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我国耕作制度发展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49年以来,我国耕作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40年间,种植指数(即通称的复种指数)约增加25%。1949年约为128%(推算),1952年130.9%,1978年已达151%,80年代前期落到146.4%(1983),后又逐步上升,到1989年为153.2 %。华北改传统的粮田的二年三熟为  相似文献   

2.
1996~2000年通过增加葡萄园熟制,温、光资源利用率分别由45.24%,42%提高到103.81%,106.32%.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从1熟增到2熟其单产值增66.36%、净收入增66.93%,2熟提高到3熟其单产值,净收入分别又增24.59%,46.54%,但提高至4熟其单产值、净收入则有下降趋势.在提高熟制的同时注意培育提高地力,如葡萄园下兼养家鸡(构成立体农业)增加有机肥,复种马铃薯增施垃圾土等措施,才能取得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缓解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机插双季稻生育期不配套的矛盾,2014—2015年早晚两季均以常规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机插密度(36.4、28.6、19.0穴m–2)与施氮量(0、110~140、176~189 kg N hm–2)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早晚兼用"机插双季稻栽培模式有利于早、晚2季周年高产,以"高密+高氮"处理产量最高,2年分别达到16.94 t hm–2和16.99 t hm–2,但与"高密+低氮"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随栽插密度增加而提高,以"高密+低氮"处理最高,2年4季分别为62.77%、55.75%、65.82%、64.37%,比"高密+高氮"处理分别提高12.11%、9.01%、8.49%、2.14%;"高密+低氮"处理与"低密+高氮"处理相比,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辐射利用率均有一定的优势。由此可见,在此模式下适当增加机插密度,减少氮肥用量,既可实现高产,又能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采用"早晚兼用"品种搭配模式,低氮、密植栽培可作为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机插双季稻生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1996~ 2 0 0 0年通过增加葡萄园熟制 ,温、光资源利用率分别由 45 2 4% ,42 %提高到 10 3 81% ,10 6·32 %。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从 1熟增到 2熟其单产值增 6 6 36 %、净收入增 6 6 93 % ,2熟提高到 3熟其单产值 ,净收入分别又增2 4 5 9% ,46 5 4% ,但提高至 4熟其单产值、净收入则有下降趋势。在提高熟制的同时注意培育提高地力 ,如葡萄园下兼养家鸡 (构成立体农业 )增加有机肥 ,复种马铃薯增施垃圾土等措施 ,才能取得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5.
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还田后稻田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特征,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冬季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冬闲-双季稻)的稻田进行监测,以分析不同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作物还田后,各处理早、晚稻田CH4排放量均明显高于冬闲-双季稻(对照)。早稻田CH4排放量最高的为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分别达20.713 g m-2和16.068 g m-2;晚稻田CH4排放量最高的为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分别为60.421 g m-2和48.666 g m-2。各处理早、晚稻田N2O总排放量均显著高于冬闲-双季稻,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和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处理的早稻田N2O总排放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65.00%、320.00%、275.00%和65.00%,晚稻田分别比对照增加157.89%、113.16%、134.21%和42.11%。稻田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总和表现为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冬闲-双季稻,冬季覆盖作物还田明显提高稻田CH4和N2O排放。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长期不同多熟复种模式对稻田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以空闲-早稻-晚稻(WF-R-R)模式为对照,设置油菜-早稻-晚稻(RP-R-R)、紫云英-早稻-晚稻(MV-R-R)、马铃薯-早稻-晚稻(PO-R-R)、黑麦草-早稻-晚稻(RG-R-R)4种多熟模式。结果表明,在5~10 cm土层,多熟模式均增加了>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其中,RG-R-R模式比对照显著高11.26百分点,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高于对照。在0~5 cm土层中,多熟模式均提高了有机碳含量;在0~20 cm土层中RG-R-R模式SOC含量最高,在各土层中的SOC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9.57%(0~5 cm),4.45%(5~10 cm),5.96%(10~20 cm)。