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近期,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申请的50%螺虫乙酯水分散粒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甘蓝蚜虫。这也是我国首次批准螺虫乙酯在甘蓝上登记。此前,螺虫乙酯在我国的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烟粉虱,番茄烟粉虱,辣椒烟粉虱,西瓜烟粉虱,梨树梨木虱,苹果树绵蚜、黄蚜,柑橘树红蜘蛛、介壳虫、木虱。原药方面,截至2018年3月20日,共有11家企业获批登记,分别是拜耳股份公司、山东省青岛好利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青岛中达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近期发现,市场上一些不法企业宣传兜售假冒伪劣螺虫乙酯产品,需引起各地农药管理部门和经营单位、农民消费者注意。截至2013年11月15日,在我国登记螺虫乙酯制剂产品的共有2家企业,分别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22.4%悬浮剂,登记证号为PD20110281,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柑橘树介壳虫、番茄烟粉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22.4%悬浮剂,分装登记证号为PD20110281F090112,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柑橘树介壳虫、番茄烟粉虱)。除此之外,在市场上正式销售的其他任何  相似文献   

3.
<正>有读者来电: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的杀虫剂特福力22%悬浮剂和可立施50%水分散粒剂,其有效成分是什么,主要防治什么害虫,每亩用量多少,防治效果怎么样?上述两个产品的有效成分都是氟啶虫胺腈。特福力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登记用于防治水稻飞虱、柑橘树矢尖蚧、黄瓜烟粉虱,防治水稻飞虱、黄瓜烟粉虱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50~75克,折合每亩用纯药3.33~5克,约合每亩用制剂  相似文献   

4.
<正>7月29日,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获批登记第3个螺螨酯混剂产品——阿维·螺螨酯22%悬浮剂(阿维菌素含量2%,螺螨酯含量20%)。此前,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登记了首个螺螨酯混剂产品——螺螨·三唑磷40%水乳剂(螺螨酯含量3%,三唑磷含量37%);上海亚泰农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登记了第2个螺螨酯混剂产品——阿维·螺螨酯20%悬浮剂(阿维菌素含量1%,螺螨酯含量19%)。以上3个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均为柑橘树红蜘蛛。  相似文献   

5.
正截至2020年3月10日,我国批准登记防治美国白蛾并在登记有效期的农药产品共有40个,其中单剂27个,混剂13个;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2个,苦参碱9个,灭幼脲8个,毒死蜱4个,苏云金杆菌3个,虫螨腈2个,虱螨脲2个,除虫脲2个,杀铃脲2个,氟铃脲2个,阿维菌素1个,高效氯  相似文献   

6.
<正>截至2013年11月15日,2013年以来已有7个螺螨酯新产品获批登记,其中原药产品1个,单剂产品4个,混剂产品2个,均为国内企业登记。单剂产品中,包括240克/升(24%)悬浮剂3个,34%悬浮剂1个;混剂产品中,包括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阿维菌素含量2%,螺螨酯含量20%)2个。以上所有制剂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均为柑橘树红蜘蛛。  相似文献   

7.
<正>四、微生物源/抗体型生物农药·杀螨剂1.阿维菌素本品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等多种作用。例如北京中农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奇克农药厂生产的0.9%乳油登记用于防治苹果的桃小食心虫、叶螨,叶菜类蔬菜的菜青虫、小菜蛾,柑橘的红蜘蛛、锈蜘蛛。登记证号LS96796。2.浏阳霉素10%乳油,登记用于苹果,防治红蜘蛛,使用浓度为67100毫克/升;用于棉花,防治红蜘蛛,亩用制剂40100毫克/升;用于棉花,防治红蜘蛛,亩用制剂4060毫升;用于蔬菜,防治红蜘蛛,亩用制剂3060毫升;用于蔬菜,防治红蜘蛛,亩用制剂3050毫升。登记证号LS93507。3.华光霉素2.5%可湿性粉剂,登记用于苹果,防治山  相似文献   

8.
正5月17日,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申请的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苹果树蚜虫和甘蓝菜青虫。这既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在苹果树上登记,也是首次批准呋虫胺在菜青虫防治方面登记。此前,我国批准呋虫胺的登记作物共13种(不含卫生杀虫剂),分别是水稻、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番茄、黄瓜(保护地)、西瓜、甘蓝、观赏菊花(包括露地和保护地)、茶树、梨树和柑橘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柑橘木虱不但会直接为害柑橘新梢的生长,更是传播柑橘癌症——黄龙病的罪魁祸首。化学药剂是防治柑橘木虱最常使用的措施之一。如何选择有效、简便、安全的药剂,就显得很关键。在生产中,用于防治木虱的药剂种类很多,有阿维菌素、毒死蜱、菊酯类、啶虫脒、噻虫嗪、吡虫啉等。但这些药剂目前因为抗药性、安全性、持效性等问题,使用起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正>噻嗪酮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主要用于柑橘树矢尖蚧、茶树小绿叶蝉、稻飞虱、烟粉虱、白粉虱等多种害虫的防治。截至2010年1月13日,共有20家企业在我国登记了噻嗪酮原药产品,其中国外企业1家,国内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7月10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发布消息,对2015年第15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名单进行公示。据公示,100多家农药生产企业生产的阿维菌素、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噻虫嗪、丙环唑、多菌灵、井冈霉素、霜霉威盐酸盐、噁霉灵、异菌脲等14种有效成分的产品拟批准扩作登记,主要用于防治蔬菜病虫害。这是我国开展农药登记工作以来,对农药扩作登记最集中的一次,登记企业之多、扩作产品之多,双双创历史记录。专家指出,12种  相似文献   

