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丽水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级市,通过创建综合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以统一品牌形象面向消费者。不仅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而且带动了全区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创牌不到两年,"丽水山耕"声名鹊起。"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为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政府打造的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首个区域公用品牌,由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注册,由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市  相似文献   

2.
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突出重点农业产品特色,对构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业发展品牌进行深入探讨。主要研究区域品牌的构建运营,在Mihailovich"区域品牌与单个品牌互惠战略"和冈崎茂生"品牌化的组合"战略理论的基础上,以丽水当地特色农业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对"丽水山耕"品牌的构建及运营效果进行详细分析。该品牌结合了丽水当地八大农业产品、九大主导产业,凝聚了山水田园的文化特色,架构起地区及企业间的母子品牌关系。目前已详细制定了浙江省地方标准作为品牌管理依据,对独有特定农产品实施了4个团体标准和具体技术规范要求,获得了相关行业国际联盟的认证。通过总结其发展问题,提出来相关完善策略,进一步探讨"丽水山耕"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对提高比较农业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农业区域品牌价值共创的内涵、要素构成以及运作过程三方面构建农业区域品牌价值共创模式的理论框架,并以农业区域品牌"丽水山耕"为例,结合其商业实践与创新活动过程,分析农业经营主体的价值共创行为,总结其品牌价值共创模式。研究发现,农业区域品牌价值共创包括角色、平台、动作三大要素,其中平台是农业区域品牌经营主体实施价值共创战略的重要载体,"丽水山耕"品牌价值共创各相关利益主体在为农服务平台上进行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参与互动,实现合作共生,进而实现"丽水山耕"品牌价值创新。在未来农业区域品牌价值共创战略实践中,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完善政府职能;培养一批强有力的经营组织,加强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品牌建设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之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浙江省以丽水市、建德市为代表的周边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卓有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为此,笔者开展了专题调研。丽水市以农耕文化为特色,采用政府对"丽水山耕"品牌背书的方式,打造全国知  相似文献   

5.
张一超  王洁  张月莉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0):2438-2441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发展,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越来越成为全面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实现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手段。“天目山宝”作为杭州市临安区全地区、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代表的不仅是临安地区的农产品,同时也代表的是临安地区的区域生态形象。在关联临安地标和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发展过程中稳步提升,协调相关地区资源、提高农产品价格和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由于天目山宝品牌发展时间较短,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天目山宝品牌建设探究,总结品牌建设问题,为天目山宝品牌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嫩绿的青菜、油亮的辣椒……夏日清晨,来自浙江省龙泉市龙南乡的高山蔬菜携着露珠,进入冷链保鲜,直抵杭州华联超市的20余个蔬菜专柜。打着"丽水山耕"的品牌标识,这些高山蔬菜十分抢手。从前,山区城市农产品品种多而散、主体多而小,形形色色的农业品牌难以在市场上形成影响力和竞争力。4年前,丽水整合景宁惠明茶、庆元香菇、遂昌菊米、处州白莲等声名远播的农产精品,创建了中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  相似文献   

7.
“丽水山耕”是浙江省丽水市在2014年9月创建,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全国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丽水山耕+县域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矩阵,在渠道、媒介、采购、物流、扶持政策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子品牌产品溢价,推动丽水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新零售,它是建立在传统零售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互联网技术手段,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从而形成“线上+线下+物流”的零售新模式。以“云河”生态鳖为例,探究新零售背景下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在生产标准化、科技创新、质量安全、消费体验、融入丽水山耕等方面采取对应措施,扩大品牌影响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潜力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鑫  王红姝 《安徽农业科学》2015,(1):384-386,389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潜力的预测,将为政府制定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政策、农业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该研究在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供需的角度出发,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潜力,结合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其发展潜力进行预测,基于预测结果提出了提升黑龙江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农业实践的深入发展,各地农产品网络营销创新模式方兴未艾,本项目以浙江丽水为例,梳理了该地近年来涌现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创新模式,对其它地区开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姚春玲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318-321,327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也是增加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服务机构、涉农行政管理部门及农业企业等角度,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农产品区域品牌转化为企业品牌,建立"政、产、学研"互动机制、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伞策略,以及提高区域品牌农产品科技含量,进而增加品牌资产价值等基于农业产业集群来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是我国政府为适应新时期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升我国农业标准化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而推出的农产品公共品牌。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厦门市"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规模、种类分布、区域特色和品牌农业发展成果进行概述,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厦门市现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充分发挥厦门市"三品一标"发展潜力和推进厦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琪 《河南农业》2024,(1):31-32
<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加快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进行包装和宣传,发展地方标志性产品,提升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品牌化能够扩大其增值空间,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更好地应对市场冲击。农产品品牌在建设和发展中,应当对市场需求和农产品资源进行调研,重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推广宣传工作,为品牌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树立良好的农产品品牌形象,使农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231-232
培育农产品品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同时,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是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策略。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品牌培育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着品牌建设与品牌经济效益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农产品品牌培育的难点问题,针对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通过农业标准化建设来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品牌农产品跨区域销售和农业国际贸易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为此,江苏省淮安市以"淮味千年"作为淮安市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现对"淮味千年"的创建依据、创建目标、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进行介绍,以期用品牌发展带动淮安现代农业发展,打造淮安的城市新名片,并给其他地区进行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创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农业部又确定今年为农业品牌推进年。打造农产品品牌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管理,对推动农产品市场销售、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省浦江县良种场作为国有农场,引领带动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推进吉浙江农业对口合作,做大做强"吉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在江浙沪地区的美誉度和影响力,11月25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在参展浙江省农博会期间举办了吉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专场推介会,围绕吉林大米、吉林食用玉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吉林长白山食用菌、吉林优质畜产品等六大品牌,向杭州市民重点推介吉林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农产品品牌和国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对脱贫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思考,探索品牌创建的主体模式和管理制度等关键要素,为脱贫地区地理标志品牌化建设提供探讨与交流。2022年10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指南》正式实施,这是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建设领域首个行业推荐性标准,将指导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规范化发展,笔者结合在脱贫地区农业产业经济研究与实践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访学经历,对脱贫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素按照逻辑顺序做如下浅析,以供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8.
建设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大力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梅州金柚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以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产业价值成为区域知名的农业品牌产品。但目前,梅州金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在品牌化决策方面,部分企业的品牌和名牌意识还不强;在品牌归属策略方面,政府主导推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在品牌名称决策方面,品牌的推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品牌延伸策略方面,中高档品牌的打造还欠缺力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东省梅州市要明确品牌定位,多管齐下,激发企业品牌建设积极性;借鉴丽水模式,多措并举,强化对区域品牌的监管;整合各类资源,多方合力,大力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开展精深加工,多元发展,全力增加区域品牌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9.
创建与推广农产品区域品牌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对上海崇明培育生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案例进行研究发现,近年来,上海崇明在创建区域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促进上海崇明生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总结了培育生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提升生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陶应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55-15957
分析了发达国家及地区在农产品品牌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如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依靠科技、人才和先进工艺设备开发名牌产品,政府对"品牌农业"采取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与广告宣传,高度发达的信息服务体系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以加快推进我国品牌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