随着土层加深以及团聚体粒级下降,多熟模式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对照增加的越明显,在<0.053mm粒级下,RG-R-R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主要来自>2 mm粒级(59.03%~79.33%),在5~10 cm土层中,其中RP-R-R、MV-R-R、PO-R-R、RG-R-R模式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对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南省双季稻区水稻土具有成土母质多样的特点,研究不同母质水稻土下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对于湖南省不同母质水稻土上的双季稻产量潜力挖掘及双季稻高产创建的优化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选自湖南双季稻区6种典型成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置于长沙市郊同一生态条件下,采用池栽定位试验,进行了双季稻稻谷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对早稻稻谷产量及双季稻稻谷总产量(早稻+晚稻)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晚稻稻谷产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第四纪红土和河流沉积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有利于早稻及双季稻高产,两处理2009-2011年3年平均早稻稻谷产量分别为6896.9 kg hm-2和6908.3 kg hm-2,双季稻总产量分别为14 308.0 kg hm-2和14 446.3 kg hm-2。花岗岩和紫色页岩不利于早稻及双季稻稻谷产量的增加,2009-2011年3年平均早稻稻谷产量分别为6217.0 kg hm-2和6180.2 kg hm-2,双季稻总产量分别为13 635.4 kg hm-2和13 274.5 kg hm-2。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对双季稻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不同。第四纪红土、板页岩及河流沉积物处理双季稻氮素总吸收量较高,石灰岩不利于水稻对磷素的吸收。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稻氮素吸收量、吸钾量与早稻稻谷产量,双季稻氮素总吸收量与双季稻总产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本身理化性质的差异是造成双季稻稻谷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1949年全国水稻平均每公顷1.890吨,到1989年已达到5.804吨,增长3.07倍,单位面积产量和年增长量均超过全国粮食作物的平均增长值。据统计,近5年单产增加在10%以上的有14个省(市、自治区),如黑龙江增长38.9%,内蒙古28.4%,广西24.5%、广东24.2%、新疆23.4%、河南  相似文献   

9.
连续两年将引进韩国粳稻类型4个品种在湘南红壤丘区典型双季稻田进行生态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粳稻品种耐寒抗逆性强,适宜于湘南丘陵区种植。其中,Unbongbyeo(Jap.type)可用于南方双季稻区作早稻栽培;Gancheokbyeo(Jap.type),Daecheonbyeo(Jap.type),Namcheonbyeo(Ind.×Jap.type)可用于南方双季稻区作中、晚稻栽培。4个品种农艺性状共同特点株型紧凑,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坚韧,分蘖力较强,叶片直立,叶色深绿,抽穗整齐,成熟一致,落色好。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5种类型品种为材料,设置3种施氮水平(0、225和300kghm-2纯氮),研究精确定量施氮3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施氮条件下的土壤基础供氮量即基础产量吸氮量,随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计算基础产量吸氮量的参数即100kg稻谷吸氮量,在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3种类型间差异较小,产量为6thm-2(4.87~6.58)时为1.58kg(1.50~1.63)。(2)施氮条件下,100kg籽粒吸氮量在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间的变化较稳定,平均为7.5thm-2产量时,225kghm-2氮素水平为1.86kg(1.85~1.87),300kghm-2氮素水平为2.01kg(1.98~2.05);9thm-2的产量时,225kghm-2氮素水平为1.94kg(1.91~2.04),300kghm-2氮素水平为2.08kg(2.01~2.19);10.5thm-2的产量时,225kghm-2氮素水平为1.95kg(1.93~2.01),300kghm-2氮素水平为2.09kg(2.08~2.10)。说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00kg籽粒吸氮量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100kg籽粒吸氮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其中早熟中粳和中熟晚粳的相关系数小于其他3种类型。(3)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基本呈下降趋势,除中熟晚粳外表现为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即在225kghm-2氮素水平下分别为31.32%、37.64%、38.5%、41.08%和38.11%,300kghm-2氮素水平下分别为28.74%、36.13%、37.16%、40.15%和39.42%。(4)欠适宜种植的早熟中粳和中熟晚粳的施氮参数相对于其他类型变异较大;相对于非主推品种,主推品种(当家品种)的施氮参数值较高且更趋稳定。说明在合理的品种选择和布局条件下,施氮参数变化规律较强,生产上利用斯坦福方程精确计算水稻目标产量施氮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有发展多熟种植的有利条件。因此,为发挥本市大麦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市作物研究所在本市部份丘陵地区开展了大麦间套种植的生产示范试验,其主要种植方式是。 (1) 大麦双季稻:大麦—早稻—晚稻。 (2) 早四熟:大麦+小麦/玉米/红苕。  相似文献   

12.
