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中化农化有限公司技术部、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近期进行了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室内盆栽试验及田间药效试验。采用菌丝干重法测定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唑菌酯、唑胺菌酯及烯肟菌酯对马铃薯黑痣病菌毒力相当,与嘧菌酯无明显差异。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测试药剂,烯肟菌胺与  相似文献   

2.
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河北省和吉林省部分马铃薯产区的晚疫病菌对嘧菌酯、精甲霜灵和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两省被测的97个晚疫病菌株对嘧菌酯均表现为敏感。在被测的河北围场65株晚疫病菌株中,多数对精甲霜灵高抗,其中高抗、中抗和敏感比例分别为72.3%、26.2%和1.5%,而在被测的32株吉林长春菌株中,多数对精甲霜灵敏感,其中敏感、中抗和高抗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81.3%、15.6%和3.1%。在被测的35株河北省围场县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中,所有菌株都为抗性菌株,并且高抗菌株占97.1%;而在18株吉林长春晚疫病菌株中,多数为敏感菌株,其中敏感、中抗和高抗比例分别为77.8%、16.7%和5.5%。研究还发现精甲霜灵和甲霜灵对部分高抗菌株具有刺激菌丝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解烟草赤星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现状,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采自山东和湖北烟区的33株烟草赤星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分析了水杨肟酸协同下烟草赤星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对所有供试烟草赤星病菌的EC_(50)值介于60.5230~111.7918mg/L,平均为83.9068±2.4339mg/L;嘧菌酯对采自山东烟区和湖北烟区的赤星病菌平均EC_(50)值  相似文献   

4.
正为明确噻呋酰胺与嘧菌酯混配对马铃薯黑痣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增效作用及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田间防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科研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二者混配组合对其的联合毒力,分别用Wadley法和Abbott法评价混配组合的增效作用,并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解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差异,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采用与田间实际用药条件相似的离体叶段喷雾法,比较了2014年河南、河北麦区的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三唑酮的EC50为53.93mg·L-1,抗性水平为15.14,抗性频率高达93.57%;对嘧菌酯的EC50为0.235mg·L-1,抗性水平为0.539,未发现嘧菌酯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代森锰锌、咪鲜胺、王铜、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5种杀菌剂对柑橘黑点病菌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浙江省不同地区43株黑点病菌株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柑橘黑点病菌对代森锰锌、咪鲜胺、王铜、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的平均EC50值分别(4.0136±4.2897)、(0.0851±0.0325)、(179.2214±63.0787)、(0.1519±0.3377)、(0.6148±1.4194)μg/mL。Shapiro-Wilk检验结果表明,各杀菌剂的EC50值均呈正态分布,各杀菌剂的平均EC50值可作为对柑桔黑点病菌的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测定了马铃薯早疫病菌对腐霉利和戊唑醇的敏感性与敏感性基线。2008~2009年在黑龙江省共分离了60株马铃薯早疫病病菌,并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这些菌株对腐霉利和戊唑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分离的马铃薯早疫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其敏感性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EC50值在0.3472~8.1799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23.56倍,平均值为4.4457±0.6019μg/mL,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因此可作为马铃薯早疫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基线。不同年份分离的马铃薯早疫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地区分离的马铃薯早疫病菌有一定的差异,其敏感性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EC50值在3.0903~23.5613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7.62倍,平均值为10.3584±1.6331μg/mL,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因此可作为马铃薯早疫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总之,腐霉利和戊唑醇可作为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药剂,但应注意监测其抗药性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了解浙江地区柑橘炭疽病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频率及其抗性分子机制。采用最低抑制浓度(MIC)法测定甲基硫菌灵对62株炭疽病菌株的敏感性,并利用PCR扩增的方法扩增12株代表性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中,对甲基硫菌灵高抗菌株56株(90.32%),敏感菌株6株(9.68%)。通过对12株代表性的炭疽病菌株部分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甲基硫菌灵的抗性菌株发生单一的核苷酸突变(A→C),导致抗性菌株(HR)核苷酸所编码的198位氨基酸由敏感菌株的谷氨酸(GAG)突变为丙氨酸(GCG)。柑橘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与β-微管蛋白198位氨基酸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了解浙江地区柑橘炭疽病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频率及其抗性分子机制。采用最低抑制浓度(MIC)法测定甲基硫菌灵对62株炭疽病菌株的敏感性,并利用PCR扩增的方法扩增12株代表性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中,对甲基硫菌灵高抗菌株56株(90.32%),敏感菌株6株(9.68%)。通过对12株代表性的炭疽病菌株部分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甲基硫菌灵的抗性菌株发生单一的核苷酸突变(A→C),导致抗性菌株(HR)核苷酸所编码的198位氨基酸由敏感菌株的谷氨酸(GAG)突变为丙氨酸(GCG)。柑橘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与β-微管蛋白198位氨基酸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杨梅褐斑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了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并进行了部分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的抑制活性最强,EC50值为0.96mg/L;百菌清的活性最弱,EC50值为69.24mg/L;其余药剂的抑制活性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氟硅  相似文献   

