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季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底层栖息,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体缺氧,使鱼类窒息死亡,影响越冬成活率。下面介绍几种越冬鱼池的补氧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在鱼类苗种培育过程中,按照生产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同,常需要对苗种进行分选,确保苗种培育的同步性;此外,对于有互相残杀、蚕食习性的鱼类还可降低苗种因大小分化而相互残杀的概率。在苗种销售过程中,养殖户一般对苗种的规格有不同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某些热带、亚热带鱼类,在不能自然越冬或无越冬条件的地区就要求放养大规格的越冬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确保养殖鱼类安全越冬,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越冬鱼生长期健康养殖技术、越冬鱼类安全检查、越冬鱼病害防控于增强免疫、越冬鱼栖息环境修复与养护、封冰期管理、解冻期和解冻后处理和技术示范展示这几方面,来介绍越冬技术。北方池塘封冰期最长可达150天以上,影响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越冬鱼的健康状况。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池塘放养密度和产量越来越高,个别渔区单产水平已经突破了3500kg,饲料营养保健需求和饲料成本矛盾、养殖病害与越冬鱼健康矛盾越加突出,养殖鱼  相似文献   

4.
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真中往往有一个主导因素.只有全面、具体地找出主导因素,才能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鱼类死亡,提高鱼类越冬的成活率。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越冬水体严重缺氧越冬水体缺氧的...  相似文献   

5.
十月渔事     
《内陆水产》1993,(10):18-18
一是抓好鱼种和亲鱼最后阶段的培育,对于鲢、鳙鱼还要加强施肥,保证鱼类饵料生物正常而稳定的数量,在青饲料减少的情况下对吃食性鱼类应补喂精饲料,一直到收获之前停食,以积贮能量,准备越冬。  相似文献   

6.
十二月渔事     
蔡永祥 《水产养殖》2009,30(12):44-44
12月,农历节气是大雪和冬至,气候已进入到冬季。冬至后开始数九寒冬,寒潮不断来袭,气温、水温不断下降,冰冻不断出现,渔业养殖进入到越冬期,生产管理进入休整期。因此12月的主要工作就是抓紧时间做好鱼种放养、成品及时并塘暂养和出售、越冬鱼池的适度管理、温水性鱼类的保温越冬、池塘的清淤和整理维护等。  相似文献   

7.
自然鱼类是在天然条件下,依自然选择规律繁衍生息,年复一年的在冰层下栖息过冬,而养殖鱼类则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按优化选育规律繁殖生长,但在冬季江河、湖泊、泡沼千里冰封时,也要在冰层下越冬,而且越冬时间长,鱼在冰层下栖息的环境条件差。黑龙江省由于天气寒冷,冬季时间长,成鱼养殖分为鱼种——成鱼两个阶段饲养,一个周期基本上两年育成。鱼苗经过一个夏季到秋季养成鱼种(秋片)出池后入越冬池过冬,第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池塘养殖每年封冰期有6个月左右,冰的厚度在一米。漫长的严冬,必然会引起鱼类生活环境和鱼本身的巨大变化,常酿成鱼类大批死亡,给养鱼户带来重大损失,严重地限制了养鱼业的发展。根据不同的池塘条件、水源水质和池塘底质情况,不断改进完善鱼类安全越冬管理办法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创造鱼类安全越冬的环境,确保鱼类越冬成活率。一、鱼类越冬前的强化饲养在越冬前一个月左右,对准备越冬的鱼类进行强化饲养,可喂越冬专用饲料,增强鱼类体质,提高其抗应激能力,保证安全过冬。二、越冬池准备1、越冬池选择:面积最好在10-20亩为宜,靠近…  相似文献   

9.
九月渔事     
一是加强成鱼的后期管理。九月已临近生长的后期阶段,需及时向鱼塘施肥,以繁殖被鱼类食用的天然饵料生物。投施的有机肥料,一定要充分发酵。九月水温适中,草、鲤、鲫和其它名优鱼类的摄食还未减退,在青饲料和水草减少的情况下,一定要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二是加强鱼种和亲鱼的培育管理,鲢、鳙鱼主要是经常施肥,保持池水“肥、活、嫩、爽”,使池水呈淡茶褐色或黄绿色;吃食性鱼类要增加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豆饼类精饲料,以达到追膘育肥的目的,以备越冬。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北方地区越冬经常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但无论什么原因,都与鱼类的自身生理状况密切相关。 一、鱼类越冬期基本状况 在大庆地区,每年10月中、下旬,水温降至10℃左右时,池塘养殖鱼类停止饲喂,并且并入越冬池,直至翌年3—4月融冰。在此期间普通饲养的鱼类活动摄食、消化和代谢强度都显著减弱。减缓程度依种类、越冬条件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
鱼类的标志     
鱼类标志法对研究鱼类资源变动,鱼类的选育种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鱼类是生活在水中,不同于陆生动物。它们栖息的水体大小深浅各不一样,有的在淡水,有的在咸水,有的在内陆水域,有的在海洋。鱼类在水中的生长、繁殖、洄游、越冬等活动,光凭人的视觉是很难研究清楚的。  相似文献   

