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污等农业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事关当前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生产污染减排。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农业秸秆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国外以沼气工程为主线,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实现沼气发电和资源循环利用“双赢”,我国农业生物质厌氧发酵以单一原料为主,存在沼气产气性能不佳、沼渣沼液消纳环境风险高及深度资源化利用不足等工程化应用问题,而秸秆-畜禽粪污混合厌氧发酵技术优势明显。我们提出需要优化混合厌氧发酵工艺参数,关注发酵原料及配比、温度、pH、接种物及预处理对厌氧发酵的影响,关注重金属、抗生素对发酵的抑制作用及其全流程消减。建议从绿色环保的秸秆预处理方法开发、发酵参数优化、重金属和抗生素对发酵的抑制作用全流程消减、秸秆-粪污-沼气工程化应用方案及装置开发以及沼渣沼液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推进基于资源化利用的农业生物质厌氧发酵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重新建构种植养殖业生物质链条,破解秸秆、粪污过剩难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沼气干发酵过程中由于发酵原料的干物质浓度高而导致的进出料难、传热传质不均匀、酸中毒等问题,吴江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2008年开始探索以畜禽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进行干发酵试验,取得初步成功,现从厌氧发酵池的构建、原材料的预处理与接种、生产过程的管理、沼气置换及沼渣生产有机肥等方面,介绍了农业废弃物厌氧干发酵白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技术原理概述该技术是利用沼气设备,以秸秆和畜禽粪便为发酵原料,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厌氧发酵获得沼气、沼液等产品的一种秸秆利用技术。2.技术流程秸秆沼气生产技术通过采用秸秆粉碎堆肥、残液厌氧发酵、沼液肥水同灌、沼渣制作基质、沼气脱硫发电这五大工艺,实现秸秆、残菜的无害  相似文献   

4.
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物进行厌氧发酵,不仅能够产出生物质能源、改进能源结构,还能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促进生态、经济同步发展。在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过程中,原料配比、预处理剂差异、外部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厌氧发酵效果。为了促进生物质能源生产效率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开展试验优化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物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和牛粪按照1∶1比例获取混合物进行厌氧发酵,并将浓度为2%的H_2O_2作为预处理剂,厌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针对植物工厂生物质废弃物的特点,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参考传统预处理和厌氧发酵系统常用工艺,制订了植物工厂废弃物厌氧消化循环利用系统,创造性地将单乙醇胺法脱硫用于沼气脱硫上,对系统进行了完善。从该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沼气净化系统、沼气、沼液和沼渣(三沼)利用等方面,从植物工厂生物质废弃物厌氧消化循环利用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工厂生物质废弃物厌氧消化循环利用三沼可行,但受植物工厂规模的限制,不同规模的植物工厂生物质厌氧消化沼气产量不同,小型植物工厂废弃物厌氧发酵后沼气不适合用于供热、发电,仅适合小规模使用(如沼气灯、沼气灶等),大型植物工厂废弃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供热和发电。  相似文献   

6.
物化组合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水解酸化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田华  王友保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228-228,232
微生物在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可利用的清洁能源沼气,但农作物秸秆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需对秸秤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厌氧水解酸化效率,而在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pH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探讨了通过物化组合预处理秸秆对厌氧水解酸化pH值的影响,这对更深刻地理解厌氧水解酸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沼肥包括沼渣和沼液,是指将人畜粪便、作物秸秆或一些有机生活垃圾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接种特定微生物进行厌氧发酵,对沼气能源充分利用后的剩余产物。产沼过程中由于高温发酵和极端的厌氧环境,其中大量的寄生和病原微生物被杀死或抑制,因此沼肥是一种安全、优质、高效的无公害  相似文献   

