴资金超过150万元。1年多来,发酵床养猪累计出栏肉猪5.4万头,平均每头猪比传统方法养殖的肉猪增加经济效益50~60元。  相似文献   

6.
浅谈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哺乳仔猪的养育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仔猪断奶窝重和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育种质量及肉猪的肥育效果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中小规模猪场的养猪生产中还存在猪种不良、早期补饲差、初生仔猪管理不善、母猪饲养管理差、仔猪营养不良,防病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致使仔猪成活率低、断乳窝重小、仔猪生产经济效益差。因此,要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1选择优良猪种选择优良猪种,组建优质高效的杂交生产繁育猪群是提  相似文献   

7.
张是  谢航 《农家顾问》2016,(4):45-46
正养猪生产包括种猪的繁殖和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培育、肉猪的育肥、猪场的经营管理以及猪病的防治等技术环节。而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除上述技术因素外,还包括猪场的规模、销售渠道、养猪类型等非技术因素。规模养猪者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根据自身的养猪技术水平、对市场的敏感性和资金实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养猪类型,否则  相似文献   

8.
正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仔猪断奶窝重及成活率会对肉猪养殖的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中小型养猪场在进行养猪生产时仍存在猪种选择欠佳、补饲工作效率较低、仔猪管理不善、仔猪营养不良、防病措施不到位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断乳窝重小等最终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从各  相似文献   

9.
时下,当不少养猪户为肉猪价低滞销发愁的时候,湖北省襄阳县双沟镇陶王岗村农民都为自己喂养的优质三元猪价高畅销而高兴不已。养猪大户贾新安笑呵呵地说,他家喂养的优质三元猪,自 1999年以来,批量出栏价格一直在每 500克 3.5元以上,最高时达到 3.8元,每头平均出栏肉猪纯收入 240余元。仅 1999年到 2001年上半年的两年半时间,他家出栏肉猪 420头,获利 10万余元。当问及他和陶王岗村的乡亲们是如何走上养猪致富路时,他说,多亏了县养猪状元王玉文的带动。王玉文是襄阳县双沟镇陶王岗村一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现年 37岁,高中文化,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猪”专业户正在逐年增加,并开始形成农村的一个独立产业。为了帮助“养猪”专业户提高经济效益,把肉猪生产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将最佳饲养规模与技术介绍如下: 一、肉猪专业户的饲养规模从我国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般肉猪专业户还是利用青饲料搭配配合饲料育肥肉猪。因此,饲养规模以年养肉猪50—60头为宜。在饲养过程中,肉猪专业户应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制,即肉猪专业户必须自养三头繁殖母猪,年繁两窝,并安排同期产仔,每批繁殖仔猪30头左右,这样就可以同批进栏,同批出栏。分两批饲养肉猪,每批25—30头,以便饲养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二、肉猪专业户的必备条件 1.猪舍根据上述饲养规模,肉猪专业户需繁殖母猪舍3间,每间12平方米左右,一猪一舍;需育肥  相似文献   

11.
肉猪是指从20千克体重饲养到约95千克体重时出栏销售的时期。是养猪生产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肉猪生产的目标是:改进肥育技术、缩短饲养期、提高出栏率、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换率、以及瘦肉率和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养猪生产包括种猪的繁殖和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培育、肉猪的育肥、猪场的经营管理以及猪病的防治等技术环节.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除上述技术因素外,还包括猪场的规模、销售渠道和养猪类型等非技术因素.农村养猪专业户要取得养猪经济效益,必须根据自身的养猪技术水平、对市场的敏感性和资金实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养猪类型,否则将难以取得理想的养猪经济效益.下面就根据近年来对各地一些养猪专业户的调查,提出几种典型的养猪类型,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以供参考和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养猪生产包括种猪的繁殖和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培育、肉猪的育肥、猪场的经营管理以及猪病的防治等技术环节。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除上述技术因素外,还包括猪场的规模、销售渠道和养猪类型等非技术因素。农村养猪专业户要取得养猪经济效益,必须根据自身的养猪技术水平、对市场的敏感性和资金实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养猪类型,否则将难以取得理想的养猪经济效益。下面就根据我们近年来对各地一些养猪专业户的调查,提出几种典型的养猪类型,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以供参考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实践中,只要我们多想办法,养猪既能做到节省饲料,又能使猪长得快经济效益高。根据笔者多年来对西充县太平镇1村4社李素兰、祥龙乡6村4社任守斌、双风镇13村2社王平田园畜禽良种场、观凤乡高山寨养殖场、凤鸣镇清斋宫村6社何代芬等饲养肉猪大户的调查总结,2004年他们均出栏肉猪在50头以上,平均一头肉猪获纯利120~140元。饲养生猪的主要措施综合讲有17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肉猪的出栏率和商品率,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除做好肉猪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外,必须加强肉猪的饲养管理。当前在农村养猪中,还存在着有啥喂啥,饲料比较单一的问题。这样,猪的骨、肉长得慢,每增重1kg约需6~7kg饲料;而应用配合饲料喂猪,则猪的骨、肉长得快,每增重1kg仅需3~3.5kg饲料。用单一饲料,无论从猪的增长还是饲料消耗都比应用配合饲料相差很大,大约相差1倍左右,这  相似文献   

16.
浅谈哺乳仔猪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哺乳仔猪.仔猪的哺乳期一般为28~56天,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哺乳仔猪的饲养对于整个养猪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养好哺奶仔猪目的是为今后养成商品肉猪或种猪打下好的基础.因此,抓好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需要从很多环节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肉日渐被冷落,而瘦肉颇受消费者青睐。笔者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和总结个人多年养猪经验,现将养猪瘦肉多的一些技术举措简述如下,希望能对养殖者有所裨益。一、把握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肥育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膘"。因此,肉猪生产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好这一规律,猪可多长瘦肉。二、选养经济杂交仔猪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吉林省目前养猪情况的介绍和对安全优质肉猪生产造成危害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生产优质肉猪关键技术环节的技术要点:优良的品种、安全的饲料和用药、无公害的饲养环境条件和良好的加工条件是生产安全优质猪肉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养猪业的科技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推动生猪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应按照标准化生猪生产和无公害商品猪生产技术要求,以推广“约长撒”三元杂商品猪和无公害商品肉猪生产技术,改良地方品种,以养猪示范户和规模户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龙海市白水镇养猪协会成立于1990年初,并随着养猪业的壮大而不断发展,成为了影响力较大的行业协会。目前,协会会员300多个,带动了全镇600多个养猪专业户和2300多家庭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现在全镇母猪存栏8000多头,肉猪年出栏1.8万头以上,仔猪年出栏10多万头。同时有效地带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