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获得有效拮抗烟草赤星病菌的生防资源,采用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烟草赤星病菌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对烟株的促生作用,验证菌株的产IAA能力,评价生防菌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从分离的65株细菌菌株中筛选到5株烟草赤星病拮抗细菌,其中菌株YW-2-6对烟草赤星病菌拮抗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1.32%,初步鉴定菌株YW-2-6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YW-2-6对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烟草靶斑病菌等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YW-2-6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防效为56.93%,且菌株YW-2-6对烟株有明显的促生作用。菌株YW-2-6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山东省主要烟草产区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环唑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苯醚甲环唑和氟环唑对86株烟草赤星病菌菌株的EC_(50),用Spearman’s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供试菌株对2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EC_(50)值介于5.3883~8.0316 mg/L之间,平均值为6.9594 mg/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性偏正态分布,田间烟草赤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仍然较为敏感,可建立田间烟草赤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氟环唑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介于0.1253~0.2517 mg/L,平均值为0.1773 mg/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性偏正态分布,可建立田间烟草赤星病菌对氟环唑的敏感基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烟草赤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环唑敏感性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烟草赤星病具有较好的防效,其有效成分150 g/hm~2处理的防效最高,为73.99%;12.5%氟环唑悬浮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最高防效为70.57%。表明2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烟草赤星病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Tpb55挥发物对烟草的防病促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草芽孢杆菌Tpb55菌株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并延缓黑色素的产生.在相对封闭的试验条件下,Tpb55菌株挥发性物,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达100%.促生效应测定结果表明,Tpb55挥发物对烟草生长无明显毒害作用,且株高、叶长、叶宽和鲜重较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拮抗链霉菌182-2的抑菌防病作用及抗菌物质的初步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拮抗链霉菌182-2的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抗性,对烟草赤星病的离体发病抑制率达65.79%;温室盆栽试验中的保护性抑制发病率为60.01%,治疗性抑制发病率为47.37%。发酵液的抗生素粗提物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粗提物浓度为1000μg/ml,培养至7d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仍达64.6%。对病原菌孢子的作用前期主要抑制其萌发,后期则主要对萌发的芽管产生影响,导致其缩短、扭曲、形成大泡囊或原生质体外渗,且使芽管畸形是主要的作用方式。经Doskochilova溶剂系统层析、pH纸层析和纸电泳测定表明: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为一种多组分的碱性水溶性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土壤稀有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优化土壤稀有放线菌选择性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对从安徽、浙江、山东、陕西等地采集的31份土样中的稀有放线菌进行了选择性分离。结果表明:以改进的HV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将土壤样品稀释100倍,添加2×10-5 g/mL重铬酸钾+2×10-5 g/mL萘啶酮酸+1×10-5 g/mL卡那霉素作为抑制剂分离效果最好。以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为指示菌,从分离的417株放线菌中筛选出H32、H75、H223、H227、H238等5株可代谢抗菌活性物质的菌株。离体条件下,5株放线菌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H223和H238菌株发酵液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均小于10 mL/L;H32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25.5、28.9和29.9 mL/L。5株放线菌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显著,其中H223菌株发酵液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达30 mm以上。盆栽实验结果表明,5株放线菌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73.45%~82.35%,治疗效果为67.74%~70.80%。  相似文献   