8.
碱预处理是秸秆预处理的常见技术,是影响秸秆厌氧发酵技术的关键工艺单元。采用偏硅酸钠作为碱预处理的药剂,以期替代常规氢氧化钠研究偏硅酸钠对秸秆预处理效果及厌氧产沼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偏硅酸钠预处理秸秆,能有效促进有机物的溶出与水解酸化,pH值和sCOD明显增加,其中2%处理组处理72 h时sSCOD溶出浓度最高,达到对照组处理浓度的12.8倍,pH下降明显从强碱性下降至6.73;将其进行厌氧产沼试验发现,2%处理组产气最高,较对照组、0.5%处理组和1%处理组产气分别提高28.6%、15.8%和9.9%,而经过偏硅酸钠0.5%和1%处理组产气较对照组产气分别增加11.1%和17.1%。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通过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针对厌氧发酵大型沼气工程当中所应用的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设计开发了一种模拟厌氧发酵沼气工程运行的实验室用全混合厌氧反应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亚克力发酵罐体、可调速式机械搅拌器、温控水箱、增温水套、电控装置、沼气脱硫罐、脱水罐、气体流量计、集气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浓度为6%~10%的畜禽粪便或秸秆等物料厌氧发酵。可在实验室内通过实验验证搅拌速度、搅拌频率、料液浓度、发酵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各种物料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为大型CSTR沼气工程项目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秸秆生物气化工程试运行获得成功,为秸秆能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秸秆生物气化是秸秆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沼气的工程,可使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等多种秸秆,也可与农村生活垃圾、果蔬废物、粪便等混合发酵,原料组合非常灵活,来源充足,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比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具有原料来源充足、沼液零排放,直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的沼渣可长期贮存、运输方便、价格较便宜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菌渣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酒糟菌渣为原料,在实验室内利用自行设计的发酵装置进行了批次发酵试验,探讨了菌渣厌氧发酵的产沼潜力及影响因素,并在农户沼气池内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菌渣经过适当处理可实现高效发酵产出沼气,原料产气率可达0.133 m3/kg干物质,产气潜力约为秸秆的一半,但菌渣产沼气具有预处理方式简便、启动迅速等优点。菌渣产沼气的最佳参数为:将菌渣和牛粪以7∶3的配比(以干物重计)制作发酵原料,发酵原料、沼液、水以5∶3∶2的比例(按重量计)混合,堆沤预处理3~5 d后,投入发酵装置,添加10%的鸡粪沼液为接种物启动发酵。菌渣用于农户沼气池发酵产气可行,气温较高的季节可满足农户日常生活所需,应用时宜采取分批进料方式。  相似文献   

12.
蓝藻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蓝藻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式。综述了蓝藻厌氧发酵产沼过程的控制因素和厌氧反应器的应用,为从工程上实现蓝藻发酵制沼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秸秆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秸秆因其特殊的结构很难被消化。近年来,秸秆厌氧发酵技术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本文综述了秸秆预处理技术、秸秆厌氧干发酵技术、秸秆混合物料厌氧发酵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发展趋势,以期对今后研究方向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以作物秸秆为基质研究新型沼气技术,对于提高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和促进农村户用制沼工艺的可持续推广应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了户用秸秆沼气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发酵的关键工艺,包括秸秆原料的预处理和厌氧发酵的影响因素,对户用沼气池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醋酸预处理对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醋酸预处理提高厌氧发酵产气量的原因,研究用醋酸预处理水稻秸秆,之后将预处理后的水稻与牛粪混合进行厌氧发酵,测定发酵初始环境和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力、还原性糖含量、VFA 含量、pH 及日产气量,并且对其发酵过程中的稳定性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在 4%的醋酸浓度下预处理 4 d 处理组的总沼气产量最高为 11 605 mL,且显著高于未经预处理总沼气量 6 450 mL(P<0.01),且该处理的日产气量的峰值提高和出现的时间提前;厌氧发酵的初始环境、过程环境、环境稳定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受醋酸预处理影响;醋酸预处理提高总沼气产量的主要原因是,醋酸预处理使厌氧发酵初始环境和过程环境更加协调,使发酵系统更加稳定。研究表明,醋酸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沼气产量,为醋酸预处理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彦珍  李安华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060-2063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不同接种物浓度下的产气特性,为秸秆在大规模沼气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接种不同比例的厌氧污泥,采用批量发酵工艺,在38℃左右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结果]经过50d的发酵后,秸秆中大部分物质可以得到分解.当厌氧污泥和秸秆比例为10∶3(两者TS比0.57、VS比0.46)、总TS浓度为10.16%时,秸秆产气效果最佳,TS产气率为370 mL/g,沼气中甲烷含量为56.04%.[结论]玉米秸秆发酵过程中,随接种污泥比例加大,秸秆的产气量和产气率逐渐升高,但接种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原料产气量和产气率升高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沼气建设的迅猛发展,"三沼"的综合利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关切。沼渣和沼液是指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质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的剩余物,二者亦被合称作沼肥。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池底部的半固体物质,占沼肥总量的12%;沼液是沼气发酵残留物中的液体成分,占沼肥总量的88%。  相似文献   

18.
沼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亚莉  董仁杰  刘玉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49-11550
综述了厌氧发酵产物沼气、沼液、沼渣的利用效益,指出厌氧处理不但可以将各类有机废弃物作无害化处理,减轻或消除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得到清洁能源沼气和农业生产资料沼肥,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规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已成为沼气发展的一个热点。所谓大中型沼气工程,指的是采用300 m~3以上(含300 m~3)的厌氧发酵、贮气系统的工程。发酵工艺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不仅可以变废为宝,产生清洁能源和高效有机肥,而且对解决农村面源污染、从根本上治理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三沼"是指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发酵技术是一项变废为宝的高效转换技术,人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了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是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可替代薪柴、煤炭、液化气、电等作为家庭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则是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及氮、磷、钾、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和生命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