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CO2 浓度对4个桤木品系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H1、H12、J5和J10 4个桤木品系苗期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4个桤木品系净光合速率呈上升趋势,其CO2补偿点为39~154 μmol·mol-1,CO2饱和点为800~2 000 μmol·mol-1,净光合速率最大值Pm以6月份最高,10月份最低;羧化效率(CE)介于0.001 5~0.051 5之间,H1、H12在7月份有较大的CE;4个桤木品系蒸腾速率(Tr)下降、胞间CO2浓度(Ci)上升,气孔导度(Cond)下降,光合特征值在10月份最低,可能是10月初突然降温、秋天干旱等对桤木生长有影响;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随着CO2浓度的增加缓慢上升,增加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2.
油茶主栽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高光效的油茶主栽品种,从而为油茶品种评价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15个油茶主栽品种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1)油茶品种间日变化净光合速率均值、光响应净光合速率均值、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光呼吸速率、羧化效率、CO_2补偿点存在差异;(2)相关性分析表明最大净光合速率与表观量子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暗呼吸效率与表观量子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光补偿点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呼吸速率与羧化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羧化效率与CO_2补偿点呈显著负相关。所以,在15个油茶主栽品种中,‘华鑫’‘华金’‘赣兴48号’‘湘林210号’‘长林4号’5个品种光合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4个桤木品系净光合速率动态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J5、J10、H1、H12等4个桤木品系苗木光合动态特征及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4个桤木品系上、下部叶的Pn日变化呈现出单峰型和双峰型两种曲线类型;在同一时间Pn日变化曲线上的同一时刻,H12、J10品系的Pn均高于H1、J5品系;(2)在整个生长季节,4个桤木品系苗木的上部叶片Pn的日变化最大值、月均值均明显高于相对应品系下部叶pn的日变化最大值和月均值;H12、J10品系上、下部叶的Pn日变化的最大值和月均值分别高于H1、J5的相对应的光合特征值;在栽培时选取H12和J10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3)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品系、不同树冠部位、不同月份净光合速率(Pn)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J10和H12的Pn明显高于J5、H1的Pn;上部叶的Pn显著高于下部叶的;一年中以6月份的Pn为最高,10月份最小;净光合速率以上部叶的贡献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桤木不同品系蒸腾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H1、H12、J5和J10等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蒸腾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双峰曲线2种类型,具有明显的峰值,属轻蒸腾午休型.峰值出现时间因不同曲线类型和不同品系均有差别;蒸腾速率月均值以6月份(H1、H12)、7月份(J5、J10)的最高,分别是2.57、3.65、2.64、3.84 mmol·m-25-1;J10、H12品系的蒸腾速率月均值明显高于J5、H1品系;(2)净光合速率日变化4月呈单峰曲线,6~8月有单峰、双峰2种类型,以6月份最高,H1、H12、J5、J10的净光合速率峰值分别为12.20、18.56、15.64、18.43 μmoI·m-2s-1,8月份最低,分别为6.43、11.73、9.62和10.74 μmol·m-2s-1;(3)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以上午700~900最高,下午或傍晚较低;4月(H1、J5)、6月(H12和J10)的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最大,分别为4.82、5.80、2.98、3.34 μmol·mol-1,且H1和J5分别大于H12、J10.(4)通过多因子回归分析,影响蒸腾速率的关键因子是气孔导度、光照强度与空气温度,H1对光合有效辐射变化不敏感,受CO2浓度影响的品系H12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对水分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5.
中亚热带四川桤木与台湾桤木幼林的光合生态特性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四川桤木与台湾桤木是湖南乃至亚热带地区极具发展前景的阔叶纸浆原料林树种.为了系统研究四川桤木与台湾桤木在湖南的适应性,对四川桤木、台湾桤木4年生幼林的主要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桤木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有单峰与双峰曲线两种类型,四川桤木光合作用日变化在6月、9月净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型,4月和10月、11月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型;台湾桤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4月、6月、10月和11月呈双峰曲线型,而9月份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一年中以6月份的净光合速率峰值最高,分别达18.68和23.51μmol/m2.s,10月或11月最低.(2)两种桤木光照强度日变化始终成单峰曲线,只是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在4月、6月和9月,光照强度峰值在中午12:00~13:00出现,10月光照强度以中午12:00最高,11月13:00最高;一年中,光照强度峰值6月份最高(1 800μmol/m2.s),11月份的最小,仅1 260μmol/m2.s.(3)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面水气压亏缺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趋势规律和净光合速率一致,两种桤木的蒸腾速率和叶面水气压亏缺的日变化有单峰与双峰曲线两种类型;一年中两种桤木蒸腾速率峰值均以6月份的的峰值最高为8.10 mol/m2.s(台湾桤木)和6.38 mol/m2.s(四川桤木),其次是4月份,在11月份的蒸腾速率的峰值最小;两种桤木的叶面水气压亏缺峰值均以6月最高,其次是9月、10月,生长初期的4月份和末期的11月份较小.(4)四川桤木光饱和点为262~468μmol/m2.s,光补偿点介于11~104μmol/m2.s,不同部位的叶片和不同季节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有差异;台湾桤木的光饱和点介于288~409μmol/m2.s,光补偿点为14~102μmol/m2.s,二种桤木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即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源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光合及生长特征的月动态变化,为台湾桤木优良种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月份、不同种源间台湾桤木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均随月份的变化而变化。各种源台湾桤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8—10月份均较低,4月份和12月份较高。蒸腾速率8月份最高,4月份和12月份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苗高与地径表现了显著的正相关,P_n与G_s、WUE表现了显著正相关,G_s与WUE表现了显著正相关,而T_r与G_s、WUE均表现了显著的负相关。在南宁地区引种,建议优先选择具有高生物量的四川和湖南种源。  相似文献   

