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测定了互花米草秸秆主要的化学组成:灰分8.73%,热水抽提物10.97%,1%Na OH抽提物37.95%,苯-醇抽提物4.22%,克拉森木素24.62%,综纤维素69.60%,戊聚糖23.75%;互花米草的纤维形态特征:平均纤维长度1.06 mm,长宽比92.00,壁腔比0.37;研究结果预测互花米草若应用于化学制浆,用碱量较高,化学药剂用量高,导致成本加大,灰分含量较高,黑液性能可能较差,黑液碱回收困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互花米草热磨机械浆与化学浆板复配生产纸浆模塑产品为互花米草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侵染互花米草的海洋真菌Buergenerula spartinae YDC07为兼性海洋真菌,最适生长的盐浓度为2.5%;该海洋真菌侵染互花米草秸秆可以使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降低。互花米草生物质及侵染互花米草的海洋真菌特性的基础性研究对实现互花米草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江苏沿海滩涂盐地碱蓬(Suaeda salaa(Linn.)Pal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和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rn.)湿地以及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特异功能群的变化.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数量明显高于三种自然植被湿地土壤.三种自然植被湿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依次为:互花米草>碱蓬>芦苇,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依次为:芦苇>碱蓬>互花米草,土壤真菌数量差异不显著.自然湿地和稻田土壤中夏季的微生物数量均大干冬季,以土壤真菌和固氮菌数量的季节性差异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互花米草在沿海滩涂可有效助淤及护坡,在滩涂定植后对滩涂生态有一定的影响。对沿海滩涂互花米草生境土壤取样,分析微生物的类型、土壤酶活性,并与脱盐水稻土比较。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生境土壤地表水呈碱性,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表层积累有可溶性盐,土壤中理化性状指标、土壤微生物类群、土壤酶活性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有机质含量越高,营养成分越高,其微生物的数量越多,则纤维分解菌数量多;土壤含氮量高,则脲酶活性高,固氮菌数量多;土壤有效磷的含量越高,磷酸酶的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4.
为治理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本研究采用12种不同处理方式均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通过不同方式预处理加覆盖黑色塑料薄膜(30丝)和种植本土植物(盐地碱蓬)都取得100%的互花米草控制效果。通过比较优势治理方法的成本,确定处理11(刈割加覆黑色塑料薄膜(30丝))的成本为320元·100m-2,同比其他治理方式成本相对较低,是适合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的较适宜的方法。为了保护本土植株生存空间,维护盐城湿地生态多样性,根除外来互花米草入侵,通过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取得显著效果,该方式可大规模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江苏盐城地区种植的蓖麻上采集分离到1株编号为YDJ08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真菌菌落形态为圆形,菌落初期为白色,后转变为黑色,分生孢子呈梭形、薄壁、外壁光滑、无色;病原菌在蓖麻植株上接种后表现为木质部变黑;ITS和β-tubulin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Gen Bank中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序列相似性分别高达100%和99%。综合形态学和序列比对分析推断该菌株为葡萄座腔菌。这是首次报道侵染蓖麻的葡萄座腔菌,该菌株的ITS和β-tubulin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KJ530706、KJ530707。  相似文献   

6.
从金线莲中筛选出能促进其生长发育的内生真菌,应用于金线莲的自然保护和人工栽培。笔者以海南省霸王岭野生金线莲为材料,从其根部分离出内生真菌,与金线莲组培苗进行共培养筛选促生内生真菌,以期能筛选出明显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有效菌株。结果表明:从金线莲中分离出36株内生真菌,其中5株为促生菌; LD02菌株能明显促进金线莲组培苗的鲜质量、生根、新根长和生芽数,LD16菌株能显著促进金线莲组培苗的生根,LD07菌株能明显促进金线莲组培苗新根的伸长。综合考虑各因素,LD02菌株能显著提高金线莲各方面指标,LD02为最佳促生内生真菌。采用ITS序列对这5株促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LD01为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 sp.),LD02为胶膜菌属(Tulasnella sp.),LD07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LD12和LD16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有丝真菌092902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典型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碳源同化及ITS序列3种鉴定方法.[结果]从形态方面,菌株092902与标准菌株黑曲霉As3.40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极为相似,初步判断菌株092902属于黑曲霉;从Biolog微生物鉴定仪碳源同化方面,鉴定结果是黑曲霉;从菌株ITS序列进一步确认菌株092902与NCBI数据库中黑曲霉相似率达到100%.[结论]从这3个方面共同对菌株092902作出鉴定,该菌属于黑曲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明确引起白及叶片产生黑褐色轮纹状干枯的病原菌。【方法】将采自云南省富宁县的该病害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初步形态学鉴定;进一步通过柯赫氏法则再次验证分离得到的菌株是否能引起白及发病;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 DNA-ITS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该菌。【结果】该菌株能引起白及发病,并最终鉴定出该菌为黑轮层炭壳(Daldinia sp),菌株编号BJ-HLCTK。显微结构观察结果:中间黑褐色,边缘灰白色,同心轮纹,贴基生长,气生菌丝生长较慢,菌丝呈绒毛状;菌丝有隔膜,具分枝,宽9~20μm,平均宽13μm。孢子不等边椭圆形或肾脏形,11~16(17.8)μm×6~9(10.2)μm。ITS序列与黑轮层炭壳菌(Daldinia consentrica)同源性最高,相似度达97.1%。【结论】菌株BJ-HLCTK属于炭球菌属(Daldinia sp.),与该属真菌黑轮层炭壳种(D.consentrica)最为接近。该菌主要危害多种阔叶树种,被害木质部形成杂斑腐朽。本研究首次报道该病原菌自然侵染白及。  相似文献   

9.
