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事传真     
●2005年全国蚕茧比上年略增产,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据国家茧丝办对全国20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统计测算,2005年全国桑园面积76.6万hm2(1149.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发种1705.76万张,较上年增长10.23%;蚕茧产量58.43万t,同比增长6.86%;全年平均收购价格975.76元/50kg,同比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1994年,徐州市蚕桑生产战胜了长期高温干旱等不利条件,依靠科技,强化管理,着重突出一虫一病防治,取得了“四增、四提高、一翻、二降”的好成绩。 四增:一是桑园面积大幅度增加,比上年增长20%。全市桑园已达54万亩,列全省第三位;二是制种量大量增加,生产蚕种393727张,比上年增加77024张;三是发种量大量增加,全年发种77万张,比上年增长48.6%;四是蚕茧产量大幅度增加,产茧45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县人民以开拓进取的姿态,战胜了百年少见的洪涝灾害,取得了蚕桑生产的突破性进展。1989年全县发种64453张,比上年净增10200张增长19%,蚕茧产量1468.95吨,比上年净增262.2吨上升21.7%,产值1268万余元,比上年增收466万元增长56.5%,不仅蚕茧增产幅度大,而且实现了春、夏、秋  相似文献   

4.
<正> 广安县东岳乡党委、政府齐抓共管蚕桑生产,1991年建立了蚕桑技术服务体系。两年多来,他们始终把“实干兴业,促三高”。作为搞好蚕桑服务的宗旨;干今天,想明天,真抓实干,使蚕桑生产年年登上一个新台阶。1991年,全乡养蚕4001张,比上年增加557张,增长16.2%,蚕茧增长22.4%;1992年养蚕4700张,增加699张,增长17.5%,蚕茧增长16.9%;1993年春、夏,在全县蚕桑生产继  相似文献   

5.
陈更友 《四川蚕业》2000,28(1):51-53
<正> 近几年,我市蚕业严重萎缩、发种、产茧滑坡不止,1999年,全市发种13.16万张,收购蚕茧258.2万公斤,比上年收茧量减23%,仅为历史最高年1990年发种量的30%,蚕茧收购量的25%,蚕业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痛定思痛,跌落之后大家在反思,原因何在,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6.
<正> 武隆县长坝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好。1993年发种888张,产茧525担,蚕农收入30.56万元,1994年发种1465张,产茧924担,蚕农收入53.83万元,1995年发种2344张,产茧1500担,蚕农收入80万元。1995年发种、产茧、蚕农收入分别比93年增长163.9%,185.7%和162.3%,保持了全区蚕桑生产增长第一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丝绸行业困难,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1996年春发种比95年同期增长25%,蚕茧产量增长24.8%,蚕农增收23%,养蚕单产超30公斤,全镇蚕桑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7.
茂名、湛江市的蚕桑生产主要分布在化州、高州、遂溪、廉江、海康县。目前这五个县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推动下,蚕桑生产出现了新的发展好势头,蚕茧增产的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展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新局面。这五个蚕桑主产县去冬今春扩种新桑17000多亩,桑地总面积达56000多亩,比上年同期25000多亩增长45.14%,比1987年增加30700多亩。蚕种发放量不断增加。1989年计划发蚕种17万多张,比1988年发蚕种130000万张增加4万张,增长30.70%,今年上半年已发蚕种77931.5张,  相似文献   

8.
<正> 一、全国蚕业生产形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蚕业生产获得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速度更快一些。据统计,1989年全国发蚕种量1570万张,比1988年增长13%;蚕茧产量48.8万吨,增长1.07%;桑蚕茧产量43.48万吨,  相似文献   

9.
<正> 丹棱县丝绸总公司自1991年实施县委、县政府“建设2万担蚕茧工程”以来,到1995年,桑园面积已达50000亩,比1991年增长2.9倍;发种51300种,比1991年增长9.4倍;产茧2.85万担,比1991年增长5.71倍;全县人平蚕茧收入88元,比1991年增长7.1倍。实现了“工程”关于发展蚕桑生产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阶段目标。1995年收购鲜茧2.3万担,干正茧上车率达92%以上,全年综合解舒为55%,茧丝长901.6米,适干率85%,烘折235以内,正茧均价  相似文献   

10.
<正> 据1991年1月24日江苏《茧丝绸情况》介绍,1990年全省发种402.2万张,比上年增长13.45%;生产蚕茧11.494万吨(229.88万担),增长7.07%,年产茧超过5000吨(10万担)以上有海安、丹阳、东台、大丰、吴江、如东、如皋七个县市。这七个县市的桑园面积为66.47万亩,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39.7%(全省面积达166万亩),比上年增加7.3个百分点;产茧5.56万吨,占全省总产茧量48.4%,比上年增加8.7个百分点。全省年  相似文献   

11.
胡建 《江苏蚕业》2006,28(4):22-22
<正>据江苏省茧丝办统计,2006年江苏全省年饲养蚕318.97万张,生产蚕茧11.76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7.2%和17%。其中春蚕145.6万张,产茧5.9万吨;夏秋蚕173.38万张,产量5.88万吨。全省全年平均收购茧价1520元/50公斤,同比增长了29.4%,全省蚕茧生产收益达到35.75亿元,与去年相比蚕农增收总值增加了50%以上。今年江苏蚕茧生产收购的特点有:一是重点产区发种增加幅度大,南通、盐城两集中产区蚕茧分别增产18.6%和20.5%,全省蚕茧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产茧总量达到“十五期间”最高年份2002年的水平;二是蚕茧生产事故损失少,单产和质量提高。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生产的  相似文献   

