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永生  师伟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17-8118
[目的]为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冠油杂812的大面积推广及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冠油杂812是以不育系9511A为父本、恢复系3219R为母本,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法育成的中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结果]2010~2011年在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中,冠油杂812在2年12点(次)中,相比对照有9个点增产,3点减产,增产幅度1.93%~10.11%,折合平均产量为3 506.25 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平均增产10.08%。其中,2010年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为3 082.65 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8.18%;2011年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为3 919.70 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2.08%。冠油杂812籽粒含油率45.66%,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7.2 mol/g,芥酸和硫苷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结论]冠油杂812综合性状优良,高产优质,适宜在甘肃省海拔2 500m以下有灌溉条件的春油菜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民乐县当地油菜品种青杂5号为对照,对比了汇丰1号、青杂7号、圣光401、冠油杂303、汇丰2号、冠油杂701、益油杂1号、冠油杂702、冠油杂812、南海油1号、绵油309与对照青杂5号间农艺性状和产量差异,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优质的油菜品种,为当地油菜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汇丰2号、冠油杂701、汇丰1号增产效果最佳,可在民乐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在甘南州海拔2 750 m的高寒阴湿区对引进的9个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冠油杂812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4 15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14.46%;其次是华油杂137,平均折合产量为3 96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9.23%;圣光167、黔油早1号平均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85%、4.54%。4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丰产及适应性好,可在甘南州海拔2 750 m以下的高寒阴湿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新品系提供给西藏全区区域试验,对15个品种(系)进行2016-2017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系144497-2,农艺性状表现好,生育期148 d,产量204. 58 kg,超过对照山油2号5. 3%,提升到全区区域试验;品系137294-3、147171-1、154001-1、158112-1、155261、155290-1、158091-1,个别性状表现突出,继续留用作为育种中间材料;其余品系农艺性状、田间长势及产量均表现一般,全部淘汰。  相似文献   

5.
开展绿肥专用型油菜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广西稻田种植的绿肥油菜品种(系),为广西地区绿肥油菜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以12个油菜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对其生育期、株高以及盛花期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等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评价其生态适应性和肥用性状,筛选适宜广西地区种植和推广的绿肥油菜品种(系)。在低肥力投入情况下,油菜品系P112、油菜品种中油杂19、油肥1号和油肥2号在盛花期的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还田量相对较高,鲜干草产量分别达3280-4208 kg/亩530-624 kg/亩;氮磷钾养分还田量分别为9.40-11.89 kg/亩、1.17-1.54 kg/亩和23.15-28.78 kg/亩。油菜品系P112、油菜品种中油杂19、油肥1号和油肥2号在广西省南宁市种植的综合表现较好,生态适应性佳,适宜在该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临夏州种子管理站引进8个春油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对新品种的物候期、生育期、适应性、抗病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冠油杂812产量3 607.5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8.1%,秦杂油19折合产量3 492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4.3%,秦油10号折合产量3 475.5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3.8%,可在临夏春油菜种植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旱地油菜生产的耐旱油菜新品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在云南省冬春季半干旱地区罗平县进行耐旱品种筛选试验,对选用的11份参试材料(包括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甘芥杂交后代)分别从产量、耐旱性、生育期、经济性状以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产量表现好的品种有4个,分别为云油杂15号(产量4 409.63 kg/hm~2)、云油杂12号(产量4 109.63 kg/hm~2)、12XS214-2(产量3 384.44 kg/hm~2)、云油杂J180X(产量3 292.59 kg/hm~2),且耐旱性强,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由此表明,云油杂15号、云油杂12号、12XS214-2、云油杂J180X这4个品种适合在罗平旱地及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8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系)在临夏州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对引进的8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系256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农艺性状好,折合产量3 33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0.45%;品系33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2.99%。两品种(系)与对照青杂5号的产量均无显著差异,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山丹县在油菜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单一,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2017年从省内外科研单位引进新品种11个,以当地主栽品种冠油杂812和青杂6号为对照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H-900、冠油702、福油2号、HH-1、HH-2产量较高,农艺性状较好,抗逆性好,适宜山丹县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0.