6.
通过1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培养滤液对草坪杂草稗草、反枝苋、蒲公英、车前、苘麻进行种子萌发抑制试验,对其除草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菌、黄瓜黑星病菌的培养滤液对稗草、蒲公英、车前都表现出显著的除草活性;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滤液仅对稗草和蒲公英表现显著的除草活性;烟草赤星病菌的培养滤液仅对车前和苘麻表现了显著的除草活性。安全试验表明:烟草赤星病菌的培养滤液对黑麦草和早熟禾种子的萌发、芽和根的生长表现安全;黄瓜黑星病菌的培养滤液仅对黑麦草种子的萌发、芽和根的生长表现安全。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6种杀菌剂(氟硅唑、异菌脲、菌核净、嘧菌酯、醚菌酯及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对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最强的是氟硅唑,EC50平均值为(0.34±0.11)mg/L,其次为菌核净[(1.13±0.68)mg/L]和异菌脲[(2.08±0.24)mg/L];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最强的是嘧菌酯协同100 mg/L水杨肟酸,EC50平均值为(0.28±0.09)mg/L,其次分别为单独处理的嘧菌酯[(5.79±2.76)mg/L]、醚菌酯[(11.93±3.93)mg/L]、菌核净[(19.95±15.94)mg/L]和异菌脲[(23.33±11.33)mg/L]。多菌灵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均最差,不宜用于烟草赤星病的防治,而异菌脲、氟硅唑、嘧菌酯和醚菌酯均有必要进一步针对烟草赤星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8.
苦皮藤内生真菌A10代谢产物的杀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苦皮藤根皮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编号为A10.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杀菌活性研究.生物测定结果表明,A10菌株发酵产物菌丝体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杀菌活性较甲醇好,在1000μg/ml浓度下对烟草赤星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9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A10菌株发酵产物菌丝体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在2000μg/ml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的治疗和保护作用均在70%以上.以生物活性追踪为指导,对活性较好的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部分进行了杀菌活性成分的分离,得到化合物QY01,在浓度为50μg/ml时,QYO1对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高达98.4%.  相似文献   

9.
嗜线虫致病杆菌YL001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陕西杨凌土样中筛选得到一株昆虫病原线虫,从其体内分离到它的共生菌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nematophilus,编号为YL001,为明确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本试验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抑制孢子萌发法、组织测定法和盆栽试验法系统测定了其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该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1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53.54和90.39mg·L-1;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仅分别为16.97和21.87mg·L-1;组织法测定中,发酵液稀释10倍后,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效果为74.98%,治疗效果为63.50%;对盆栽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效果为65.11%,治疗效果为54.64%。显微观察表明,YL001菌株的发酵液可使菌丝生长形态异常、变形萎缩,甚至断裂。  相似文献   

10.
烟草赤星病颉颃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小麦植株中分离得到21株分离物,经对7种植物病原菌颉颃试验分析,获得1株对烟草赤星病菌等具有良好颉颃活性的菌株2-7。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盆栽试验等方法测定其抑菌及生防作用。结果显示,放线菌2-7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菌抑制率为62.1%,盆栽防治率为48.73%。通过该菌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细胞壁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GenBank登录号:JN638883),将菌株2-7归属于放线菌中的玫瑰暗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ulvus)。  相似文献   

11.
防治烟草赤星病拮抗根际芽孢杆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健康烟草根分离到669株根际芽孢杆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代谢产物活性检测,筛选到9株抑制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活性较强的菌株,其菌体及粗代谢产物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均在10 mm以上;离体防效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表明,菌株B6、B75的含菌发酵液和粗代谢产物的离体防效分别为75.6%、76.9%和62.5%、64.7%,小区防效分别为70.3%、75.8%和60.3%、64.4%。粗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试验发现,菌株B75的粗代谢产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抑制赤星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与产孢。  相似文献   

