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要求。北京市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远郊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运行存在很多问题。以平谷区为例,基于实地调研,围绕北京市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收入情况、产业发展情况、股权配置、治理结构、人员构成等分析了北京市远郊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运行现状,发现其中存在股份设置不合理、内外组织管理不健全、缺乏必要人力资源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推动北京市远郊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基于现有资料和实地调研,分析北京大兴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模式的现状。结果表明,大兴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在治理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和提升,但仍然面临着内外部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缺乏民主、财务监督不完善、治理模式不够丰富等问题。未来,需要不断健全内外部组织保障、明晰政府和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权责职能、加强内部权利的制衡和监督、创新治理模式、提高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活力等。  相似文献   

3.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从"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的产权制度转变。为了对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治理进行系统阐述,通过构建分析其治理结构、机制及主要模式的框架,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构建外部地方政府协同、内部"三会"制衡的组织治理结构,完善股权设置与管理的股权安排、按股分红与激励的利益分配、责任与民主的监管监督等治理机制,创新以分散经营为突破口的"总社/联社—分社"、"分社→法人"、项目化公司、终止退出等治理模式,对促进集体资产增值、维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在如何改、改什么的改革深化完善阶段,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应处理好如何加快完善相关立法进程、明确经济职责范围、创新决策治理机制等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后,各行政村(居委会)都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以下统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运营本村(居委会) 的集体资金、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归属不明、集体资产处置不公示、资源发包不公开、经营收益分配不透明等问题,这对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年初,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杨凌示范区王上村举办陕西省第一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颁发仪式。杨陵区帅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绛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汤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81个已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组获得了由农业农村部门颁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正式具有了"国字号"的"身份证"。据了解,目前陕西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清产核  相似文献   

6.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度改革,就是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在清产核资、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基础上,将集体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确权颁证到户,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企业改制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突破。1993年5月杭州市西湖区益乐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诞生,标志着浙江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拉开序幕。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地方纷纷将村经济合作社改革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少数改革为股份制公司。到2008年6月底,全省已建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044个,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148-150
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农村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德宏州农村集体经济面临整体发展不平衡、组织功能减弱、产业市场竞争力弱、资产监管不完善、集体股份权能改革难等问题。立足乡情村况,通过破解观念误区、筑牢集体组织发展合力,突出特色优势、推动集体经济错位发展,紧扣确权赋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紧密利益联结、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完善财务监督、拓宽集体项目融资渠道等新路径,发展壮大德宏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北京市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创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全市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改革的总体情况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共有乡村集体经济组织4169个,其中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13年6月,重庆市累计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1544家,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己初见成效。一是参与主体多。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返乡创业大学生、城镇居民等积极参与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二是股份类型多。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出资一般有土地股、资金股、技术股、林权股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就精准扶贫工作强调要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要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加快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确权到户并成立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是当前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迫切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当前贫困农村应将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成立并培育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当前农村"三产"融合典型利益联结模式主要有以合同为纽带的契约型、以合作社为中介的合作式、以要素融合为特征的股权制三种模式。现有模式不能有效兼顾农村"三产"融合各主体的利益,尤其是小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河头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的案例表明,股份合作社联合社在平衡农村"三产"融合各主体利益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农村"三产"融合紧密型利益联接机制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之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该文主要从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和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两方面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分析,并就当前农村生产发展提出要切实发展农村产业合作社、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科学构建相对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等有效措施,做好农村发展出路的制定研究工作,确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迅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12):113-114
在苏州市进行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试点的背景下,本文以金光村的股份经济合作制改革为研究个案,通过对该村股份制改革原则、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际运作、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调查,对股份经济合作社制度的合法性、操作的规范性、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发展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自承担莆田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坚持“依法改革、农民主体、稳妥推进”原则,围绕“释放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激活现代乡村治理新机能,提升农村全面改革新效能,挖掘基层群众创造新潜能”目标,积极探索“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区120个村组挂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已有1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了分红改革初现成效。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基础上的经济组织形式,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公安县以土地产权改革为核心,依托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合作社、资本合作社三类合作社,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为全国其他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苏州在江苏首创的、旨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股份合作组织,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良好。土地股份合作社和社区股份合作社作为两种主要的股份合作组织,发展迅猛且成果可观。为配和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苏州倡导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内的三大合作社共同推进,其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组织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一种必要的农民合作组织,有效促进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由股份合作制兴起,是一种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而形成的重要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在对支撑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交易成本、制度变迁以及产权等重要理论剖析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实践为例,重点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股权设置与收益分配方式。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能够产生多重制度红利,但受制于多种因素制约,当前江苏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如法律地位不明晰、治理结构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明确、支撑和鼓励发育壮大的财税政策体系不完善、农地流转服务体系以及地价评估机制不系统等一系列困境。基于此,在江苏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路径推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经营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力量,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管理集体“三资”、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近年来,肥城市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通过规范运营村级股份经济,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集体群众双增收,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创新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体制机制的目的在于解决发展所面临的管理不规范、机制不配套、组织内外关系不协调、发展与需求不适应等现实问题,使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未来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可持续性。通过对宁夏红寺堡区和云南省大理市实地走访和资料归纳分析,主要从外部成长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2个方面研究不同地区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困境,旨在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推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