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密肥调控对中、弱筋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弱筋小麦扬麦9号、中筋小麦扬麦11号为试材,研究了密肥(基本苗、氮肥)调控对中、弱筋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后期生长过程中,旗叶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本试验条件下,中筋小麦扬麦11号在120万/hm2基本苗的基础上,以240 kg/hm2施氮量、氮肥运筹5∶1∶4处理最能延缓植株的衰老,延长籽粒的灌浆时间,增强旗叶光合能力,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从而取得优质高产;弱筋小麦扬麦9号在240万/hm2基本苗基础上,以180 kg/hm2施氮量、氮肥运筹5∶1∶4处理可以保证其品质达标的同时,增强植株后期旗叶中的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适当延缓植株的早衰,从而较好协调弱筋小麦高产与优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作物抗旱性的机理,在渗透胁迫下,研究小麦品种豫麦18(抗旱性较强)和扬麦9号(抗旱性较弱)幼苗叶中亚精胺(Spd)含量与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胁迫2 d,扬麦9号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豫麦18,豫麦18幼苗叶片Spd含量以及SOD、CAT和APX活性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扬麦9号;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了扬麦9号幼苗叶片的Spd含量以及SOD、CAT和APX活性,也明显抑制其MDA含量的上升。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预处理豫麦18,再进行渗透胁迫,则明显抑制其渗透胁迫下叶片中SOD、CAT和APX活性以及Spd含量的上升,也明显促进了MDA含量的上升。从而表明,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的Spd可能通过促进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减轻活性氧对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以强筋小麦中优9507、中筋小麦扬麦12号、弱筋小麦扬麦9号为材料,在缺磷土壤(速效磷含量4.10 mg/kg)上研究施磷量对小麦产量及剑叶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中优9507在施磷量(P2O5)0~144 kg/hm2,中筋小麦扬麦12号和弱筋小麦扬麦9号在施磷量(P2O5)0~108 kg/hm2范围内,产量随施磷量增加而上升,继续增加施磷量,产量则呈下降趋势.中优9507施磷量(P2O5) 144 kg/hm2处理,扬麦12号和扬麦9号以施磷量(P2O5) 108 kg/hm2处理剑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最高,继续增加施磷量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下降,各个施磷处理剑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均大于不施磷处理.中优9507以施磷量(P2O5) 144 kg/hm2处理,扬麦12号和扬麦9号以施磷量(P2O5) 108 kg/hm2处理剑叶蔗糖含量、SPS酶活性最高,继续增加施磷量剑叶蔗糖含量、SPS酶活性下降,各个施磷处理均高于不施磷处理.在一定施磷量范围内,随施磷量增加剑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GS、GDH和GOGAT活性上升,中优9507以144 kg/hm2处理最高,扬麦12号和扬麦9号以108 kg/hm2处理最高,继续增加施磷量均下降,3个品种施磷处理均高于不施磷.说明适宜的施磷量可以提高小麦剑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蔗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SPS、GS、GDH和GOGAT酶活性,在小麦灌浆关键时期,施磷可以维持上述指标在较高水平,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过量施磷测小麦剑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蔗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SPS、GS、GDH、GOGAT酶活性降低,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子叶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研究了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子叶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明显加剧,丙二醛(MDA)含理显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及POD,SOD活性可以作鉴定黄瓜幼苗耐盐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活性氧代谢保护酶系统的影响,选取长叶竹柏的2龄幼苗为试验材料。模拟零上和零下低温胁迫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特别是在温度过低和骤冷时,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受到伤害,电解质大量外渗,电导率增大。同时,SOD,CAT和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测定表明,程度不大的低温胁迫不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SOD,CAT和POD活性的协调一致性。只有极低温,如-10℃,-20℃下,细胞膜才会发生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转ICE1基因水稻耐冷性与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以转ICE1基因和非转基因水稻垦鉴稻10号为材料,研究4℃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转ICE1基因水稻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水稻,说明ICE1基因的过量表达减轻了膜脂过氧化程度,保护了细胞膜系统;随着冷处理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转ICE1基因水稻的SOD、CAT活性均强于非转基因水稻,但POD活性弱于非转基因水稻。说明ICE1基因的过量表达可能通过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与调整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转基因水稻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密度试验,初步明确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号优质高产的群体与个体品质指标,并比较密度对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①弱筋小麦扬麦9号以较高密度的基本苗(240万/hm)可建立合理的优质高产群体结构及个体株型指标,协调群体与个体发展的矛盾;中筋小麦扬麦12号以较低密度的基本苗(150万hm)可建立优质高产群体结构及个体株型指标。②弱筋小麦扬麦9号以较高密度建立的优质高产群体及个体株型指标中,孕穗后各时期干物质量、花后干物质量总积累量、成穗数、株高构成指数、穗下节间/节间总长、(穗下节间+穗长)/株高均低于中筋小麦扬麦12号以较低密度建立的优质高产群体;但其高峰苗、花后叶面积指数下降速度却明显大于优质高产中筋小麦扬麦12号的相应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活性氧代谢保护酶系统的影响,选取长叶竹柏的2龄幼苗为试验材料,模拟零上和零下低温胁迫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特别是在温度过低和骤冷时,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受到伤害,电解质大量外渗,电导率增大.