1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樱桃黑斑病菌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群体(n=103)对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评价了该药剂对A. alternata菌株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及其对樱桃黑斑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103株A. alternata菌株群体的EC50值在0.027~1.175μg/m L之间,平均EC50值为(0.236±0.101)μg/m 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现单峰曲线,该平均EC50值可作为樱桃A. alternata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基线;进一步分析发现,琥珀酸脱氢酶中的铁硫蛋白(SDHB)和两个嵌膜蛋白(SDHC和SDHD)亚基未发现与敏感性差异有关的氨基酸突变。氟唑菌酰羟胺对樱桃A. alternata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并且对樱桃黑斑病的保护作用防治效果强于治疗作用防治效果。这些结果可为氟唑菌酰羟胺在樱桃黑斑病及其他病害管理上的推广和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烟草赤星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控病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烟草叶片上分离到236株非病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不同致病力的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均有拮抗作用的菌株:Ata28、Ata81、Ata124和Ata160.室内测定其对赤星病菌抑菌带的宽度达6.1~10.5mm;室内离体叶片悬滴法测定,提前喷施拮抗菌其防治效果为53.9%~73.0%;接赤星病菌后喷施的防治效果为44.0%~60.0%;在温室中进行盆栽防病试验,防治效果为52.3%~75.8%.无菌滤液试验表明,拮抗菌Ata28无菌滤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有效地抑制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赤星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弱毒株TBA16的灭活孢子制剂PCF1对烟草抗赤星病的诱导作用,及在田间控制赤星病的效果和对烟叶产量、品质等性状的影响。在温室内幼苗上,PCF1可明显诱导烟草对赤星病的系统抗性,抗性诱导效应为57%—89%。在山东5个主要产烟县进行的田间试验表明,PCF1有3种作用:①可以明显控制赤星病的发生程度,效果与用作对比的化学农药菌核净相当或略低,在烟草生长后期防治效果可达76%;②增强烟株生长和叶片扩展能力,使烟叶(烘烤后)产量提高7%—38%;③明显改善烟叶内在品质、增加上中等烟叶的比例,使产值提高17%。  相似文献   

15.
Duan  W. J.  Zhang  X. Q.  Yang  T. Z.  Dou  X. W.  Chen  T. G.  Li  S. J.  Jiang  S. J.  Huang  Y. J.  Yin  Q. Y. 《植物病害和植物保护杂志》2010,117(3):112-116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r is a facultative parasitic fungus which causes brown spot disease of senescing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L.)...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烟草赤星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4—2015年采自贵州省田间未使用过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SDHIs) 的烟草赤星病病样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建立了烟草赤星病菌群体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结果表明:虽然烟草赤星病菌不同菌株在菌落、孢子形态和致病性上有较大差异,但均属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啶酰菌胺抑制赤星病菌群体 (n = 102) 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186~5.818 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 (2.157 ± 1.112) μg/mL,不同敏感性菌株频率分布为连续的单峰曲线,该平均EC50值可以作为烟草赤星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进一步研究表明,贵州省烟草赤星病菌的Sdh B基因在第209位、277位和224位等密码子存在核苷酸多样性,但未发现这种多样性与烟草赤星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7.
烟草抗赤星病诱导剂SRS2的田间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温室、田间上区和大田进行应用示范试验,明确了诱导剂SBS2对烟草赤星病的控制作用。室内测定结果表明,SRS2与菌核净防治效果相当,均接近100%。1994年在山东沂南作了小区试验,1994、1995年在山东和安徽8县(市)进行了应用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剂SRS2能够较好地控制烟草赤星病,最高可达85%,平均防治效果为62.7%,与菌核净相比,SRS2的防治效果平均高出2.7%。  相似文献   

18.
转隐地蛋白基因烟草的抗病性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转隐地蛋白(Cryptogein)基因烟草植株进行了抗病性测定、抗病分子机理及遗传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80%以上的转基因植株对烟草上3种重要病原菌的抗病性均增强,且能稳定遗传;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病性与整合的拷贝数成负相关,即绝大多数高度抗病的植株只含有1个拷贝,而感病植株一般为2~3个拷贝;部分转基因烟草植株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病程相关蛋白和渗透调节蛋白等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与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表达丰度越高,抗病性越强;综合农艺性状考察表明Cryptogein基因对烟草植株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烟草不同发育阶段对赤星病的抗性表现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接种结果表明,随着烟叶自下而上逐渐成熟、衰老,抗病性下降。不同抗性类型的品种,其绿色叶片对病害均表现免疫或近免疫,近成熟叶片高抗,成熟衰老叶片表现为感病,与品种田间抗病性结果一致。田间结果表明,采用增施钾肥、适时打顶和下部叶片近成熟期摘除1~3片底脚叶等措施,提高烟草品种抗病性、配合有效的农药品种综合防治烟草赤星病,在重病区布局抗病品种能有效地推迟病害的发生时期,减慢病情的发展速度,且能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