湘、鄂、赣三省稻田三熟制轮作与连作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湘、鄂、赣三省五十年代初的稻田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制为主,一季稻占稻田面积的85%以上,冬季多为冬炕或冬泡,只有部分种冬作物。六十年代中期始,推广一季稻改双季稻,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双季稻面积逐年扩大,与此配套的紫云英绿肥也很快发展起来。七十年代“绿肥—双季稻”已成为稻田复种制度的主体,到1977年,三省双季稻面积达到最高峰,占水田总面积的60%以上,“绿肥—双季稻”又占双季稻面积的70%以上。这种改革措施对三省粮食增产,尤其是水稻增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化肥氮钾减施配合紫云英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化肥处理(100%化肥)为对照,研究紫云英协同晚稻秸秆还田下早稻减施20%,30%,40%化肥氮和同时减施40%化肥钾对双季稻产量、幼穗分化期倒三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SPAD)及早晚稻收获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减施比例下紫云英协同晚稻秸秆还田均能增强水稻光合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水稻年产量,且以减施30%化肥氮、40%化肥钾处理(T4)效果较好。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T4的水稻年产量增加4.5%,早稻稻谷增产6.8%,倒三叶叶片Pn、Gs、Tr和SPAD值分别降低7.8%,23.9%,21.0%,9.5%,Ci提高19.5%;其晚稻稻谷增产2.0%,倒三叶叶片Pn、Gs、Tr和SPAD值分别提高27.0%,55.3%,14.8%,13.4%,Ci降低1.6%;早晚稻收获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提高。研究结果,对指导双季稻田紫云英协同晚稻秸秆还田下化肥氮钾减施、水稻增产和地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13—2014年以常规早稻‘中嘉早17’、杂交早稻‘陵两优104’为材料(早晚兼用),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进行了双季稻直播、手插秧、点抛秧(丢秧)和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2个品种均以机插秧方式产量最高,平均为9.17 t/hm2(8.28~10.10 t/hm2),晚稻2013年以机插秧和手插方式产量最高(8.78~8.79 t/hm2),2014年以直播和机插秧方式产量最高,分别为(8.05~8.20 t/hm2)和(7.79~8.03 t/hm2)。在播、插期相同条件下,早稻直播与手插秧、点抛秧、机插秧的全生育期差异不大,晚稻直播推迟播种13~15天,全生育期缩短了5~8天。手插秧、点抛秧分蘖消长呈早发稳升缓降型,机插秧呈缓发速升缓降型,直播呈速发速升速降型。不同种植方式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存在年间差异,其中2013年以点抛秧最高,直播、机插秧次之,2014年以机插秧最高,手插秧、点抛秧次之。由此可见,采用早晚兼用的品种搭配方式和机插秧栽培,有利于双季稻产量形成及其构成因子间的协调,同时缓解双季稻机插秧的季节矛盾。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水稻水足迹计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运用水足迹的理论和方法计算了湖南省水稻水足迹,并分析了其历史变化和构成特征,以期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和建议。结果表明:湖南省水稻水足迹由1960年的22×109 m3上升至2008年的34.4×109 m3,增加了12.4×109 m3;水足迹构成以绿水为主,但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灰水足迹由7%增加到24%,说明所需稀释水量逐渐加大;早、中、晚稻的水足迹以晚稻最大,占到总水足迹的38%~48%,其次是早稻,最少是中稻;早、中、晚稻的绿水占各自水足迹的比重依次降低,蓝水比重依次增加,灰水比重均在21%以上;从单位产量水足迹来看,双季稻平均比中稻少23.3 m3/吨。综合考虑水资源和产量因素,双季稻在有效利用水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比单季稻更有优势,建议减少单季稻,增加双季稻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6.
