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所谓"四虫病",指的是铁锚虫病、鳃蛆虫病、红线虫病及绦虫病.这4种鱼病四季流行,8月份左右(尤其是铁锚虫和鳃蛆虫病)常呈高峰.  相似文献   

2.
车轮虫病是目前养鱼生产中比较流行和危害较大的一种鱼病,全国各地的养鱼区均有发生,每年使渔业生产遭受较大损失。车轮虫病是由于车轮虫大量寄生于鱼体的皮肤或鳃部引起的,镜检鳍部经常可以看见虫体密密麻麻布满整个鳍部。  相似文献   

3.
(一)斜管虫病 由斜管虫寄生于鱼的鳃部而引起,病鱼的体表和鳃分泌大量黏液,同时组织被破坏,形成淡灰色薄膜,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使之呼吸困难而死亡.在鱼苗、鱼种阶段特别严重.防治方法:(1)采取石灰彻底清塘消毒;(2)用4%的食盐水或2.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5分钟;(3)用0.7×10-6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遍洒,有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4.
4.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 症状:小瓜虫主要侵袭鱼的皮肤和鳃瓣。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病鱼体表、鳍条或鳃部有许多小点,这些小点就是小瓜虫。严重时病鱼全身皮肤和鳍满布白点状的脓泡,和覆盖着白色的粘液层。鳃组织被大量寄生时,也能引起鳃组织坏死,影响呼  相似文献   

5.
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不振.反应迟钝,鱼体消瘦,发病后在2~3天内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物保健》2004,(3):48-48
一、孢子虫病 孢子虫是水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虫,目前危害比较严重的有球虫病、鲫鱼碘泡虫病、圆形碘泡虫病、饼形碘泡虫病和鲫鱼粘体虫病、中华粘体虫病等。鱼类大量寄生孢子虫后,引起鱼体消瘦、食欲减退、体表发黑、腹部膨大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天气炎热,温度高的季节,要密切注意防治河蟹纤毛虫病、蜕壳不遂和水肿病。(一)纤毛虫病该病由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寄生所致。病蟹体表、附肢及鳃出现棕黄色或浅绿色絮状物,行动迟缓,拒食或因蜕壳困难而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有机质含量过高、无水生植物和攀  相似文献   

8.
(一)白点病 病原为刺激隐核虫。系纤毛虫类寄生虫,虫体椭圆形,多寄生于病鱼体表和鳃丝上。病鱼粘液分泌增多,表皮细胞增生,包裹虫体,形成白色的囊,肉眼看上去成了白点。病情严重时鳞片脱落,体表点状充血。有的一侧或两侧瞎眼。该病一般发生在初夏或夏末初秋,  相似文献   

9.
小瓜虫病也称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在鱼体引起的疾病。鱼体感染部位均有上皮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白色囊泡。皮肤和触须上的一些寄生部位糜烂、充血、色素层部分缺失,鳍条被挤压变形,严重感染者鳍、颌须和颏须有不同程度的缺失[1]。  相似文献   

10.
马焦虫病是由焦虫纲驽巴贝斯焦虫(亦称马焦虫)和马巴贝斯焦虫(亦称马纳塔焦虫)寄生于马的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类原虫病。  相似文献   

11.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为鸡白冠病、鸡出血性病,是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由吸血昆虫传播引起的以贫血、下痢、咯血、全身器官与组织出血和粒状结节为特征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病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在我国已发现寄生于鸡的卡氏和沙氏住白细胞虫,  相似文献   

12.
小瓜虫病,亦称“白点病”,主要危害人工饲养的淡水鱼,无论鱼种还是成鱼,过度密养极易发生,并常常引起大批死亡。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Iohthyophthirius-multifilis)。发育过程分童虫期和成虫期。生活周期分营养期和胞囊期。营养期自幼虫钻进皮肤和鳃上到形成孢子止。它寄生后,在皮肤组织间来回地钻动,吸收养料生长发育,同时刺激组织增生,形成白色脓泡,即“小白点”。若大量寄生,饲养鱼狂游不食,大量消耗体力继而死亡。小瓜虫,除汞制剂外,对大多数药物不敏感。过去有人用孔雀石绿、冰醋酸、福尔马林、美兰…  相似文献   

13.
《山东饲料》2005,(5):29-29
一、鱼波豆虫病1,症状 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不振,反应迟钝,鱼体消瘦,发病后在2~3天内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一.试验目的 危害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 filiis)主要寄生于鱼类皮肤。鳍、颌须。颏须和鳃。小瓜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分别高达到30%~8%、40%。  相似文献   

15.
姚旭东 《兽医导刊》2016,(10):78-79
奶牛焦虫病是由焦虫(血孢子虫)寄生在奶牛血细胞(重要是红细胞)内,以虫体大量生长,繁殖破坏血细胞,畜体现高热,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圆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  相似文献   

17.
奶牛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虫病,又称血孢子虫病.病原体是多种无色血孢子虫寄生在红细胞内,引起奶牛发生焦虫病,本病不能接触感染,必须通过中间媒介(蜱)才能传播,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鸡住白细胞原虫病(Leucolzto Zoonosis)俗称鸡白冠病,是1种由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血孢子虫病。临诊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以下简称牛焦虫病)是由牛环形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奶牛梨形虫病,也称焦虫病,主要由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牛环形泰勒梨形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牛双芽巴贝斯虫寄生在红细胞内,而牛环形泰勒梨形虫则寄生在红细胞和网状系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