11.
藤仓赤霉菌的抗药性及对不同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明江苏省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对多菌灵、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抗药性以及多菌灵与咪鲜胺对其他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区分剂量法分别检测了采自江苏省16个县(市)的202株藤仓赤霉菌对多菌灵、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抗药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对多菌灵与咪鲜胺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戊唑醇、灭菌唑、丙硫菌唑、叶菌唑、咯菌腈和氟啶胺等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藤仓赤霉菌对多菌灵、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7.72%、67.33%和0%。根据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抗药性表现,可分为4种表现型,其中对多菌灵和咪鲜胺抗药而对氰烯菌酯敏感的菌株占58.42%;对多菌灵抗药而对咪鲜胺和氰烯菌酯敏感的菌株占20.30%;对咪鲜胺抗药而对多菌灵和氰烯菌酯敏感的菌株占9.90%;对多菌灵、咪鲜胺和氰烯菌酯均敏感的菌株占11.39%。通过敏感性相关性分析,藤仓赤霉菌对多菌灵以及咪鲜胺和上述杀菌剂之间均无交互抗性。江苏省藤仓赤霉菌对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抗性频率较高而对氰烯菌酯敏感,需要筛选新的杀菌剂防治水稻恶苗病。  相似文献   

12.
<正>2013~2015年,海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对海南省11个市(县)冬瓜炭疽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9个冬瓜炭疽病菌菌株对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各调查点冬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炭疽病为害;89个冬瓜炭疽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及交配型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04年7月采自河北省围场县甘沟门、棋盘山、哈里哈村和围场县马铃薯研究所试验地及温室的26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甲霜灵敏感性评价。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在26个被测菌株中高抗菌株23个,占被测菌株的88.5%;高度敏感菌株、敏感菌株和中抗菌株各1个,分别占被测菌株的3.85%。对甲霜灵高抗菌株在病菌群体中占绝对优势,而且抗性程度很高,浓度为100μg/mL的甲霜灵对46.2%的被测菌株没有任何抑制效果。交配型的测定结果表明2004年采自河北省围场县的26个菌株全部为A1交配型。  相似文献   

14.
王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08-112
为明确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河南省60株苹果轮纹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最高,EC50平均值是(1.0551±0.7765)mg/L;甲基硫菌灵次之,EC50平均值是(2.7031±0.9366)mg/L;吡唑醚菌酯最低,EC50平均值是(19.5117±11.8225)mg/L。对EC50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相互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5.
洛阳市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洛阳市番茄灰霉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的抗药性状况,2012—2013年从洛阳市不同保护地中采集番茄灰霉病病果或病叶,经单孢分离共获得番茄灰霉病菌54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结果显示,高抗菌株9株(16.67%),中抗菌株19株(35.19%),低抗菌株10株(18.52%),敏感菌株16株(29.63%)。比较抗性水平不同菌株间的菌丝生长情况,发现菌丝生长速度和抗性水平无相关性。研究表明,洛阳市番茄灰霉病菌已对嘧霉胺产生不同水平的抗药性,且以中抗菌株为主,生产上应合理更换或轮换使用与嘧霉胺无交互抗性的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及评价不同药剂的功效,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荸荠秆枯病菌对41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250g/L丙环唑乳油等18种杀菌剂抑菌效果最好,抑菌效率达100%;其次是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抑菌效率分别为99.1%、98.3%、95.1%.田间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7.
研究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组成及对3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为生产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2008年从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主产区分离94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中,测定其交配型,结果表明,82株为A1交配型,占被测菌株的87.2%;8株为A2交配型,占被测菌株的8.5%;4株为A1A2交配型,占被测菌株的...  相似文献   

18.
正肟菌酯在我国水稻田登记应用已超过10年,为明确辽宁省稻瘟病菌对肟菌酯的敏感性,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8-2019年全省11个水稻产区分离的220株稻瘟病菌对肟菌酯的敏感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供试菌株的抗药性水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问:小麦白粉病用什么药防治好?答: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而且持效期长达15天以上。由于三唑酮在生产上应用多年,小麦白粉病菌对该药的抗药性不断上升,导致防效下降。该药与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等唑类杀菌剂存在交互抗性,在白粉病菌对三唑酮产生较强抗性的地区,用其他唑类杀菌剂防治效果往往也不好,宜换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等药。病菌容易对嘧菌酯、吡唑醚菌酯  相似文献   

20.
<正>为明确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研究人员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河南省60株苹果轮纹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最高,EC_(50)平均值是(1.0551±0.7765)mg/L;甲基硫菌灵次之,EC_(50)平均值是(2.7031±0.9366)mg/L;吡唑醚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