杂交春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夏高寒阴湿地区,我们对引进的4个春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春油菜青杂5号亩产261.73 kg最高,较对照青杂2号亩产233.33 kg亩增产12.17%;冠油杂812亩产240.74 kg居第二位,较对照青杂2号亩增产3.18%。这两个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宜在临夏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挖掘春油菜品种的适应性及增产潜力,在临夏高寒阴湿油菜种植区,采用膜侧沟播栽培技术,引进10个杂交春油菜新品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14-2015年在膜侧沟播栽培条件下,品种冠油杂812两年平均亩产278.3 kg,居第一位,较青杂2号(CK)亩产233.6 kg增产44.7 kg,增产率18.1%,产量差异1年达极显著1年达显著水平;品种青杂5号两年平均亩产270.7 kg,居第二位,较CK亩增产37.1 kg,增产率15.9%,产量差异1年达极显著1年达显著水平;品种益油杂1号两年平均亩产254.9 kg较CK增产21.3 kg,增产率9.1%,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西藏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14份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采用品种比较试验方法研究白菜型春油菜的适应性,分析产量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系143280-1,平均增产15. 73%,综合性状好,提升为下一轮的区试。淘汰4个品系为125343-3、125280-2、125013-1、103141-2,留作育种中间材料。其余品种(系)明年继续留试。由此可得,株高、分枝数目、角果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选育优质高产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肥一体化油菜地膜穴播技术在山丹县海拔2 200 m,年平均气温0~2℃,年降雨量245.6 mm的土壤肥沃地区,选用10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冠油杂812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青杂11号、德新油88的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适合在山丹县海拔2 200 m左右的农业环境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更适合西藏种植的油菜品种,2014年引进18个油菜品种,以当地品种山油2号为对照,在西藏林芝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研究,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18个油菜品种均能正常成熟.参试品种(系)苏油1号综合性状应进行进一步试验;H19-4、花油5号、花油6号、玉红油1号虽早熟,但产量性状不佳,不建议引进;浙双758、美油王999、浙大619、南农油3号、浙双72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表现好,但均为晚熟品种,可根据实际情况引进.  相似文献   

15.
曲靖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省内外新育成油菜新品种,进行油菜新品种(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省内选育的云油杂15号、云油杂10号、云油12号、云油双2号、云花油9号5个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好,适宜曲靖市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6.
23个双低油菜品种(系)在山丹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丹县对23个新引双低油菜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条播栽培条件下,以南油杂1号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3 00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2号增产5.88%,且较对照品种青杂2号早成熟5 d,综合性状优良,可在试验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的9个油菜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及对硼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F206-1、3F207-4和3F207-5等3个新品系的主要性状较好、抗硼性强、产量较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以20个油菜品种(品系)进行田间试验,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和聚类分析法,结合品种(品系)的抗逆能力、产量及品质性状对油菜品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德杂油5号与汉油8号的病情指数较对照品种三峡油5号的分别低77.4%和70.0%;GH04/GH02、绵油11、万油27、德杂油5号、GH06、渝油28、145027、渝华2号、...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对引进的5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冠油杂812和绵杂0404生育期适宜,株型适中,丰产性好,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青杂2号较对照陇油5号减产,不宜在该地区种植;其余品种与对照陇油5号产量差异不显著,需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3个油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湘杂油631、华湘油16号、湘杂油763 3个品种的抗菌核病强,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可在耒阳市一季稻和旱土油菜种植区示范推广种植;常杂油3号、湘杂油4号、中油112、沣油520 4个品种具有生育期短的优势,在4月25日左右即可成熟,不影响耒阳市双季稻生产,适合在稻-稻-油三熟制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