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思茅松扦插生根的内因、外因和内外因相互作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应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寻找适合思茅松扦插的基质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穗条年龄和长度及扦插时间等,结果表明:思茅松基本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8~10 cm长的穗条是嫩枝扦插较为合适的长度;扦插繁殖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1年生嫩枝的扦插生根率明显高于2年生母株上的嫩枝;嫩枝扦插以山地红壤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红花荷扦插繁殖效应,本试验以红花荷嫩枝为试验材料,进行扦插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2~4个半片叶的嫩枝进行扦插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同时杀菌剂多菌灵及生根剂GGR6不同浓度对穗条生根率亦有显著影响;不同扦插基质对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红花荷扦插繁殖效应,本试验以红花荷嫩枝为试验材料,进行扦插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2~4个半片叶的嫩枝进行扦插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同时杀菌剂多菌灵及生根剂GGR6不同浓度对穗条生根率亦有显著影响;不同扦插基质对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总结核桃属植物嫩枝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以核桃属中的核桃、山核桃、黑核桃、奇异核桃和99-I核桃5个种植物为材料,从扦插基质,激素种类,浓度与处理时间,采穗方法,采穗部位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影响核桃属植物嫩枝扦插成活率的主导因素。[结果]结果表明,基质种类,激素种类、浓度与处理时间,采穗方法和采穗部位等对核桃属植物嫩枝扦插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基质以配制土效果最好;激素以5 000 mg/kg IBA+NAA(5∶1)混配液速蘸处理效果为佳;枝条基部插穗好于顶部插穗;插穗带芽基掰取好于不带芽基剪取。[结论]带芽基掰取枝条基部插穗,采用适宜浓度的外源激素IBA+NAA混配液速蘸处理后,扦插在配制土的基质中,再辅以合适的水分管理措施。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核桃属植物嫩枝扦插的生根率,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胡桃楸嫩枝扦插生根效果.[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采稳时间、基质、激素、蔗糖质量分数处理对胡桃楸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采穗时间是影响胡桃楸嫩枝扦插生根的主导因子.7月中旬采条,经NAA 500 mg/kg和蔗糖5%处理后,以蛭石为基质进行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66.66%.[结论]基于节约成本考虑,胡桃楸嫩枝扦插适宜组合为:7月中旬采穗+ NAA 500 mg/kg+ 2%蔗糖+蛭石.  相似文献   

6.
王金盾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58-5759
[目的]研究扦插季节、基质与外源激素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方法]在福建沙县进行细叶青蒌藤扦插试验,分析不同扦插季节、基质与外源激素剂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扦插季节、基质与外源激素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生根率、成苗率及新梢长度均有极显著差异性影响(P<0.01);提高穗条生根率的优劣顺序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秋季与冬季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高穗条成苗率的优劣顺序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促进穗条新梢生长的优劣顺序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提高穗条生根率、成苗率与促进新梢生长的基质优劣顺序为80%泥炭土+20%珍珠岩>黄心土>河沙;提高穗条生根率、成苗率与促进新梢生长的优劣顺序为50 mg/kg ABT2号生根粉>空白对照(清水)>200 mg/kg ABT2号生根粉。[结论]建议生产中选用80%泥炭土+20%珍珠岩混合基质,选用50 mg/kg ABT2号生根粉进行穗条处理,不宜在5~7月的夏季进行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7.
欧李扦插影响因子及生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欧李嫩枝扦插繁殖技术以及不定根形成机理。[方法]从激素种类、浓度与处理时间和扦插基质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影响欧李嫩枝扦插成活率的主导因素,并且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欧李插条不定根的形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生根剂影响欧李嫩枝扦插成活率的最佳组合是:ABT生根粉2号1 000 mg/L、处理30.0~60.0 min,生根率均高于78%,是清水对照平均生根率20.7%的3.8倍 基质对欧李嫩枝扦插影响的试验得出,ABT生根粉2号以1 000~1 500 mg/L,在珍珠岩+河沙基质中生根率最高,其次是在河沙基质中。[结论] 生根剂类型是影响欧李嫩枝扦插育苗生根率高低的第一关键因子 欧李插条不定根原始体为诱生根原始体。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对红毛五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红毛五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基质、扦插时期、插穗部位和激素浓度对红毛五加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基质、扦插时期、插穗部位和激素浓度对红毛五加嫩枝插穗生根状况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各因素对成活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扦插时期〉基质〉激素浓度〉插穗部位,对根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插穗部位〉激素浓度〉基质〉扦插时期,对根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插穗部位〉基质〉激素浓度〉扦插时期;以选择带叶片的中部或下部插穗,以100%蛭石为基质,在6月25日,用100 mg/L ABT1处理2 h,进行扦插育苗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6.4%,插穗的平均根长为6.2 cm,平均根数为4.9条。[结论]采用红毛五加嫩枝为材料进行大规模温室容器扦插育苗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对树莓扦插生根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及不同基质3个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树莓扦插试验,探讨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对树莓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激素种类和扦插基质对树莓嫩枝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激素浓度影响不显著;适宜的组合为ABT 200 mg/kg+基质河沙。生长激素对于河沙中树莓硬枝扦插效果不显著。[结论]该试验可为树莓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树莓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对树莓扦插生根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及不同基质3个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树莓扦插试验,探讨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对树莓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激素种类和扦插基质对树莓嫩枝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激素浓度影响不显著;适宜的组合为ABT 200 mg/kg+基质河沙。生长激素对于河沙中树莓硬枝扦插效果不显著。[结论]该试验可为树莓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瑞苓  汪元超  刘建祥  汪梦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57-12958,12960
[目的]以思茅松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NaCl胁迫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5、50、100、200、300 mmol/L的NaCl处理种子,分析各处理下思茅松种子发芽情况,幼苗生长情况以及对4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在100 mmol/L盐分范围内,幼苗能正常生长,发芽率与发芽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100 mmol浓度下,幼苗的SOD酶含量最大。200 mmol/L浓度时,思茅松幼苗的发芽率、发芽势降低,植物的可溶性糖、叶绿素总量最大。300 mmol/L,幼苗不能正常生长,出苗死亡率高,畸形苗多。幼苗体内的MDA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思茅松幼苗在100 mmol/L以内的盐分范围内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思茅松树皮低聚原花青素的最适提取条件,为开发思茅松树皮低聚原花青素提供有利参数。[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溶剂回流提取法,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从思茅松树皮中提取有效成分低聚原花青素。[结果]影响提取工艺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确定最佳的超声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为2 h,提取3次。[结论]按此条件制备得到的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率达到2.3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思茅松针叶气味对松实小卷蛾产卵行为的影响。[方法]室内验证松实小卷蛾产卵是否受到寄主松树气味的影响,进行室内行为测试和触角电位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保留触角的松实小卷蛾雌蛾在新鲜针叶上的产卵量大于在枯萎针叶上的量,而切除了触角的雌蛾则对新鲜和枯萎针叶没有选择性。松实小卷蛾雌蛾对思茅松针叶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β-水芹烯都表现出一定的触角电位反应,以β-水芹烯引起的松实小卷蛾触角电位反应最大,其次是柠檬烯。[结论]β-水芹烯、柠檬烯在新鲜针叶挥发物中的含量远大于在枯萎针叶挥发物中的含量,β-水芹烯、柠檬烯可能是刺激松实小卷蛾雌蛾产卵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4.
思茅松林树高与土壤因子关系的估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思茅松3代林分高生长与土壤因子关系的估测模型.结果为:原始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141519X1 0.040696X5-0.04748X6 91.40769;第2代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0392409X1 0.010129X5-0.04748X6 83.80179;人工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23225X1 0.006735X5-0.00658X6 3.60846.思茅松高生长与土层厚度(X5)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其次是海拔高度(X6)和有效N的含量(X1),林分树高生长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该模型可作为3代相应林龄的思茅松高生长的估测模型,可对思茅松林立地退化进行评价.思茅松轮栽后,立地生产力是先衰退后增强.  相似文献   