同时,SOD,CAT和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测定表明,程度不大的低温胁迫不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SOD,CAT和POD活性的协调一致性.只有极低温,如-10℃,-20℃下,细胞膜才会发生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罗甸小米核桃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罗甸小米核桃叶片3种抗氧化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罗甸小米核桃保护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CAT活性除重度胁迫外均呈W型变化,MDA含量除重度胁迫表现出先升后降之外,其他处理均呈降-升-降的变化。在重度干旱胁迫(W3)下,罗甸小米核桃各类保护酶的活性在总体上均高于正常供水、轻度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干旱胁迫初期,CAT活性变化趋势与POD活性相反,说明3种保护酶能够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以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岳自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477-9479,9497
研究在碱胁迫下施入脱硫废弃物对油葵不同生育时期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脱硫废弃物后油葵根、叶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与对照相比都有所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与对照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由此推断,施入脱硫废弃物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碱胁迫对油葵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On the basis of the phytotron, the effects of high temperatur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25, 30, 35 and 40℃, respectively) on antioxidant enzyme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flag leaves of wheat at 50% relative air moisture during grain fastest filling stage [19-21 days after anthesis (DAA)] were studied. The wheat cultivars tested were Yangmai 9 with weak-gluten and Yangmai 12 with medium-gluten. Compared with 25℃,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was, the higher was the MDA content in flag leaves, while lower were the SOD, POD, and CAT activities. SOD and CAT activities in Yangmai 12 appeared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high temperature than that in Yangmai 9. But POD activity in Yangmai 12 was less sensitive to high temperature. MDA content in Yangmai 1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Yangmai 9. The 1000-grain weight declined with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2.
氮素缓解春小麦花后高温早衰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花后高温胁迫下氮肥对春小麦抗氧化特性的响应机制,阐明氮素缓解高温危害的生理机理及运筹机制,2019年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0 (N0)、75 (N1)、150 (N2)、225 (N3)和300 (N4) kg·hm-2 5个施氮量处理,副区为(25±2)℃(CK)和(35±2)℃(HT)2个温度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处理下施氮量对春小麦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dismut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dismutase, CAT)活性的影响及对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脯氨酸(proline, Pro)、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O-2·)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处理相比,高温胁迫后春小麦旗叶类胡萝卜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明显增加,导致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早衰现象加剧,产量显著下降,降幅为7.81%~33.71%。而施加氮肥能显著增加春小麦旗叶中类胡萝卜素、Pro和氮的含量,提高SOD、POD和CAT酶活性;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春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N3处理时最高,分别为8.64(CK)和8.09×103 kg·hm-2(HT),分别较N0处理增产67.12%和97.80%。由此表明,合理的施氮量可有效抵御高温胁迫,使小麦SOD、POD和CAT活性及脯氨酸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并降低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从而缓解高温胁迫导致的早衰,最终提高小麦产量。因此,采用225 kg·hm-2(N3)施氮量能有效降低花后高温引起的减产,为春小麦宁春50号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高温胁迫对华北落叶松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在35℃、39℃、43℃高温处理下,研究了华北落叶松幼苗热胁迫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华北落叶松幼苗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高温胁迫初期,华北落叶松幼苗通过提高SOD和POD酶的活性调节自身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5年生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对不同温度处理牡丹花瓣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5、25℃处理的牡丹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15℃处理的,而经35℃处理的降低了SOD和CAT的活性,提高了POD的活性;分别经5、25、35℃处理的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15℃处理的,以经35℃处理的最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总酚和类黄酮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0.2 mg· L-1硝普钠处理后,不同处理组牡丹花瓣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各温度处理下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所降低,总酚和类黄酮的质量分数增加,这有利于缓解不适温度对牡丹花瓣造成的损伤,维持其正常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胡芦巴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张昕欣  彭立新  阎国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58-14259,14271
