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济南市佛慧山山体公园建设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元素,结合古典园林艺术、泉水文化和济南民宿文化,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充分利用佛慧山景区现有历史遗迹,有机结合自然生态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游览路线、景观节点和配套设施中,形成集"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  相似文献   

2.
在海绵城市推进建设的试点时期,济南英雄山山体公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城中山特点,成为亟需建设的片区之一。本文运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理念,通过对英雄山山体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针对该类型山体公园进行有效雨水调蓄的设计方法和适合的调蓄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山体径流雨水的目的。设计主要采用的调蓄设施有,山谷拦蓄、渗透塘、渗透沟、下沉式绿地、景观水池、旱溪、截水沟和透水铺装等,通过对这些调蓄设施的优化和改进设计,保证山体公园的自然、生态特性和景观观赏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山体公园是山地城市利用自然资源打造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山体公园社会评价指标决定了城市山体绿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与有效开发可行性。通过对贵阳市、安顺市不同规模的山体公园进行游客问卷调查,分析了游客对山体公园的需求倾向、舒适度感受、满意度以及游玩山体公园的目的等数据,探讨了山体公园社会评价指标的各项比重,旨在为山体公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建设中,因地制宜,以生态恢复和景观营造相结合,通过保护原山体植被、多种树种营造特色植物景观、恢复裸露山体、调蓄山地雨水、营造生态水景、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进行建设,以期通过山体公园的建设达到提高山体生态系统稳定性,美化山体环境,营造休闲、观光、运动于一体的游憩场所。  相似文献   

5.
结合贵州惠水县"桔乡花海"景观规划设计方案,针对山体公园在山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探寻尊重城市建设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方法,以山体公园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从保护自然地形、地貌,设计依据,功能空间组织,景点设置等方面探讨城市山体公园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6.
山地公园是指拥有高低起伏的地形、丰富的植被,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公园,通常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游览观赏、休憩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以太平山公园为例,通过对生态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着重介绍了山地公园景观规划与植物配置,提出山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不同于其他城市公园的规划,应当以山地资源保护为前提,适度建设最基本、最简单的公园设施,并追求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减少对自然景观的干扰与分割。在景区分部建设时,合理运用中国园林造园技术,充分挖掘山林景区山体、植被等自然资源,为恢复自然的山体景观提供有效途径。同时,针对山地公园的特点提出了山地公园设计与植物配置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于开采石料,焦作市北部山体被破坏,形成残岩断壁,极大的影响了城市景观。本文通过利用残破、废弃山坡地建设缝山公园,对破坏山体的形成、构造进行分析,采用山体喷播的方式进行山体自然绿化恢复,重新创造出优良和谐的环境。通过对“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在缝山公园山体边坡绿化恢复的应用分析,探索确定一种岩质山体边坡绿化恢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拥有一个休闲的公园,是人们可以很好地生活的前提保障。它可以给人们日益忙碌的生活增添一点舒适感,可以减缓人们日意日益碌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等。然而一个公园,并不是说只是一块绿地、一个仅仅可以供人们乘凉的地方,而是包含绿地、乘凉功能和游玩功能的整合体。在这个整合体里面,需要有很好的游园交通游线组织,能够引领人们进入休闲区域。现就以南宁市民族大道山体公园为例,探讨一下城市山体公园的建设,以及城市山体公园的游线组织对整个城市、整个公园的益处。  相似文献   

9.
张鑫 《农业与技术》2022,(5):146-148
近年来,为了使市民能更好地就近游赏山体景色和休闲健身,济南市相关部门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开展了多处山体公园建设.本文主要就济南市山体公园建设中采用的新理念、新技术及新材料进行了探究,为类似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传统城市山体公园复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锋 《吉林农业》2011,(5):283-284
随着传统公园的改革使得传统城市山体公园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鉴于此,文章将结合某传统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实例,通过对传统生态规划设计与现代城市公园结合,从总体布局、功能分区规划、景观生态设计等各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方略,从而实现传统生态城市公园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矿山公园规划与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思路,是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废弃矿山的治理历程和改造思路的演变进行了概述, 分析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不同景观价值判断的景观建构方法,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为指导,探讨了通过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段,即: 科学研究、建设定位、规划理论体系、评价体系、功能置换、艺术发展等方面,寻求科学合理建设矿山公园之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全英 《农学学报》2013,3(11):34-3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选择一般城市公园从概念、目标、建设方式及选址、营建方法等方面与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差异,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的特殊形式,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划场所的特殊性、规划设计的局限性、动植物种类的确定性、规划场所的延续性。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要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打造湿地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对贵州省部分城市山体绿地资源的特征和规划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归纳总结,探讨了岩溶地区山地城市山体绿地资源公园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果表明:无论从城市发展角度还是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山体绿地资源公园化是岩溶地区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山体绿地资源公园化成为可能的必要因素。山体绿地资源公园化为山地城市的绿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山地公园群是以城市所处的山体为背景,将可利用的山形地势与人们对于城市绿地功能的需求相融合,既满足人们生活休闲,又丰富城市形态与功能的一种绿地空间布局形式。基于山地城市中绿地空间发展的不足的问题,以万州城市山地公园群规划为例,探索山地公园群在城市中的运用,为山地公园群在未来城市中的规划建立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银川阅海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文章从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及实施情况、生态景观的建设概况两方面阐述了银川阅海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概况,表明银川阅海湿地公园不仅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在涵养城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大理洱海公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族园林特点、绿色浮岛特色、城市森林气势、园林景观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等5个设计理念指导下,将大理洱海公园规划为北片山林及滨海区、中部山体主景区、南部城市背景林区、东部健身休闲区4个分区,并对其进行了概念性设计,还对道路系统、灯具系统和建筑小品布局和规划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龙背山生态公园在美化城市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承担了新城区休闲、生态、游憩等方面的多种功能,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从龙背山生态公园的设计手法研究入手,根据设计依据,分析总结了场地的概况、对场地的现状进行功能的划分、运用生态技术进行绿化种植设计等,来完善公园的功能,提升公园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18.
姚岚  梁琪 《乡村科技》2022,(4):107-109
以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从规划理念、区域功能划分、水资源保护、岸线规划、生物保护、交通规划、分类分级保护、环境承载力控制及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总结恢复和维护城市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具体措施,推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教育科普等功能有机融合,从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权家荣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09-111
地被植物由于迅速的扩张能力、观赏期长、管理方便、抗逆性强等诸多优势,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广泛运用,如何根据气候特点合理选择地被植物是其应用的关键。本文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域特点及气候规律,通过记录马鞍山市佳雨山公园近两年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对地被植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山体公园中的应用提出合理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除湿地保护区外,对受人类活动影响,但仍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自然或人工湿地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为给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有序、健康地发展提供样本,本文以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为例,从湿地公园功能区划及总体布局,湿地公园的建设内容,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宣教工程建设,科研监测、游览设施建设、安全卫生工程建设以及湿地公园的分期建设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