7.
苦楝叶片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苦楝叶片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最高峰出现在12:00,最大净光合速率为5.63μmol/m2.s,光饱和点为13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34.9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1031,CO2补偿点为78.5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32。其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低,表明它是一种既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又能适应较强的阳光辐射,对光适应幅度较宽的植物。  相似文献   

8.
美洲黑杨杂种不同生长势无性系光合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美洲黑杨杂交子代2年生的高(H4)、低(L3)生长势无性系及父本(F)为试验材料,比较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及对有效光辐射(PAR)和CO2响应等生理特征差异.结果表明:H4,L3,F的Pn日变化曲线没有显著的双峰现象,H4的光合优势主要集中在6:00-12:00之间;光响应曲线数据分析表明:3个系号除暗呼吸速率(rd)外,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存在显著差异,H4的Pnmax最大,为21.47 μmol·m-2s-1,超过L3达39.42%,其LCP最小,仅15.09 μmol·m-2s-1,LSP值又最大,分别超过L3和F值的17.03%和10.35%;CO2响应曲线数据分析表明:各系号间仅Pnmax有显著差异,羧化效率、CO2补偿点(CCP)、光呼吸速率等差异均不显著,H4的羧化效率略高于L3和F,而CCP则稍低于L3和F,表明高生长势植株在CO2的转化效率和利用效率上稍有优势.高生长势无性系H4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且能在强光下进行相对高效的光合作用,其光合速率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上午,日积累的优势更加明显,但对于CO2的吸收利用能力仅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和蒸腾速率差异及其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生产的L6400光合测定仪,对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和蒸腾速率及其生长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月份、树冠部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分利用率只有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同步变化趋势,从大到小的月份排序是6月、4月、7月、8月、11月、9月、10月.上、下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主要呈早、晚低,12:00、15:00高的双峰抛物线趋势,下部叶的净光合速率比上部叶低23.38%~36.60%.品系间的叶绿素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与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可作为四川桤木早期选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筛选出不同光效水平的油茶种质,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6个进入盛果期的油茶品种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进行了研究,同时检测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成熟后种籽与果实含油率等经济性状,分析了油茶果实生长期光合特性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油茶品种间各光合特性参数、叶绿素含量和经济性状指标等均存在差异,‘国油13’和‘湘林210’由于具有较好的光能和CO2利用率、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含油率等,以及较低的暗呼吸速率,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和CO2饱和点与含油率等经济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与含油率等经济性状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四种优良四川桤木家系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4种优良四川桤木家系的日变化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4种四川桤木家系Pn日变化都为双峰曲线,午休现象明显,影响Pn的主要是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造成午休现象既有气孔限制因素,也有非气孔限制因素.(2)4个家系全天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低依次为:J-05>H-01>J-10>H-12.(3)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4种家系的Pn影响因子分析,RH-R、Trmmol、Ci、Cond、PARi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子.H-01对光照强度变化不是很敏感,J-10受胞间CO2,浓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福建沙县引种的银杏、半枫荷、枫香、黄山栾、蓝果树、北美红枫、红叶李、无患子、海棠和碧桃等10种彩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1)银杏、蓝果树、红叶李和碧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半枫荷、枫香、黄山栾、北美红枫、无患子和海棠则呈双峰曲线,观察到"午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东段优势灌木种柠条、沙柳和油蒿的光合特性及生境气象环境因子进行测定,比较了灌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总含量等指标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净光合速率与生理因子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灌木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在生长季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生长盛期显著大于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栌光合作用的CO2响应过程,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其响应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黄栌的净光合速率(Pn)对土壤水分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阈值响应。维持黄栌较高光合速率的RWC在42.1%-73.6%(MWC在11.0%-19.2%)之间时,最适宜的RWC为61.7%(MWC为16.1%)左右。黄栌的羧化效率(CE)、光合能力(Pnmax)、光呼吸速率(Rp)表现为对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当RWC为61.7%(MWC为16.1%)时CE、Pnmax达到最大值,当RWC为73.6%(MWC为19.2%)时Rp达到最大值。黄栌的CO2补偿点(Γ)、CO2饱和点CSP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四川桤木引种湖南生长状况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湖南省范围内四川桤木成林、中林、幼林调查,总结出四川桤木在湖南的生长情况及适应性:(1)种源丰产性由大到小排序为邛崃、夹江、珙县、冰川、都江、金堂、盐亭、雅安;(2)四川桤木喜爱高水肥,而不耐干旱瘠薄,易受风吹、雪压之害;(3)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明显减慢且个体分化大,建议轮伐期不超过12年。  相似文献   

16.
对桤木品系蒸腾速率动态特征及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桤木品系苗木上、下部叶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有单峰与双峰两种类型,而下部叶以单峰型曲线为主.②四川桤木属轻蒸腾午休型、耗水型植物,对水分要求较高,在引种过程中,应注意引种地的降水条件和土壤水分条件.③树冠上、下部叶、各品系之间和月份间的蒸腾速率(Tr)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油茶无性系果实成熟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油茶新品种的产量性状,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果实成熟期对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日变化参数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宽大的单峰型,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3个品种类型的净光合速率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个品种类型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U"型;3个品种类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11.574~14.04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369~500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19~23μmol.m-2s-1之间;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产品种叶片Pn的主导因子为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参比室的CO2浓度是影响中产品种的主导因子,普通品种主要受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毛白杨光合作用与土壤水分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生长的3~4 a生毛白杨幼林根系分布层土壤水分的动态监测和叶片光合作用的定期测定表明,毛白杨幼树光合作用速率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净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变化的轨迹呈S形曲线。在田间持水量40%~60%范围内,光合速率因水分下降而急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也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持续干旱对光合作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