以分离自盐渍土中的放线菌作为供试菌株,以养殖业中常见的9种动物病原菌作为靶标菌进行拮抗放线菌研究,并对4株优良拮抗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 172株放线菌主要以链霉菌属为主,占到88.82%,有拮抗活性的菌株551株,占到47.01%;供试放线菌对不同靶标菌的抑菌作用差异较大,对金黄色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拮抗效果较好;菌株01F10为白孢类群,与Streptomyces qinglanensis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度为99.11%;菌株02H13和14H03为粉红孢类群,与Streptomyces gobitricini序列相似度达到100%;菌株07F10为灰褐类群,与Streptomyces sparsus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度为99.69%。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浦东东滩采用刈割、耕翻与淹水集成技术清除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以加快沿海滩涂开发垦复,增加耕地面积.研究表明:对互花米草刈割1次、耕翻4次(淹水前和淹水期间各2次),淹水1个月后互花米草的地下部分死亡并开始腐烂,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控制.该技术从1月开始实施,于当年5月底结束,能够满足水稻种植的季节要求,是一种适于推广的...  相似文献   

11.
筛选和利用海洋细菌防治玉米纹枯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省南通市沿海滩涂、近海海水、海藻体内分离到了862株海洋细菌,以玉米纹枯菌为指示菌对其抑菌活性进行检测,经初筛、复筛、定量复筛,获得7株抑菌效果较好的拮抗细菌,并对筛选出的高效拮抗菌株进行室内抑菌及田间防病测定试验。结果表明,NH-8菌株的拮抗活性和防效最强,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江苏沿海滩涂面积较大,土壤含盐量较高。介绍了包括工程措施、水利措施、生物措施、科技措施等的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为江苏沿海滩涂农业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沿海滩涂盐碱地种植甜高粱是实现江苏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能满足该区域对于生产轻简化、规模化的需求。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生产实际情况,对滩涂盐碱地甜高粱栽培的基础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生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具体要求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和筛选带叶兜兰根段的菌根真菌,为其种群恢复和其他种类野生兜兰的保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广西带叶兜兰根段的菌丝团结构,并进行组织分离获取真菌菌株,采用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取的真菌菌株进行鉴定,筛选部分真菌用于开展共生促生作用试验。【结果】用于分离菌根真菌的带叶兜兰根段多数有菌根真菌定殖,共分离到134株真菌,经ITS鉴定84株,分别属于镰刀菌属、炭球菌属和胶膜菌属等8属,其中镰刀菌属为优势菌群。筛选出10株菌株进行共生促生试验,其中,胶膜菌属菌株A-6对带叶兜兰组培苗具有极显著的促生效果(P 0.01),镰刀菌属菌株A-8的促生效果次之,胶膜菌属菌株B-2和炭团菌属菌株C-3的促生作用也较大,其余菌株对带叶兜兰组培苗均无显著促生效果(P 0.05)。【结论】带叶兜兰根段多数定植有菌根真菌,其中的镰刀菌属、炭团菌属和胶膜菌属为优势菌属,胶膜菌属菌株A-6对带叶兜兰组培苗的促生效果最佳,镰刀菌属菌株A-8次之,胶膜菌属菌株B-2和炭团菌属菌株C-3的促生效果也较明显,这些菌株可储备为保育和人工栽培带叶兜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互花米草在盐城市海滨湿地的入侵特征,分析了该地区互花米草扩张速率与岸段滩面物理特性的相关性,构建了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风险模型,并对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风险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淤长型滩涂、潮滩宽度大、沉积量大有利于互花米草的扩张,侵蚀型滩涂则使互花米草的扩张受限;潮滩平均坡度越大,对互花米草的扩张越不利。互花米草滩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降低,其中大丰市段互花米草入侵风险最高、滨海县段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一株适于开发茶园专用有机肥的菌株。[方法]以黔南州茶园优质土壤为材料,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形态鉴定及分子鉴定。[结果]通过优质土壤的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S2;该菌株边缘薄,中心有不规则状的条纹,表面呈绒毛状,灰白色,背面淡青色;提取菌株S2 DNA,进行凝胶电泳及PCR扩增,经BLAST比对后发现,病原真菌的rDNA-ITS序列与Aspergillus fumigatus(JQ268555.1)的序列相似度高达100%。[结论]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从茶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为烟曲霉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定黄连根腐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病根土赤壳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通过活体回接鉴定出其中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孢子类型和形态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同时对其ITS序列测序,在Gene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共分离到土赤壳属真菌38株。