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于2009年引进栽植了优良果桑无核大十、红果2号、白玉王、台湾果桑等进行试验示范,面积约12亩。2010年3月10日,由于霜冻危害,造成大十枝条上萌发芽全部冻死[1]。2014年2月10日遇大雪天气导致大棚内果桑受冻,2月18~19日露天栽培果桑又遭受晚霜冻害,致使产量减少20%~90%,对果桑产量造成了极大影响。现着重介绍2014年江西果桑冻害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果桑为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喜光耐旱耐寒耐修剪,生产上株高一般控制在2米左右,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栽种.果桑的果实桑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自古享有"民间圣果"、"中华果王"之美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桑果的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已逐渐成为开发功能性食品的优质原料,开发利用果桑资源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为了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和鲜果采摘体验项目,于2009年引进和栽培果桑品种共20亩.笔者对引进的果桑品种大十、台果46C019、白玉王、台果72C002和红果2号共5个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许泽高 《四川蚕业》2005,33(3):24-2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往的追求数量到营养价值,发展到目前的讲究多样化、高品位,乃至独特风味和稀有营养.果桑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被发掘出来的.万州区于2003年2月引进了果桑品种大十、红果2号、红果3号、红果4号、白玉王等,建立果桑示范园50亩(1亩≈667m2,下同).经筛选,广东省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大十"果桑,具桑椹大、单位面积产量高等优点,因此该品种进入市场后,受到广大桑农欢迎,同时也受到商家和消费的特别青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该品种引进万州虽时间不长,但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加上政府特别重视,因而发展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4.
苏超 《北方蚕业》2003,24(4):45-45
红果2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桑树研究室从陕桑408的芽变体中选育出的鲜食和加工兼用的果桑品种。示范种植以来,以其果形大、产果量高、品质优而深受果农和加工企业欢迎,仅陕西省就已建立了近万亩基地。目前市场上假冒的红果2号特别多,为了让广大果农栽上纯正无毒的红果2号品种,尽快致富,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9年,我所分别从广东省、陕西省引进果桑品种大十、红果1号、红果2号、红果4号、白玉王桑苗各50株,在本所基地进行果桑品种栽培试验.种植第二年红果2号、红果4号、大十就挂果,桑树生长旺盛;红果1号、白玉王没有挂果,桑树长势很差.种植第二年红果1号、白玉王表现桑树矮小、桑果产量很低、桑果果形小;而红果2号、红果4号、大十表现桑树树形高大、产果量高的特点.为此,我们初步认定红果2号、红果4号、大十为适宜我省区域果桑栽种品种,相应开展了果桑品种生物学性状的调查和丰产栽培技术等研究.  相似文献   

6.
果桑的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于2001年从陕西省引进7个果桑新品种,通过几年的调查、对比及栽培技术的研究,总结出各优良品种的特性和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果桑是果叶兼用的桑树,其叶可养蚕,其果桑椹已被列为第三代水果资源之一。桑果可加工成桑椹酒、桑椹干、桑椹果汁等各种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天然风味和滋补营养的功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九江综合试验站南昌示范点(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2009年2月从浙江省引进果桑新品种大十、  相似文献   

8.
《北方蚕业》2014,(3):49-4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薛忠民、张正新编著的《图说果桑栽培关键技术》一书,由金盾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发行。本书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多年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了国内其他地区经验,集成系统技术,对当前的果桑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全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果桑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果桑的特征特性、主要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果桑在新疆地区推广的可能性,我们将从国内引进的13个品种和2个本地品种在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试验品种园进行了栽植试验。试验表明:8632具有抗寒性良好,生长快速,产量高等特点。日本甜椹、红果2号、一串红、台湾果桑46C019、北方红单果整齐,产量较高,抗寒性稍差,但可通过驯化提高其抗性及产量。  相似文献   