12.
正柑橘粉虱近几年来的发生与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虫又称橘绿粉虱、橘黄粉虱,通草粉虱等。在大发生的年份,柑橘粉虱的危害株率可达100%,危害叶率达85%以上,平均单叶有虫达100头之多,数量之大,十分惊人。受其危害的橘园大多会诱发煤烟病的发生,轻者使柑橘枝、叶、果披上一层黑霉,阻碍光合作用,抑制新梢生长,削弱树势,影响橘果外观,降低果品的商品价值,严重者可导致整株树体死亡,必须高度重视,切不可忽视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农药与植保类问:每亩用0.5%噻虫胺5公斤于白萝卜播种前施用,能否防治跳甲幼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答:能。问:氟虫腈和虱螨脲能否用在蔬菜瓜果上?答:氟虫腈现在已被禁止在农田喷雾使用。虱螨脲登记用于防治菜豆豆荚螟、番茄棉铃虫、甘蓝甜菜夜蛾、柑橘潜叶蛾和锈壁虱、马铃薯块茎蛾、棉花棉铃虫、苹果小卷叶蛾。虱螨脲为取代脲类杀虫杀螨剂,通过作用于害虫幼虫、阻止蜕皮过程而杀死害虫,尤其对果树等食叶毛虫有较好的防效,对蓟  相似文献   

14.
<正>3月16日,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27%春雷·溴菌腈可湿性粉剂(溴菌腈25%+春雷霉素2%)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和观赏菊花细菌性角斑病,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均为324~405克/公顷。这也是我国首次批准溴菌腈在菊花上登记,同时,也是第2次批准春雷霉素在菊花上登记。此前,我国批准溴菌腈的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包括柑橘树炭疽病、疮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获批登记国内首个吡唑醚菌酯颗粒剂产品——0.1%吡唑醚菌酯颗粒剂,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辣椒(苗床)苗期立枯病,推荐制剂用量为35~50克/平方米·次,施用方法为撒施。此前,我国已经批准吡唑醚菌酯登记防治辣椒炭疽病;批准登记防治辣椒立枯病的药剂还包括噁霉灵(13个产品)、异菌脲(13个产品)、井冈霉素(8个产品)、多·福(8个产品)、丙环·嘧菌酯(1个产品)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6日,山东海利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9%阿维·噻唑膦颗粒剂产品(噻唑膦8%+阿维菌素1%)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根结线虫和蔷薇科观赏花卉根结线虫,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1080~1620克/公顷和2025~2700克/公顷,施用方法为药土法。这也是我国首次批准噻唑膦在花卉作物上登记。  相似文献   

17.
<正>氟啶虫胺腈是磺酰亚胺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胆碱受体内独特的结合位点)而发挥杀虫功能。可经叶、茎、根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目前国内仅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电话:010-85279199)有产品登记。该公司的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登记用于黄瓜防治烟粉虱和用于水稻防治飞虱,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均为50~75克。该公司的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登记用于棉花防治烟粉虱和盲蝽,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分别为75~100克和50~75克。  相似文献   

18.
柑橘粉虱又名橘黄粉虱、通草粉虱和橘绿粉虱等,因其成虫体和翅上均被白色蜡粉覆盖,肉眼看为白色而得名。以往在三峡库区乃至国内柑橘产区很少发生,然而近几年来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现就其普遍发生的原因、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截至2015年3月21日,在我国取得登记防治柑橘疮痂病并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包括分装登记产品)共10个。现将防治柑橘疮痂病农药产品有关信息整理如下,供浙江、重庆、四川、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广东、陕西、河南、甘肃、广西、海南、上海、贵州、云南、江苏以及西藏等柑橘产区农  相似文献   

20.
正从10月份开始,柑橘生产进入采摘期,橘农忙于柑橘的采收工作。笔者近日下乡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橘园出现了黑刺粉虱,严重危害果实,果皮颜色变黑,外观受到影响,甚至一部分果实已失去商品价植,橘农望而兴叹。有的橘农已开展化学防治,但因该虫是一种具有地域性发生特点的柑橘害虫,并向周边扩散,一家一户单独防治收效甚微,因为未防治地区的黑刺粉虱很易再向其他橘园传入,因此虽一家积极防治,但因周边防治不力,同样遭致该虫的危害,劳而无功。因此,笔者认为应以村、组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用药,这样才能收到群防群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