12.
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现有池塘563亩,主要养殖品种有常温性鱼类(如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和冷水性鱼类(如鲑鳟鱼),每年有近300亩水面的鱼类越冬,鱼塘完全结冰期近60天。2003年之前,鱼类越冬期内一直坚持冬季打冰眼,认为打冰眼可防止鱼塘缺氧,但效果很差,每年冬季损失产量在20%以上,严重时可达50%,且越冬后的鱼类体弱干瘪。经过几年的实  相似文献   

13.
张研 《河南水产》1997,(4):18-18
革胡子鲇俗称埃及塘虱。系暖水性高效养殖鱼类。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其适应于较高水温中生长、栖息、耐低温能力较差。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能在池塘里自然越冬,但通过采取各种因地制宜的人工增温措施,使水温保持在15℃左右,越冬成活率可达90%以上。这里介绍四种增温越冬方法:  相似文献   

14.
941700 养殖鱼类与其栖息环境的关系=[刊,汉]/黄文彬,丘台生∥(台湾)中国水产.—1993,(492).—7~15 鱼类栖息环境对成长、存活和繁殖都有显著的影响。所谓鱼类的栖息环境应包含非生物和生物两大部分,非生物有水温、光照、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春季长江口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探索长江河口生境条件改变对重要生物的影响状况,揭示生境条件对生物资源影响的机理,根据2010年5–6月在长江口进行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与历史资料,用根据扫海面积计算的栖息密度研究了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动状况,以及5–6月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2010年5–6月共记录鱼类40种。种类数目较多的科分别是鳀科和虾虎鱼科(均为5种),其次为石首鱼科(4种)及舌鳎科(3种);鱼类栖息密度以当年卵化幼鱼为主,矛尾虾虎鱼、棘头梅童鱼、凤鲚和刀鲚为栖息密度最大的4种鱼类,占调查区域鱼类栖息密度的94.11%。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发现,春季鱼类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的9个环境因子中,水深、表层盐度和底层盐度对河口内部鱼类丰度和栖息密度影响最大,而底层pH值、表层盐度和底层温度则对河口外部鱼类群落影响最大。与历史资料相比,目前记录的鱼类物种数目(40种)少于1985年5月或6月(69种,62种),而栖息密度(5.20×104ind/km2)高于1985年5月或6月(1.72×104 ind/km2,2.29×104 ind/km2)。本研究表明虽然长江口仍为棘头梅童鱼、刀鲚、...  相似文献   

16.
渔谚十则     
渔谚十则石道全,熊晓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一、混养。半水胖头浮水鲢,榻底青鱼鲩滑边。解释:水是立体的,为了充分利用水体,应分层次多种类混养,白鲢在上层,花鲢在中层,青鱼底层,草鱼在池塘的边沿。各层次栖息的鱼类混养在同一水体内,各得其所。通过渔谚十...  相似文献   

17.
鱼类越冬是我国北方地区养鱼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一年之中,鱼类大约要有一半的时间在冰下渡过。为了使鱼类安全越冬并提高其成活率,首先应了解鱼类越冬水域的理化、生物学特点和鱼类在越冬期的生理学特性,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其次是分析鱼类在越冬期的死亡原因,和加强鱼类越冬管理工作。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就可以创造条件,改善鱼类越冬环境,保护鱼类安全越冬。 近年来,北方地区提倡采用生物增氧越冬。生物增氧,就是根据越冬池的具体情况,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冰下水生植物,特  相似文献   

18.
肖作鑫 《齐鲁渔业》2006,23(10):45-46
人工鱼礁是指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用以改善海洋环境,营造为鱼类等游动生物提供繁殖、生长发育、索饵等栖息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建设人工鱼礁是一项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工程,使原本生产力较低、鱼种较少的砂泥地质环境,变成生产力较高、鱼类较多的岩礁环境,可提供幼(稚)鱼庇护,以及鱼类栖息、索饵和产卵场所,防止底拖网作业滥捕,保护  相似文献   

19.
倪立珠 《水产养殖》2012,33(3):51-52
为了提高越冬鱼种的成活率,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综合洪泽县当地鱼种越冬的经验,对提高鱼种越冬作一简述,以供参考。1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1.1越冬水体严重缺氧一般情况下,越冬水体严重缺氧是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池塘缺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池水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0.
健康养殖     
如何使鱼类安全越冬鱼类能否安全越冬取决于饲料营养、水质、底质及疾病。一、营养全价配合饲料是保证鱼类摄取全面营养的基础,只有摄人全价配合饲料,鱼类才能有比较好的体质。而由于在越冬期,水温和气温均很低,鱼类处于不振食、只消耗的阶段,在越冬期间鱼类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均有消耗,应注意体脂的适当积累,在越冬前期饲料的蛋能比应保持在10~11千卡消化能:1克蛋白质,以利于积累适当的体脂。由于越冬期鱼类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为了增强鱼类越冬期间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在越冬前一个月应投喂“越冬安”。二、水质水质是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