<正>贺优50是由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用不育系贺50A(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06052)和恢复系R50杂交配组而成的高产三系杂交晚籼迟熟组合,于2015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38。目前,贺优50正在湖南双季稻区作晚稻大面积推广应用,由湖南湘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开发。1品种特征特性1.1生育期该组合属晚籼迟熟组合,2012-2013年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气候变化下我国双季稻茎蘖动态与成穗特征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连续开展4年8个生长季的大田气候变化原位模拟试验,设置对照(CK)、增温2℃(ET)、CO2浓度增加60μmol/mol(EC)、同时增温增CO2浓度(ETEC)共4个处理,研究双季稻生育期内茎蘖动态、成穗率变化特征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累积辐射量和生长度日(GDD)升高,水稻分蘖达到峰值后部分消亡,且早稻分蘖增长和消亡速率均大于晚稻。相比CK,ET、EC和ETEC条件下早稻最大分蘖数和无效分蘖数分别提高3.6%~14.2%和8.9%~134.2%,成穗率降低0.4%~9.3%,对产量形成具有不利影响;晚稻最大分蘖数提高2.9%~13.1%,无效分蘖数降低1.6%~64.8%,成穗率提高1.7%~22.1%,有助于产量增长。ETEC处理对双季稻最大分蘖具有正向协同的交互作用,而对无效分蘖和成穗率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总体而言,大气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早稻分蘖和成穗具有负效应,对晚稻表现为正效应,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水稻茎...  相似文献   

18.
湖南地处中亚热带,东西南3面环山,北面平坦的簸箕形丘陵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6~18℃,年降雨量为1300~1800毫米,土壤肥沃,无霜期长,热量足,适宜于水稻种植.湖南的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双季稻栽培亦有1500多年的记载.解放以来,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由1949年的3490万亩发展到1986年7867万  相似文献   

19.
缓控释肥料应用于我国水稻生产中,对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研究以连续在湖南进行6年(2013—2018年)的双季稻控释尿素施用试验为研究平台,分析控释尿素施用下环洞庭湖区早晚稻主要生育期地上部氮素累积、氮素阶段吸收速率与氮素利用的关系,探究控释尿素减施对水稻持续稳产增产的原因。结果表明:早稻各施氮处理均有1次明显的氮素阶段吸收速率峰值,控释尿素(controlled-release urea,CRU)处理氮素吸收相对延后,氮素累积主要在幼穗分化始期至抽穗期阶段,占生育期总量的35.31%~42.33%,其次为始分蘖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至乳熟期。晚稻于始分蘖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至乳熟期出现2次明显的氮素阶段吸收速率峰值,均以1.0 CRU(等氮量控释尿素)处理峰值最高;始分蘖期至幼穗分化始期、抽穗期至乳熟期水稻大量吸收氮素,累积增量分别占35.92%~40.52%和23.05%~24.58%。控释尿素还能显著提高双季稻产量,早晚稻分别以0.9 CRU(控释尿素减氮10%)和0.8 CRU(控释尿素减氮20%)处理最佳,控释尿素减施的晚稻增产效果优于早稻,且显著提高早晚稻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CRU处理早晚稻产量与幼穗分化始期、抽穗期、乳熟期、腊熟期氮素累积量和有效穗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晚稻产量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早晚稻幼穗分化始期氮素累积量与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呈显著负相关,氮肥偏生产力与早稻幼穗分化始期、抽穗期、乳熟期和腊熟期氮素累积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晚稻抽穗期氮素累积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控释尿素施用使水稻氮素阶段吸收速率、地上部氮素累积后延,有利于后期生殖生长及籽粒结实,显著提高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结合双季稻吸氮特征和籽粒产量,建议环洞庭湖区早稻采用释放期较短的控释尿素或配合速效氮肥施用,进一步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对双季稻生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本地化的作物生长模型分析B2情景下湘鄂双季稻发育期和产量的变化,应用B2情景下逐日气象要素预测值,采用作物生长模型的方法,对2011-2050年气候变化对湘鄂双季稻发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灌溉条件下,2011-2050年湘鄂双季稻全生育期比1961-1990年缩短1~7天,单产比1961-1990年下降5%~12%;其中双季早稻全生育期比1961-1990年缩短1.5~4.5天,单产比1961-1990年下降7%~14%,双季晚稻全生育期比1961-1990年缩短1~3天,单产比1961-1990年下降2%~10%。雨养条件下,2011-2050年双季稻全生育期与灌溉条件下的双季稻全生育期相差不大,但产量降幅较大。2011-2050年湘鄂双季稻单产比灌溉条件下的双季稻下降9%~21%,其中双季早稻下降3%~14%,双季晚稻下降13%~33%。在B2情景下,利用本地化的作物生长模型分析表明,湘鄂双季稻发育期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雨养条件下的双季晚稻,产量下降幅度较大,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湘鄂双季稻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