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省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土地"非粮化"现象日益严重。通过对河南产粮大县农村土地流转后"非粮化"的研究,分析"非粮化"的形成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基础地位无可替代,直接关系国家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的程度与粮食安全。从制约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对今后河南省粮食结构的生产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粮食生产分析与能力提升对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其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了分析,指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上升态势,总结出科技和政策是粮食单产和总产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粮食科技支撑、增加粮食财政投入、激发粮食生产动力、保障粮食生产者利益等对策措施,以期为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背景下耕地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路燕  宋利利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3):11-13,73
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同时也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文章针对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从耕地保护投入机制、耕地流转机制、耕地保护主体、耕地保护科技保障四个方面构建河南省耕地保护机制,从而促进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粮食主产区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而种粮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粮农生产的决策与行为。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利用统计和调研数据对该省粮食生产的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以及粮食生产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透过粮食价格及生产成本相关结构数据,研究粮食安全动力当前面临的困境与隐患。得出粮食收益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较低和种粮机会成本过高的结论,并从土地流转制度、粮食生产补贴、粮食主产区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粮农增收方面,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生产大省,但并不是农业经济和粮食生产的强省,加快粮食产业发展和粮食企业转型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粮食核心生产区域建设的重要举措。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农业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粮食强省的基础前提。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河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五河县近年来土地流转促进粮食规模生产的现状,认为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生产是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一条有效途径。提出进一步强化土地流转,使之更加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河南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均衡增产技术,为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国粮食生产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多年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河南省粮食发展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如农户种植收益低、人均资源少、绿色高效集成不足及创新不够等问题,因此,急需发挥全省农技推广的支撑作用,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依靠科技打造竞争新优势,依靠科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促进全省粮食生产向优向绿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有效推进农地流转成为破解"三农"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以豫东黄淮地区粮食主产区为例,通过分析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的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有效促进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农地流转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26-7927
基于粮食安全的概念,从农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粮食的稳定供给、粮食的合理分配3个方面的影响对农地流转是否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农地流转并不必然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相反可能威胁到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战略全局。粮食核心区战略的实施,对提升国家粮食总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积极推进粮食核心区战略,确保了粮食产量"十二连增",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笔者采用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并以河南省为例探讨粮食核心区战略的实施效果。提出在农业生产资源约束趋紧的客观条件下,发展粮食生产必须依靠人力资源,认为做好激励、实现增收、完善保障是此中应有之义。建议要构建敬农爱农的价值认同,激励优秀农业人才干事创业;鼓励合理的人员流动和土地流转,提高农村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推进农民增收与保障工程,解除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优化农村和农业政策环境,构筑保粮增粮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复杂的世界粮食安全环境下中国面临的粮食安全形势,必须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从农村发展现状来看,劳动力大量外出带来了农村"空心化"的现象,农业生产主体呈现女性化、高龄化,对粮食安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西、辽宁、贵州、河北4省的9个村庄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空心化"的农村正面临着耕地被抛荒、土地流转不畅、农业科技难以发挥作用等问题,对粮食产量的提高和粮食安全无疑是一种威胁。为解决农村"空心化"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约75%的粮食产量和80%左右的商品粮,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整体产能,在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6—2016年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研究的方法,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产、主产区省际差异等多个角度对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并对其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中"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粮食生产中仍存在产销区利益分配失衡,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科技贡献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粮食主产区北移加剧了资源约束和灾害风险,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造成主产区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以及粮食主产区省际间粮食生产水平差异大等问题。因此,提出加速向粮食功能区转变,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土地流转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落实农业发展新理念,加大利益补偿力度增强主产区种粮的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石冬梅  佟磊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0):207-210
为了深入了解粮食产出与农地流转的协同关系,应用回归分析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地流转促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不规范流转会造成粮食安全风险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在加强土地流转的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合理控制土地流转的非粮化规模等政策建议,防范由于农地流转的非粮化造成的粮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6.
罗莹  余艳锋  周海波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5):176-177,182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通过对土地流转中的粮食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土地流转下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沿淮地区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沿淮地区是安徽主要产粮区,该区大多县为安徽省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文章论述了沿淮地区粮食生产、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大支持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等提高沿淮地区粮食生产、加工综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研究其粮食产量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稳定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1999—2018年河南省123个县域粮食产量为基本数据,借助趋势产量模型、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以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以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时间上看,河南省粮食产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2003年粮食产量波动最大,2005—2006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最高。从空间上看,河南省粮食产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低—低是主要的空间聚类模式,且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从驱动因素上看,粮食播种面积是河南省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化肥提纯量、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总人口以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粮食生产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除化肥提纯量和总人口外,其他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高、低值区在空间上发生明显转移。【结论】为继续保障河南省粮食安全,推动粮食增产,需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维持耕地面积基本不变,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比较优势作用下,粮食生产区位变化明显,给耕地的粮食生产保障功能带来影响。本文以粮食生产大省江苏为例,考察了区位变迁下的粮食生产耕地资源依赖变动情况。脱钩分析和计量分析都能够得到: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粮食生产耕地依赖存在区位差异,苏北粮食生产对耕地的依赖性远高于苏中和苏南。因此,随着粮食生产重心的逐步"北去",江苏省省域层面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依赖性会逐步增强,经济因素主导的粮食生产变迁并非完全合理。因此,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政府应在认清区域禀赋差异的基础上,适度推进粮食生产北上。同时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拓展粮源供给渠道,缓解变迁中禀赋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于河南省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河南省加快了土地流转进程,促进了河南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土地流转呈现出地区差异显著、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土地"非粮化"倾向、农民收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律和政策的约束、市场服务机构欠缺等问题,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农民收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服务机构等,促进土地合理有序的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