[目的]从抗氧化能力的角度揭示胡芦巴幼苗抗寒机理。[方法]以胡芦巴幼苗为材料,研究0℃低温胁迫下胡芦巴幼苗叶和根中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胡芦巴幼苗SOD、POD活性呈现上升-下降-上升趋势,活性在6h处达到小高峰后下降,12h之后又开始上升,并于48h时达最大值;CA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12h时达到峰值。叶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幅度及峰值均大于根。MDA含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处理24h时达到峰值,且叶中MDA含量小于根。[结论]三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抵抗低温胁迫的伤害;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反应比根强。  相似文献   

16.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探讨施硅肥和接种纹枯病菌对水稻叶片丙二醛(M 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接菌条件下,硅肥能提高POD、CAT的活性,降低SOD活性,M DA含量略有上升;接菌处理使M DA含量、CAT和POD活性升高,SOD活性降低;接菌和施硅肥处理使SOD活性下降,第4天达最小值,但其活性仍高于接菌未施硅肥处理,其POD、CAT活性第4天达最大值,M DA含量第3、4天达最大值;施硅肥后接菌叶片的上位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与接菌叶片无明显差异。施硅肥能显著降低水稻植株的纹枯病病情指数,提高其对纹枯病的抗病能力,相对防治效果达25.8%。  相似文献   

17.
不同耐冷性杂草稻和栽培稻抗氧化系统对冷水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从孕穗期到抽穗开花是水稻对温度最为敏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低温冷害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和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探明水稻耐冷生理机制,将为东北水稻生产提供重要保障。探索耐冷性不同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在冷水胁迫下开花期剑叶的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耐冷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冷性强的杂草稻WR03-45、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和冷敏感的杂草稻WR03-26、栽培稻秀子糯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根据剑叶叶枕距判断主穗进入孕穗期的时间,于孕穗期在冷水池中进行低温处理,未经冷水处理的参试材料作为对照。在开花期,剪取参试材料的剑叶保存于-85℃的超低温冰箱中,用于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 5种抗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两种抗氧化剂含量,研究孕穗期低温冷害对剑叶的活性氧(ROS)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结果】冷水胁迫下,冷敏感的杂草稻WR03-26开花期剑叶仅有CAT和GR活性显著增加,冷敏感的栽培稻秀子糯开花期剑叶SOD、CAT和GR活性显著增加;WR03-26和秀子糯剑叶的AsA和GSH含量及AsA/DHA值和GSH/GSSG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WR03-26和秀子糯剑叶产生速率显著增加,H2O2含量极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耐冷性强的杂草稻WR03-45开花期剑叶SOD活性显著升高,POD、APX、CAT和GR极显著升高,耐冷性强的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开花期剑叶SOD、POD和APX活性显著升高,CAT和GR活性极显著升高;WR03-45和丽江新团黑谷剑叶的抗氧化剂(AsA和GSH)含量及AsA/DHA值和GSH/GSSG值在冷水胁迫下显著高于对照;WR03-45和丽江新团黑谷剑叶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冷水胁迫下,耐冷性强的水稻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减少ROS的积累以及膜脂过氧化,增强对冷水胁迫的耐性。水稻的耐冷性与胁迫下抗氧化系统清除ROS的能力有关,杂草稻WR03-45作为一种强耐冷性的种质资源可以用于栽培稻耐冷性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8.
以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和北海道黄杨(Euonymus japonicus.CV.‘CuZhi’)的扦插植株为试验材料,测定4℃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片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和北海道黄杨叶片POD活性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先升后降,并在低温胁迫的第2天达到最高值;在低温胁迫过程中,两种植物叶片SOD活性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北海道黄杨叶片CAT活性明显高于大叶黄杨,大叶黄杨叶片MDA含量明显高于北海道黄杨;而且大叶黄杨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明显,北海道黄杨叶片脯氨酸含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越冬期,随着气温的降低香蕉叶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明显提高,3月份后气温上升,活性开始下降.越冬期间超氧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台湾蕉SOD、CAT、POD活性下降幅度比柴蕉大.ATPase水解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柴蕉,经PP333处理的台湾蕉,SOD、CAT、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6.77%、86.44%和237.76%,ATPase活性下降24.15%,MDA含量下降21.67%,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香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