10.
《北方蚕业》2015,(2):50-50
<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薛忠民、张正新编著的《图说果桑栽培关键技术》一书,由金盾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发行。本书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多年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了国内其他地区经验,集成系统技术,对当前的果桑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全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果桑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果桑的特征特性、主要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1.
《北方蚕业》2015,(1):36-36
<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薛忠民、张正新编著的《图说果桑栽培关键技术》一书,由金盾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发行。本书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多年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了国内其他地区经验,集成系统技术,对当前的果桑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全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果桑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果桑的特征特性、主要栽培品种、苗木繁育、栽植建园、桑园管理、病虫害防控及设施栽培等技术内容,并简要介绍了果桑产品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根据子长市近几年果桑引种试验示范的实践,总结提出要选栽抗旱耐寒性强的红果1号、红果2号、白玉王、黑珍珠等果桑品种,667㎡栽植180株为宜,中干树形养成,成龄果桑园宜春剪不宜夏伐,要重点做好桑椹菌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以一串红、大10、红果2号3个果桑品种的3年生嫁接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方法,分别在适宜水分、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土壤水分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75%、45%~50%、25%~30%、75%~80%)条件下测试分析3个果桑品种的光合作用、光响应和CO2响应特征,评价果桑品种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3个果桑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瞬时光能利用效率和瞬时羧化效率,增加了胞间CO2浓度;3个果桑品种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光强度和CO2浓度的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在干旱胁迫下,3个果桑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瞬时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等均较适宜水分下降,复水处理后,各项响应值均有所回升。根据3个果桑品种在中度、重度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幅,比较品种的抗旱能力为:红果2号>大10>一串红。红果2号可在干旱缺水、光照较强的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产业,使蚕桑成为村民的"摇钱树"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蒙自市草坝镇蚕桑科技示范园占地面积40 hm2,是一个集蚕桑科研、实践教学、成果孵化、新品种展示、技术示范和推广于一体的规模较大、功能齐备的综合性现代蚕桑高新科技示范园.园区主要栽种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以下简称蚕蜂所)选育的"云桑5号""云桑6号""云桑7号""云果桑2号"等桑树优良品种及"云长果桑2号"等一批具有应用价值的桑树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北方蚕业》2015,(3):39-3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薛忠民、张正新编著的《图说果桑栽培关键技术》一书,由金盾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发行。全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果桑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果桑的特征特性、主要栽培品种、苗木繁育、栽植建园、桑园管理、病虫害防控及设施栽培等技术内容,并简要介绍了果桑产品加工工艺。可供广大果桑生产者、经营者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果桑品种的引种与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红果1号、红果2号、无核大10、白玉王、台湾长果桑、蜀椹1号、蜀椹2号、金墙63号、嘉陵30号"9个果桑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嘉陵30号和台湾长果桑抗菌核病较强,适合在宜宾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种植的果桑品种,对17个果桑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调查各果桑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椹1号”“8632”和“红果1号”3个品种单株产量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等,丰产性较好,适合在南疆地区露地栽培。“红果2号”“台湾2号”“一串红”和“四季果”,单株产量最低,适应性较差。新疆本地品种“和田白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口感浓郁,但是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8.
果用桑品种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已收集保存了果桑资源200多份(包括人工创制的四倍体资源),绝大部分属广东桑和白桑.对果桑资源进行了有关经济性状和理化性状调查及营养成分分析.选育出了大10、穗果2号、红果1号、秦椹1号、DL-1等果用桑品种.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千阳县气候特点和果桑栽培技术要求,进行了果桑品种及修剪技术试验。结果显示,红果2号为适宜栽培品种;“春重剪-第2年夏伐-第3年春重剪”桑树生长芽多,条长长,冻梢率低,桑椹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汾河沿岸地区栽植的两个果桑品种的适应性调查,初步认为:红果2号果桑品种抗寒性强、长势旺、产果量高,适宜汾河中、下游地区栽植;大十果桑品种抗寒性弱,容易受倒春寒低温冻害,适宜汾河下游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