15.
思茅松林分土壤养分衰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茅松林集中分布的云南省景谷县选择不同栽植代数的思茅松林,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选择土壤养分状态因子,进行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现实养分还是潜在养分都证实思茅松轮栽后土壤肥力发生了衰退现象,且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现实肥力和潜在养分下降速度增快.  相似文献   

16.
对种植于云南省孟连县的桃花心木与思茅松混交幼林的生长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定植1.5年后,桃花心木与思茅松1∶1及1∶22种混交比例的混交幼林内,桃花心木的高径生长率均高于思茅松。桃花心木种植初期具有极快的生长速度,是值得云南热区大力推广种植的一个珍贵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17.
美丽胡枝子的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究美丽胡枝子的快速育苗技术。[方法]以美丽胡枝子当年生嫩枝和1~2年生老枝为插穗进行扦插试验,研究不同插穗类型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激素处理对嫩枝扦插生根质量的影响。[结果]采用当年生嫩枝木质化程度稍低的中部和木质化程度稍高的基部作插穗时,其生根率分别为32.40%和9.26%,而老枝的生根率为0;采用浓度分别为200、500和800mg/L的生根粉1号和NAA2种激素处理的试验表明,生根粉1号和NAA均可提高扦插生根率,且随处理液浓度的升高生根率逐渐提高,其中以浓度为800mg/L的生根粉l号处理效果最好,其生根率达46.3%,比对照提高42.86%。[结论]美丽胡枝子的扦插宜采用当年生的嫩枝作插穗,用植物激素进行处理插穗可提高生根质量。  相似文献   

18.
景东地区云南松和思茅松挥发物组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寻找形态鉴定之外的方法进行活体云南松和思茅松的区分,对生长于云南省景东山区的云南松、思茅松活体枝叶的挥发物进行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加以检测.结果表明,思茅松挥发物中含有1%左右的长叶松烯而云南松挥发物中未发现该成分;云南松和思茅松的挥发物主要以萜烯类成分为主,其中β-蒎烯相对含量(云南松14.44%,思茅松41.68%)均高于α-蒎烯(云南松3.68%,思茅松9.72%),与云南松松脂和思茅松脂松节油中的含量相反.云南松和思茅松挥发物中均检测到约10%的苯系物对繖花烃,云南松挥发物中还检出其少量异构体邻繖花烃.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气象因子和坡向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产脂量的影响,连续3 a测定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同一地块2个坡向100株思茅松1—12月份的产脂量。结合当地主要气象指标,分析各气象指标与思茅松产脂量之间的相关性,坡向对思茅松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洱地区降水较多、气温较高的6—9月份是思茅松产脂量较高时期。思茅松产脂量不仅受遗传因子控制,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因子和坡向也对其有显著影响。思茅松产脂量与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气温日较差、日照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思茅松阴坡的产脂量显著高于阳坡,产脂力弱的个体全年的任何时期产脂量均低于产脂力强的个体。因此,思茅松的产脂力主要受遗传因子控制,生态因子如降水、气温、光照、坡向等在一定程度影响思茅松的生长发育,综合影响思茅松的产脂力。  相似文献   

20.
思茅松扦插繁殖潜在优势及生产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茅松扦插繁殖是有效保存和利用其速生、高产脂优良性状,实现无性系林业的关键技术,在对思茅松扦插繁殖潜在优势及其限制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无性繁殖进行规模化苗木生产的模式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