不同株系的菌株侵染力有较大差异。其中二株菌致病性强,分离频率高,是病原菌。它们的ITS序列与Ilyonectria liliigena和I.destructans的同源性分别达99%,形态特征与这两株菌一致。结合分子和形态鉴定结果,将二者分别鉴定为I.liliigena和I.destructans。此外,部分土赤壳菌的菌落形态和致病性在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其ITS序列碱基也发生了突变。【结论】I.liliigena和I.destructans是黄连根腐病的病原真菌,这类土赤壳属真菌基因易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发掘互花米草耐盐、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方法]于2009-2011年开展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研究,采用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属间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同时采用四选一突破结合技术--海涂种植筛选、细胞学检测筛选、回交表型筛选、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结合技术,寻找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结果]2009~2010年实际远缘杂交成功率为1.39%。7C14、中香1号2种水稻母本与互花米草(H)父本远缘杂交材料进行RAPD分子鉴定,发现RH-1-10K205-7C14×H、RH-2-8K157-7C14×H、RH-13-9H5-中香1号×H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水稻7K339母本与互花米草父本远缘杂交材料经RAPD分子鉴定,杂交种RH-5-10K215、RH-6-8K48、RH-12-9H9、RH-14-9H8、RH-16-9H28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其余杂交种与互花米草亲本和水稻亲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结论]育出耐盐优质饲料稻新品种,不但解决了沿海开发、盐碱地治理中急需解决的耐盐作物品种问题,而且解决了草食动物精粗饲料问题,同时对于资源利用、农业增效、粮食安全、耕地战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获取天然产物,是一项比植物提取法更为经济的环境友好技术。为建立一种微生物生产苦参碱的方法,本文从陕北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和鉴定了一种能合成苦参碱的枝顶孢属真菌。首先采用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分别确定了在所获真菌菌株发酵产物中含有苦参碱物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该菌株菌落呈白色绒毛状,呈圆形,菌丝分散,背面奶油色至赭黄色;菌丝无色,光滑且具隔膜,孢子囊梗直接从菌丝上长出,呈锥形,多单生;分生孢子无色,光滑,形成簇状或链状,长纺锤形,两头尖,未见厚垣孢子。内转录区间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equence,ITS)扩增、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该菌株ITS序列与枝顶孢属的同源性高达99%。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真菌与枝顶孢属菌的遗传距离最近。综合形态学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对此菌株进行了种属分类,确认这株能合成苦参碱物质的真菌应归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枝顶孢属(Acremonium sp.)。  相似文献   

20.
[目的]发掘互花米草耐盐、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方法]于2009~2011年开展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研究,采用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属间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同时采用四选一突破结合技术——海涂种植筛选、细胞学检测筛选、回交表型筛选、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结合技术,寻找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l结果]2009~2010年实际远缘杂交成功率为1.39%。7C14、中香1号2种水稻母本与互花米草(H)父本远缘杂交材料进行RAPD分子鉴定,发现RH一1—10K205-7C14×H、RH.2.8K157-7C14×H、RH-13-9H5一中香1号×H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水稻7K339母本与互花米草父本远缘杂交材料经RAPD分子鉴定,杂交种RH-5-10l〈215、RH-6-8K48、RH-12-9H9、RH-14-9H8、RH-16-9H28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其余杂交种与互花米草亲本和水稻亲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结论]育出耐盐优质饲料稻新品种,不但解决了沿海开发、盐碱地治理中急需解决的耐盐作物品种问题,而且解决了草食动物精粗饲料问题,同时对于资源利用、农业增效、粮食安全、耕地战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