12.
《江苏蚕业》2005,27(4):53-53,56
<正>据初步统计,江苏省现有桑田140万亩,今年全省发放饲养蚕种290多万张,其中:春季139.9万张,夏秋约155万张,饲 养量较上年增加约2%。全年生产蚕茧约10万吨,春季5.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6%,夏秋季产茧4.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 产近20%,年产茧量减1.1万吨,减产幅度约10%。全省蚕茧收购均价1100元/50公斤,比上年提高约200元/50公斤,增幅 近20%,预计全年蚕茧生产总值增加约2亿元。集中产区蚕茧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南通蚕茧收购均价1221元/50公斤、盐城 蚕茧收购均价1289元/50公斤,分别比上年提高295元/50公斤和325元/50公斤。但由于各地蚕桑生产水平不一和秋季减 产损失程度差并较大,一些蚕区的蚕农收入将比上年下降。  相似文献   

13.
<正> 富安镇37个树中有36个树养蚕,养蚕户1.05万户,占总农户的58%,有新老桑园11985亩。占总耕地的12.8%。1984年跨入全省第一批500吨茧乡镇的行列,1988年产茧1075吨,1989年总产突破1500吨,亩产茧超150公斤,亩桑收入1640元,1990年蚕桑生产再上新水平,全年饲养蚕种55610张,比上年增加9918张,生产蚕茧1665吨,收购164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1%、9.3%。亩产茧159公斤,比上年增5.6%,亩桑收入1739.92元,比上年增加67.92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省蚕桑生产发展迅速。1991年预计产鲜茧5000T,比上年增长1倍。大大促进了缫丝生产的发展。1~8月份,全省生产白厂丝98T,比上年同期增长58%。产量增长了,是可喜的事情,但是质量情况如何呢?本文通过对部分丝厂400粒解舒的调查情况和蚕茧收烘情况的了解,就1991年春、夏蚕茧的质量及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并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64年以来,海宁县钱塘江公社云龙大队农业生产已全面好转,粮食三年连续获得丰产,络麻、油菜和牲畜等也有很大的增长。尤其是蚕桑生产,继1964年蚕茧大丰收以后,1965年再一次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目前,一个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新的生产高潮已经出现。云龙大队的640.8亩桑园,1963年亩产蚕茧72.39斤;1964年增加到95.03斤,提高31.02%;1965年达到亩产茧146.07斤,又比上年增长53.7%,较1963年增长一倍,  相似文献   

16.
一湖州市1985年春蚕生产大面积获得丰收.全市共发春蚕种229056盒,平均盒产达102.59斤,创造了湖州地区养蚕史上单产最高水平.总产茧11749.35吨,比上年同期10023.05吨增产1726.3吨,增长17.22%.蚕茧质量亦有较大的提高.1985年共收  相似文献   

17.
<正> 1986年,我县各地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86)1号文件精神,鼓励农民脱贫致富,狠抓蚕桑生产,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生产蚕茧667.4吨,比1985年的576.6吨增长15.73%;截止11月底收购蚕茧636.3吨,增长17.22%;蚕茧产值达到256.28万元,增长26.98%。1986年的蚕桑生产,可概括为五大特点,六条措施。五大特点: 一是养蚕量增加。全县发种24784张,比1985年增加2784张,其中毛坝、高桥、  相似文献   

18.
<正> 江苏省蚕桑学会五届四次理事会7月14~15日在无锡召开,29位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始时朱竹雯理事长就当前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问题讲了话。副理事长、省丝绸总公司蚕桑生产部副经理钱振钧同志通报了我省上半年的蚕桑生产情况,今年春期发种122万张,生产蚕茧4.805万吨,均比上年同期增长24.1%;张产茧39.35公斤,比上年同期降低1公斤,但比常年张产  相似文献   

19.
<正> 为适应四川优质蚕茧基地逐步向攀西地区转移,增强凉山蚕桑竞争力,确保烟桑战略目标按期完成,州茧丝绸公司、州农学会、蚕桑专业委员会最近在州丝绸公司召开了全州科技兴蚕技术研讨会。会议围绕两个根本转变,以提高桑、蚕、种、茧质量和效益为主题,开展讨论。形成了如下几点共识: 一、96年凉山蚕桑生产的形势。就全国和四川省而言、全国蚕茧比上年减 48%,四川减 42%,凉山 96年生产蚕茧14.1万担,收购蚕茧13.54万担,比上年仅减5.7%,在全国蚕桑大滑坡、凉山农村产业结构大幅调  相似文献   

20.
<正>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蚕桑生产在党的一系列农村工作政策的推动下,经过蚕区广大干部群众和蚕桑科技人员共同努力,获得了蚕茧连续六年增产和苗、桑、茧、种全面丰收的可喜成绩。 1984年全省全年发种240.5021万张,总产蚕茧129.8997万担,比上年增产33.3978万担,增长34.6%,提前一年实现并超过了“六五规划”。第一次实现全省原料茧满足现有丝绸工业的需要,达到了茧、丝、绸的同步增长。全省除南京市以外,其余10个市普遍增产,南通市总产达33.6737万担,继续保持全省总产最高市的桂冠,盐城市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